CN210518105U - 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8105U
CN210518105U CN201921308939.9U CN201921308939U CN210518105U CN 210518105 U CN210518105 U CN 210518105U CN 201921308939 U CN201921308939 U CN 201921308939U CN 210518105 U CN210518105 U CN 210518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re
cooling plate
converter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89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林
孙辉
柳朝华
王永山
高喆
孙艳琪
张博
林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89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8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8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8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所述直流转换器包括:顶盖、印刷电路板、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冷却板;顶盖和冷却板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以将印刷电路板封装于其内;冷却板上设有磁芯槽,第二磁芯设置在磁芯槽内;第一磁芯设有边腿;对应于第二磁芯的位置,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开口;第一磁芯的边腿贯穿印刷电路板上的开口通过胶黏剂与第二磁芯粘接;对应于第一磁芯的位置,且与第一磁芯相对的顶盖表面上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与第一磁芯过盈接触固定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由磁致伸缩效应引起的噪声和消除磁芯间磨损,避免产生磁元件碎屑,提高直流转换器的耐用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地,将一个范围或固定值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另一个可变或固定值的直流电压的电气装置统称为直流转换器或者是将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可变的直流电压的电气设备。直流转换器随着应用领域的不同,例如,应用到汽车领域,其结构应结合现代化汽车需要节能减排而设计,因车载引擎需要动力型电池才能提供辅助动力,对电池要求极高,因此为使产品内部结构设置方面较为合理,需要进行改进。
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应用到汽车上的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的直流转换器在工作时,其具有的电感磁芯会产生较大噪声,且电感磁芯还会产生磁元件碎屑,该碎屑会导致所述直流转换器短路,损坏直流转换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以解决上述直流转换器具有的电感磁芯会产生较大噪声,且电感磁芯还会产生磁元件碎屑,该碎屑会导致所述直流转换器短路,损坏直流转换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流转换器,包括:顶盖、印刷电路板、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冷却板,所述顶盖和所述冷却板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以将所述印刷电路板封装于其内;所述冷却板上设有磁芯槽,所述第二磁芯设置在所述磁芯槽内;所述第一磁芯设有边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边腿相匹配的开口;所述第一磁芯的所述边腿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开口并通过胶黏剂与所述第二磁芯粘接;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磁芯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磁芯过盈接触以固定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
优选地,所述顶盖还包括:用于平衡所述封闭的腔室内部和其外部的压力的压力平衡元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顶盖的边缘与所述冷却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边缘处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向所述冷却板延伸,使得所述冷却板位于所述翻边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芯的侧壁表面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冷却板上的所述磁芯槽的内侧壁表面粘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硅胶泡棉、弹片和橡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优选地,所述胶黏剂为密封胶和/或导热胶。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转换器还包括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冷却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插件集成有48V接口,12V接口和通讯接口。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应用于汽车,包括:如上文所述的直流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转换器,包括:顶盖、印刷电路板、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冷却板,所述顶盖和所述冷却板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将所述印刷电路板封装于其内;所述冷却板上设有磁芯槽,所述第二磁芯设置在所述磁芯槽内;所述第一磁芯设有边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边腿相匹配的开口;所述第一磁芯的所述边腿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开口并通过胶黏剂与所述第二磁芯粘接;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磁芯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磁芯过盈接触以固定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通过胶黏剂粘接在一起,所述直流转换器工作时,即在交变磁场下,磁畴虽因磁致伸缩效应而变形,但由于所述胶黏剂的存在使得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间无直接接触,可有效降低摩擦噪声。并且由于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粘接在一起,在振动冲击作用下,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无相对位移,可降低磁芯间磨损,有效解决了由于磁芯间的相对位移所产生磁元件碎屑,该碎屑所导致的印刷电路板短路,进而损坏直流转换器的问题。
另外,所述第二磁芯的侧壁表面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冷却板上的所述磁芯槽的内侧壁表面粘接,同时所述第一磁芯的边腿与第二磁芯粘接在一起,其可有效降低所需弹性件的压紧力,减小所述第一磁芯开裂的的风险,同时所述胶黏剂可有效约束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在水平平面上的位移,提高磁芯固定可靠性,且第二磁芯点胶工序可与冷却板涂胶工序集成,不需额外投入设备,实施方便。
其他方面,通过设置所述弹性件并将其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电感磁芯之间,再将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冷却板上时,顶盖向所述弹性件施加压力,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电感磁芯过盈接触,进而实现将所述电感磁芯固定,由于固定所述电感磁芯仅采用了弹性件,其简化了固定所述电感磁芯的步骤,即简化了产线上的装配流程,节约装配时间,同时节省了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所述直流转换器的整体尺寸,节省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流转换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顶盖的边缘与所述冷却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胶。通过在所述顶盖的边缘处设置翻边,且使得所述翻边向所述冷却板延伸,包覆部分靠近所述顶盖的冷却板,或包覆整个所述冷却板,使得所述冷却板位于所述翻边内部。由于翻边的存在,其一方面保护了所述密封胶免受所述高压喷水的直接冲击,提高了所述直流转换器的高压喷水防护功能,间接增强了所述直流转换器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由于翻边结构的存在延长了电磁干扰的传导路径,进而实现提高所述直流转换器电磁兼容性和电磁抗干扰能力的目的。为了保护所述密封胶不被破坏,还在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平衡所述封闭的腔室内部和其外部的压力的压力平衡元件,该压力平衡元件能够实现透气不透水的功能,进而保持直流转换器腔室内的压力与腔室外部的大气压平衡,提高所述直流转换器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直流转换器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直流转换器在去掉上盖时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直流转换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直流转换器的电磁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转换器的上盖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转换器的上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转换器的电感磁芯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转换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转换器的电感磁芯中第一磁芯与第二磁芯之间采用胶黏剂进行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转换器的电感磁芯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转换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的主要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承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应用到汽车上的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的直流转换器的电感磁芯会产生较大噪声,且电感磁芯还会产生磁元件碎屑,该碎屑会导致所述直流转换器短路,损坏直流转换器;并且直流转换器其整体解结构本身还具有结构设计复杂,导致其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且在经过高压喷水的情况下,能够容易被破坏其密封性能,且其电磁兼容性差(即电磁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研究发现,结合图1~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直流转换器10包括:顶盖11、印刷电路板(PCB线路板)20和冷却板30,所述顶盖11 和所述冷却板30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将所述印刷电路板20封装于其内;所述印刷电路板20上设置有电感磁芯21,以及与所述印刷电路板20连接的48V接口23,12V接口24和通讯接口25。所述电感磁芯21为分离式磁元件,具体包括E型磁芯和I型磁芯,所述I型磁芯设置在所述冷却板30上,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20下方;所述E型磁芯具有边腿,对应于所述I型磁芯位置,所述印刷电路板20上开设有E型磁芯安装孔,所述E型磁芯的边腿贯穿所述E型磁芯安装孔与所述I型磁芯接触,通过采用螺钉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20将压板22和所述电感磁芯21固定在所述冷却板30上。
当所述直流转换器工作时,所述电感磁芯21产生较大噪声,其噪声主要源自“磁致伸缩”现象,直流转换器中电感磁芯在纹波作用下产生交变磁场,磁畴发生微小变形并反复伸张与缩短,使所述E型磁芯与所述I型磁芯接触表面相互摩擦产生噪声。
所述E型磁芯在X和Y方向固定主要靠压板22施加的压力和其与所述I 型磁芯间的摩擦力;I型磁芯在X和Y方向固定主要靠I型磁芯与E型磁芯和冷却板30间的摩擦力。当受到较大冲击加速度时,E型磁芯和I型磁芯间摩擦力不足以克服冲击力,两磁芯发生相对位移产生磨损,且磨损产生的磁元件碎屑会引起印刷电路板20短路,损坏所述直流转换器。
进一步的,通过采用螺钉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20将压板22和所述电感磁芯21固定在所述冷却板30上,然而,采用此固定方式会占据所述印刷电路板 20的空间,即压板22占据了与所述印刷电路板20相接触的所述印刷电路板20 表面区域,并且由于顶盖11需要与所述压板22之间不能接触,所述压板22在高度方向上又占用的部分空间,因此,该缺陷进而导致所述腔室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即不利于产品(直流转换器)整体尺寸的减小,且压板22的设计复杂,为了固定所述电感磁芯21所需使用的螺钉数量繁多,也会对产线生产节拍产生影响,降低生产效率。
继续参考图3,如图3所示,所述顶盖11的边缘与与所述冷却板30之间存在缝隙,可以采用所述密封胶40填充所述缝隙,实现产品密封,此时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胶40有部分裸露在外部,当所述直流转换器应用到汽车的发动机舱后,对整车进行清洗时,用于清洗所述整车时所使用的高压水枪会向所述直流转换器喷射水,密封胶40会在该喷射水的作用下失效,进而影响了产品的密封性能。
继续参考图4,如图4所示,在所述直流转换器10工作时,由于所述密封胶40不导电,所述直流转换器10内部产生的电磁干扰或通过所述密封胶40,进而影响所述直流转换器10正常工作,导致所述直流转换器10电磁兼容性差,即电磁抗干扰能力差。另外,由于所述直流转换器10在工作时会发热,所述腔室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使得所述腔室内部与外部的大气压力失去平衡,最终会破坏所述密封胶40,进而也会破坏所述腔室的密封性。
基于上述研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转换器,包括:顶盖、印刷电路板、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冷却板,所述顶盖和所述冷却板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以将所述印刷电路板封装于其内;所述冷却板上设有磁芯槽,所述第二磁芯设置在所述磁芯槽内;所述第一磁芯设有至少一个边腿;对应于所述第二磁芯的位置,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边腿相匹配的开口;所述第一磁芯的所述边腿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开口并通过胶黏剂与所述第二磁芯粘接;对应于所述第一磁芯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磁芯相对的顶盖表面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磁芯过盈接触以固定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通过胶黏剂粘接在一起,所述直流转换器工作时,即在交变磁场下,磁畴虽因磁致伸缩效应而变形,但由于所述胶黏剂的存在使得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间无直接接触,可有效降低摩擦噪声。并且由于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粘接在一起,在振动冲击作用下,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无相对位移,可降低磁芯间磨损,有效解决了由于磁芯间的相对位移所产生磁元件碎屑,该碎屑所导致的印刷电路板短路,进而损坏直流转换器的问题。
另外,所述第二磁芯的侧壁表面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冷却板上的所述磁芯槽的内侧壁表面粘接,同时所述第一磁芯的边腿与第二磁芯粘接在一起,其可有效降低所需弹性件的压紧力,减小所述第一磁芯开裂的的风险,同时所述胶黏剂可有效约束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在水平平面上的位移,提高磁芯固定可靠性,且第二磁芯点胶工序可与冷却板涂胶工序集成,不需额外投入设备,实施方便。
其他方面,通过设置所述弹性件并将其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电感磁芯之间,再将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冷却板上时,顶盖向所述弹性件施加压力,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电感磁芯过盈接触,进而实现将所述电感磁芯固定,由于固定所述电感磁芯仅采用了弹性件,其简化了固定所述电感磁芯的步骤,即简化了产线上的装配流程,节约装配时间,同时节省了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所述直流转换器的整体尺寸,节省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转换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顶盖的边缘与所述冷却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胶。通过在所述顶盖的边缘处设置翻边,且使得所述翻边向所述冷却板延伸,包覆部分靠近所述顶盖的冷却板,或包覆整个所述冷却板,使得所述冷却板位于所述翻边内部。由于翻边的存在,其一方面保护了所述密封胶免受所述高压喷水的直接冲击,提高了所述直流转换器的高压喷水防护功能,间接增强了所述直流转换器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由于翻边结构的存在延长了电磁干扰的传导路径,进而实现提高所述直流转换器电磁兼容性和电磁抗干扰能力的目的。为了保护所述密封胶不被破坏,还在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平衡所述封闭的腔室内部和其外部的压力的压力平衡元件,该压力平衡元件能够实现透气不透水的功能,进而保持直流转换器腔室内的压力与腔室外部的大气压平衡,提高所述直流转换器的密封性能。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一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一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一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一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结合图5~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转换器100,包括:顶盖110、印刷电路板(PCB线路板)200和冷却板300,所述顶盖110和所述冷却板300 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以将所述印刷电路板200封装于其内。如图7所示,所述印刷电路板200上设置有电感磁芯,所述电感磁芯为分离式磁元件,其包括第二磁芯211和第一磁芯210,所述冷却板300上设有磁芯槽,所述第二磁芯 211所述磁芯槽内部,所述第一磁芯210设有边腿2101和中心柱2102;所述边腿2101和所述中心柱2102位于同一侧,对应于所述第二磁芯211的位置,所述印刷电路板200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与所述边腿2101相匹配的边腿开口2011和与所述中心柱相匹配的中心柱开口2010;所述第一磁芯210的所述边腿2101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200上的所述边腿开口2011通过所述胶黏剂400 与所述第二磁芯211粘接;所述中心柱2102贯穿所述中心柱开口2010与所述第二磁芯211不接触。对应于所述第一磁芯210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磁芯210 相对的顶盖110表面上设有弹性件1101,通过设有的所述弹性件1101位于顶盖 110与所述电感磁芯之间,在将所述顶盖110固定于所述冷却板300上时,顶盖 110向所述弹性件1101施加压力,所述弹性件1101与所述第一磁芯210过盈接触,所述弹性件1101受力产生压缩形变,对所述电感磁芯,具体的,是对所述第一磁芯210产生向下的压力,进而实现将所述电感磁芯固定,即对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打螺钉的方式实现将所述顶盖110固定到所述冷却板300上。
所述第一磁芯的边腿2101和中心柱2102对应分别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200 上的边腿开口2011和中心柱开口2010还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磁芯210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通过胶黏剂粘接在一起,当所述直流转换器工作时,即在交变磁场下,磁畴虽因磁致伸缩效应而变形,但由于所述胶黏剂的存在使得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间无直接接触,可有效降低摩擦噪声。并且由于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粘接在一起,在振动冲击作用下,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无相对位移,可降低磁芯间磨损,有效解决了由于磁芯间的相对位移所产生磁元件碎屑,该碎屑所导致的印刷电路板短路,进而损坏直流转换器的问题。
由于固定所述电感磁芯仅采用了弹性件,其简化了固定所述电感磁芯的步骤,即简化了产线上的装配流程,节约装配时间,同时节省了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所述直流转换器的整体尺寸,节省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101包含但不限于为泡棉、弹片和橡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当所述弹性件1101为泡棉时,所述泡棉可以为硅胶泡棉,且当采用所述硅胶泡棉固定所述电感磁芯时,可以将硅胶泡棉分割成小块,使得小块的硅胶泡棉分别与同一电感磁芯接触,这样可以避免压倒所述电感磁芯悬空的区域,进而解决所述电感磁芯悬空的区域受到压力而断裂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芯为E型磁芯,所述第二磁芯为I型磁芯,所述I型磁芯的所述顶角个数可以为四个,所述E型磁芯的边腿个数可以为三个,所述E型磁芯的中心柱的个数可以为四个。
实施例二
继续参考图5~图6、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转换器100,包括:顶盖110、印刷电路板(PCB线路板)200和冷却板300,所述顶盖110 和所述冷却板300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以将所述印刷电路板200封装于其内。继续参考图7所示,所述印刷电路板200上设置有电感磁芯,所述电感磁芯为分离式磁元件,其包括第二磁芯211和第一磁芯210,所述冷却板300上设有磁芯槽,所述第二磁芯211所述磁芯槽内部,所述第二磁芯211的侧壁表面通过所述胶黏剂400与所述冷却板300上的所述磁芯槽的内侧壁表面粘接。所述第一磁芯设有边腿2101和中心柱2102;所述边腿2101和所述中心柱2102位于同一侧,对应于所述第二磁芯211的位置,所述印刷电路板200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与所述边腿2101相匹配的边腿开口2011和与所述中心柱相匹配的中心柱开口2010;所述第一磁芯210的所述边腿2101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 200上的所述边腿开口2011通过所述胶黏剂400与所述第二磁芯211粘接;所述中心柱2102贯穿所述中心柱开口2010与所述第二磁芯211不接触。对应于所述第一磁芯210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磁芯210相对的顶盖110表面上设有弹性件1101,通过设有的所述弹性件1101位于顶盖110与所述电感磁芯之间,在将所述顶盖110固定于所述冷却板300上时,顶盖110向所述弹性件1101施加压力,所述弹性件1101与所述第一磁芯210过盈接触,所述弹性件1101受力产生压缩形变,对所述电感磁芯,具体的,是对所述第一磁芯210产生向下的压力,进而实现将所述电感磁芯固定,即对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打螺钉的方式实现将所述顶盖110固定到所述冷却板 300上。
所述第一磁芯的边腿2101和中心柱2102对应分别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200 上的边腿开口2011和中心柱开口2010还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磁芯210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芯211的侧壁表面通过所述胶黏剂400与所述冷却板300上的所述磁芯槽的内侧壁表面粘接。采用此固定电感磁芯的方式其可有效降低所需弹性件的压紧力,进一步减小所述第一磁芯开裂的风险,同时所述胶黏剂可有效约束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在水平平面上的位移,提高磁芯固定可靠性,且第二磁芯点胶工序可与冷却板涂胶工序集成,不需额外投入设备,实施方便。
具体的,当所述第二磁芯211具有顶角时,其可以仅在所述顶角处采用所述胶黏剂400与所述冷却板300上的所述磁芯槽的内侧壁表面粘接。即不需要将整个所述磁芯槽的内侧壁表面涂覆胶黏剂400,仅需要在对应所述第二磁芯具有的顶角位置处涂覆胶黏剂400即可,这样还可以节约所述胶黏剂400的消耗量,节约成本,且采用此固定电感磁芯的方式其同样可以达到有效降低所需弹性件的压紧力,进一步减小所述第一磁芯开裂的的风险,同时所述胶黏剂可有效约束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在水平平面上的位移,提高磁芯固定可靠性,且第二磁芯点胶工序可与冷却板涂胶工序集成,不需额外投入设备,实施方便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芯为E型磁芯,所述第二磁芯为I型磁芯,所述I型磁芯的所述顶角个数可以为四个,所述E型磁芯的边腿个数可以为三个,所述E型磁芯的中心柱的个数可以为四个。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胶黏剂400可以为密封胶和/或导热胶,当所述胶黏剂400为导热胶时,其还可以实现:当所述直流转换器工作时,有助于所述电感磁芯散热。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转换器100,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顶盖110的边缘与所述冷却板30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胶410。通过在所述顶盖110的边缘处设置翻边1102,且使得所述翻边1102向所述冷却板300延伸,包覆部分靠近所述顶盖110的冷却板300,或包覆整个所述冷却板300,使得所述冷却板300位于所述翻边1102内部。由于翻边1102的存在,其一方面保护了所述密封胶410 免受所述高压喷水的直接冲击,提高了所述直流转换器100的高压喷水防护功能,间接增强了所述直流转换器100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由于翻边1102结构的存在延长了电磁干扰的传导路径,进而实现提高所述直流转换器100电磁兼容性和电磁抗干扰能力的目的。
为了保护所述密封胶410不被破坏,还在所述顶盖110上设有用于平衡所述封闭的腔室内部和其外部的压力的压力平衡元件1103,该压力平衡元件1103 能够实现透气不透水的功能,进而保持直流转换器100腔室内的压力与腔室外部的大气压平衡,提高所述直流转换器100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转换器100还包括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200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冷却板300上。所述接插件集成有48V接口(图中未示出)、12V接口(图中未示出)和通讯接口(图中未示出),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流转换器100为汽车用48V直流转换器。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顶盖110主要功能为保护直流转换器100免受外界载荷的影响,电感磁芯与印刷电路板200组合实现48V与12V电压能量转换,冷却板300起散热作用,接插件所集成的48V接口、12V接口和通讯接口,分别用于实现与48V电气网络和12V电气网络连接以及CAN通讯。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其应用于汽车,如图12所示,所述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BRS)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直流转换器100、48V电气网络和12V电气网络;所述直流转换器100 的48V接口与所述48V电气网络连接,所述直流转换器100的12V接口与所述 12V电气网络连接,所述直流转换器100的通讯接口用于CAN通讯2400。
其中所述48V电气网络中的主要部件包含48V电机(BRM)2100和48V电池 2200;所述12V电气网络为传统低压网络,其主要部件包括12V蓄电池2210,启动机2110以及其他用电负载2300。在正向传输模式下,电压能量从所述48V 电气网络向所述12V电气网络传输,向所述12V电气网络进行供电。在反向传输模式下,电压能量从所述12V电气网络向所述48V电气网络传输,具体的,此过程是当车辆处于上电阶段时,其是为48V侧电容进行预充电;当所述车辆处于运行阶段时,其是为所述48V电气网络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转换器,包括:顶盖、印刷电路板、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冷却板,所述顶盖和所述冷却板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将所述印刷电路板封装于其内;所述冷却板上设有磁芯槽,所述第二磁芯设置在所述磁芯槽内;所述第一磁芯设有边腿;对应于所述第二磁芯的位置,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磁芯的所述边腿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开口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第二磁芯粘接;对应于所述第一磁芯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磁芯相对的顶盖表面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磁芯过盈接触固定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通过胶黏剂粘接在一起,所述直流转换器工作时,即在交变磁场下,磁畴虽因磁致伸缩效应而变形,但由于所述胶黏剂的存在使得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间无直接接触,可有效降低摩擦噪声。并且由于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粘接在一起,在振动冲击作用下,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无相对位移,可降低磁芯间磨损,有效解决了由于磁芯间的相对位移所产生磁元件碎屑,该碎屑所导致的印刷电路板短路,进而损坏直流转换器的问题。另外,所述第二磁芯的侧壁表面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冷却板上的所述磁芯槽的内侧壁表面粘接,同时所述第一磁芯的边腿与第二磁芯粘接在一起,其可有效降低所需弹性件的压紧力,减小所述第一磁芯开裂的的风险,同时所述胶黏剂可有效约束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在水平平面上的位移,提高磁芯固定可靠性,且第二磁芯点胶工序可与冷却板涂胶工序集成,不需额外投入设备,实施方便。通过设置所述弹性件并将其设于顶盖与所述电感磁芯之间,再将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冷却板上时,顶盖向所述弹性件施加压力,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电感磁芯过盈接触,进而实现将所述电感磁芯固定,由于固定所述电感磁芯仅采用了弹性件,其简化了固定所述电感磁芯的步骤,即简化了产线上的装配流程,节约装配时间,同时节省了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所述直流转换器的整体尺寸,节省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流转换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顶盖的边缘与所述冷却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胶。通过在所述顶盖的边缘处设置翻边,且使得所述翻边向所述冷却板延伸,包覆部分靠近所述顶盖的冷却板,或包覆整个所述冷却板,使得所述冷却板位于所述翻边内部。由于翻边的存在,其一方面保护了所述密封胶免受所述高压喷水的直接冲击,提高了所述直流转换器的高压喷水防护功能,间接增强了所述直流转换器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由于翻边结构的存在延长了电磁干扰的传导路径,进而实现提高所述直流转换器电磁兼容性和电磁抗干扰能力的目的。为了保护所述密封胶不被破坏,还在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平衡所述封闭的腔室内部和其外部的压力的压力平衡元件,该压力平衡元件能够实现透气不透水的功能,进而保持直流转换器腔室内的压力与腔室外部的大气压平衡,提高所述直流转换器的密封性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印刷电路板、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冷却板,所述顶盖和所述冷却板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将所述印刷电路板封装于其内;
所述冷却板上设有磁芯槽,所述第二磁芯设置在所述磁芯槽内;
所述第一磁芯设有边腿;
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边腿相匹配的开口;
所述第一磁芯的所述边腿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开口并通过胶黏剂与所述第二磁芯粘接;
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磁芯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磁芯过盈接触以固定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还包括:用于平衡所述封闭的腔室内部和其外部的压力的压力平衡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顶盖的边缘与所述冷却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边缘处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向所述冷却板延伸,使得所述冷却板位于所述翻边内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芯的侧壁表面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冷却板上的所述磁芯槽的内侧壁表面粘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硅胶泡棉、弹片和橡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为密封胶和/或导热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冷却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集成有48V接口,12V接口和通讯接口。
10.一种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流转换器。
CN201921308939.9U 2019-08-13 2019-08-13 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Active CN210518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8939.9U CN210518105U (zh) 2019-08-13 2019-08-13 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8939.9U CN210518105U (zh) 2019-08-13 2019-08-13 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8105U true CN210518105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9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8939.9U Active CN210518105U (zh) 2019-08-13 2019-08-13 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8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923A (zh) * 2020-07-03 2020-09-15 常州索维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器散热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923A (zh) * 2020-07-03 2020-09-15 常州索维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器散热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2098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およびその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14756896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0518105U (zh) 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CN201725691U (zh) 一种耐振动的电容器
JPWO2018116667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7071661B (zh) 发声装置模组和电子产品
CN210518087U (zh) 直流转换器及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
CN104619154A (zh) 电动汽车用辅助控制装置
CN206510782U (zh) 一种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
WO2024094179A1 (zh) 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08881622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均衡模块
CN209017232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4901654U (zh) 一种双腔体高散热控制器
KR101723043B1 (ko) 정션박스용 pcb모듈 및 정션박스용 pcb기판 제조방법
CN204335275U (zh) 电动汽车用辅助控制装置
CN208924090U (zh) 一种llc谐振变换器
CN209487567U (zh) 一种高强度且绝缘性高的电池模组
CN208596734U (zh) 一种用于车辆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池箱及车辆
CN206623782U (zh) 汽车钣金空腔填充阻隔件
CN106684404A (zh) 一种燃料电池控制器封装设计
CN218448233U (zh) 一种电池箱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CN107241673B (zh) 扬声器模组
CN214280109U (zh) 电池包总成及车辆
CN201573607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汽车电器盒
CN219437360U (zh) 一种功率型控制器中控制板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