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3725U - 相机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机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3725U
CN210513725U CN201921565030.1U CN201921565030U CN210513725U CN 210513725 U CN210513725 U CN 210513725U CN 201921565030 U CN201921565030 U CN 201921565030U CN 210513725 U CN210513725 U CN 210513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aser
mounting hole
mounting
array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50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冶
李云龙
车显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kai Ling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kai Ling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kai Ling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kai Ling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50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3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3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3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相机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线阵相机和第二线阵相机;一个激光器;相机调节机构,相机调节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第一相机安装孔、第二相机安装孔和一个激光器安装孔,激光器安装孔设于第一相机安装孔和第二相机安装孔之间,第一相机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第一线阵相机,第二相机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线阵相机,激光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激光器;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环绕于激光安装孔周围;通过两个线阵相机共用一个激光器,减少了激光器的数量,相机调节机构使两个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均于与激光器的光束重合,满足检测要求,也不会因为亮度重叠而过度曝光,降低了软件控制难度。

Description

相机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车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机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机车车顶检测系统常用是一个相机对应一个激光器的调节结构。当采用两组相机时监测点在一条直线上,如果两个激光器同时点亮,两个相机的视野会因为亮度重叠而过度曝光;如果两个激光器调成交错点亮时,会增加软件的控制难度,而设置监测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会将增加装置结构的复杂度,同时会增加标定的工作量和软件识别控制的复杂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相机监测装置,避免两个相机的视野因为亮度重叠而过度曝光,满足监测要求同时降低工作量和软件控制的复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机监测装置,通过两个线阵相机共用一个激光器,从而满足检测要求的同时,不会因为亮度重叠而过度曝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机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线阵相机和第二线阵相机;
一个激光器;
相机调节机构,所述相机调节机构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相机安装孔、第二相机安装孔和一个激光器安装孔,所述激光器安装孔设于第一相机安装孔和第二相机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一相机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第一线阵相机,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线阵相机,所述激光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激光器;
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所述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环绕于所述激光器安装孔周围,用于调节所述激光器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所述激光器的光束与所述第一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重合;
一组相机调节螺钉,所述一组相机调节螺钉环绕于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周围,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线阵相机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所述第二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与所述激光器的光束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相机安装孔、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所述激光器安装孔设置于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相机安装孔、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所述激光器安装孔均为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阵相机、所述第二线阵相机和所述激光器的镜头分别穿过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线阵相机、所述第二线阵相机和所述激光器的机身均位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阵相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还包括安装螺钉孔,所述安装螺钉孔环绕于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所述激光器安装孔周围,所述安装螺钉孔内设有安装螺钉,通过所述安装螺钉将第二线阵相机和所述激光器可调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孔,所述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孔环绕于所述激光器安装孔周围,每个激光器调节螺钉孔用于安装一个激光器调节螺钉,所述激光器调节螺钉的尾端通过激光器调节垫块与所述激光器的机身接触,以调节所述激光器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安装角度。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一组相机调节螺钉孔,所述一组相机调节螺钉孔环绕于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周围,每个相机调节螺钉孔用于安装一个相机调节螺钉,所述相机调节螺钉的尾端通过相机调节垫块与所述第二线阵相机的机身接触,以调节所述第二线阵相机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安装角度。
优选地,所述安装螺钉孔为腰形或圆形。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面阵相机安装孔,所述面阵相机安装孔用于安装面阵相机。
优选地,所述面阵相机通过相机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线阵相机共用一个激光器,减少了激光器的数量,相机调节机构调节线阵相机和激光器相对于底板的安装角度,使两个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均于与激光器的光束重合,满足检测要求,避免因为亮度重叠而过度曝光,降低了软件控制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监测装置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线阵相机;2、第二线阵相机;3、激光器;4、底板;5、激光器调节螺钉;6、相机调节螺钉;7、安装螺钉;8、相机调节垫块;9、面阵相机;10、相机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相机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线阵相机和第二线阵相机;一个激光器;相机调节机构,相机调节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第一相机安装孔、第二相机安装孔和一个激光器安装孔,激光器安装孔设于第一相机安装孔和第二相机安装孔之间,第一相机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第一线阵相机,第二相机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线阵相机,激光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激光器;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环绕于激光器安装孔周围,用于调节激光器相对于底板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激光器的光束与第一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重合;一组相机调节螺钉,一组相机调节螺钉环绕于第二相机安装孔周围,用于调节第二线阵相机相对于底板的安装角度,从而使第二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与激光器的光束重合。
第一线阵相机、第二线阵相机和激光器安装于的底板上,通过环绕于激光器安装孔周围的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可以多方向、多角度地调节激光器与底板之间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激光器的光束与第一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重合,通过环绕于第二相机安装孔周围的一组相机调节螺钉,同样可多方向、多角度地调节第二相机相对于底板的安装角度,从而使第二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与激光器的光束重合。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相机安装孔、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激光器安装孔设置于一条直线上。
作为一个示例,激光器设置于第一线阵相机和第二线阵相机之间,使激光器两侧的第一线阵相机和第二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分别与激光器的光束重合。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相机安装孔、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激光器安装孔均为通孔,便于相机镜头和激光器镜头的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线阵相机、第二线阵相机和激光器的镜头分别穿过通孔并位于底板的一侧,第一线阵相机、第二线阵相机和激光器的机身均位于底板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线阵相机固定连接于底板上,底板还包括安装螺钉孔,安装螺钉孔环绕于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激光器安装孔周围,安装螺钉孔内设有安装螺钉,通过安装螺钉将第二线阵相机和激光器可调连接于底板上。
作为一个示例,安装时,先将第一线阵相机通过固定在底板上;再将激光器通过安装螺钉轴向可调节的连接到底板上,先不完全拧紧,之后点亮激光器和第一线阵相机,通过激光器调节螺钉调节激光器镜头与底板的安装角度,使得第一线阵相机在特定距离的视野内能看到激光器发出的光,调整完成后拧固安装螺钉,避免激光器晃动;然后安装第二线阵相机,点亮激光器和第二线阵相机,先通过底板上的腰形孔内的安装螺钉轴向和周向可调节地连接到底板上,实现第二线阵相机安装位置的调节,先不完全拧紧,然后通过相机调节螺钉调节第二线阵相机镜头相对于底板的角度,使第二线阵相机在特定距离的视野内能看到激光器发出的光,调整完成后拧固安装螺钉。
作为优选方案,底板上设有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孔,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孔环绕于激光器安装孔周围,每个激光器调节螺钉孔用于安装一个激光器调节螺钉,激光器调节螺钉的尾端通过激光器调节垫块与激光器的机身接触,以调节激光器相对于底板的安装角度。
具体地,垫块设置于线阵相机与相机调节螺钉之间,防止调节线阵相机角度时,激光器调节螺钉与线阵相机表面接触而刮伤设备。
作为优选方案,底板上设有一组相机调节螺钉孔,一组相机调节螺钉孔环绕于第二相机安装孔周围,每个相机调节螺钉孔用于安装一个相机调节螺钉,相机调节螺钉的尾端通过相机调节垫块与第二线阵相机的机身接触,以调节第二线阵相机相对于底板的安装角度。
具体地,垫块设置于激光器与激光器调节螺钉之间,防止调节激光器角度时,激光器调节螺钉与激光器的表面接触而刮伤设备。
作为优选方案,安装螺钉孔为腰形或圆形。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线阵相机和激光器通过圆形的安装螺钉孔安装在底板上,第二线阵相机安装孔的周围环绕有腰形孔,安装第二线阵相机时,可周向调节相机的安装角度,在第一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与激光器的光束重合后,再圆周方向调节第二线阵相机的安装角度和竖向调节第二线阵相机与底板之间的角度,使第二线阵相机也与激光器的光束能够好的重合。
作为优选方案,底板上还设有面阵相机安装孔,面阵相机安装孔用于安装面阵相机。
作为优选方案,面阵相机通过相机安装架固定于底板上。
作为一个示例,面阵相机设置于激光器与第二线阵相机之间的底板上,并通过安装架将面阵相机固定在底板上,安装架与底板通过螺栓连接。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监测装置的A-A向剖视图。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机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线阵相机1和第二线阵相机2;一个激光器3;相机调节机构,相机调节机构包括:底板4,底板4上设有第一相机安装孔、第二相机安装孔和一个激光器安装孔,激光器安装孔设于第一相机安装孔和第二相机安装孔之间,第一相机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第一线阵相机1,第二相机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线阵相机2,激光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激光器3;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5,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5环绕于激光器安装孔周围,用于调节激光器3相对于底板4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激光器3的光束与第一线阵相机1的镜头视野重合;一组相机调节螺钉6,一组相机调节螺钉6环绕于第二相机安装孔周围,用于调节第二线阵相机2相对于底板4的安装角度,从而使第二线阵相机2的镜头视野与激光器3的光束重合。
第一相机安装孔1、第二相机安装孔2和激光器安装孔3设置于一条直线上。第一线阵相机1、第二线阵相机2和激光器3的镜头分别穿过通孔并位于底板4的一侧,第一线阵相机1、第二线阵相机2和激光器3的机身均位于底板4的另一侧。第一线阵相机1通过固定连接于底板4上,底板4 还包括安装螺钉孔,安装螺钉孔环绕于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激光器安装孔周围,安装螺钉孔内设有安装螺钉7,通过安装螺钉7将第二线阵相机2和激光器3可调连接于底板4上。安装螺钉孔为腰形或圆形。
底板4上设有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孔,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孔环绕于激光器安装孔周围,每个激光器调节螺钉孔用于安装一个激光器调节螺钉 5,激光器调节螺钉5的尾端通过激光器调节垫块8与激光器3的机身接触,以调节激光器3相对于底板4的安装角度。
底板4上设有一组相机调节螺钉孔,一组相机调节螺钉孔环绕于第二相机安装孔周围,每个相机调节螺钉孔用于安装一个相机调节螺钉6,相机调节螺钉6的尾端通过相机调节垫块8与第二线阵相机2的机身接触,以调节第二线阵相机2相对于底板4的安装角度。底板4上还设有面阵相机安装孔,面阵相机安装孔用于安装面阵相机9,面阵相9通过相机安装架10固定于底板4上。
安装时,首先将第一线阵相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4上;再将激光器3通过安装螺钉7轴向可调节的连接到底板4上,先不完全拧紧,之后点亮激光器3和第一线阵相机,通过激光器调节螺钉5调节激光器3的镜头与底板4的安装角度,使得第一线阵相机1在特定距离的视野内能看到激光器3发出的光,调整完成后拧固安装螺钉7,避免激光器晃动;然后安装第二线阵相机2,点亮激光器3和第二线阵相机2,先通过底板4上的腰形孔内的安装螺钉7轴向和周向可调节地连接到底板4上,实现对第二线阵相机2安装位置的调节,先不完全拧紧,然后通过相机调节螺钉6调节第二线阵相机2的镜头相对于底板4的角度,使第二线阵相机2在特定距离的视野内能看到激光器3发出的光,调整完成后拧固安装螺钉。
通过两个线阵相机共用一个激光器,减少了激光器的数量,相机调节机构使两个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均于与激光器的光束重合,满足检测要求,也不会因为亮度重叠而过度曝光,降低了软件控制难度。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阵相机和第二线阵相机;
一个激光器;
相机调节机构,所述相机调节机构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相机安装孔、第二相机安装孔和一个激光器安装孔,所述激光器安装孔设于第一相机安装孔和第二相机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一相机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第一线阵相机,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线阵相机,所述激光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激光器;
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所述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环绕于所述激光器安装孔周围,用于调节所述激光器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所述激光器的光束与所述第一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重合;
一组相机调节螺钉,所述一组相机调节螺钉环绕于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周围,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线阵相机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所述第二线阵相机的镜头视野与所述激光器的光束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安装孔、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所述激光器安装孔设置于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安装孔、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所述激光器安装孔均为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阵相机、所述第二线阵相机和所述激光器的镜头分别穿过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线阵相机、所述第二线阵相机和所述激光器的机身均位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阵相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还包括安装螺钉孔,所述安装螺钉孔环绕于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和所述激光器安装孔周围,所述安装螺钉孔内设有安装螺钉,通过所述安装螺钉将第二线阵相机和所述激光器可调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孔,所述一组激光器调节螺钉孔环绕于所述激光器安装孔周围,每个激光器调节螺钉孔用于安装一个所述激光器调节螺钉,所述激光器调节螺钉的尾端通过激光器调节垫块与所述激光器的机身接触,以调节所述激光器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安装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一组相机调节螺钉孔,所述一组相机调节螺钉孔环绕于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孔周围,每个相机调节螺钉孔用于安装一个所述相机调节螺钉,所述相机调节螺钉的尾端通过相机调节垫块与所述第二线阵相机的机身接触,以调节所述第二线阵相机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安装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钉孔为腰形或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面阵相机安装孔,所述面阵相机安装孔用于安装面阵相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阵相机通过相机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CN201921565030.1U 2019-09-20 2019-09-20 相机监测装置 Active CN210513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5030.1U CN210513725U (zh) 2019-09-20 2019-09-20 相机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5030.1U CN210513725U (zh) 2019-09-20 2019-09-20 相机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3725U true CN210513725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5030.1U Active CN210513725U (zh) 2019-09-20 2019-09-20 相机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3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00631B1 (en) Lighting system, e.g. all radial obstruction light for aircraft navigation
WO2017099297A1 (ko) 송수광 렌즈를 공유하는 광학계 구조를 가지는 스캐닝 라이다
US20220382087A1 (en) Light shielding plate assembl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US20100231450A1 (en) Aisg inline tilt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US20210033467A1 (en) Calib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vehicle camera
JPH04255607A (ja) 緊急車両の非線形表示装置
CN210513725U (zh) 相机监测装置
EP2827054A1 (en) Multifunction smart adaptor for led luminaire
CN204943609U (zh) 具有校准机构的烟雾探测模块及应用有该模块的吸油烟机
JP4124090B2 (ja) ガイドライト装置
US11884419B2 (en) Exterior aircraft light and aircraft comprising an exterior aircraft light
CN207968711U (zh) 一种多目可调节摄像机及具有其的监控系统
US20210156736A1 (en) Fresnel lens unit sensing apparatus
CN214037712U (zh) 云台摄像机的安装组件及云台摄像机
CN212543885U (zh) 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摄像模组
JP3844953B2 (ja) アンテナ設置方法およびアンテナ設置装置
CN110535011B (zh) 线性光学器件姿态调整方法
CN113432062A (zh) 照明设备及照明系统
CN204629253U (zh) 一种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
CN212433508U (zh) 一种外圆锥反射镜光线的调节装置
CN221055796U (zh) 一种视觉检测用可调式光源安装架
US20210062995A1 (en) Light shield and lamp assembly including the light shield
CN216590960U (zh) 一种感知设备安装支架
CN109698899B (zh) 一种双模式机器视觉镜头
CN219086232U (zh) 一种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天线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