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试验辅助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安全技术碰撞试验时,通常需要进行摄像以便后期技术分析,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对高速摄像要求是很高的,在碰撞的一瞬间,相机以1000帧/秒速度进行高清快速录像。不同类型的试验以及优化点的不同,拍摄影像的位置也有不同,在车内或车底进行拍摄时需要较高的光照条件,在相机1000帧/秒速度下,曝光的时间是非常短的,这就需要对光照不足的摄影环境进行补光,汽车碰撞测试拍摄中对补光设备的要求通常也较高,除了对其体积及光照强度有要求外,针对不同的车型车体,也需要补光设备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安装的便捷性。
我国专利(公开号:CN103196106A;公开日:2013-07-10)公开了一种用于整车碰撞试验的车内补光灯安装架,包括用于与汽车座舱顶部内表面固连的架座和若干与架座活动连接的补光灯支架,补光灯支架包括支架柱、补光灯座及座柱连接件;支架柱的上端和架座活动固连,座柱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架柱的下端活动固连,补光灯座与座柱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固连。
上述专利提供的车内补光灯安装架体积较大,而通常车底的空间都较小,车内在放置试验假人后,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该补光灯安装架,另外该安装架不能调节,使其安装位置不够灵活,有时候也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的安装便捷性和可调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板,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发光源且所述发光源的发光面朝外,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一和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呈以所述安装孔一的中心为圆心的弧形,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安装孔一和条形孔相匹配的螺孔;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将安装板固连在车辆车体上的安装孔二。
其原理如下:本补光装置的壳体内设置有放光源,壳体通过安装板与车体相固连。具体来说,在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将安装板固连在车辆车体上的安装孔二,而车辆车体上通常会设置相应的固定位置,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二将安装板螺接在车体上,这样便于安装和拆卸。安装板上开设的安装孔一和条形孔用于与壳体相固连,由于壳体上开设有若干螺孔,根据对发光源位置的需要,将安装孔一对应相应的螺孔,再利用螺栓将其固连,从而调节补光装置的发光位置;同时,安装板上的条形孔呈以安装孔一的中心为圆心的弧形,当安装板固定后,确定好安装孔一的位置,再以安装孔一内的螺栓为枢轴,摆动壳体,调节壳体的安装角度,再利用螺栓穿过条形孔螺接紧固,从而调节发光源的朝向。
本补光装置整个体积较小,可以满足对车内相机的各个位置的补光要求,使其更好的对细节进行抓拍,例如在试验中对假人脚部位置进行拍摄时,由于车辆在碰撞时车门都是关闭的,外置灯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假人的脚部,本补光装置安装小巧,可以调节发光朝向和位置,从而使得相机和补光灯进行有效配合。同理,本补光装置还可以用在车底等其他位置。
在上述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中,所述壳体呈方形,所述壳体两侧面均开设有所述螺孔且所述螺孔沿壳体高度方向呈直线均匀间隔分布。壳体两侧均可以与安装板固连,这样使得安装方便,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位置。螺孔的设置便于调节发光源的高度位置。
在上述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中,所述条形孔的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0°~60°。相对应的,壳体内的发光源能够向上或向下摆动最大幅度为15°~30°,该调节角度能够满足需求,同时也便于条形孔在安装板上的成型。
在上述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中,所述安装板包括相互垂直固连的折板一和折板二,所述条形孔与所述安装孔一位于所述折板一上,所述安装孔二位于所述折板二上。安装板呈弯折型,便于壳体的安装设置。
在上述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中,所述折板一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折板二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折板一和折板二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尽量减小补光装置的所占空间体积,另外是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安装板固连在车体上,再固连安装板和壳体,这样就能避免螺接壳体底部的折板二时空间小不易操作的问题。
在上述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中,所述折板一的外端侧边具有倒直角,所述倒直角与所述折板一的侧边均通过圆弧平滑过渡;所述折板二的外端侧边具有倒圆角。倒圆角和倒直角后便于安装和调整,防止锋利棱角划伤操作人员或车辆设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安装板的体积。
在上述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发光源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发光源的背面。发光源背面设计了散热的方法,在接通电源之后发光源发光会产生热量,对其有效的散热,可以避免在长时间照明的状态下对光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上述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中,所述补光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发光源电联接的电线,所述壳体上设有能够控制所述发光源的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侧。本技术方案中由一根电线与发光源连接进行电能输送,保持电流稳定,另外外部输电,能够省去电池盒,进一步减小其体积,便于在狭窄空间的安装。光源的照度6000色温,使光源中心更加的集中,通过调节光照角度,达到较好的补光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补光装置能够根据对发光源位置的需要,将安装孔一对应相应的螺孔,再利用螺栓将其固连,从而调节补光装置的发光位置。
2、本补光装置能够以安装孔一内的螺栓为枢轴,摆动壳体,调节壳体的安装角度,再利用螺栓穿过弧形的条形孔螺接紧固,从而调节发光源的朝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补光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补光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补光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补光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安装板;21、折板一;22、折板二;3、发光源;4、安装孔一;5、条形孔;6、安装孔二;7、螺孔;8、散热风扇;9、电线;10、开关;11、倒直角;12、倒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车辆测试中的补光装置包括壳体1和安装板2,壳体1呈方形,壳体1内固设有发光源3且发光源3的发光面朝外,安装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一4和条形孔5,条形孔5呈以安装孔一4的中心为圆心的弧形,壳体1上两侧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与安装孔一4和条形孔5相匹配的螺孔7,每个侧面上的螺孔7沿壳体1高度方向呈直线均匀间隔分布;安装板2上还开设有用于将安装板2固连在车辆车体上的安装孔二6。
具体来说,在安装板2上开设有用于将安装板2固连在车辆车体上的安装孔二6,而车辆车体上通常会设置相应的固定位置,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二6将安装板2螺接在车体上。安装板2上开设的安装孔一4和条形孔5用于与壳体1相固连,由于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螺孔7,根据对发光源3位置的需要,将安装孔一4对应相应位置的螺孔7,再利用螺栓将其固连,从而调节补光装置的发光位置;同时,安装板2上的条形孔5呈以安装孔一4的中心为圆心的弧形,当安装板2固定后,确定好安装孔一4的位置,再以安装孔一4内的螺栓为枢轴,摆动壳体1,调节壳体1的安装角度,再利用螺栓穿过条形孔5螺接紧固,从而调节发光源3的朝向。
本补光装置整个体积较小,可以满足对车内相机的各个位置的补光要求,使其更好的对细节进行抓拍,通过调节发光朝向和位置,从而使得相机和补光灯进行有效配合,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本实施例中条形孔5的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0°,相对应的,壳体1内的发光源3能够向上或向下摆动的最大幅度20°,该调节角度能够满足需求,同时也便于条形孔5在安装板2上的成型。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板2包括相互垂直固连的折板一21和折板二22,条形孔5与安装孔一4位于折板一21上,安装孔二6位于折板二22上,折板一21位于壳体1的一侧,折板二22位于壳体1的底部;折板一21的外端侧边具有倒直角11,倒直角11与折板一21的侧边均通过圆弧平滑过渡,折板二22的外端侧边具有倒圆角12。折板一21和折板二22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尽量减小补光装置的所占空间体积,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安装板2固连在车体上,再固连安装板2和壳体1,这样就能避免螺接壳体1底部的折板二22时空间小不易操作的问题。倒圆角12和倒直角11后便于安装和调整,防止锋利棱角划伤操作人员或车辆设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安装板2的体积。
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上设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与发光源3相对设置且位于发光源3的背面;发光源3连接有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联接的电线9,壳体1上设有能够控制发光源3的开关10,开关10位于壳体1的上侧。本实施例中通过一根电线9与发光源3连接进行电能输送,保持电流稳定,通过外部输电,能够省去电池盒,进一步减小其体积,便于在狭窄空间的安装;发光源3背面设计了散热的方法,在接通电源之后发光源3发光会产生热量,对其有效的散热,可以避免在长时间照明的状态下对光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