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1806U - 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1806U
CN210511806U CN201920732735.1U CN201920732735U CN210511806U CN 210511806 U CN210511806 U CN 210511806U CN 201920732735 U CN201920732735 U CN 201920732735U CN 210511806 U CN210511806 U CN 210511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reinforcement
column
pos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27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327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1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1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1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固定柱包括:柱本体(11)和设在所述柱本体(11)上的加强件(12),所述加强件(12)从所述柱本体(11)的底端朝向所述柱本体(11)的顶端延伸,且所述加强件(12)背离所述柱本体(11)的一侧从顶端到底端朝向所述柱本体(11)弯曲,以使所述加强件(12)背离所述柱本体(11)的一侧呈弧形结构(1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柱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由于固定柱上加强筋的设置而导致壳体内可用空间减少以及壳体体积增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电磁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线圈盘(即励磁线圈)、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单元分组成,使用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穿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
目前,电磁炉包括壳体和面板,壳体和面板围成容纳腔体,电路板、线圈盘、风机等均设置在该容纳腔体内,其中,壳体往往包括上盖和下盖,为了对线圈盘或者上盖和下盖之间进行固定或支撑,壳体内设置固定柱,且为了增强固定柱的强度,在固定柱上往往会设置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增强固定柱的强度。
然而,由于壳体内空间有限,当固定柱上设置加强筋时,加强筋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使得壳体内的可用空间降低,不利于壳体内其他部件的设置,为了满足其他部件的设置,需增大壳体的空间,最终导致壳体的体积较大,不利于实现电磁炉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涉及电磁炉壳体内由于固定柱上的加强筋的设置而导致壳体体积增大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且强度较大的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柱,包括柱本体和设在所述柱本体上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从所述柱本体的底端朝向所述柱本体的顶端延伸,且所述加强件背离所述柱本体的一侧从顶端到底端朝向所述柱本体弯曲,以使所述加强件背离所述柱本体的一侧呈弧形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柱,通过包括柱本体和设在所述柱本体上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从所述柱本体的底端朝向所述柱本体的顶端延伸,且所述加强件背离所述柱本体的一侧从顶端到底端朝向所述柱本体弯曲,以使所述加强件背离所述柱本体的一侧呈弧形结构,这样,加强件朝外的一侧向内弯曲呈凹进的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加强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加强件占用的空间减少,这样固定柱在一定空间中使用时,加强件占用的空间减少,使得空间中的可用空间增多,从而更利于空间中其他部件的设置,从而使得空间不需要额外增大,避免了空间尺寸变大而造成体积增大的问题,更利于实现空间的小型化,尤其对于具有散热通道的空间而言,由于加强件的外侧向内弯曲呈弧形结构时,这样加强件不易对风流造成阻碍,更利于空间内的气流的流通,从而确保了空间中器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体提供的固定柱,在实现柱本体强度增大的同时实现了加强件占用空间降低的目的,从而使得固定柱占用的空间减小,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由于固定柱上加强筋的设置而导致壳体内可用空间减少以及壳体体积增大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加强件的宽度从顶端到底端逐渐增大。
这样加强件的底端宽度较大,从而对柱本体的底端强度起到更好的增强目的。
可选的,所述加强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加强件间隔设置在所述柱本体的外表面上。
这样通过多个加强件对柱本体各个方向的强度实现增强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柱本体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加强件通过焊接、卡接或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柱本体上。
可选的,所述加强件为加强筋或加强板。
可选的,所述柱本体为圆柱或方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器具,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线圈盘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上述任一所述的固定柱。
通过包括上述的固定柱,这样固定柱在壳体内的占用空间减少,从而节省了壳体内的可用空间,这样壳体内可供其余部件设置的空间增大,这样避免了壳体尺寸增大的问题,从而使得壳体的体积趋于小型化,同时,由于加强件朝外的一侧呈弧形凹面,这样对壳体内的气流不易造成阻挡,使得壳体内的散热良好,而且,由于加强件朝外的一侧呈弧形凹面,这样靠近加强件设置的器件在安装时,安装空间增大,从而便于对靠近加强件设置的器件的安装,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降低了固定柱在壳体内的占用空间,壳体内可供其余部件设置的空间增大,避免了壳体体积增大的问题,实现了电磁加热器具趋于小型化的目的,同时确保了壳体内的良好散热,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由于固定柱上加强筋的设置而导致壳体内可用空间减少以及壳体体积增大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线圈盘设在所述固定柱上,且所述线圈盘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柱紧固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
这样固定柱起到对线圈盘固定的作用,且减少了固定柱在壳体内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为多个,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部分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下盖的底壁相连,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
这样对上盖和下盖实现固定的固定柱既有一点的强度,又占用空间减小。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壳体底壁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上盖或所述线圈盘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装配孔配合与所述固定柱相连。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柱间隔固定在所述下盖底壁且靠近所述下盖侧壁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具有与所述线圈盘和/或电路板相连的导线,且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固定柱的弧形结构绕在所述壳体内。
通过加强件向外的一侧设置为弧形结构时,节省了壳体内的导线绕设的空间,从而便于壳体内的导线的绕设,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加强件为弧形结构时,此时加强件与其余部件之间可供导线穿过的空间增大,这样避免了加强件与其余部件之间可供导线穿过的空间过小而造成导线易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问题。同时,导线通过固定柱的弧形结构绕设时,该弧形结构不易割裂,对导线起到了保护作用。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的部分外边缘与所述固定柱的弧形结构在竖向上部分重叠。
通过固定柱的弧形结构使得电路板的部分外边缘与固定柱的弧形结构在竖向上部分重叠而不发生干涉,充分利用了壳体内的空间,使得壳体内的各个器件实现紧凑排布的目的,从而使得壳体的体积不易过大,更利于实现电磁加热器具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的内部散热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着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中壳体内部与固定柱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I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固定柱;
11-柱本体;
111-装配孔;
12-加强件;
121-弧形结构;
200-电磁加热器具;
20-壳体;
21-线圈盘;
22-电路板;
23-风机;
3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单元分实施例,而不是全单元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柱100具体可以为螺钉柱,也可以为在支撑柱,还可以为隔离柱,具体的,如图1所示,固定柱100包括柱本体11和设在柱本体11上的加强件12,加强件12从柱本体11的底端朝向柱本体11的顶端延伸,且加强件12背离柱本体11的一侧从顶端到底端朝向柱本体11弯曲,以使加强件12背离柱本体11的一侧呈弧形结构121,即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呈弧形结构121,且弧形结构121朝向柱本体11的方向弯曲,这样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呈弧形凹面,而现有技术的加强筋朝向的一侧呈倾斜状,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呈向内弯曲的弧形结构121,所以加强件12在保持柱本体11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强件12占用的空间减少,这样固定柱100在一定空间中使用时,加强件12占用的空间减少,使得空间中的可用空间增多,从而更利于空间中其他部件的设置,从而使得空间不需要额外增大,避免了空间尺寸变大而造成体积增大的问题,更利于实现空间的小型化,尤其对于具有散热通道的空间而言,由于加强件12的外侧向内弯曲呈弧形结构121时,这样加强件12不易对风流造成阻碍,更利于空间内的气流的流通,从而确保了空间中器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沿着柱本体11的轴向从底端向顶端延伸,具体的,加强件12可以从柱本体11的底端延伸到柱本体11的顶端,或者,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可以从柱本体11的底端延伸到柱本体11的中间位置或者靠近柱本体11的顶端位置,即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的高度可以与柱本体11的高度一致,或者,加强件12的高度低于柱本体11的高度,例如,加强件12的高度可以为柱本体11的一半或者大于柱本体11的高度一半,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的高度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其中,本实施例中,柱本体11具体可以为圆柱,也可以为方柱,或者本实施例中,柱本体11还可以为锥形柱体,即从顶端到底端依次增大的锥形结构,或者柱本体11包括形状不同的两个部分,例如顶端部分可以为圆柱,底端部分可以为方柱,本实施例中,柱本体1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几种形状,柱本体11的形状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对柱本体11的形状不作限定,其中,本实施例中,柱本体11可以为实心柱,也可以为空心柱。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固定柱100用于对器件进行固定时,固定柱100的一端开设装配孔111(参见图8所示),该装配孔111具体可以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或者装配孔111可以为内壁呈锥形的盲孔,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00上开设的装配孔111只要能满足装配需求即可。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柱100,通过包括柱本体11和设在柱本体11上的加强件12,加强件12从柱本体11的底端朝向柱本体11的顶端延伸,且加强件12背离柱本体11的一侧从顶端到底端朝向柱本体11弯曲,以使加强件12背离柱本体11的一侧呈弧形结构121,这样,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向内弯曲呈凹进的弧形结构121,与现有技术中的加强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加强件12占用的空间减少,这样固定柱100在一定空间中使用时,加强件12占用的空间减少,使得空间中的可用空间增多,从而更利于空间中其他部件的设置,从而使得空间不需要额外增大,避免了空间尺寸变大而造成体积增大的问题,更利于实现空间的小型化,尤其对于具有散热通道的空间而言,由于加强件12的外侧向内弯曲呈弧形结构121时,这样加强件12不易对风流造成阻碍,更利于空间内的气流的流通,从而确保了空间中器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体提供的固定柱100,在实现柱本体11强度增大的同时实现了加强件12占用空间降低的目的,从而使得固定柱100占用的空间减小,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由于固定柱100上加强筋的设置而导致壳体内可用空间减少以及壳体体积增大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加强件12对柱本体11强度的增强作用,具体的,参见下述图8所示,加强件12的宽度从顶端到底端逐渐增大,即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从顶端到底端宽度逐渐增大,这样加强件12的底端宽度较大,从而对柱本体11的底端强度起到更好的增强目的。
其中,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加强件12间隔设置在柱本体11的外表面上,具体的,单个加强件12沿着柱本体11的轴向排布,多个加强件12沿着柱本体11的周向间隔设置,使得加强件12分布在柱本体11的不同周向位置,从而对柱本体11各个方向的强度实现增强的目的。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加强件12的数量为多个时,此时多个加强件12中的部分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呈弧形结构121,其余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可以呈倾斜状,或者,本实施例中,多个加强件12中的每个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均呈倾斜状,这样柱本体11上的各个加强件12占用的空间均降低,最终使得固定柱100的占用空间减少,其中,本实施例中,柱本体11上的加强件12的数量可以为3个或4个,且3个或4个加强件12在柱本体11上可以对称设置。
其中,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与柱本体11可以一体成型,这样加强件12与柱本体11为整体结构,加强件12在柱本体11上的固定更牢靠,或者加强件12还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紧固件固定在柱本体11上,即加强件12与柱本体11之间可以为可拆卸的连接,这样便于对柱本体11上的加强件12的位置进行调整。
其中,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2可以为加强筋,或加强件12还可以为加强板,或者加强件12还可以为其他加强柱等结构。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的内部散热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沿着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中壳体内部与固定柱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I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器具200,电磁加热器具200具体可以为电磁炉,也可以为电饭煲,还可以为其他需设置固定柱100的家用电器,本实施例中,以电磁炉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参见图2-图8所示,电磁加热器具200包括壳体20和设在壳体20内的线圈盘21和电路板22,或者,壳体20内设有风机23,其中,壳体20内设有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固定柱100,其中固定柱100用于对线圈盘21进行支撑,或者固定柱100用于对壳体20进行支撑、固定或加强作用,本实施例中,由于固定柱100上的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向柱本体11内弯曲呈凹进的弧形结构121,所以加强件12在壳体20内占用的空间减少,从而节省了壳体20内的可用空间,这样壳体20内可供其余部件设置的空间增大,这样避免了壳体20尺寸增大的问题,从而使得壳体20的体积趋于小型化,同时,由于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呈弧形凹面,这样对壳体20内的气流不易造成阻挡,使得壳体20内的散热良好,而且,由于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呈弧形凹面,这样靠近加强件12设置的器件在安装时,安装空间增大,从而便于对靠近加强件12设置的器件的安装。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200,通过包括上述的固定柱100,这样固定柱100在壳体20内的占用空间减少,从而节省了壳体20内的可用空间,这样壳体20内可供其余部件设置的空间增大,这样避免了壳体20尺寸增大的问题,从而使得壳体20的体积趋于小型化,同时,由于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呈弧形凹面,这样对壳体20内的气流不易造成阻挡,使得壳体20内的散热良好,而且,由于加强件12朝外的一侧呈弧形凹面,这样靠近加强件12设置的器件在安装时,安装空间增大,从而便于对靠近加强件12设置的器件的安装,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器具200,降低了固定柱100在壳体20内的占用空间,壳体20内可供其余部件设置的空间增大,避免了壳体20体积增大的问题,实现了电磁加热器具200趋于小型化的目的,同时确保了壳体20内的良好散热,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由于固定柱100上加强筋的设置而导致壳体20内可用空间减少以及壳体20体积增大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00的设置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00设置的数量具体可以壳体20内器件的安装需求,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00在壳体20内设置时,固定柱100的一端可以与壳体20的内底壁一体成型,或者固定柱100的一端通过焊接、卡接或紧固件紧固连接,其中,固定柱100的材料与壳体20的材料可以相同,例如可以都为塑料件。
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00可以用于对线圈盘21进行支撑,具体的,固定柱10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20的内底壁上,另一端朝向线圈盘21,线圈盘21设在固定柱100的一端上,且线圈盘21通过紧固件与固定柱100紧固配合固定在固定柱100上,具体的,线圈盘21上的边缘开设可供紧固件穿过的通孔,固定柱100的一端上开设装配孔111,紧固件穿过线圈盘21上的通孔伸入到装配孔111中,以将线圈盘21固定在固定柱100上,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00对线圈盘21固定时,具体的,固定柱10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壳体20包括:上盖(未示出)和下盖(未示出),此时,壳体20内的多个固定柱100中的至少部分固定柱100的一端与下盖的底壁相连,固定柱100的另一端与上盖相连,即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00用于将上盖和下盖进行连接,所以本实施例中,壳体20内的固定柱100可以用于对线圈盘21进行支撑固定,或者固定柱100用于将上盖和下盖进行固定连接,或者壳体20内设置多个固定柱100,部分固定柱100用于将线圈盘21进行支撑固定,其余固定柱100用于将上盖和下盖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由于固定柱100上的加强件12的一侧呈弧形结构121,所以对壳体20内的占用空间大大减少,从而便于其他部件的设置,同时,加强件12对散热风道不会造成阻挡,确保了壳体20内器件的良好散热。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电磁加热器具200为电磁炉时,此时电磁加热器具200还包括面板30,此时,壳体20内的固定柱100还可以对面板30起到支撑作用,安装时,固定柱100的一端与壳体20的内底壁相连,另一端抵在面板30的背面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00远离壳体20底壁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装配孔111,上盖或线圈盘21通过紧固件与装配孔111配合与固定柱100相连,其中,本实施例中,装配孔111具体为带内螺纹的螺纹孔,紧固件具体可以为螺钉,或者,装配孔111为胀紧孔,紧固件塞入胀紧孔时对线圈盘21或上盖实现固定作用。
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0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固定柱100间隔固定在下盖底壁且靠近下盖侧壁的位置,具体的,如图3和图7所示,固定柱100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柱100分别位于壳体20的四个拐角处,此时,固定柱100上的多个加强件12中,设置弧形结构121的加强件12可以位于柱本体11上以图7中四个固定柱100的对角线为基准左右各45°的夹角范围内,这样加强件12不会阻挡固定柱100与壳体20侧壁形成的风道内风的流动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壳体20内具有与线圈盘21和/或电路板22相连的导线(未示出),且导线通过固定柱100的弧形结构121绕在壳体20内,即导线可以利用加强件12上的弧形结构121处的空间绕着固定柱100设置在壳体20内,即通过加强件12向外的一侧设置为弧形结构121时,节省了壳体20内的导线绕设的空间,从而便于壳体20内的导线的绕设,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加强件12为弧形结构121时,此时加强件12与其余部件之间可供导线穿过的空间增大,这样避免了加强件12与其余部件之间可供导线穿过的空间过小而造成导线易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问题。同时,导线通过固定柱100的弧形结构121绕设时,该弧形结构121由于为弧形的,所以不易将导线割裂,对导线起到了保护作用。
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加强件12向外的一侧为弧形结构121,所以此时,如图5所示,壳体20内的电路板22的边缘可以延伸到固定柱100的加强件12的弧形结构121上,电路板22的部分外边缘与固定柱100的弧形结构121在竖向上部分重叠而不发生干涉,这样充分利用了壳体20内的空间,使得壳体20内的各个器件实现紧凑排布的目的,从而使得壳体20的体积不易过大,更利于实现电磁加热器具200的小型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固定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本体(11)和设在所述柱本体(11)上的加强件(12),所述加强件(12)从所述柱本体(11)的底端朝向所述柱本体(11)的顶端延伸,且所述加强件(12)背离所述柱本体(11)的一侧从顶端到底端朝向所述柱本体(11)弯曲,以使所述加强件(12)背离所述柱本体(11)的一侧呈弧形结构(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2)的宽度从顶端到底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加强件(12)间隔设置在所述柱本体(11)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2)与所述柱本体(11)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加强件(12)通过焊接、卡接或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柱本体(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2)为加强筋或加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本体(11)为圆柱或方柱。
7.一种电磁加热器具,包括壳体(20)和设在所述壳体(20)内的线圈盘(21)和电路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内设有至少一个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固定柱(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21)设在所述固定柱(100)上,且所述线圈盘(21)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柱(100)紧固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柱(1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00)为多个,所述壳体(20)包括:上盖和下盖,至少部分所述固定柱(100)的一端与所述下盖的底壁相连,所述固定柱(100)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00)远离所述壳体(20)底壁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装配孔(111),所述上盖或所述线圈盘(21)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装配孔(111)配合与所述固定柱(100)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0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柱(100)间隔固定在所述下盖底壁且靠近所述下盖侧壁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内具有与所述线圈盘(21)和/或电路板(22)相连的导线,且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固定柱(100)的弧形结构(121)绕在所述壳体(20)内。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任一所述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2)的部分外边缘与所述固定柱(100)的弧形结构(121)在竖向上部分重叠。
CN201920732735.1U 2019-05-21 2019-05-21 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Active CN210511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2735.1U CN210511806U (zh) 2019-05-21 2019-05-21 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2735.1U CN210511806U (zh) 2019-05-21 2019-05-21 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1806U true CN210511806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6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2735.1U Active CN210511806U (zh) 2019-05-21 2019-05-21 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1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7889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0511806U (zh) 固定柱和电磁加热器具
JP2002170658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9478829B (zh) 定子、电动机以及空气调节机
JP5430417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769649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組立体及び電磁調理器
CN210980099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6960240U (zh) 电磁烹饪装置
CN219624114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一体化机芯
CN215686646U (zh) 烹饪器具
CN205864942U (zh) 散热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215336509U (zh) 一种线盘引线绕线结构及电磁炉
CN210035615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09655375U (zh) 电磁炉
CN210951421U (zh) 电磁炉
KR102315440B1 (ko) 노이즈 필터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 공기조화기
CN21706439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电控系统冷却结构
CN208832522U (zh) 电磁炉
CN21083211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004470U (zh) 电磁炉
CN210035603U (zh) 烹饪器具
CN210511805U (zh) 电磁炉
CN210629980U (zh) 电路板和家用电器
CN210183771U (zh) 家用电器
CN208804727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