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9173U - 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9173U
CN210509173U CN201921120284.2U CN201921120284U CN210509173U CN 210509173 U CN210509173 U CN 210509173U CN 201921120284 U CN201921120284 U CN 201921120284U CN 210509173 U CN210509173 U CN 210509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dust ring
dust
piston rod
sn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02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龙
安超
郑健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Zhenmi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Zhenmi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Zhenmi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Zhenmi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02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9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9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9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具体涉及机械防尘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防尘环,所述第一防尘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环,且第一防尘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防尘环的底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二防尘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且第二防尘环的顶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防尘环的内壁设置有接触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截面均呈一种三角形结构,使得防尘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较小,产生的摩擦力也较小,进而使得防尘圈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较小,延长了防尘圈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的对活塞杆进行防护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防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
背景技术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的施工法是掘进机在掘进的同时构建(铺设)隧道之“盾”(指支撑性管片),它区别于敞开式施工法,盾构机根据工作原理一般分为手掘式盾构、挤压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局部气压、全局气压)、机械式盾构(开胸式切削盾构、气压式盾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混合型盾构和异型盾构),在盾构机的组成部件中,液压缸是一种常用的伸缩控制零件,在液压缸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外部颗粒粉尘落入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影响活塞杆的正常使用,通常需要用到一种防尘圈。
但是现有的防尘圈在使用过程中,防尘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较大,产生的摩擦力也较大,进而使得防尘圈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较为严重,缩短了防尘圈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使用过程中,防尘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较小,产生的摩擦力也较小,进而使得防尘圈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较小,延长了防尘圈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的对活塞杆进行防护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包括第一防尘环,所述第一防尘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环,且第一防尘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防尘环的底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二防尘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且第二防尘环的顶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防尘环的内壁设置有接触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防尘环与第一防尘环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防尘环的外径大于第二防尘环的外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之间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截面均呈一种三角形结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面的顶部向内侧倾斜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尘环、第二防尘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均由橡胶加工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新型防尘圈整体由第一防尘环和第二防尘环组成,第一防尘环的底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一卡环,第二防尘环的顶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二卡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截面均呈一种三角形结构,使用过程中,第一卡环对活塞杆的底部起到了密封防尘的效果,第二卡环对活塞杆起到二次防尘效果,在与活塞杆接触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在活塞杆升降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也随之减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会产生磨损,而使得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的截面变为梯形结构,依然对活塞杆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小,当对防尘圈的磨损程度较大,即接触面贴附在活塞杆的外表面后,造成对活塞杆的摩擦力较大时,需及时对防尘圈进行更换,使用过程中,由于防尘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较小,产生的摩擦力也较小,进而使得防尘圈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较小,延长了防尘圈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的对活塞杆进行防护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显示第一卡环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防尘环、2第二防尘环、3第一空腔、4第一卡环、5第二空腔、6接触面、7第二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圈,包括第一防尘环1,所述第一防尘环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环2,所述第二防尘环2与第一防尘环1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防尘环1的外径大于第二防尘环2的外径,且第一防尘环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3,所述第一防尘环1的底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一卡环4,所述第二防尘环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5,所述第二空腔5与第一空腔3之间连通,所述第二防尘环2的顶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二卡环7,所述第二防尘环2的内壁设置有接触面6,所述接触面6的顶部向内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卡环4和第二卡环7的截面均呈一种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防尘环1、第二防尘环2、第一卡环4和第二卡环7均由橡胶加工制作而成。
如图1-4所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为:本防尘圈在使用时,套接在活塞杆的外部,并嵌入安装在导向套的顶部内侧,导向套的顶部圆形孔内径小于第一防尘环1的外径,由于防尘圈的整体为橡胶材质的弹性构件,能够通过按压的方式时第一防尘环1卡入导向套的内部实现整个防尘圈的安装固定,且方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防尘圈进行取出更换,防尘圈整体由第一防尘环1和第二防尘环2组成,第一防尘环1设置在第二防尘环2的底部,第二防尘环2与第一防尘环1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提高了第一防尘环1与第二防尘环2连接的牢固性能,减少了活塞杆伸缩过程中第二防尘环2由于摩擦力较大脱落的问题,第一防尘环1的外径大于第二防尘环2的外径,进而使得第一防尘环1卡入导向套后保持稳定,且第一防尘环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3,第二防尘环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5,第二空腔5与第一空腔3之间连通,便于将活塞杆贯穿整个防尘圈的内部,第一防尘环1的底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一卡环4,第二防尘环2的顶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二卡环7,第一卡环4和第二卡环7的截面均呈一种三角形结构,第一防尘环1、第二防尘环2、第一卡环4和第二卡环7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弹性构件,第二防尘环2的内壁设置有接触面6,接触面6的顶部向内侧倾斜设置,使用过程中,第一卡环4对活塞杆的底部起到了密封防尘的效果,第二卡环7对活塞杆起到二次防尘效果,并使得第一卡环4与第二卡环7之间形成腔体,由于第一卡环4和第二卡环7的截面均呈一种三角形结构,在与活塞杆接触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在活塞杆升降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也随之减少,由于防尘圈为一种弹性的橡胶材质构件,在安装后,活塞杆会对第一卡环4与第二卡环7产生作用力,使得整个防尘圈内部圈体扩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第一卡环4与第二卡环7会产生磨损,而使得第一卡环4与第二卡环7的截面变为梯形结构,依然对活塞杆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小,防尘圈的内部根据弹性依然能够起到对活塞杆的密封作用,避免外部颗粒粉尘进入导向套的内部影响活塞杆的伸缩,当对防尘圈的磨损程度较大,即接触面6贴附在活塞杆的外表面后,造成对活塞杆的摩擦力较大时,需及时对防尘圈进行更换,使用过程中,由于防尘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较小,产生的摩擦力也较小,进而使得防尘圈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较小,延长了防尘圈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的对活塞杆进行防护处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防尘圈整体由第一防尘环1和第二防尘环2组成,第一防尘环1设置在第二防尘环2的底部,第二防尘环2与第一防尘环1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提高了第一防尘环1与第二防尘环2连接的牢固性能,减少了活塞杆伸缩过程中第二防尘环2由于摩擦力较大脱落的问题,第一防尘环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3,第二防尘环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5,第二空腔5与第一空腔3之间连通,便于将活塞杆贯穿整个防尘圈的内部,第一防尘环1的底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一卡环4,第二防尘环2的顶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二卡环7,第一卡环4和第二卡环7的截面均呈一种三角形结构,第二防尘环2的内壁设置有接触面6,接触面6的顶部向内侧倾斜设置,使用过程中,第一卡环4对活塞杆的底部起到了密封防尘的效果,第二卡环7对活塞杆起到二次防尘效果,并使得第一卡环4与第二卡环7之间形成腔体,由于第一卡环4和第二卡环7的截面均呈一种三角形结构,在与活塞杆接触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在活塞杆升降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也随之减少,由于防尘圈为一种弹性的橡胶材质构件,在安装后,活塞杆会对第一卡环4与第二卡环7产生作用力,使得整个防尘圈内部圈体扩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第一卡环4与第二卡环7会产生磨损,而使得第一卡环4与第二卡环7的截面变为梯形结构,依然对活塞杆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小,当对防尘圈的磨损程度较大,即接触面6贴附在活塞杆的外表面后,造成对活塞杆的摩擦力较大时,需及时对防尘圈进行更换,使用过程中,由于防尘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较小,产生的摩擦力也较小,进而使得防尘圈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较小,延长了防尘圈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的对活塞杆进行防护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包括第一防尘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环(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环(2),且第一防尘环(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3),所述第一防尘环(1)的底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一卡环(4),所述第二防尘环(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5),且第二防尘环(2)的顶部内壁边缘处呈环形设置有第二卡环(7),所述第二防尘环(2)的内壁设置有接触面(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尘环(2)与第一防尘环(1)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防尘环(1)的外径大于第二防尘环(2)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5)与第一空腔(3)之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4)和第二卡环(7)的截面均呈一种三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6)的顶部向内侧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环(1)、第二防尘环(2)、第一卡环(4)和第二卡环(7)均由橡胶加工制作而成。
CN201921120284.2U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 Active CN210509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0284.2U CN210509173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0284.2U CN210509173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9173U true CN21050917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3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0284.2U Active CN210509173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9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373443A (en) Sealing means
US6129358A (en) Unidirectional rod sealing ring for a hydraulic cylinder
CA3066018C (en) Portable drilling machine and water-seal structure of power head thereof
CN102278479A (zh) Y型密封单元
CN105473911A (zh) 密封组件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密封组件的密封结构
US8608177B2 (en) Sealing system
CN210509173U (zh) 一种用于盾构机上的机械部件防尘圈
ES286172U (es) Dispositivo de acoplamiento de arboles altamente elastico
CN203770422U (zh) 外圈带o型圈轴向减震轴承
CN203272796U (zh) 变加载磨煤机的拉杆密封结构
CN208123444U (zh) 防尘封
CN210265852U (zh) 一种防尘密封圈
CN203051750U (zh) 一种组合式密封件
CN202203403U (zh) 工程机械轮边油封
CN202301955U (zh) 组合油封
CN210087727U (zh) 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
CN210702109U (zh) 具有导柱自润滑结构的机械模具
CN203857045U (zh) 新型防尘圈
CN220185830U (zh) 一种多唇油封
CN203516440U (zh) 一种下摆臂球销总成
CN206280498U (zh) 一种液压油缸的防尘密封件
CN220581526U (zh) 一种防水防尘多种组合密封的农机轴承
CN210461240U (zh) 一种双作用防尘密封件
CN205806067U (zh) 一种钢管缩径机液压油缸的防尘结构
CN216642629U (zh) 扒渣机油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