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8371U - 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 - Google Patents
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08371U CN210508371U CN201920724442.9U CN201920724442U CN210508371U CN 210508371 U CN210508371 U CN 210508371U CN 201920724442 U CN201920724442 U CN 201920724442U CN 210508371 U CN210508371 U CN 2105083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die
- formwork
- hoop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在承载平台板上设置限位立杆,并在限位立杆的顶端设置杆顶撑板;在承载平台板上设置梁底模,并将梁侧模置于梁底模的侧模底挡板的内侧;使梁侧模外侧的模侧连接栓与限位立杆通过横向连接杆连接;先调节压板调节栓使组合式压板的连接台阶与梁侧模连接牢固,再在镜像相对的压板连接栓之间设置紧固螺杆;在梁底模上设置钢筋控位体和底撑嵌入槽,在钢筋控位体与底撑嵌入槽之间设置止浆挡板;在承载柱上设置柱侧箍板;在梁底模与箍侧横板之间设置竖向压杆。本实用新型可满足梁底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动态控制的要求、降低模板支设难度、有效避免梁端爆模问题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提高梁底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控制准确度、降低模板支设难度、避免梁端爆模问题发生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适用于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施工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逐步向大跨度、大高度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大截面框架梁柱结构。在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支设时,尚存在模板定位不准确、模板支设难度大、爆模问题突出等。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框架梁模板结构,包括呈垂直交叉布置的若干纵梁模板和横梁模板,所述纵梁模板两侧模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拦水檐模板构成“凹”字形模板断面,凹槽为走水通道,横梁模板斜下侧模板的顶部设有拦水檐模板构成“┛”形模板断面;所述拦水檐模板包括相互平行的内侧钢模板和外侧钢模板,拦水檐内外侧模板上侧采用对拉螺栓固定,下侧采用铁丝固定,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割断铁丝拆模。该结构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模板的稳定性,但是在降低模板支设难度、提升模板定位的精度、避免梁端爆模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鉴于此,目前亟待发明一种可以满足梁底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动态控制的要求、可以降低模板支设难度、提升模板定位的精度、还能有效避免梁端爆模问题发生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可满足梁底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动态控制的要求,而且可以降低模板支设难度,还可以避免梁端爆模问题发生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一种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设置在承载柱和在纵向支梁的承载平台板上,包括:箍板螺栓,柱侧箍板,限位立杆,杆顶撑板,梁底模,梁侧模,组合式压板,紧固螺杆,张拉紧固栓,钢筋控位体,底撑嵌入槽,止浆挡板,底模补强板,箍侧横板,压杆第一挡板与压杆第二挡板;其中限位立杆设置在承载平台板上,杆顶撑板设置在限位立杆的顶端,梁底模设置在承载平台板上,梁侧模固定在梁底模上,梁侧模置于两侧的限位立杆内侧,且与限位立杆连接固定;其中组合式压板固定置于梁侧模的顶端,且两侧的组合式压板之间通过紧固螺杆和张拉紧固栓固定,两侧的紧固螺杆通过张拉紧固栓连接;钢筋控位体和底撑嵌入槽设置在梁底模上,钢筋控位体穿过底撑嵌入槽,钢筋控位体与底撑嵌入槽之间设置止浆挡板,并在底撑嵌入槽的下部设置底模补强板;柱侧箍板设置在承载柱上,柱侧箍板的外侧设置箍侧横板,箍侧横板上设置压杆第一挡板,梁底模的下表面设置压杆第二挡板,压杆第一挡板与压杆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横向压杆。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在梁底模上设置钢筋控位体可满足梁底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动态控制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同步采用侧面底挡板、横向连接杆、组合式压板和紧固螺栓对梁侧模进行定位,可在降低模板支设难度的同时,提升模板定位的精度。
(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可通过竖向压板和横向压杆同步对梁底模施加竖向和横向顶压力,避免梁端爆模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的支设结构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梁模板支设结构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钢筋控位体与梁底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和图2的组合式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板的支撑补强施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梁;2-箍板螺栓;3-连接耳板;4-柱侧箍板;5-承载柱;6-纵向支梁;7-承载平台板;8-限位立杆;9-立杆斜撑;10-杆顶撑板;11-撑板补强板;12-梁底模;13-梁侧模;14-侧模底挡板;15-侧模连接杆;16-侧模紧固栓;17-模侧连接栓;18-横向连接杆;19-压板调节栓;20-组合式压板;21-连接台阶;22-压板连接栓;23-紧固螺杆;24-张拉紧固栓;25-钢筋控位体;26-底撑嵌入槽;27-止浆挡板;28-底模补强板;29-箍侧横板;30-压杆第一挡板;31-板端填缝层;32-压杆第二挡板;33-横向压杆;34-竖向压杆;35-钢筋笼底撑;36-底撑调节杆;37-转动手柄;38-内置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支设结构横断面示意图,图2是图1梁模板支设结构纵断面示意图,图3是图1钢筋控位体与梁底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和图2组合式压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板支撑补强施工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5所示,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的结构被展示,设置在承载柱(5)和在纵向支梁(6)的承载平台板(7)上,包括:箍板螺栓(2),柱侧箍板(4),限位立杆(8),杆顶撑板(10),梁底模(12),梁侧模(13),组合式压板(20),紧固螺杆(23),张拉紧固栓(24),钢筋控位体(25),底撑嵌入槽(26),止浆挡板(27),底模补强板(28),箍侧横板(29),压杆第一挡板(30)与压杆第二挡板(32)。
限位立杆(8)设置在承载平台板(7)上,限位立杆(8)垂直于承载平台板(7)设置,并在限位立杆(8)与承载平台板(7)之间设置立杆斜撑(9);杆顶撑板(10)设置在限位立杆(8)的顶端,杆顶撑板(10)垂直限位立杆(8)设置,并在限位立杆(8)与杆顶撑板(10)之间设置撑板补强板(11)。
梁底模(12)设置在承载平台板(7)上,并将梁侧模(13)固定在梁底模(12)上,具体而言,梁底模(12)为倒凹状,梁侧模(13)置于梁底模(12)上的侧模底挡板(14)的内侧,梁侧模(13)底部侧边的侧模连接杆(15)穿过侧模底挡板(14)后与侧模紧固栓(16)连接,进而固定梁底模(12)和梁侧模(13)。
梁侧模(13)置于两侧的限位立杆(8)内侧,且与限位立杆(8)连接固定,具体而言,梁侧模(13)外侧的模侧连接栓(17)与限位立杆(8)通过横向连接杆(18)连接,即,横向连接杆(18)一端固定在模侧连接栓(17)上,另一端固定在限位立杆(8)上。
组合式压板(20)固定置于梁侧模(13)的顶端,且两侧的组合式压板(20)之间通过紧固螺杆(23)和张拉紧固栓(24)固定,两侧的紧固螺杆(23)通过张拉紧固栓(24)连接。
组合式压板(20)设置为台阶状,下部设置与梁侧模(13)连接的连接台阶(21),内侧设置压板连接栓(22),其上的连接台阶(21)抵靠梁侧模(13),杆顶撑板(10)的底侧设置有压板调节栓(19),压板调节栓(19)连接组合式压板(20),通过调节压板调节栓(19)使组合式压板(20)的连接台阶(21)与梁侧模(13)连接牢固,再在镜像相对的压板连接栓(22)之间设置紧固螺杆(23),并通过张拉紧固栓(24)控制组合式压板(20)的横向位置,从而固定组合式压板(20)。
钢筋控位体(25)和底撑嵌入槽(26)设置在梁底模(12)上,钢筋控位体(25)穿过底撑嵌入槽(26),钢筋控位体(25)与底撑嵌入槽(26)之间设置止浆挡板(27),并在底撑嵌入槽(26)的下部设置底模补强板(28)。
具体而言,钢筋控位体(25)由钢筋笼底撑(35)、底撑调节杆(36)和转动手柄(37)组成,转动手柄(37)和钢筋笼底撑(35)平行设置,底撑调节杆(36)连接转动手柄(37)和钢筋笼底撑(35),钢筋笼底撑(35)和转动手柄(37)分别与底撑调节杆(36)垂直焊接连接,形成工字结构。
所述止浆挡板(27)采用橡胶板,其两端分别与钢筋笼底撑(35)和底撑嵌入槽(26)连接;所述底模补强板(28)的平面宽度较底撑嵌入槽(26)宽10~20cm,在底模补强板(28)上设置与底撑调节杆(36)连接的内置螺栓(38)。
如图5所示,模板支撑补强施工结构示意图的结构被展示。
柱侧箍板(4)设置在承载柱(5)上,并通过箍板螺栓(2)将柱侧箍板(4)的连接耳板(3)连接牢固;在柱侧箍板(4)的外侧设置箍侧横板(29),箍侧横板(29)垂直于柱侧箍板(4)的外侧面,箍侧横板(29)上设置压杆第一挡板(30)。
在梁底模(12)与承载柱(5)的接缝处设置板端填缝层(31),梁底模(12)的下表面设置压杆第二挡板(32),压杆第一挡板(30)与压杆第二挡板(32)之间设置横向压杆(33),压杆第一挡板(30)与压杆第二挡板(32)均与横向压杆(33)垂直连接,梁底模(12)与箍侧横板(29)之间设置竖向压杆(34)。
梁侧模(13)的外侧设置侧模连接杆(15)和模侧连接栓(17)。
所杆顶撑板(10)与限位立杆(8)垂直焊接连接,其下表面设置压板调节栓(19)和组合式压板(20)。
框架梁(1)宽度为60cm、高度为1.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箍板螺栓(2)采用直径20mm的高强度螺栓。
连接耳板(3)与定位箍板整体轧制,高度为5cm。
柱侧箍板(4)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
承载柱(5)平面尺寸为1000×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纵向支梁(6)采用规格为150×150×7×10的H型钢。
承载平台板(7)采用厚度为6mm的钢板制成。
限位立杆(8)采用直径60mm的钢管。
立杆斜撑(9)采用直径30mm的钢管制成。
杆顶撑板(10)和撑板补强板(11)均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
梁底模(12)和梁侧模(13)均采用厚度为3mm的合金模板。
侧模底挡板(14)采用厚度2mm的钢板切割而成。
侧模连接杆(15)采用直径30mm的螺杆。
侧模紧固栓(16)采用内径30mm的不锈钢螺栓
模侧连接栓(17)与梁侧模(13)焊接连接,内部设置内径为30mm的螺孔。
横向连接杆(18)采用直径为30mm的不锈钢螺杆与螺栓组合而成。
压板调节栓(19)采用长度可调的螺栓和螺栓制成。
组合式压板(20)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连接台阶(21)的高度为2mm,长度为5cm。
压板连接栓(22)和张拉紧固栓(24)均采用内径为10mm的螺栓。
紧固螺杆(23)采用直径10mm的螺杆。
钢筋控位体(25)由钢筋笼底撑(35)、底撑调节杆(36)和转动手柄(37)组成;其中钢筋笼底撑(35)和转动手柄(37)均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底撑调节杆(36)采用直径30mm的螺杆制成。
底撑嵌入槽(26)的平面尺寸与钢筋笼底撑(35)相同;止浆挡板(27)采用厚度为1mm的橡胶片。
底模补强板(28)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其平面宽度较底撑嵌入槽(26)宽15cm。
箍侧横板(29)采用厚度为2cm的钢板,压杆第一挡板(30)和压杆第二挡板(32)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制成。
板端填缝层(31)采用厚度为10mm的橡胶板切割而成。
横向压杆(33)和竖向压杆(34)分别采用直径为20mm和30mm的螺杆与螺栓组合而成,其长度可调。
内置螺栓(38)采用内径30mm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设置在承载柱(5)和在纵向支梁(6)的承载平台板(7)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箍板螺栓(2),柱侧箍板(4),限位立杆(8),杆顶撑板(10),梁底模(12),梁侧模(13),组合式压板(20),紧固螺杆(23),张拉紧固栓(24),钢筋控位体(25),底撑嵌入槽(26),止浆挡板(27),底模补强板(28),箍侧横板(29),压杆第一挡板(30)与压杆第二挡板(32);
其中限位立杆(8)设置在承载平台板(7)上,杆顶撑板(10)设置在限位立杆(8)的顶端,梁底模(12)设置在承载平台板(7)上,梁侧模(13)固定在梁底模(12)上,梁侧模(13)置于两侧的限位立杆(8)内侧,且与限位立杆(8)连接固定;
其中组合式压板(20)固定置于梁侧模(13)的顶端,且两侧的组合式压板(20)之间通过紧固螺杆(23)和张拉紧固栓(24)固定,两侧的紧固螺杆(23)通过张拉紧固栓(24)连接;+
钢筋控位体(25)和底撑嵌入槽(26)设置在梁底模(12)上,钢筋控位体(25)穿过底撑嵌入槽(26),钢筋控位体(25)与底撑嵌入槽(26)之间设置止浆挡板(27),并在底撑嵌入槽(26)的下部设置底模补强板(28);
柱侧箍板(4)设置在承载柱(5)上,柱侧箍板(4)的外侧设置箍侧横板(29),箍侧横板(29)上设置压杆第一挡板(30),梁底模(12)的下表面设置压杆第二挡板(32),压杆第一挡板(30)与压杆第二挡板(32)之间设置横向压杆(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限位立杆(8)与承载平台板(7)之间设置立杆斜撑(9),限位立杆(8)与杆顶撑板(10)之间设置撑板补强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梁底模(12)为倒凹状,梁侧模(13)置于梁底模(12)上的侧模底挡板(14)的内侧,梁侧模(13)底部侧边的侧模连接杆(15)穿过侧模底挡板(14)后与侧模紧固栓(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梁侧模(13)外侧的模侧连接栓(17)与限位立杆(8)通过横向连接杆(18)连接,横向连接杆(18)一端固定在模侧连接栓(17)上,另一端固定在限位立杆(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组合式压板(20)下部设置与梁侧模(13)连接的连接台阶(21),内侧设置压板连接栓(22),连接台阶(21)抵靠梁侧模(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杆顶撑板(10)的底侧设置有压板调节栓(19),压板调节栓(19)连接组合式压板(20),在镜像相对的压板连接栓(22)之间设置紧固螺杆(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钢筋控位体(25)由钢筋笼底撑(35)、底撑调节杆(36)和转动手柄(37)组成,钢筋笼底撑(35)和转动手柄(37)分别与底撑调节杆(36)垂直焊接连接,形成工字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止浆挡板(27)采用橡胶板,其两端分别与钢筋笼底撑(35)和底撑嵌入槽(26)连接;底模补强板(28)的平面宽度较底撑嵌入槽(26)宽,底模补强板(28)上设置与底撑调节杆(36)连接的内置螺栓(3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柱侧箍板(4)通过箍板螺栓(2)和连接耳板(3)连接牢固,箍侧横板(29)垂直于柱侧箍板(4)的外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梁底模(12)与承载柱(5)的接缝处设置板端填缝层(31),梁底模(12)与箍侧横板(29)之间设置竖向压杆(3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24442.9U CN210508371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24442.9U CN210508371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08371U true CN210508371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76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24442.9U Active CN210508371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083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14791A (zh) * | 2019-03-26 | 2019-06-21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梁底模板支撑装置 |
-
2019
- 2019-05-20 CN CN201920724442.9U patent/CN2105083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14791A (zh) * | 2019-03-26 | 2019-06-21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梁底模板支撑装置 |
CN109914791B (zh) * | 2019-03-26 | 2023-10-13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梁底模板支撑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36449B (zh) | 劲性结构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 |
CN110485264B (zh) | 一种中央墩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方法 | |
CN108385980A (zh) | 变形缝处剪力墙定型钢模板支设单向紧固螺杆施工方法 | |
CN110878522B (zh) | 主塔下横梁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0508371U (zh) | 大截面预应力框架梁模板体系 | |
CN208152558U (zh) | 一种预制预应力框架节点处铝模 | |
CN213867376U (zh) | 一种异性墩宝石空心盖梁施工装置 | |
CN211949593U (zh) | 桥梁墩柱模板体系 | |
CN216786863U (zh) | 现浇箱梁0#块模板体系 | |
CN214995990U (zh) | 一种钢骨混凝土独立梁模板工具式支撑组件 | |
CN114411809B (zh) | 局部加腋异形地下室顶板施工方法 | |
CN214005382U (zh) | 桥梁盖梁抱箍支模体系 | |
CN115679834A (zh) | 变截面异形索塔拉-撑组合临时固结中塔柱施工方法 | |
CN211007662U (zh) | 型钢混凝土梁定型化模板 | |
CN201687204U (zh) | 厚承台顶部钢筋支撑体系 | |
CN213509578U (zh) | 墙体阳角模板加固装置 | |
CN211368420U (zh) | 主塔下横梁斜撑支架体系 | |
CN108221705B (zh) | 一种便于拆除的双肢薄壁墩工字钢承架及使用方法 | |
CN210421912U (zh) | 梁板后浇带晚拆独立复合式支撑 | |
CN211850868U (zh) | 地下室外墙定型支架结构 | |
CN217028076U (zh) | 一种异形构架梁柱模板支设结构 | |
CN215289720U (zh) | 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 | |
CN220284736U (zh) | 一种箱型内模整体浇筑台帽与台身的施工装置 | |
CN219387166U (zh) | 一种连墙柱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快速加固装置 | |
CN220978331U (zh) | 一种具有高强度承重功能的梁柱支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