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6687U - 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6687U
CN210506687U CN201920871806.6U CN201920871806U CN210506687U CN 210506687 U CN210506687 U CN 210506687U CN 201920871806 U CN201920871806 U CN 201920871806U CN 210506687 U CN210506687 U CN 210506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rface
workbench
base
upper wall
wa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18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培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Huifeng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Huifeng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Huifeng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Huifeng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18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6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6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66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工作台,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所述工作台安置于底座上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织机技术领域,通过控制电机使螺纹杆转动,进而使螺纹块可带动滑块进行左右移动,使第一导向轮上的经线弯折角度增大或减小进行调整张紧度;同时也可通过电动推杆伸缩驱动,使摆杆一端的第二导向轮翻折一定角度,使经线获得不同的张紧程度,以满足编制设备使用需求;该设计结构紧凑,传动灵敏,相比于一般的调节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还能适应有抗拉强度差异的不同编织物的张紧调节,通过凹的导向轮不会发生毛丝、断丝的现象,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背景技术
圆织机用于编织筒布,圆织机的经纱架上有许多纱锭,依据编织布幅宽和扁丝宽度,使用规定范围数量的经纱,经纱进入圆织机前,由经纱的棕框对经纱进行交叉开口,纬纱梭子在交叉开口中作圆周运动穿过经纱,编织成筒布;现有的圆织机的送经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经丝的张紧调节不够灵敏,且通过扣门调节的操作不够便捷,还不能适应不同编织物抗拉强度有差异的调节手段,在送经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毛丝、断丝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并且现有技术设备结构繁琐,其在调节过程中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相应的张紧度,且调节的效果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工作台,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所述工作台安置于底座上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调节结构,底座上安装有辅助结构以及送经结构;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螺纹杆、螺纹块、一对结构相同的滑杆、一对结构相同的滑块、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杆、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导向轮以及电机;
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工作台上壁面右侧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焊接于工作台左端上壁面且后位于中心线上,所述螺纹杆其一端插装且贯穿于第一固定板上,其另一端活动插装于第二固定板上,所述螺纹块其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块套装于螺纹杆上,且与螺纹杆螺纹旋接,一对所述滑杆其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前后两侧壁面上,其另一端分别倾斜固定插装于靠近第二固定板前后两端上,且对应于中心线相互对称,一对所述滑块分别套装于一对所述滑杆上,且其上部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通孔,一对所述连杆其一端分别焊接于螺纹块前后两侧壁面上,且其另一端分别插装于滑块通孔内,三个所述其中一个第一导向轮安置于螺纹块上,三个所述其中另外两个第一导向轮分别安置于滑块上,且相互平行,所述电机安置于工作台上壁面右端且位于中心线上,并其驱动端连接于螺纹杆一端上;
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安装箱、三个结构相同的转杆、三个结构相同的齿轮、电动推杆、齿条、三个结构相同的摆杆、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导向轮以及三个结构相同的辅助导向轮;
所述安装箱焊接于底座上壁面且位于左端,并其前壁面开设有矩形通口,三个所述转杆其一端分别等距活动插装于安装箱内下壁面,其另一端分别贯穿于安装箱上壁面,三个所述齿轮分别套装于转杆上且位于安装箱内,所述电动推杆安置于底座上壁面且位于安装箱左侧,所述齿条其一端固定于电动推杆伸缩端上,且其另一端插装于矩形通口内,并与三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三个所述摆杆其一端分别垂直焊接于转杆另一端上,三个所述第二导向轮分别活动安置于摆杆另一端上,三个所述辅助导向轮分别活动套装于转杆另一端且位于摆杆上方。
优选的,所述送经结构,包括:送经架以及经辊;
所述送经架安置于底座上壁面且位于工作台右侧,并其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经辊卡装于送经架顶端凹槽内,且其上方经线一端盘绕于第一导向轮以及第二导向轮上,并连接与编制织设备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工作台上壁面之间安装有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垫块。
优选的,所述滑块为直角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块与滑块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辅助导向轮直径大于第二导向轮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以及第三导向轮均为内凹结构转轮,且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通过控制电机驱动,使螺纹杆在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上转动,进而通过连杆与套装在滑杆上的滑块连接,使螺纹块可带动滑块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导向轮从动移动,使经线弯折角度增大或减小进行调整张紧度;同时通过电动推杆伸缩驱动,通过齿条与齿轮的啮合,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进而使摆杆一端的第二导向轮进行翻折一定角度,使经线获得不同的张紧程度,以满足编制设备使用需求;该设计结构紧凑,传动灵敏,相比于一般的调节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还能适应有抗拉强度差异的不同编织物的张紧调节,通过凹的导向轮不会发生毛丝、断丝的现象,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工作台,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螺纹杆, 6、螺纹块,7、滑杆,8、滑块,9、连杆,10、第一导向轮,11、电机,12、安装箱,13、转杆,14、齿轮,15、电动推杆,16、齿条,17、摆杆,18、第二导向轮,19、辅助导向轮,20、送经架,21、经辊,22、固定座,23、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工作台2,所述底座1为矩形结构,所述工作台2安置于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工作台2上安装有调节结构,底座1上安装有辅助结构以及送经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螺纹杆5、螺纹块6、一对结构相同的滑杆7、一对结构相同的滑块8、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杆9、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导向轮10以及电机11;所述第一固定板3固定于工作台2上壁面右侧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4焊接于工作台2左端上壁面且后位于中心线上,所述螺纹杆5其一端插装且贯穿于第一固定板3上,其另一端活动插装于第二固定板4上,所述螺纹块6 其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块6套装于螺纹杆5上,且与螺纹杆5 螺纹旋接,一对所述滑杆7其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板3前后两侧壁面上,其另一端分别倾斜固定插装于靠近第二固定板4前后两端上,且对应于中心线相互对称,一对所述滑块8分别套装于一对所述滑杆7上,且其上部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通孔,一对所述连杆9其一端分别焊接于螺纹块6前后两侧壁面上,且其另一端分别插装于滑块8通孔内,三个所述其中一个第一导向轮10安置于螺纹块6上,三个所述其中另外两个第一导向轮10分别安置于滑块8上,且相互平行,所述电机11安置于工作台2上壁面右端且位于中心线上,并其驱动端连接于螺纹杆5一端上;通过调节结构,控制电机11转动,进而使螺纹块6在螺纹杆5上移动,同时带动滑块8在滑杆7上从动移动,使输送的经线通过第一导向轮10的角度增大或者较小,进行调整张紧度,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安装箱12、三个结构相同的转杆13、三个结构相同的齿轮14、电动推杆15、齿条16、三个结构相同的摆杆17、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导向轮18以及三个结构相同的辅助导向轮19;所述安装箱12焊接于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左端,并其前壁面开设有矩形通口,三个所述转杆13其一端分别等距活动插装于安装箱12 内下壁面,其另一端分别贯穿于安装箱12上壁面,三个所述齿轮14分别套装于转杆13上且位于安装箱12内,所述电动推杆15安置于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安装箱12左侧,所述齿条16其一端固定于电动推杆15伸缩端上,且其另一端插装于矩形通口内,并与三个所述齿轮14相互啮合,三个所述摆杆17其一端分别垂直焊接于转杆13另一端上,三个所述第二导向轮18分别活动安置于摆杆17另一端上,三个所述辅助导向轮19分别活动套装于转杆13另一端且位于摆杆17上方;通过辅助结构,使输送的经线通过第二导向轮18后进入编织设备,通过驱动电动推杆15伸缩,经过齿条16与齿轮14的啮合传动,使转杆13 带动摆杆17上的第二导向轮18转动一定角度,进行辅助调整经线的张紧度。
下列为本案的各电器件型号及作用:
电机:型号为ACSM110-G06020LZ的伺服电机,由外部操作系统控制,可以精准带动螺纹杆旋转,进而调整第一导向轮的进给行程。
电动推杆:型号为CAHB-10的合金电动推杆,由外部操作系统控制,可以精准的控制行程,使转杆转动相应的设定角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送经结构,包括:送经架20以及经辊21;
送经架20安置于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工作台2右侧,并其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经辊21卡装于送经架20顶端凹槽内,且其上方经线一端盘绕于第一导向轮10以及第二导向轮18上,并连接与编制织设备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电机11与工作台2上壁面之间安装有固定座 22。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电动推杆15与底座1之间安装有垫块23。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块8为直角梯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螺纹块6与滑块8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辅助导向轮19直径大于第二导向轮18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导向轮10、第二导向轮18以及第三导向轮均为内凹结构转轮,且高度相同。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实施例:通过说明书附图1-3可知,首先设备通电后,需要调节经线张紧度使,通过设定调整度,经过控制开关控制工作台2上固定座22上的电机11 驱动设定行程,使螺纹杆5在第一固定板3以及第二固定板4之间转动,进而通过连杆9与套装在滑杆7上的滑块8连接,使螺纹块6可带动滑块8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上方的第一导向轮10从动移动,使送经架20上的经辊21一端的引线在通过第一导向轮10的角度增大或减小进行调整张紧度;若调整度不满足设备使用,或者单独调整辅助结构进行调节张紧度,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底座1上垫块23上的电动推杆15伸缩驱动,通过齿条16与齿轮14的啮合,带动转杆13在安装箱12内进行转动,进而使摆杆17带动一端的第二导向轮18 进行翻折一定角度,使经线获得不同的张紧程度,以满足编制设备使用需求;为防止摆杆17带动第二导向轮18翻折角度过大造成经线卡死,所以通过辅助导向轮19可以使经线在输送时进行受力滚动,防止损坏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装”、“插装”、“贯穿”、“焊接”、“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矩形结构,所述工作台(2)安置于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工作台(2)上安装有调节结构,底座(1)上安装有辅助结构以及送经结构;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螺纹杆(5)、螺纹块(6)、一对结构相同的滑杆(7)、一对结构相同的滑块(8)、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杆(9)、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导向轮(10)以及电机(11);
所述第一固定板(3)固定于工作台(2)上壁面右侧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4)焊接于工作台(2)左端上壁面且后位于中心线上,所述螺纹杆(5)其一端插装且贯穿于第一固定板(3)上,其另一端活动插装于第二固定板(4)上,所述螺纹块(6)其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块(6)套装于螺纹杆(5)上,且与螺纹杆(5)螺纹旋接,一对所述滑杆(7)其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板(3)前后两侧壁面上,其另一端分别倾斜固定插装于靠近第二固定板(4)前后两端上,且对应于中心线相互对称,一对所述滑块(8)分别套装于一对所述滑杆(7)上,且其上部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通孔,一对所述连杆(9)其一端分别焊接于螺纹块(6)前后两侧壁面上,且其另一端分别插装于滑块(8)通孔内,三个所述其中一个第一导向轮(10)安置于螺纹块(6)上,三个所述其中另外两个第一导向轮(10)分别安置于滑块(8)上,且相互平行,所述电机(11)安置于工作台(2)上壁面右端且位于中心线上,并其驱动端连接于螺纹杆(5)一端上;
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安装箱(12)、三个结构相同的转杆(13)、三个结构相同的齿轮(14)、电动推杆(15)、齿条(16)、三个结构相同的摆杆(17)、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导向轮(18)以及三个结构相同的辅助导向轮(19);
所述安装箱(12)焊接于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左端,并其前壁面开设有矩形通口,三个所述转杆(13)其一端分别等距活动插装于安装箱(12)内下壁面,其另一端分别贯穿于安装箱(12)上壁面,三个所述齿轮(14)分别套装于转杆(13)上且位于安装箱(12)内,所述电动推杆(15)安置于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安装箱(12)左侧,所述齿条(16)其一端固定于电动推杆(15)伸缩端上,且其另一端插装于矩形通口内,并与三个所述齿轮(14)相互啮合,三个所述摆杆(17)其一端分别垂直焊接于转杆(13)另一端上,三个所述第二导向轮(18)分别活动安置于摆杆(17)另一端上,三个所述辅助导向轮(19)分别活动套装于转杆(13)另一端且位于摆杆(17)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经结构,包括:送经架(20)以及经辊(21);
所述送经架(20)安置于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工作台(2)右侧,并其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经辊(21)卡装于送经架(20)顶端凹槽内,且其上方经线一端盘绕于第一导向轮(10)以及第二导向轮(18)上,并连接与编制织设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与工作台(2)上壁面之间安装有固定座(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5)与底座(1)之间安装有垫块(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为直角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6)与滑块(8)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向轮(19)直径大于第二导向轮(18)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10)、第二导向轮(18)以及第三导向轮均为内凹结构转轮,且高度相同。
CN201920871806.6U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06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1806.6U CN210506687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1806.6U CN210506687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6687U true CN210506687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8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180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06687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6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3562U (zh) 一种用于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CN210215710U (zh) 一种织机电子开口装置
CN210506687U (zh) 一种圆织机便于调节张紧程度的送经装置
CN208545550U (zh) 一种提花织机用收卷装置
CN113968518A (zh) 一种织机单幅往复导丝工艺及其设备
CN218088356U (zh) 一种生产编织布的编织机纱线张力架
CN109594187B (zh) 一种大型连续化生产用的三维织机结构
CN215516124U (zh) 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
CN210506698U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挑线架
CN220685381U (zh) 一种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装置
CN218026541U (zh) 一种纺织用的整经设备
CN220538064U (zh) 一种圆织机经纱导向机构
CN216235258U (zh) 一种织带机宽度调节器
CN214879215U (zh) 一种用于编织机的高速放线装置
CN109881326A (zh) 一种织机电子开口装置
CN218203265U (zh) 一种整经机伸缩筘装置
CN211079527U (zh) 一种针织纬编机扩布机构
CN215366177U (zh) 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CN213835732U (zh) 一种圆织机的卷取机构
CN108660574A (zh) 一种化纤丝整经车改造系统
CN218370690U (zh) 一种纺织面料收卷装置
CN213357883U (zh) 一种防水雨布生产专用圆织机
CN219385480U (zh) 一种设有涨紧机构的机架及圆织机
CN220846465U (zh) 一种织带机纱线输送装置
CN213266877U (zh) 一种分条整经机的纱线张紧控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