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4153U - 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4153U
CN210504153U CN201921333672.9U CN201921333672U CN210504153U CN 210504153 U CN210504153 U CN 210504153U CN 201921333672 U CN201921333672 U CN 201921333672U CN 210504153 U CN210504153 U CN 210504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grou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unction control
cov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36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iq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iq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iq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iq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36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4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4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4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容器盖、内容器、组合拼装套和外罩,特点是:组合拼装套的前侧安装有功能控制组,功能控制组包括语音识别单元、扬声器、语音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按键模块和处理模块,功能控制组控制组合拼装套内部的微型电机运行,组合拼装套设有4个方形内腔,容器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内腔边沿,转轴各与1个微型电机相连,内容器放置在内腔的内部,内容器的外侧套有外罩,外罩侧边安装有电源盒。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语音控制、移动终端文字控制和按键控制三种方式实现垃圾桶容器盖的智能开合,有效降低用户进行垃圾分类的难度,协助用户养成垃圾分类意识,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人群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过去,垃圾处理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未经分类的垃圾进行填埋占用了大片土地,并且容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采用焚烧的方式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部分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环境恶化。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而且能实现变废为宝。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大类,居民需自觉将垃圾分类,并投放至对应的垃圾桶内。
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为从源头实现垃圾分类,家庭、办公室等室内场所通常需要摆放多个垃圾桶,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使用不便,稍不留意便会丢错,且由于垃圾种类繁多,单纯靠记忆难免会出现记错弄混的情况。此外,当因回收技术提高,出现垃圾类型变化时,居民通常难以做到及时调整,从而出现垃圾丢弃混乱的局面,有时丢垃圾甚至需要查询垃圾分类指南,费时费力。因此,如何降低居民垃圾分类的难度是影响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一大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用以降低家庭、办公室等室内场所的垃圾分类难度,简化分类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容器盖、内容器、组合拼装套和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组合拼装套上,所述组合拼装套为田字结构,依据现行垃圾分类标准设有4个空腔,其中,位于前侧的2个空腔呈正方形,位于后侧的2个空腔呈长方形,所述组合拼装套的前侧还安装有功能控制组,所述功能控制组包括位于其中部的环形语音识别单元和位于其两侧的对称分布矩形阵列的扬声孔,扬声孔的下方安装有立体声扬声器,所述语音识别单元和扬声器均与功能控制组内部的语音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功能控制组的内部还设有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与位于组合拼装套内部的微型电机电路连接,所述微型电机的数量为4个,分别与各个转轴相连,所述内容器为安装在空腔内的上开口桶形结构,内容器的外侧套有外罩,所述外罩的上侧与组合拼装套的下侧连接,所述外罩的侧面设置有电源盒。为从源头上减轻垃圾分类的操作难度,选择将室内垃圾桶设计成与现行垃圾分类标准对应的4腔体结构,丢弃时便按照要求将垃圾丢入对应桶内,能够省去后续重新分类的麻烦,此外,相比于同时安放多个独立垃圾桶,也节省了一定空间。功能控制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区域,其中,语音识别单元和扬声器以及内部的语音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解析、识别人类语音并与使用者交互,并将结果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由于垃圾种类繁多,单凭人的记忆较难将所有垃圾的类别记清楚,而借助人工智能却能轻易实现,通过语音识别单元接收并识别用户的语音信号,经语音控制模块初步处理后传输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信号与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比对,在确定垃圾归属后发出控制指令驱动微型电机运行,开启相应的容器盖,当用户语音描述不准确或无法识别时,通过扬声器与用户交流进行引导,协助投放完成。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盖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椭形凹口。椭形凹口在垃圾桶发生故障或者电量耗尽时,便于用户手动开启容器盖。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器的左右侧内壁设有弧形凸台。弧形凸台便于在更换垃圾袋抑或清洗内容器时将内容器从空腔中取出。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器为开口大底部小的锥形桶。锥形桶便于内容器从空腔内取出和放入。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4个空腔的长度相同,但前侧正方形空腔的宽度大于后侧长方形空腔的宽度。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产生量明显高于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前侧的正方形空腔用于盛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不仅容积更大,而且更便于丢弃,后侧的长方形空腔用于盛放产生量少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实现空间的合理分配。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控制组设有远程控制模块,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控制指令,并传输至处理模块,驱动与对应垃圾种类的容器盖连接的微型电机运动。远程控制模块使本实用新型能通过移动终端的程序或应用进行文字输入控制,对于因生理障碍而无法使用语音识别功能,但能够进行文字输入的人群,也能实现智能开闭操作。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控制组还设有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在接收用户的按压操作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驱动与对应垃圾种类的容器盖连接的微型电机运动。用户对于已清楚了解的常见垃圾的丢弃时,可选择按键操作,通过按下相应的按键开关实现容器盖的开合,简化丢弃步骤,也适用于既不能使用语言控制,也无法进行文字输入,但对垃圾所属类别有准确认识的人群使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盒包括可充电式蓄电池和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接口。本实用新型为可充电式,续航时间长,无需安放在电源附近,且电源接口为通用接口,替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降低垃圾分类难度,协助用户养成垃圾分类意识。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垃圾分类制度初期,居民垃圾分类的难度大、传统习惯一时无法改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人工智能垃圾桶,利用垃圾桶的智能语音系统,协助居民实现垃圾的准确分类,从而降低垃圾分类的难度,并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户不断养成垃圾分类意识,改变以往的习惯。
(2)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根据垃圾的种类和产生量的不同设计有大大小小的4个内容器,容器盖上设计有便于开盖的椭形凹口,内容器侧壁设计有便于取出的弧形凸台,垃圾桶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利用高,且电源部分为充电式结构,安放位置灵活。
(3)适用人群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通过语音控制实现容器盖的智能开闭,还为无法使用语音控制的人群设置了远程控制模块和按键模块,协助实现智能控制,适用人群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拼装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控制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控制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容器盖;2、内容器;3、组合拼装套;4、外罩;5、转轴;6、功能控制组;7、电源盒;8、空腔;9、语音识别单元;10、扬声孔;11、凹口;1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容器盖1、内容器2、组合拼装套3和外罩4。
本实施例的组合拼装套3为田字结构,并根据现行的垃圾分类标准设有4个空腔8,其中,位于前侧的2个空腔8为正方形,位于后侧的空腔8为长方形,4个空腔8的长度相等,但正方形空腔8的宽度大于长方形空腔8,因此,位于前侧的正方形空腔8因具有更大的容积和更方便垃圾丢弃,通常用于盛放日常生活中产生量更多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而后侧的长方形空腔8用于盛放产生量较少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实现空间的合理分配。当后续垃圾分类发生变化时,组合拼装套3的结构和内部空腔8的数量及形状也能随之灵活改变。
本实施例的容器盖1通过转轴5安装在组合拼装套3的空腔8上边沿,组合拼装套3的内部还安装有4个微型电机,分别与4个容器盖1相连接。容器盖1的大小与对应的空腔8大小相匹配,且容器盖1的上表面前侧设有椭形的凹口11,该凹口11便于用户在垃圾桶发生故障或者电量耗尽时手动开启容器盖1。
本实施例的内容器2为上开口的长方体桶形结构,内容器2的开口安装在空腔8的内部,且内容器2的侧壁具有一定斜度,使得内容器2整体表现为开口大底部小的锥形,这种结构便于内容器2从空腔8内取出和放入,内容器2的左右两侧内壁上部分各设有1个弧形凸台12,作为取放内容器2时是受力点,降低更换垃圾袋抑或清洗内容器2时将内容器2取出的操作难度。
本实施例的内容器2的外侧套有外罩4,且外罩4的上侧与组合拼装套3的下侧连接,外罩4和内容器2之间设置有电路,外罩4主要起保护和美观的作用,外罩4的侧边还安装有电源盒7,电源盒7包括可充电式蓄电池和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接口,使本实施例无需安放在电源附近,且续航时间长,此外,电源接口为通用接口,适用性强,替换方便。
本实施例的功能控制组6位于组合拼装套3的前侧,是本实施例的主要控制区域,包括位于其中部的环形语音识别单元9和位于其两侧的对称分布矩形阵列的扬声孔10,扬声孔10的下方安装有立体声扬声器,功能控制组6的内部还设有语音控制模块,上述部件共同作用实现垃圾桶的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当用户需要对某一不确定类别的垃圾进行丢弃时,只需站在垃圾桶前说出相应的名称,语音识别单元9便能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传送至语音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将信号初步处理后传输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根据接收信号从数据库中检索找到对应类别后,发出电信号指令使组合拼装套3内部的对应微型电机运行,实现相应的容器盖1自动开闭,当用户语音描述不准确或无法识别时,智能系统将通过扬声器与用户进行交流,引导用户并最终实现语音控制开闭操作。
本实施例的功能控制组6还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配备有远程控制模块和按键模块,其中,远程控制模块使本实施例的智能分类垃圾桶,能通过配套的移动终端APP和微信小程序进行远程文字输入控制,适用于因生理障碍而无法使用语音识别功能,但能够进行文字输入的人群,按键模块适用于于用户已清楚了解的常见垃圾的丢弃情形,以及既不能使用语言控制,也无法进行文字输入,但对垃圾所属类别有准确认识的人群使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容器盖(1)、内容器(2)、组合拼装套(3)和外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1)通过转轴(5)活动连接在组合拼装套(3)上,所述组合拼装套(3)为田字结构,设有4个空腔(8),其中,位于前侧的2个空腔(8)呈正方形,位于后侧的2个空腔(8)呈长方形,所述组合拼装套(3)的前侧还安装有功能控制组(6),所述功能控制组(6)包括位于其中部的环形语音识别单元(9)和位于其两侧对称分布的矩形阵列的扬声孔(10),扬声孔(10)的下方安装有立体声扬声器,所述语音识别单元(9)和扬声器均与功能控制组(6)内部的语音控制模块连接,功能控制组(6)的内部还设有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与位于组合拼装套(3)内部的微型电机电路连接,所述微型电机的数量为4个,分别与各个转轴(5)相连,所述内容器(2)为安装在空腔(8)内的上开口桶形结构,内容器(2)的外侧套有外罩(4),所述外罩(4)的上侧与组合拼装套(3)的下侧连接,所述外罩(4)的侧面设置有电源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1)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椭形凹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器(2)的左右侧内壁设有弧形凸台(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器(2)为开口大底部小的锥形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空腔(8)的长度相同,但前侧正方形空腔(8)的宽度大于后侧长方形空腔(8)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控制组(6)设有远程控制模块,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控制指令,并传输至处理模块,驱动与对应垃圾种类的容器盖(1)连接的微型电机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控制组(6)还设有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在接收用户的按压操作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驱动与对应垃圾种类的容器盖(1)连接的微型电机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盒(7)包括可充电式蓄电池和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接口。
CN201921333672.9U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Active CN210504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3672.9U CN210504153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3672.9U CN210504153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4153U true CN21050415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3672.9U Active CN210504153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41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8137A (zh) * 2021-04-01 2021-06-18 陈唯一 智能语音分类垃圾桶
CN114560205A (zh) * 2022-04-08 2022-05-3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医疗机构垃圾存贮一体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8137A (zh) * 2021-04-01 2021-06-18 陈唯一 智能语音分类垃圾桶
CN114560205A (zh) * 2022-04-08 2022-05-3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医疗机构垃圾存贮一体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04153U (zh) 一种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0794443U (zh) 智能垃圾桶
CN105600227A (zh) 一种环保垃圾收纳装置
CN107758178A (zh) 一种可智能提示的垃圾箱
CN112407660A (zh) 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机器感知的智能生活垃圾箱
CN211077233U (zh) 一种可交互的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0853860U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
CN203439549U (zh) 一种环保垃圾桶
CN212830653U (zh)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智能感应垃圾桶
CN206915112U (zh) 基于太阳能的垃圾自动分类收集装置
CN212952256U (zh) 语音识别分类垃圾桶
CN212952271U (zh)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3801326U (zh) 一种七类垃圾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CN110406837A (zh) 基于大数据交互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
CN210311876U (zh) 一种多分类自动分类垃圾桶
CN211845842U (zh) 一种家用智能垃圾桶
CN211544734U (zh) 一种垃圾桶
CN210853809U (zh)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2374095U (zh) 一种语音驱动垃圾承载盘移动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CN111776523A (zh)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8808101U (zh)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自动打包分类垃圾桶
CN210285450U (zh)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分类式自动开闭垃圾桶
CN111115060A (zh) 一种人机交互式垃圾分类系统
CN212767857U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
CN217785417U (zh) 一种语音交互香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