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5524U - 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5524U
CN210495524U CN201921151713.2U CN201921151713U CN210495524U CN 210495524 U CN210495524 U CN 210495524U CN 201921151713 U CN201921151713 U CN 201921151713U CN 210495524 U CN210495524 U CN 210495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space
tank
partition pla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17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亿
林平平
林彰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17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5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5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5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包括导流槽、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设有矩形格栅固定卡槽连接;所述进水口设有导流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设有溢水口,且第一沉淀池与过水槽贯通连接;所述过水槽设有过水口,过水口与第二沉淀池贯通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方设有斜管填料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设有出水口,且第二沉淀池与导流槽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口位于第二沉淀池一侧边上,且位置比斜管填料高;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占地面积小,投入成本低;更有效地去除细微颗粒物,解决了排放水的环境问题;大部分颗粒物会留在沉淀池集泥沟,减少物料流失,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堆料场大多数是露天堆放,普遍存在物料流失问题,物料流失问题主要分为水力作用流失以及风力作用流失,大部分堆料场通过喷水除尘降低风力作用流失,所以水力作用流失是最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雨天,物料颗粒随雨水流走,不少堆料场建立挡墙或者覆盖防水苫布防止颗粒物流失,但是仍然会有流失的现象;其次堆料场在清洗场地之后的废水也携带着物料颗粒外排流失,这些现象给堆料场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对周边绿植环境以及水体造成污染;多数堆料场都未设置沉淀池,其余少部分堆料场会采用简单的平流式沉淀池,这种沉淀池结构简单,但是建造时需要比较大的占地面积,而且不能有效得去除较小的悬浮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包括导流槽、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有导流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且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作为分界线,将第一沉淀池划分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所述第一隔板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所述第一隔板下方没有延伸到底部,且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通过第一隔板下方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一集泥沟;所述第一空间设有缓冲网架,且缓冲网架的形状与第一空间相互吻合;所述第二隔板位于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之间,且第二隔板的高度比进水口的高度低;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沉淀池底部固定连接,且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通过第二隔板上方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设有溢水口,且第一沉淀池与过水槽贯通连接;所述溢水口的高度比第二隔板的高度低;所述过水槽设有过水口,且过水槽与第二沉淀池贯通连接;所述过水口位于过水槽与第二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且过水口接近第二沉淀池底部;所述第二沉淀池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方设有斜管填料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设有出水口,且第二沉淀池与导流槽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口位于第二沉淀池一侧边上,且位置比斜管填料高;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二集泥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设有矩形格栅固定卡槽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沉淀池、过水槽、第二沉淀池上方设有池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池盖设有手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的体积比例为1: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缓冲网架下半部分为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使用铁丝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溢水口为矩形溢水口,且溢水口的高度比进水口的高度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深度比第一沉淀池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口为矩形出水口,且出水口的高度比溢水口的高度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集泥沟与第二集泥沟呈等腰三棱柱的形状,且两侧向中间逐渐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占地面积小,投入成本低;更有效地去除细微颗粒物,解决了排放水的环境问题;大部分颗粒物会留在沉淀池集泥沟,减少物料流失,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淀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网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水口、出水口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流槽,2、矩形格栅,3、进水口, 4、池盖,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过水槽,8、池盖手柄,9、斜管填料,10、出水口,11、第一集泥沟,12、缓冲网架,13、固定架,14、溢水口,15、过水口,16、第二集泥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包括导流槽1、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设有进水口3;所述进水口3设有导流槽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固定连接,且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作为分界线,将第一沉淀池划分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所述第一隔板5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所述第一隔板5下方没有延伸到底部,且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通过第一隔板下方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一集泥沟11;所述第一空间设有缓冲网架12,且缓冲网架12的形状与第一空间相互吻合;所述第二隔板6位于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之间,且第二隔板6的高度比进水口3的高度低;所述第二隔板6与第一沉淀池底部固定连接,且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通过第二隔板6上方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设有溢水口14,且第一沉淀池与过水槽7贯通连接;所述溢水口14的高度比第二隔板的高度低;所述过水槽7设有过水口15,且过水槽7与第二沉淀池贯通连接;所述过水口15位于过水槽7与第二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且过水口15接近第二沉淀池底部;所述第二沉淀池设有固定架13固定连接,且固定架13上方设有斜管填料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设有出水口10,且第二沉淀池与导流槽1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口位于第二沉淀池一侧边上,且位置比斜管填料9高;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二集泥沟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3设有矩形格栅2固定卡槽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沉淀池、过水槽、第二沉淀池上方设有池盖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池盖4设有手柄8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的体积比例为1: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缓冲网架12下半部分为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使用铁丝制成,方便堆放、清理大颗粒砂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溢水口14为矩形溢水口,且溢水口14的高度比进水口3的高度低,防止沉淀池的水倒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深度比第一沉淀池深;增加第二沉淀池的容积,增加水在第二沉淀池沉淀的时间,更有效地去除细微颗粒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口10为矩形出水口,且出水口10的高度比溢水口14的高度低,防止沉淀池的水倒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集泥沟11与第二集泥沟16呈等腰三棱柱的形状,且两侧向中间逐渐降低,以利于沉淀池的泥沙向中间区域汇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带有颗粒物的自然雨水或者清理废水从导流槽1流向沉淀池,位于进水口3处的矩形格栅2将树叶、树枝、石头或者其他较大体积的杂物阻挡在沉淀池外,外来水由进水口3进入第一沉淀池,进入第一沉淀池的第一空间,经过缓冲网架12下半部分的网状结构,水流速度被阻挡变缓,较大颗粒物因为网架的拦截沉淀底部,水流经过第一挡板5下方进入第二空间,减缓水流防止冲力过大将已经沉淀在第一集泥沟11里面的颗粒冲上第二空间的水面,水流在第二空间里面不断被向上方渗漫,在渗漫的过程中,通过颗粒物的重力的作用,自然沉淀,渗漫的水流经过第二挡板6上方进入第三空间,水流在第三空间内再一次沉淀,因为第三空间的体积比第二空间大,所以水流在第三空间沉淀更久的时间,当第三空间水平线达到溢水口14的时候,从第二空间过来的水还会携带着颗粒,再流向溢水口14的时候,颗粒会不断往下沉淀,携带颗粒比较少的水流便会往溢水口14流进过水槽7;水流再从过水槽7下方的过水口15进入第二沉淀池,水流在第二沉淀池内渗漫的过程经过斜管填料9,斜管填料9让水流改变了流动方向,且斜管填料9倾斜放置,大大增加了与水流接触的面积,同时增加水流的路径,让更多的细微颗粒物附着在斜管填料9上,或在向上运动中碰撞粘合形成大颗粒沉淀。细微颗粒物堆积形成颗粒物,利用颗粒物的重力自然沉淀,颗粒物自然沉淀堆积在第二集泥沟16;斜管填料9表面堆积的颗粒物沉淀减少,斜管填料9的过滤作用不会因为颗粒物过多受到影响;过滤好的水从出水口10流出,定期打开池盖4,清理缓冲网架12,以及取出斜管填料9,更换或者清洗斜管填料9,清理第一集泥沟11与第二集泥沟16堆积的颗粒物。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包括导流槽(1)、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设有进水口(3);所述进水口(3)设有导流槽(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固定连接,且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作为分界线,将第一沉淀池划分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所述第一隔板(5)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所述第一隔板(5)下方没有延伸到底部,且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通过第一隔板下方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一集泥沟(11);所述第一空间设有缓冲网架(12),且缓冲网架(12)的形状与第一空间相互吻合;所述第二隔板(6)位于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之间,且第二隔板(6)的高度比进水口(3)的高度低;所述第二隔板(6)与第一沉淀池底部固定连接,且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通过第二隔板(6)上方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设有溢水口(14),且第一沉淀池与过水槽(7)贯通连接;所述溢水口(14)的高度比第二隔板的高度低;所述过水槽(7)设有过水口(15),且过水槽(7)与第二沉淀池贯通连接;所述过水口(15)位于过水槽(7)与第二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且过水口(15)接近第二沉淀池底部;所述第二沉淀池设有固定架(13),且固定架(13)上方设有斜管填料(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设有出水口(10),且第二沉淀池与导流槽(1)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口位于第二沉淀池一侧边上,且位置比斜管填料(9)高;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二集泥沟(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设有矩形格栅(2)固定卡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过水槽、第二沉淀池上方设有池盖(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盖(4)设有手柄(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的体积比例为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网架(12)下半部分为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使用铁丝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14)为矩形溢水口,且溢水口(14)的高度比进水口(3)的高度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深度比第一沉淀池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0)为矩形出水口,且出水口(10)的高度比溢水口(14)的高度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泥沟(11)与第二集泥沟(16)呈等腰三棱柱的形状,且两侧向中间逐渐降低。
CN201921151713.2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 Active CN210495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1713.2U CN21049552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1713.2U CN21049552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5524U true CN210495524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4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1713.2U Active CN21049552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5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4896A (zh) 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5863021A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105672466A (zh) 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
CN206081766U (zh) 一种废水净化装置
CN206604231U (zh) 一种格栅式沉沙装置
CN207324202U (zh) 一种缓流防堵滤网和滤网组件
CN210495524U (zh) 一种应用于堆料场的沉淀池
CN211037136U (zh) 一种市政园林雨水收集系统
CN210078926U (zh) 用于江、河、湖、库、海排污口的雨污水过滤沉淀装置
CN206081768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CN209809603U (zh) 一种高效水力颗粒分离系统
CN105089143B (zh) 一种公路沉沙池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207727748U (zh) 一种具有处理功能的雨水消能池
CN203281084U (zh) 防堵沉淀器
CN213268265U (zh) 一种沉砂井
CN210134513U (zh) 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沉沙池
CN210356330U (zh) 一种沉沙池
CN205637032U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107596781A (zh) 具有颗粒分离沉淀装置的在线处理系统
CN107617241A (zh) 浮箱式颗粒分离器及在线处理系统
CN112691444A (zh) 一种交替竖向过滤溢流取水型沉沙池
CN107060054A (zh) 一种适应降雨量的多功能雨水井
CN209779837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口高效截污装置
CN209193734U (zh) 一种建筑小区用的海绵城市水系统
CN213174055U (zh) 一种桥梁道路排水沟排水处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