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1493U - 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1493U
CN210491493U CN201920974446.2U CN201920974446U CN210491493U CN 210491493 U CN210491493 U CN 210491493U CN 201920974446 U CN201920974446 U CN 201920974446U CN 210491493 U CN210491493 U CN 210491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fin group
direct
pip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44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延康
杨铁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 Teng Electron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 Teng Electron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 Teng Electron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 Teng Electron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44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1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1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1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包括第一鳍片组、与第一鳍片组直接面接触固定连接的均温板,均温板的一侧间隔设有多根第一导热管,均温板的另一侧间隔设有多根第二导热管,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为直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均温板为加厚型的均温板与直管焊为一体,内腔连通,具有热板和热管超导热传递的优势,芯片热量第一时间迅速传给鳍片散发,能大幅低于传统铜底加U形热管加鳍片的结构。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为直管,三组鳍片组均不用给导热管的安装让位,可以布满安装,三组鳍片组之间不会预留空位,充分利用空间,使鳍片的数量增加,提高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设计采用U形铜管+铜板固定的结构仍是主流,但局限性显而易见,铜板采用的是实心的、U形铜管成型折弯后性能衰减,铜管烧结內壁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降低导热性能。并且为了避让U形铜管,鰭片组不能布满安装、材料用量受限,散热效果没有更大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包括第一鳍片组、与第一鳍片组直接面接触固定连接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的一侧间隔设有多根第一导热管,所述均温板的另一侧间隔设有多根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为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中间具有容纳腔,均温板的中部设有内腔,每根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容纳腔与所述内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均温板的内腔底部间隔设有复数颗铜柱,每颗所述铜柱按一定间距排列;每颗所述铜柱间铺设铜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的一种改进,每根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容纳腔内均添加有冷却液态工作介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位于所述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之间,每根所述第一导热管横向穿设于所述第二鳍片组内、并与第二鳍片组焊接固定,每根所述第二导热管横向穿设于所述第三鳍片组内、并与第三鳍片组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热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热管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的高度;所述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紧密并列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通过蒸发及冷凝交换热传递,所述均温板能够平面热传递,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内部的冷却液态工作介质能够到不同区域鳍片组立体传递。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均温板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均温板为加厚型的均温板与直管焊为一体,内腔连通,具有热板和热管超导热传递的优势,芯片热量第一时间迅速传给鳍片散发,能大幅低于传统铜底加U形热管加鳍片的结构。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为直管,三组鳍片组均不用给导热管的安装让位,可以布满安装,三组鳍片组之间不会预留空位,充分利用空间,使鳍片的数量增加,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附图标记名称:1、第一鳍片组2、均温板3、第一导热管4、第二导热管5、第二鳍片组6、第三鳍片组7、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包括第一鳍片组1、与第一鳍片组1直接面接触固定焊接的均温板2,均温板2的一侧间隔设有多根第一导热管3,均温板2的另一侧间隔设有多根第二导热管4,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4为直管。
优选的,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4中间具有容纳腔,均温板2的中部设有内腔,每根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4的容纳腔与内腔连通。
优选的,均温板2的内腔底部间隔设有复数颗铜柱,每颗铜柱按一定间距排列;每颗铜柱间铺设铜网。
优选的,每根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4的容纳腔内均添加有冷却液态工作介质。冷却液态工作介质可以是水、水油混合、盐水等。冷却液态工作介质能够在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4的容纳腔和均温板2的内腔交替传导热量,能够通过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4将热量传递到不同区域鳍片组立体传递。均温板2能够通过内部铜柱、铜网进行面区域热量扩散,冷却液态工作介质能够以线的传导热量扩散。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鳍片组5和第三鳍片组6,第一鳍片组1位于第二鳍片组5和第三鳍片组6之间,每根第一导热管3横向穿设于第二鳍片组5内、并与第二鳍片组5焊接固定,每根第二导热管4横向穿设于第三鳍片组6内、并与第三鳍片组6焊接固定。
优选的,第一导热管3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热管4的长度。
优选的,第一鳍片组1的高度小于第二鳍片组5和第三鳍片组6的高度;第一鳍片组1、第二鳍片组5和第三鳍片组6紧密并列排布。第二鳍片组5和第三鳍片组6之间形成一个凹槽,凹槽正好能够安装均温板2。
优选的,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4通过蒸发及冷凝交换热传递,均温板2能够平面热传递,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4内部的冷却液态工作介质能够到不同区域鳍片组立体传递。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4分别具有四根。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通过螺丝固定在均温板2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均温板为加厚型的均温板与直管焊为一体,内腔连通,具有热板和热管超导热传递的优势,芯片热量第一时间迅速传给鳍片散发,能大幅低于传统铜底加U形热管加鳍片的结构。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为直管,三组鳍片组均不用给导热管的安装让位,可以布满安装,三组鳍片组之间不会预留空位,充分利用空间,使鳍片的数量增加,提高散热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Claims (9)

1.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鳍片组、与第一鳍片组直接面接触固定连接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的一侧间隔设有多根第一导热管,所述均温板的另一侧间隔设有多根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为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中间具有容纳腔,所述均温板的中部设有内腔,每根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容纳腔与所述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的内腔底部间隔设有复数颗铜柱,每颗所述铜柱按一定间距排列;每颗所述铜柱间铺设铜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容纳腔内均添加有冷却液态工作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位于所述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之间,每根所述第一导热管横向穿设于所述第二鳍片组内、并与第二鳍片组焊接固定,每根所述第二导热管横向穿设于所述第三鳍片组内、并与第三鳍片组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热管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的高度;所述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紧密并列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通过蒸发及冷凝交换热传递,所述均温板能够平面热传递,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内部的冷却液态工作介质能够到不同区域鳍片组立体传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均温板的表面。
CN201920974446.2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Active CN210491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4446.2U CN210491493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4446.2U CN210491493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1493U true CN210491493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1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4446.2U Active CN210491493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14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8479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厉胜珍 一种热传导效率高的热交换器
US20230324130A1 (en) * 2022-04-12 2023-10-12 Taiwan Microloops Corp.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8479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厉胜珍 一种热传导效率高的热交换器
US20230324130A1 (en) * 2022-04-12 2023-10-12 Taiwan Microloops Corp.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91493U (zh) 一种直触式直管散热组件
JP2006148047A (ja) モジュール化放熱器
US20060090888A1 (en) Heat-exchange type cooler
CN201344754Y (zh) 汽液两相分离型重力热管散热器
CN104154787A (zh) 多级蒸发微通道热管传热散热装置
CN104197612A (zh) 一种半导体冰箱的高效散热组件
CN217037749U (zh) 热虹吸散热器
CN215725361U (zh) 一种高导热型散热器
CN203604345U (zh) 一种冷却器
KR20070115312A (ko) 냉각장치용 히트파이프 모듈
CN210267491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暖气片
KR100868521B1 (ko) 보일러시스템용 열증폭기
CN210426226U (zh) 石墨换热器
CN110360864A (zh) 一种梯级相变板式蓄热换热一体化装置
CN21000482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热交换装置
CN203274566U (zh) 平行流脉动热管换热器
CN21873419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集热装置
KR100848533B1 (ko) 보일러시스템용 열증폭기
CN218410846U (zh) 冷凝器散热器用铝翅片铜管
CN209893525U (zh) 一种可强化散热的取暖装置
CN214426491U (zh) 稳固易拆装换热装置
CN213179588U (zh) 一种长翅片一体式换热机构
CN221043645U (zh) 一种均温液冷一体式散热板
CN217694135U (zh) 相变散热器及空调器
CN216873648U (zh) 热虹吸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