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7054U - 一种电子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7054U
CN210487054U CN201921376054.2U CN201921376054U CN210487054U CN 210487054 U CN210487054 U CN 210487054U CN 201921376054 U CN201921376054 U CN 201921376054U CN 210487054 U CN210487054 U CN 210487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le
weighing sensor
foot
weighing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60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60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7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7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7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领域。一种电子秤,包括秤体,以及设置于秤体内部的称重传感器和称重芯片,以及安装在秤体底部的秤脚;所述秤脚的内端作用于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基于秤脚和秤体之间压力产生物理形变,并将该物理形变转化为电信号,称重芯片基于上述电信号计算得到重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秤体的底部设有容纳腔,称重传感器卡扣固定在秤体的容纳腔内;所述秤脚嵌装于秤体的容纳腔内,秤脚的下端部伸出于容纳腔,秤脚内端与称重传感器卡扣连接固定;所述秤脚与秤体通过称重传感器相连接。该电子秤保证了秤体、称重传感器和秤脚,这三个部件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即便是在外力作用(如碰撞)下也不会产生错位,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秤。
背景技术
电子平台秤在工业生产、商品交易及日程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电子人体秤则主要用于家庭、医院、健身场所等用于人的体重测量。检测体重变化,提供健身、健康参考。电子人体秤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承载平台、称重传感器、称重芯片、显示装置以及支撑结构组成。称重传感器装在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置于地面上,承载平台安装在称重传感器上方。被测人体站在承载平台上,重量通过称重平台作用于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受力后产生参数变化,经称重芯片测量处理后转换成重量数据,通过显示装置显示。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人体秤的秤体结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两个刚性平板之间安装一个所谓的双孔梁式应变传感器,即所谓的单传感器人体秤,所用的单个传感器通常设计在秤体平面的中间,由于要承受全部载荷,而且还需要能够承受当人体重量集中与秤台一侧时位于中心的传感器所产生的巨大弯矩,所以用于制作传感器的弹性梁尺寸比较大,以保证足够的抗弯刚度,这使得这种电子人体秤在高度方向整体尺寸比较大,显得笨重。另一种高度方向尺寸较小的人体电子秤结构方案是所谓的四支点电子人体秤,四个支点式传感器安装在刚性秤台的四角,四个支点式传感器通过支撑脚直接作用于地面。整个秤体的高度就是刚性承载平台和支点式传感器及支撑脚的高度之和,由于在这种系统中传感器只是承受人体载荷的一部分,而且没有单传感器方案可能存在的巨大弯矩作用,传感器的结构尺寸可以做得比较小,特别是当采用一种小型钢片式单点称重传感器时,整个秤体可以做成超薄结构。
上述四支点式人体电子秤的作用原理是被测重量分担到四个支点式称重传感器上,将四个传感器测得重量求和得到被测重量。因此这种结构的人体电子秤实现准确称量的前提是,被测人体的重量必须全部由四个支点式传感器承担。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0274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记载了一种平板式人体电子秤,其公开两种实施方案,方案1是所述反向秤脚在下,所述传感器在上,反向秤脚安装在秤底面上,传感器设置在秤站立面上。方案2是所述传感器在下,反向秤脚安装在秤站立面上, 传感器设置在秤底面上。上述两种方案,反向秤脚与传感器不存在安装连接关系,装配至电子秤时仅包括反向秤脚与传感器相抵,在装配准确正对时,上述结构不存在问题。但是上述反向秤脚与传感器的相对稳定性较差,在外力作用(如碰撞)下极容易产生错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秤,该电子秤保证了秤体、称重传感器和秤脚,这三个部件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稳定性更好,即便是在外力作用(如碰撞)下也不会产生错位,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秤,包括秤体,以及设置于秤体内部的称重传感器和称重芯片,以及安装在秤体底部的秤脚;所述秤脚的内端作用于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基于秤脚和秤体之间压力产生物理形变,并将该物理形变转化为电信号,称重芯片基于上述电信号计算得到重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秤体的底部设有容纳腔,称重传感器卡扣固定在秤体的容纳腔内;所述秤脚嵌装于秤体的容纳腔内,秤脚的下端部伸出于容纳腔,秤脚内端与称重传感器卡扣连接固定;所述秤脚与秤体通过称重传感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电子秤,该电子秤所采用的称重方式与现有电子秤相同,即秤脚放置于支撑平面上,称重传感器基于秤脚和秤体之间压力产生物理形变,并将该物理形变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称重芯片,称重芯片基于上述电信号计算得到重量,并将其显示于屏幕上。在此基础方案之上,本方案中的称重传感器不仅仅与秤体卡扣连接固定,而且还与秤脚内端卡扣连接固定。如此保证了秤体、称重传感器和秤脚,这三个部件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稳定性更好,即便是在外力作用(如碰撞)下也不会产生错位,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周向外沿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卡槽,以及设置于第一卡槽周边用于将称重传感器嵌装在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卡钩,第一卡钩的卡扣固定称重传感器的下端面;所述秤脚上设有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局部区域外轮廓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以及设置于第二卡槽周边用于将称重传感器嵌装在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钩,第二卡钩的卡扣固定称重传感器的上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第一环部呈“m”形,第二环部呈“w”形,第二环部处于第一环部的“m”形开口内且第二环部的中部与第一环部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定位第一环部,第二卡槽用于定位第二环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钩的端部上设有向第一卡槽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第二卡钩的端部上设有向第二卡槽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上述方案中,第一卡钩上设置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卡钩上设置的第二导向面均是为了便于装配称重传感器。具体装配时,称重传感器向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方向压入, 称重传感器的边缘作用于第一导向面或第二导向面,从而在压入过程中将第一卡钩或第二卡钩向外顶开,待完全压入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后,第一卡钩或第二卡钩复位卡住。
作为优选,所述秤体包括秤底座,以及设置在秤底座上的秤面板;所述秤底座底部沿其中部规则连接有多个秤脚。
作为优选,所述秤底座的容纳腔底部设有第一通孔,秤脚底面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第二卡钩的卡扣端相对应。上述方案主要是用于拆卸秤脚使用。拆卸时,用工具伸入第一通孔作用于第二卡钩的卡扣端,使其向外撑开;同时,用工具伸入第二通孔作用于称重传感器上的第二卡钩卡扣端对应位置,将称重传感器顶出第二卡槽;当秤脚与所述称重传感器脱离时,实现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秤脚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滑脚垫,防滑脚垫封闭所述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秤脚的下端面中部设有凹槽,通孔开设在凹槽内,防滑脚垫嵌装在所述凹槽内并封闭所述第二通孔。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滑脚垫是采用可拆卸方式(如卡接)装配在秤脚的底部上,防滑脚垫损坏、磨损后可进行更换。在正常使用时,防滑脚垫能够为秤脚形成缓冲,且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滑动;并且将第二通孔遮蔽,避免外部灰尘进入秤体内部导致检测数据不正确。在需要拆卸秤脚时,可将防滑脚垫,露出第二通孔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电子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的电子秤结构爆炸图。
图3为秤体上的容纳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称重传感器装入容纳腔的示意图。
图5为秤脚结构示意图。
图6为称重传感器与秤脚卡扣连接示意图。
图7为防滑脚垫与秤脚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7所示的一种电子秤,包括秤体1,以及设置于秤体1内部的称重传感器2和称重芯片,以及安装在秤体1底部的秤脚3。所述秤体1包括秤底座11,以及设置在秤底座11上的秤面板12。所述秤底座11底部沿其中部规则连接有多个秤脚3,如图中所示,该秤体1采用矩形形状,秤脚3采用四个分别安装在秤体1的四个端角上,即背景技术中所指的四支点电子人体秤。所述秤脚3的内端作用于称重传感器2,称重传感器2基于秤脚3和秤体1之间压力产生物理形变,并将该物理形变转化为电信号,称重芯片基于上述电信号计算得到重量。该电子秤所采用的称重方式与现有电子秤相同,即秤脚3放置于支撑平面上,称重传感器2基于秤脚3和秤体1之间压力产生物理形变,并将该物理形变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称重芯片,称重芯片基于上述电信号计算得到重量,并将其显示于屏幕上。
在此基础方案之上,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是所述秤体1的底部设有容纳腔13,称重传感器2卡扣固定在秤体1的容纳腔13内。所述秤脚3嵌装于秤体1的容纳腔13内,秤脚3的下端部伸出于容纳腔13,秤脚3内端与称重传感器2卡扣连接固定。所述秤脚3与秤体1通过称重传感器2相连接。本方案中的称重传感器2不仅仅与秤体1卡扣连接固定,而且还与秤脚3内端卡扣连接固定。如此保证了秤体1、称重传感器2和秤脚3,这三个部件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稳定性更好,即便是在外力作用(如碰撞)下也不会产生错位,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如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容纳腔13内设有与所述称重传感器2的周向外沿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4,以及设置于第一卡槽14周边用于将称重传感器2嵌装在第一卡槽14内的第一卡钩15,第一卡钩15的卡扣固定称重传感器2的下端面。所述秤脚3上设有所述称重传感器2的局部区域外轮廓相适配的第二卡槽31,以及设置于第二卡槽31周边用于将称重传感器2嵌装在第二卡槽31内的第二卡钩32,第二卡钩32的卡扣固定称重传感器2的上端面。具体如图所示,所述称重传感器2包括第一环部21和第二环部22,第一环部21呈“m”形,第二环部22呈“w”形,第二环部22处于第一环部21的“m”形开口内且第二环部22的中部与第一环部21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卡槽14用于定位第一环部21,第二卡槽31用于定位第二环部22。上述所指的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31可参见附图所示,并不要求是完整的内凹槽,也可如图所示,由多个侧挡壁围合构成。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为了便于装配称重传感器2;所述第一卡钩15的端部上设有向第一卡槽14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4a,第二卡钩32的端部上设有向第二卡槽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32a。具体装配时,称重传感器2向第一卡槽14或第二卡槽31方向压入, 称重传感器2的边缘作用于第一导向面14a或第二导向面32a,从而在压入过程中将第一卡钩15或第二卡钩32向外顶开,待完全压入第一卡槽14或第二卡槽31后,第一卡钩15或第二卡钩32复位卡住。该方案中的,第一卡钩15或第二卡钩32是分别与秤体和秤脚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具有材料弹性。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为了便于拆卸秤脚3或称重传感器2;所述秤底座11的容纳腔13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6,秤脚3底面上设有第二通孔33, 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33均与第二卡钩32的卡扣端相对应。上述方案主要是用于拆卸秤脚3使用。拆卸时,用工具伸入第一通孔16作用于第二卡钩32的卡扣端,使其向外撑开。同时,用工具伸入第二通孔33作用于称重传感器2上的第二卡钩32卡扣端对应位置,将称重传感器2顶出第二卡槽31。当秤脚3与所述称重传感器2脱离时,实现拆卸。
另外,所述秤脚3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滑脚垫4,防滑脚垫4封闭所述第二通孔33。所述秤脚3的下端面中部设有凹槽34,通孔开设在凹槽34内,防滑脚垫4嵌装在所述凹槽34内并封闭所述第二通孔33。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滑脚垫4是采用可拆卸方式(如卡接)装配在秤脚3的底部上,防滑脚垫4损坏、磨损后可进行更换。在正常使用时,防滑脚垫4能够为秤脚3形成缓冲,且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滑动。并且将第二通孔33遮蔽,避免外部灰尘进入秤体1内部导致检测数据不正确。在需要拆卸秤脚3时,可将防滑脚垫4,露出第二通孔33进行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电子秤,包括秤体(1),以及设置于秤体(1)内部的称重传感器(2)和称重芯片,以及安装在秤体(1)底部的秤脚(3);所述秤脚(3)的内端作用于称重传感器(2),称重传感器(2)基于秤脚(3)和秤体(1)之间压力产生物理形变,并将该物理形变转化为电信号,称重芯片基于上述电信号计算得到重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秤体(1)的底部设有容纳腔(13),称重传感器(2)卡扣固定在秤体(1)的容纳腔(13)内;所述秤脚(3)嵌装于秤体(1)的容纳腔(13)内,秤脚(3)的下端部伸出于容纳腔(13),秤脚(3)内端与称重传感器(2)卡扣连接固定;所述秤脚(3)与秤体(1)通过称重传感器(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3)内设有与所述称重传感器(2)的周向外沿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4),以及设置于第一卡槽(14)周边用于将称重传感器(2)嵌装在第一卡槽(14)内的第一卡钩(15),第一卡钩(15)的卡扣固定称重传感器(2)的下端面;所述秤脚(3)上设有所述称重传感器(2)的局部区域外轮廓相适配的第二卡槽(31),以及设置于第二卡槽(31)周边用于将称重传感器(2)嵌装在第二卡槽(31)内的第二卡钩(32),第二卡钩(32)的卡扣固定称重传感器(2)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2)包括第一环部(21)和第二环部(22),第一环部(21)呈“m”形,第二环部(22)呈“w”形,第二环部(22)处于第一环部(21)的“m”形开口内且第二环部(22)的中部与第一环部(21)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卡槽(14)用于定位第一环部(21),第二卡槽(31)用于定位第二环部(2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15)的端部上设有向第一卡槽(14)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4a);第二卡钩(32)的端部上设有向第二卡槽(31)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32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秤体(1)包括秤底座(11),以及设置在秤底座(11)上的秤面板(12);所述秤底座(11)底部沿其中部规则连接有多个秤脚(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秤底座(11)的容纳腔(13)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6),秤脚(3)底面上设有第二通孔(33),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33)均与第二卡钩(32)的卡扣端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秤脚(3)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滑脚垫(4),防滑脚垫(4)封闭所述第二通孔(3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秤脚(3)的下端面中部设有凹槽(34),通孔开设在凹槽(34)内,防滑脚垫(4)嵌装在所述凹槽(34)内并封闭所述第二通孔(33)。
CN201921376054.2U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电子秤 Active CN210487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6054.2U CN210487054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电子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6054.2U CN210487054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电子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7054U true CN210487054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6054.2U Active CN210487054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电子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7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8758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bnormal gait
US10823603B2 (en) Symmetric load cell with mounting effect cancellation
US20110220425A1 (en) Weighing scale
JP2006302266A (ja) ベッドの荷重検出器
CN210513384U (zh) 电子秤
CN210487054U (zh) 一种电子秤
CN201255626Y (zh) 一种外径测量仪
FR2847515B1 (fr) Butee de suspension instrumentee en deformation pour mesurer les efforts
JP4899725B2 (ja) 歩数計測装置
KR101585127B1 (ko) 무게 측정 시스템
CN203595545U (zh) 应变体、测力传感器以及计量装置
JP4580221B2 (ja) トレッドラジアス測定治具
JP5593692B2 (ja) 在床状態判定装置
CN211717572U (zh) 一种力传感器
KR101029931B1 (ko) 방수형 전자저울
KR101052210B1 (ko) 센서를 구비한 스타팅블록, 그 측정 시스템, 그 스타팅블록에 의한 출발시간 감지방법 및 그 기록매체
KR100820943B1 (ko) 고정밀 고정식 축중기
CN210268444U (zh) 一种皮带测力器
JP2007167276A (ja) ベッドの荷重検出器
CN113049070A (zh) 一种力传感器
CN218793744U (zh) 一种步梯式重量秤
KR100317841B1 (ko) 전자저울용로드셀및플랫폼
CN220206817U (zh) 轴重仪
CN219551660U (zh) 力敏传感器组件和力敏传感器总成
CN207832181U (zh) 一种冲床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