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4144U - 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4144U
CN210484144U CN201921529293.7U CN201921529293U CN210484144U CN 210484144 U CN210484144 U CN 210484144U CN 201921529293 U CN201921529293 U CN 201921529293U CN 210484144 U CN210484144 U CN 210484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hell
air
air gui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92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德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292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4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4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4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包括风扇壳体、导风罩、风轮和动力总成;所述导风罩设置于风扇壳体内腔,动力总成电连接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和动力总成分别设置于导风罩内腔;所述导风罩上设有连通导风罩内腔的第二进风孔,第二进风孔与风扇壳体上的第一进风孔对应且连通;所述导风罩上设有连通导风罩内腔的环形出风口;所述风扇壳体或导风罩上设有第一导风部;所述风扇壳体或导风罩上设有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第二导风部彼此间隔式配合形成环形的导风风道,导风风道的进风端连通所述环形出风口,导风风道的出风端连通外界。本轻便型无叶风扇具有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性能可靠、出风量大、组装方便快捷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叶风扇,具体是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09882454A公布了一种无叶风扇,具体公开了:包括外壳、风道壳和风机;所述外壳包括相互对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环孔,所述后壳体的前表面上设置有隆起的、与第一环孔相对应的第二环孔,所述第二环孔的外环面上环周间隔设置有若干挡筋,所述后壳体对应第二环孔的下方设置有进风孔;所述风道壳设置在外壳内,包括出风环和罩体,所述出风环为与第二环孔相适配的环状结构,所述出风环套设在隆起的第二环孔上,在挡筋的作用下使得出风环与第二环孔呈间隙设置且相邻的挡筋之间形成出风口;所述罩体密封罩设在后壳体上,所述罩体的前部设置有与出风环密封配合的第三环孔,所述罩体、出风环和后壳体之间配合形成环状风道,所述罩体的下方设置有与环状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外壳内并与进风口相对接,用于将外壳外部的空气吸入并压入环状风道内,最后从环状分布的出风口喷出。该无叶风扇中,出风环与第二环孔之间通过挡筋相隔形成出风口,该结构会导致出风口面积较小,挡筋产生一定的挡风现象,进而直接影响出风量;风机设置于风道壳外侧,导致气流会出现散失,聚风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性能可靠、出风量大、组装方便快捷的轻便型无叶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包括风扇壳体、导风罩、风轮和动力总成;所述导风罩设置于风扇壳体内腔,动力总成电连接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和动力总成分别设置于导风罩内腔;所述导风罩上设有连通导风罩内腔的第二进风孔,第二进风孔与风扇壳体上的第一进风孔对应且连通;所述导风罩上设有连通导风罩内腔的环形出风口;所述风扇壳体或导风罩上设有第一导风部;所述风扇壳体或导风罩上设有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第二导风部彼此间隔式配合形成环形的导风风道,导风风道的进风端连通所述环形出风口,导风风道的出风端连通外界。
方案一,所述风扇壳体包括出风环嘴、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与后壳体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导风罩的腔室,出风环嘴装配于前壳体上,出风环嘴上的第一喇叭环孔与后壳体上的第二喇叭环孔相连接形成第一导风部;所述导风罩包括前导风壳和后导风壳,前导风壳与后导风壳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风轮和动力总成的腔室,前导风壳上的第一风孔与后导风壳上的第二风孔相互间隔配合形成环形出风口,第一导风部穿过第一风孔和第二风孔,第二导风部设置于前导风壳上、且至少部分间隔式套设于第一导风部外侧。所述后导风壳上设有与第二喇叭环孔配合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支撑作用于第二喇叭环孔上。
方案二,所述风扇壳体包括出风环嘴、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与后壳体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导风罩的腔室,第一导风部设置于后壳体上,出风环嘴装配于前壳体上,第二导风部设置于与出风环嘴上、且至少部分间隔式套设于第一导风部外侧;所述导风罩包括前导风壳和后导风壳,前导风壳与后导风壳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风轮和动力总成的腔室,前导风壳上的第一风孔与后导风壳上的第二风孔相互间隔配合形成环形出风口,第二导风部穿过第一风孔,第一导风部穿过第二风孔。所述后导风壳上设有与第一导风部配合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支撑作用于第一导风部上;所述前导风壳上设有与第二导风部配合的第三支撑部,第三支撑部支撑作用于第二导风部上。
所述风轮包括风环和转盘、及设置于风环与转盘之间的若干叶片;所述叶片一侧或两侧设有相对风轮轴线倾斜的斜面。
所述第二进风孔边缘设有至少部分伸入风环中的进风导圈,进风导圈与风环互不干涉。
本轻便型无叶风扇还包括设置于导风罩内腔且用于制冷和/或制热的温控部件,温控部件位于导风风道与风轮之间,温控部件电连接主控板。
本轻便型无叶风扇还包括供电元件和充电模块,供电元件和充电模块分别电连接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装配于导风罩上;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指示灯、控制键和/或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导风部与第二导风部之间不需要设置筋条,有效防止出现挡风现象,而且导风风道空间面积较大,有效保证出风量;风轮和动力总成分别设置于导风罩内腔,杜绝气流散失现象,聚风效果好,降低噪音;风扇壳体、导风罩等部件的装配结构简单,组装效率大大提升;风轮中,叶片内侧设置有斜面,此结构的风轮较传统结构风量更大,风噪更小,振幅更小,加工更加容易;此外,通过设置具有制冷和/或制热功能的温控部件,可使本无叶风扇具备制冷和/或制热功能,满足不同使用环境、不同人群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出风环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前导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后导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出风环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前导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后导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9,本轻便型无叶风扇,包括风扇壳体、导风罩、风轮4和动力总成10;导风罩设置于风扇壳体内腔,动力总成10电连接主控板11;风轮4和动力总成10分别设置于导风罩内腔,动力总成10驱动风轮4转动在导风罩内腔;导风罩后侧下部成型有连通导风罩内腔的第二进风孔603,第二进风孔603与风扇壳体后侧下部的若干第一进风孔702对应且连通,工作时外界空气依次经过第一进风孔702和第二进风孔603进入导风罩内腔;导风罩上部成型有连通导风罩内腔的环形出风口d;本实施例中,风扇壳体上成型有第一导风部a,导风罩上成型有第二导风部b,第一导风部a与第二导风部b彼此间隔式配合形成环形的导风风道c,导风风道c的进风端连通环形出风口d,导风风道c的出风端连通外界,使无叶风扇内形成连贯、畅通的风路;导风罩内腔的气流依次经环形出风口d和导风风道c往外排出。本轻便型无叶风扇中,第一导风部a与第二导风部b之间不需要设置筋条,有效防止导风风道c中出现挡风现象,而且导风风道c空间面积较大,有效保证出风量;风轮4和动力总成10分别设置于导风罩内腔,杜绝气流散失现象,聚风效果好,降低噪音;风扇壳体、导风罩等部件的装配结构简单,组装效率大大提升。
进一步地,风扇壳体包括出风环嘴1、前壳体2和后壳体7,前壳体2与后壳体7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导风罩的腔室,出风环嘴1装配于前壳体2上部的装配通孔201中,出风环嘴1内侧套筒状的第一喇叭环孔101与后壳体7上部套筒状的第二喇叭环孔701相连接形成第一导风部a;导风罩包括前导风壳3和后导风壳6,前导风壳3与后导风壳6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风轮4和动力总成10的腔室,前导风壳3上部的第一风孔301与后导风壳6上部的第二风孔601相互间隔配合形成环形出风口d,第一导风部a自后向前穿过第一风孔301和第二风孔601,第二导风部b设置于前导风壳3上、且至少部分间隔式套设于第一导风部a外侧,从而形成导风风道c。本结构的组合合理,安装方便简单,而且能有效保证导风风道c的畅通。
进一步地,后导风壳6上部成型有与第二喇叭环孔701配合的第一支撑部602,第一支撑部602支撑作用于第二喇叭环孔701上,第一支撑部602有效承托第二喇叭环孔701,防止第二喇叭环孔701变形,同时可引导装配,使整体装配更加稳固可靠、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出风环嘴1上环形均布有若干卡扣103,前壳体2上设有与卡扣103一一对应的卡位202,卡扣103与卡位202相应扣接,使出风环嘴1与前壳体2实现装配;出风环嘴1上设有连通导风风道c出风端的环槽102。
进一步地,风轮4包括风环401和转盘403、及设置于风环401与转盘403之间的若干叶片402,转盘403一侧成型有适于容纳动力总成10的腔室;叶片402内侧设有相对风轮4轴线倾斜的斜面4021。设置有斜面4021的风轮4较传统结构风量更大,风噪更小,振幅更小,加工更加容易。
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孔603边缘弯曲有至少部分伸入风环401中的进风导圈605,进风导圈605内壁为弧面,进风导圈605与风环401互不干涉;进风导圈605内壁的弧面起到有效的导风作用,且有效防止气流从第二进风孔603与风环401之间散失,进一步保证聚风效果。
进一步地,本轻便型无叶风扇还包括设置于导风罩内腔且用于制冷和/或制热的温控部件5,温控部件5位于导风风道c与风轮4之间,温控部件5电连接主控板11;本实施例中的温控部件5优选具备制冷和制热功能的半导体,也可以是具备制热功能的发热丝等。通过设置具有制冷和/或制热功能的温控部件5,可使本无叶风扇具备制冷和/或制热功能,满足不同使用环境、不同人群的需要。
进一步地,本轻便型无叶风扇还包括供电元件8和充电模块9,供电元件8和充电模块9分别电连接主控板11,供电元件8位可充电的电池,充电模块9上有通用的USB接口;前导风壳3和后导风壳6上分别设有用于插接供电元件8的槽位(303、604);主控板11装配于导风罩前侧;主控板11上设置有指示灯和控制键。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10-图16,本轻便型无叶风扇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第一导风部a以套筒状的结构成型于后壳体7上部,出风环嘴1装配于前壳体2上部,第二导风部b以套筒状的结构成型于与出风环嘴1后侧、且至少部分间隔式套设于第一导风部a外侧形成环形的导风风道c;第二导风部b自前向后穿过第一风孔301,第一导风部a自后向前穿过第二风孔601。
进一步地,后导风壳6上部成型有与第一导风部a配合的第二支撑部604,第二支撑部604支撑作用于第一导风部a上;前导风壳3上部成型有与第二导风部b配合的第三支撑部302,第三支撑部302支撑作用于第二导风部b上。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包括风扇壳体、导风罩、风轮(4)和动力总成(10);所述导风罩设置于风扇壳体内腔,动力总成(10)电连接主控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4)和动力总成(10)分别设置于导风罩内腔;所述导风罩上设有连通导风罩内腔的第二进风孔(603),第二进风孔(603)与风扇壳体上的第一进风孔(702)对应且连通;所述导风罩上设有连通导风罩内腔的环形出风口(d);所述风扇壳体或导风罩上设有第一导风部(a);所述风扇壳体或导风罩上设有第二导风部(b);所述第一导风部(a)与第二导风部(b)彼此间隔式配合形成环形的导风风道(c),导风风道(c)的进风端连通所述环形出风口(d),导风风道(c)的出风端连通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包括出风环嘴(1)、前壳体(2)和后壳体(7),前壳体(2)与后壳体(7)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导风罩的腔室,出风环嘴(1)装配于前壳体(2)上,出风环嘴(1)上的第一喇叭环孔(101)与后壳体(7)上的第二喇叭环孔(701)相连接形成第一导风部(a);所述导风罩包括前导风壳(3)和后导风壳(6),前导风壳(3)与后导风壳(6)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风轮(4)和动力总成(10)的腔室,前导风壳(3)上的第一风孔(301)与后导风壳(6)上的第二风孔(601)相互间隔配合形成环形出风口(d),第一导风部(a)穿过第一风孔(301)和第二风孔(601),第二导风部(b)设置于前导风壳(3)上、且至少部分间隔式套设于第一导风部(a)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型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风壳(6)上设有与第二喇叭环孔(701)配合的第一支撑部(602),第一支撑部(602)支撑作用于第二喇叭环孔(7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包括出风环嘴(1)、前壳体(2)和后壳体(7),前壳体(2)与后壳体(7)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导风罩的腔室,第一导风部(a)设置于后壳体(7)上,出风环嘴(1)装配于前壳体(2)上,第二导风部(b)设置于与出风环嘴(1)上、且至少部分间隔式套设于第一导风部(a)外侧;所述导风罩包括前导风壳(3)和后导风壳(6),前导风壳(3)与后导风壳(6)相互装配形成适于容纳风轮(4)和动力总成(10)的腔室,前导风壳(3)上的第一风孔(301)与后导风壳(6)上的第二风孔(601)相互间隔配合形成环形出风口(d),第二导风部(b)穿过第一风孔(301),第一导风部(a)穿过第二风孔(6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便型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风壳(6)上设有与第一导风部(a)配合的第二支撑部(604),第二支撑部(604)支撑作用于第一导风部(a)上;所述前导风壳(3)上设有与第二导风部(b)配合的第三支撑部(302),第三支撑部(302)支撑作用于第二导风部(b)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4)包括风环(401)和转盘(403)、及设置于风环(401)与转盘(403)之间的若干叶片(402);所述叶片(402)一侧或两侧设有相对风轮(4)轴线倾斜的斜面(40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便型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孔(603)边缘设有至少部分伸入风环(401)中的进风导圈(605),进风导圈(605)与风环(401)互不干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导风罩内腔且用于制冷和/或制热的温控部件(5),温控部件(5)位于导风风道(c)与风轮(4)之间,温控部件(5)电连接主控板(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元件(8)和充电模块(9),供电元件(8)和充电模块(9)分别电连接主控板(11);所述主控板(11)装配于导风罩上;所述主控板(11)上设置有指示灯、控制键和/或显示器。
CN201921529293.7U 2019-09-14 2019-09-14 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 Active CN210484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9293.7U CN210484144U (zh) 2019-09-14 2019-09-14 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9293.7U CN210484144U (zh) 2019-09-14 2019-09-14 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4144U true CN210484144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4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9293.7U Active CN210484144U (zh) 2019-09-14 2019-09-14 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4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14733U (zh) 便携式皮肤保养设备
CN110051271B (zh) 一种兼具电池架及电风机罩功能的支架结构及吸尘器
CN112306204A (zh) 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484144U (zh) 一种轻便型无叶风扇
KR102396076B1 (ko) 로봇 청소기 팬 조립체 및 로봇 청소기
CN113775570A (zh)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113494465A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器电机以及吸尘器
CN217950721U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
CN215521386U (zh)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220248400U (zh) 一种手持风扇
CN204126921U (zh) 吹风机
CN210164701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20248387U (zh) 便携式风扇
CN219492675U (zh) 局部发光的扇叶及其风扇
CN216518755U (zh) 风机结构及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
CN220452293U (zh) 风机和清洁机器人
CN21863063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强的扩展坞
CN219119519U (zh) 一种导风罩结构及其便携式风扇
CN220134224U (zh) 风泵
CN218694482U (zh) 切割工具
CN210469008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电风机
CN215935630U (zh) 具有主动散热效果的电动工具
CN217440388U (zh) 一种加热组件以及安装有加热组件的无叶风扇
CN215191234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215409276U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器电机以及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