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3325U - 汽车手套箱锁 - Google Patents

汽车手套箱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3325U
CN210483325U CN201920510147.3U CN201920510147U CN210483325U CN 210483325 U CN210483325 U CN 210483325U CN 201920510147 U CN201920510147 U CN 201920510147U CN 210483325 U CN210483325 U CN 210483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glove box
handle
box lock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101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明建
王伟伟
李少宁
刘贺
刘永伟
于建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101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3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3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3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手套箱锁,所述汽车手套箱锁包括:扣手;扣手固定板,所述扣手可枢转的安装于所述扣手固定板;齿轮传动系,所述齿轮传动系的输入端与所述扣手相连;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所述第一锁舌与所述第二锁舌均具有齿条段,且均与所述齿轮传动系的输入端啮合,且分别啮合在所述齿轮传动系的输入端的两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通过齿轮传动系的设置,使操作人员扳动扣手即可实现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沿相反方向的同步运动,且结构简单,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运动平稳、准确。

Description

汽车手套箱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手套箱锁。
背景技术
手套箱是仪表板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件,驾驶员都会要求手套箱要具备良好的外观间隙、均匀的开启力度、可靠的开启精度等。在手套箱系统中,手套箱锁机构的好坏直接影响驾驶者的感受。
相关技术中,手套箱锁机构存在锁机构开关卡滞、锁机构开关运行过程中,左右锁杆不同步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手套箱锁,所述汽车手套箱锁的锁舌可同步开启,且结构简单、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汽车手套箱锁包括:扣手;扣手固定板,所述扣手可枢转的安装于所述扣手固定板;齿轮传动系,所述齿轮传动系的输入端与所述扣手相连;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所述第一锁舌与所述第二锁舌均具有齿条段,且均与所述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啮合,且分别啮合在所述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传动系包括:扣手齿轮,所述扣手齿轮与所述扣手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有阻尼橡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扣手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还包括阻尼橡胶,所述阻尼橡胶安装于所述齿轮传动系,所述阻尼橡胶与所述扣手固定板阻尼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橡胶过盈配合在所述齿轮传动系与所述扣手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还包括:枢转轴,所述扣手固定板包括底板和齿轮安装架,所述齿轮安装架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枢转轴相连,且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齿轮安装架。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安装架包括顶板和两个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底板相连,并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顶板与所述延伸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相连,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有贯穿所述底板的通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个的一部分贯穿所述通孔以与另一个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扣手固定板包括两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扣手与两个端板可枢转的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端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台,所述扣手的一部分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且在所述扣手转动时,所述扣手的所述一部分适于止抵所述限位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扣手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为锥齿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通过齿轮传动系的设置,使操作人员扳动扣手即可实现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沿相反方向的同步运动,且结构简单,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运动平稳、准确。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阻尼橡胶与第一齿轮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与手套箱外盖板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
汽车手套箱锁100;手套箱外盖板200;
扣手1;
扣手固定板2;底板21;通孔210;齿轮安装架22;顶板221;延伸板222;端板23;限位凸台231;扣手转轴232;
齿轮传动系3;第一齿轮31;卡槽311;第二齿轮32;连接凸台321;连接卡爪322;扣手齿轮33;
第一锁舌41;第二锁舌42;
阻尼橡胶5;枢转轴6;复位弹簧7。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手套箱锁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包括:扣手1、扣手固定板2、齿轮传动系、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
扣手固定板2作为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安装载体,可以将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其他部件安装在扣手固定板2,之后将扣手固定板2及汽车手套箱锁100安装于车辆上的手套箱外盖板200上,从而完成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安装。
扣手1可枢转的安装于扣手固定板2,齿轮传动系的输入端与扣手1相连,第一锁舌41与第二锁舌42均具有齿条段,且均与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啮合,且分别啮合在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的两侧。
由此,齿轮传动系的与扣手1相连的一端为齿轮传动系的输入端,齿轮传动系的与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啮合的为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当操作人员扳动扣手1时,动力可以传递到齿轮传动系的输入端,动力在进过齿轮传动系的传递后,由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输出到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进而驱动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运动,以实现开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可以安装于车辆的手套箱外盖板200上,手套箱外盖板200用于封闭手套箱的敞开端,车辆的手套箱上设置有与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配合的部位,当操作人员扳动扣手1,从而将操作人员输入在扣手1的转矩传递到齿轮传动系,与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啮合的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会沿相反的方向运动,例如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向互相远离的方向运动,使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分别向外(远离扣手固定板2的方向)移动,并卡在手套箱的对应部位实现锁止,或使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向互相靠近的方向运动,使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向内(靠近扣手固定板2的方向)运动,解除与车辆对应部位的锁止。
由于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分别啮合在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的两侧,从而在齿轮传动系工作时,可以驱动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沿相反的方向同步运动,且该种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形式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的运动平稳、准确,且可以使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的运动距离同步,从而增强了手套箱锁100的可靠性、平稳性。
在一些示例中,汽车手套箱锁100可以包括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可以为拉簧,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第一锁舌41或第二锁舌42中的一个相连,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与套箱外盖板200相连,在扳动扣手1以打开手套箱锁100时,复位弹簧7处于拉紧状态,从而当操作人员松开扣手1后,由于复位弹簧7的作用,复位弹簧7可以使第一齿条或第二齿条由解锁状态恢复到锁止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100,通过齿轮传动系的设置,使操作人员扳动扣手1即可实现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沿相反方向的同步运动,且结构简单,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的运动平稳、准确。
下面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100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传动系包括:扣手齿轮33、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扣手齿轮33与扣手1固定连接,第一齿轮31安装有阻尼橡胶5,第一齿轮31与扣手齿轮33啮合,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31固定相连,即扣手齿轮33形成齿轮传动系的的输入端,第二齿轮32形成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
由此,操作人员扳动扣手1后,扣手1带动扣手齿轮33转动,扣手齿轮33将转矩经第一齿轮31传递到第二齿轮32,最终传递到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且第一齿轮31安装有阻尼橡胶5,从而在第一齿轮31的转动过程中起到阻尼效果,进而改善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开启手感,改善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异响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阻尼橡胶5安装于齿轮传动系,阻尼橡胶5与扣手固定板2阻尼配合,由此,当齿轮传动系中的齿轮转动时,阻尼橡胶5与扣手固定板2阻尼配合,从而改善开启或关闭汽车手套箱锁100的手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橡胶5过盈配合在齿轮传动系与扣手固定板2之间,由此可以便于阻尼橡胶5的安装,且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制造成本。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齿轮31靠近扣手固定板2的方向设有橡胶安装槽,阻尼橡胶5安装于橡胶安装槽内,且阻尼橡胶5向靠近扣手固定板2的方向凸出第一齿轮31,由此,阻尼橡胶5夹设在扣手固定板2与第一齿轮31的间隙中,且该间隙与阻尼橡胶5过盈配合,从而在第一齿轮31转动时,使阻尼橡胶5与扣手固定板2或阻尼橡胶5与第一齿轮31间形成摩擦力,从而达到阻尼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所示,汽车手套箱锁100还包括:枢转轴6,扣手固定板2包括底板21和齿轮安装架22,齿轮安装架22与底板21相连,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均与枢转轴6相连,且枢转轴6可枢转地安装于齿轮安装架22,这样,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可绕枢转轴6转动,且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安装于齿轮安装架22,从而可以保证齿轮传动系的安装,起到保护齿轮传动系的作用,保证齿轮安装系的运转,提升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可靠性,枢转轴6可以表面压花工艺处理,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通过压花表面与枢转轴6紧密固定,当扣手齿轮33转动时,扣手齿轮33带动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和枢转轴6相对齿轮安装架22转动,从而实现齿轮传动系的运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齿轮安装架22包括顶板221和两个延伸板222,两个延伸板222与底板21相连,并向远离底板21的方向延伸,顶板221与延伸板222的远离底板21的一端相连,枢转轴6可枢转地安装于顶板221,由此形成框架式的齿轮安装架22,从而提升齿轮安装架22的结构强度,且起到保护安装于齿轮安装架22的齿轮的作用,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齿轮31安装于顶板221与底板2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板21设有贯穿底板21的通孔210,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中的一个的一部分贯穿通孔210以与另一个相连,由此,第一齿轮31可以安装于底板21的一侧,第二齿轮32可以安装于底板21的另一侧,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通过通孔210相连,从而当扣手齿轮33将转矩传递到第一齿轮31后,由第一齿轮31传递到底板21另一侧的第二齿轮32,第一锁舌41与第二锁舌42的齿条段与第二齿轮32啮合,从而使在扣手齿轮33的转矩传递到底板21的远离扣手齿轮33的一侧,使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便于设置,且将第一锁舌41与第二锁舌42与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其他部件通过底板21隔开,使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其他部件不干涉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的运动,提升汽车手套箱锁100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齿轮32靠近第一齿轮31的一侧设有连接凸台321,连接凸台321上设有向靠近第一齿轮31方向延伸的连接卡爪322,第一齿轮31的靠近第二齿轮32的一侧设有卡槽,连接凸台321适于贯穿通孔210,以使连接卡爪322伸入卡槽,由此,便实现了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的连接且便于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扣手固定板2包括两个端板23,两个端板23分别连接在底板21的两端,扣手1与两个端板23可枢转的连接,端板23的设置方便扣手1与扣手固定板2的连接,在一些示例中,两个端板23上各自设有向外凸处的扣手转轴232,扣手1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扣手转轴232配合的枢转孔,通过将扣手1两端的枢转孔分别套设在两个端板23上设置的扣手转轴232,从而实现端板23与扣手1的枢转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端板23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台231,扣手1的一部分设置在两个限位凸台231之间,且在扣手1转动时,扣手1的一部分适于止抵限位凸台231,限位凸台231可以起到对扣手1的限位作用,防止因扳动扣手1角度过大而引起的扣手1损坏等问题,在一些示例中,在端板23上设置多个限位筋,例如两个限位筋,两个限位筋分别位于扣手1的与端板23配合部位的两侧,当扳动扳手向一个方向转动到一定的角度时,扣手1的一部分止抵在限位筋上,当扳动扳手向另一个方向转动到一定的角度时,扣手1的一部分可以止抵在另一个限位筋上,由此,可以对扣手1的两个方向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扣手齿轮33与第一齿轮31为锥齿轮,由此,扣手齿轮33和锥齿轮可以垂直设置,从而便于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进而可以使齿轮传动系的设置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
下面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100的一个实施例。
汽车手套箱锁100可以包括扣手1、扣手固定板2、齿轮传动系、第一锁舌41、第二锁舌42、阻尼橡胶5、枢转轴6,其中齿轮传动系包括扣手齿轮33、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
扣手固定板2包括底板21、齿轮安装架22和两个端板23,扣手1可枢转的安装于扣手固定板2的两个端板23,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分别啮合在第二齿轮32的两侧,阻尼橡胶5安装于第一齿轮31的橡胶安装槽,且过盈配合在齿轮安装架22的顶板221与第一齿轮31之间,从而实现阻尼效果,齿轮安装架22的顶板221设有枢转轴6安装孔,枢转轴6安装孔与枢转轴6间隙配合,以使枢转轴6与齿轮安装架22可枢转的连接,枢转轴6的表面压花工艺处理。
第二齿轮32靠近第一齿轮31的一侧设有连接凸台321,连接凸台321上设有向靠近第一齿轮31方向延伸的连接卡爪322,第一齿轮31的靠近第二齿轮32的一侧设有卡槽,连接凸台321适于贯穿通孔210,以使连接卡爪322伸入卡槽。
汽车手套箱锁100的装配过程:
首先将阻尼橡胶5放入第一齿轮31的橡胶安装槽中,再将第一齿轮31安装在齿轮安装架22的顶板221与扣手固定板2的底板21之间,并将枢转轴6插入齿轮安装架22的顶板221的枢转轴6安装孔,并插入第一齿轮31,使第一齿轮31与枢转轴6通过表面压花固定连接。
之后将第二齿轮32的连接凸台321的一面从地板的远离齿轮安装架22的一侧伸入底板21上的通孔210,使连接卡爪322伸入卡槽,使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固定连接,且将第二齿轮32插入枢转轴6,使枢转轴6通过其表面的压花与第二齿轮32固定连接。
将扣手1通过将扣手1两端的枢转孔分别套设在两个端板23上设置的扣手转轴232,从而实现端板23与扣手1的枢转配合。
将装配到此步骤的汽车手套箱锁100通过螺钉安装在车辆的手套箱外盖板200中,将复位弹簧7安装在第一锁舌41上,并将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插入手套箱外盖板200中,且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的齿条段分别啮合在第二齿轮32的两侧,并将复位弹簧7固定在手套箱外盖板200上,从而完成汽车手套箱锁100的装配。
汽车手套箱锁100的运动过程:驾驶员等人扳动扣手1,通过扣手齿轮33将运动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第二齿轮32带动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运动,从而完成汽车手套箱锁100的解锁,驾驶员等取消操作时,复位弹簧7带动第一锁舌41或第二锁舌42恢复到锁止时的状态,从而使汽车手套箱锁100锁止,进而使套箱外盖板200封闭手套箱的敞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100,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手套箱锁100可以安装于多种套箱外盖板200,解决套箱外盖板200的安装鼓包问题,且使手套箱锁100适用于不同的车型,节省手套箱锁100的开发成本,通过齿轮传动系的设置,使驾驶员等扳动扣手1的力更准确的传递到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且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啮合在第二齿轮32的两侧,从而使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可同步的向相反方向移动,以实现手套箱锁100的锁止与解锁,阻尼橡胶5的设置,有助于提升开启手套箱锁100的扣手1的手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扣手(1);
扣手固定板(2),所述扣手(1)可枢转的安装于所述扣手固定板(2);
齿轮传动系,所述齿轮传动系的输入端与所述扣手(1)相连;
第一锁舌(41)和第二锁舌(42),所述第一锁舌(41)与所述第二锁舌(42)均具有齿条段,且均与所述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啮合,且分别啮合在所述齿轮传动系的输出端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系包括:
扣手齿轮(33),所述扣手齿轮(33)与所述扣手(1)固定连接;
第一齿轮(31),所述第一齿轮(31)安装有阻尼橡胶(5),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扣手齿轮(33)啮合;
第二齿轮(32),所述第二齿轮(32)与所述第一齿轮(31)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橡胶(5),所述阻尼橡胶(5)安装于所述齿轮传动系,所述阻尼橡胶(5)与所述扣手固定板(2)阻尼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橡胶(5)过盈配合在所述齿轮传动系与所述扣手固定板(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枢转轴(6),所述扣手固定板(2)包括底板(21)和齿轮安装架(22),所述齿轮安装架(22)与所述底板(21)相连,所述第一齿轮(31)和所述第二齿轮(32)均与所述枢转轴(6) 相连,且所述枢转轴(6)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齿轮安装架(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安装架(22)包括顶板(221)和两个延伸板(222),两个所述延伸板(222)与所述底板(21)相连,并向远离所述底板(21)的方向延伸,所述顶板(221)与所述延伸板(222)的远离所述底板(21)的一端相连,所述枢转轴(6)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顶板(2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设有贯穿所述底板(21)的通孔(210),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第二齿轮(32)中的一个的一部分贯穿所述通孔(210)以与另一个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固定板(2)包括两个端板(23),两个所述端板(23)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21)的两端,所述扣手(1)与两个端板(23)可枢转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板(23)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台(231),所述扣手(1)的一部分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凸台(231)之间,且在所述扣手(1)转动时,所述扣手(1)的一部分适于止抵所述限位凸台(231)。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手套箱锁(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齿轮(33)与所述第一齿轮(31)为锥齿轮。
CN201920510147.3U 2019-04-15 2019-04-15 汽车手套箱锁 Active CN210483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0147.3U CN210483325U (zh) 2019-04-15 2019-04-15 汽车手套箱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0147.3U CN210483325U (zh) 2019-04-15 2019-04-15 汽车手套箱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3325U true CN210483325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08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0147.3U Active CN210483325U (zh) 2019-04-15 2019-04-15 汽车手套箱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33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6617A (zh) * 2021-03-29 2021-06-22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锁舌同步机构及手套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6617A (zh) * 2021-03-29 2021-06-22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锁舌同步机构及手套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54943A1 (en) Opening/closing lock device for glove box
CN100532772C (zh) 用于机动车车门的解锁/锁闭记忆型锁具
WO2009015903A2 (de) Türmodul für fahrzeugtür und montageverfahren
CN210483325U (zh) 汽车手套箱锁
CN102575488B (zh) 带有壳式支承装置的把手设备
CN103670067A (zh) 用于车辆的电闩锁机构的远程手动释放
CN217205921U (zh) 一种机械式车门隐藏把手
CN101082255B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US10876328B2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US11365567B2 (en) Power child lock system for vehicle
CN218716068U (zh) 一种高适应性车内门锁功能验证装置
CN218716069U (zh) 一种车内门锁功能验证装置
CN113431433B (zh) 锁扣装置
CN20262439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锁
CN210178140U (zh) 汽车锁锁闭机构
US4422689A (en) Locking device for detachable panel of vehicle roofs
DE112020004788T5 (de) Verschluss-verriegelungsanordnung
CN218668887U (zh) 一种锁舌止动结构
CN210798580U (zh) 一种轨道车辆门锁闭装置
CN215859593U (zh) 一种汽车尾门锁锁扣结构
CN216045395U (zh) 一种可紧急出p档的驻车机构
CN210067719U (zh) 客车门锁
CN219101004U (zh) 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拉线分配器
CN216110168U (zh) 锁扣装置
CN210141061U (zh) 转动式锁体及其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