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2063U -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2063U
CN210482063U CN201920999373.2U CN201920999373U CN210482063U CN 210482063 U CN210482063 U CN 210482063U CN 201920999373 U CN201920999373 U CN 201920999373U CN 210482063 U CN210482063 U CN 210482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end plate
end cover
bolt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93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跃
刘良成
张晨波
齐昭
车纵横
李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to CN2019209993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2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2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20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包括一对楔形本体和螺栓、螺母,两个楔形本体相对上、下叠放设置,两个楔形本体相接触的面为倾斜设置的斜面,该两个楔形本体之间通过横向穿插的螺栓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母锁紧,通过位于上部的楔形本体相对于位于下部的楔形本体沿斜面的位移,从而实现调节本装置高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构思巧妙、施工安装、拆除过程方便快捷,节约了施工时间和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装置无需特殊处理即可重新装配使用,可重复利用率高,周转使用次数多。

Description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领域,涉及现浇混凝土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中,现浇混凝土结构多采用梁式钢管支架或钢抱箍作为承重支撑结构。为方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底模能卸落降低一定高度并拆除,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承重横梁或承重立柱上设置砂筒(箱)或螺旋千斤顶。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底模结构预撑至一定高度,浇筑完成并达到拆模强度后再通过相应措施进行卸落,从而实现底模的拆除。
采用砂桶作为卸落装置,砂筒需提前进行加工制作并通过预压试验消除砂筒内砂子的非弹性变形,制作繁琐复杂、施工耗时费力;且拆模时常出现因砂子受潮成粘滞状态无法从卸砂孔顺利流出导致砂筒下降的高度不足,最终底模无法顺利拆除的弊端和缺陷。采用螺旋千斤顶作为卸落装置,则一次性须投入的千斤顶数量多,设备成本投入高;螺旋千斤顶无法长时间保持承载力,易失效,安全风险高;且千斤顶自身高度较高,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已有技术中还有采用直接切割掉部分支架的方法,但直接切割法对材料浪费较大,无法保证底模结构的卸落同步性和均匀性,且进行高空作业安全风险较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经过检索发现一篇与本专利近似的专利公开文献,名称为:楔形卸落钢支座,授权公告号为CN207862778U,其公开内容为:包含上、下楔形块,螺纹拉杆和调节螺母。通过对拉杆件的松紧来调节上下两个楔形钢块的标高,能有效调节标高并卸落支架。但其对构件加工尺寸和精度要求高,在实际使用中,因加工误差的影响导致两侧的承力坡的坡度不对称,钢支座的上楔形块卸落时无法保持平稳均匀,也易发生失稳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安全可靠、操作便利、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的底模卸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该楔形装置施工安拆便捷、可重复利用率高,降低人员劳动强度,节约了施工材料,有效保证底模支撑时的高程控制精度和卸落时的安全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包括一对楔形本体和螺栓、螺母,两个楔形本体相对上、下叠放设置,两个楔形本体相接触的面为倾斜设置的斜面,该两个楔形本体之间通过横向穿插的螺栓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母锁紧,通过位于上部的楔形本体相对于位于下部的楔形本体沿斜面的位移,从而实现调节本装置高度的目的。
而且,所述楔形本体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前端盖以及后端盖,所述上端板水平设置,该上端板下方倾斜设置有下端板,该上、下端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和后端盖;
所述下端板制有矩形槽口,用于穿过螺栓及实现楔形本体的位移;
所述后端盖制有容纳所述螺栓的圆孔。
所述螺栓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
而且,所述上端板采用多拼工字钢制成。
而且,所述下端板、前端盖和后端盖均采用钢板材质。
而且,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的高度比为1:1.5。
而且,所述下端板的表面均匀涂刷有润滑剂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楔形装置通过两个楔形本体及螺栓构成,通过调整螺栓、螺帽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上、下部楔形本体的相对高度的调整,实现卸落装置的高度行程的调节,底模高程调节快速方便,底模卸落安全可靠。
2、本楔形装置的承载能力主要依靠承力坡度及对拉构件的强度确定,为刚性连接装置无非弹性变形,顶面平整,无需进行预压,稳定性好。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有效限制了上、下部楔形本体的相对距离,即保障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可靠稳定性,又实现了装置相对高度的可调节和可控性。
3、本楔形装置中各构件采用常见的工字钢和钢板组焊而成,可对施工现场的边角料加以二次利用,制作方便,易于配置,节约了施工材料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构思巧妙、施工安装、拆除过程方便快捷,节约了施工时间和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装置无需特殊处理即可重新装配使用,可重复利用率高,周转使用次数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隐藏前端盖、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支撑状态);
图4为图1中B-B向剖视图(卸荷状态)。
附图标记:
1-前端盖、2-下端板、3-后端盖、4-上端板、5-螺母、6-螺栓、2A-矩形槽口、3A-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一对楔形本体、螺栓6和螺母5,所述楔形本体为楔形框架结构,两个楔形本体相对上、下叠放设置,两个楔形本体相接触的面为倾斜设置的斜面,该两个楔形本体之间通过横向穿插的螺栓6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母5锁紧,通过位于上部的楔形本体相对于位于下部楔形本体沿斜面的位移,从而实现调节本装置高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楔形本体包括上端板4、下端板2、前端盖1以及后端盖3,上端板4水平设置,该上端板4下方倾斜设置有下端板2,该上、下端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1和后端盖3。下端板2制有矩形槽口2A,用于穿过螺栓6及实现楔形本体的位移。后端盖3制有容纳螺栓6的圆孔3A。
为了提高结构受力对称均匀,承载力也更高,螺栓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如图1、图2所示。
为了便于取材,上端板4采用三块I20a工字钢制成,具有成本低、强度高的优点。
下端板2、前端盖1和后端盖均采用16mm的中厚钢板。
前端盖1与后端盖3的高度比为1:1.5。
螺栓6和螺母5采用直径18mm的精轧螺纹钢及配套构件。
下端板2的表面均匀涂刷有润滑剂层,以降低滑动时的相对摩擦力。
将本实用新型的卸落装置水平放置于底模底部或承重横梁顶,在混凝土浇筑时起到竖向支撑作用。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且混凝土强度达到底模拆除要求后,通过扳手拧松两端的螺母5,使所述上部楔形本体沿接触斜面向下滑动,本卸落装置的整体高度随上部楔形本体的下降而降低,底模结构便在自重的作用下与混凝土底面分离,实现底模的快速安全卸落,后续再通过起重机械进行拆除。底模卸落的高度行程范围为0—60mm,适用性强,安拆快速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可以通过调整螺栓、螺帽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上、下部楔形本体的相对高度的调整,实现卸落装置的高度行程的调节,底模高程调节快速方便,底模卸落安全可靠。卸落装置的承载能力主要依靠承力坡度及对拉构件的强度确定,无非弹性变形,稳定性高,有效保障了底模的高程控制精度和施工安全可靠度。该装置可对施工边角料进行二次利用,且装置可重复利用率高,装置无需特殊处理即可重新装配使用,周转使用次数多,节约了施工材料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为:
将三根长40cm的I20a工字钢组拼焊接为整体并沿工字钢的腹板斜向切割,切割为上端板2。根据三拼工字钢切割斜面的尺寸,对下端板2进行下料切割,在下端板2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口2A,矩形槽口的尺寸为20cm×3cm。上端板4与下端板2组焊,根据三拼工字钢端面的尺寸,对前、后端盖进行下料切割,在后端盖3中部对应位置开设有圆孔3A,直径为20mm,前、后端盖分别与上、下端板组焊。矩形槽口2A和圆孔3A的预设均便于在楔形装置使用时螺栓6的穿入贯通。
楔形本体组焊完成后,形成上部、下部楔形本体。两个楔形本体相对上、下叠放设置,调整接触面积,将卸落装置的设定为相应高度。在两个楔形本体之间设置螺栓6,螺栓6贯穿两个楔形本体,采用螺母5紧固。
所述的数字为较好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楔形本体和螺栓、螺母,两个楔形本体相对上、下叠放设置,两个楔形本体相接触的面为倾斜设置的斜面,该两个楔形本体之间通过横向穿插的螺栓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母锁紧,通过位于上部的楔形本体相对于位于下部的楔形本体沿斜面的位移,从而实现调节本装置高度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本体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前端盖以及后端盖,所述上端板水平设置,该上端板下方倾斜设置有下端板,该上、下端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和后端盖;
所述下端板制有矩形槽口,用于穿过螺栓及实现楔形本体的位移;
所述后端盖制有容纳所述螺栓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采用多拼工字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板、前端盖和后端盖均采用钢板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的高度比为1: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板的表面均匀涂刷有润滑剂层。
CN201920999373.2U 2019-06-30 2019-06-30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82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9373.2U CN210482063U (zh) 2019-06-30 2019-06-30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9373.2U CN210482063U (zh) 2019-06-30 2019-06-30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2063U true CN210482063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2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937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82063U (zh) 2019-06-30 2019-06-30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20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3550A (zh) * 2022-07-01 2022-10-25 湖北工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矩形墩盖梁的施工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3550A (zh) * 2022-07-01 2022-10-25 湖北工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矩形墩盖梁的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6557B (zh) 一种用于提高独柱墩桥梁抗倾覆性能的方法
CN102162774B (zh) 钢结构分配梁式双线整孔箱梁静载试验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0482063U (zh) 一种底模卸落的楔形装置
CN211735081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钢楔形块支撑结构
CN212836770U (zh) 先张法预应力筋快速拉放免切施工装置
CN107237515A (zh) 圆形钢桁架结构的支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439163U (zh) 一种适用于连续梁可拆装斜拉托梁支撑结构
CN211841939U (zh) 一种竖向pc构件可调节装配式双边存放架
CN108411847B (zh) 一种桩帽整体反吊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20747233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钢结构厂房
CN113186840A (zh) 一种基于组合式托架的高墩零号块反力预压方法
CN218059911U (zh) 一种装配式挂篮预压装置
CN115420630B (zh) 现场载荷和直剪试验复合型竖向加载机构及其加载方法
CN220246693U (zh) 一种单塔斜拉桥可调式主动横撑装置
CN220908175U (zh) 整体落梁施工装置及施工系统
CN215594157U (zh) 一种用于将荷载箱恢复原状的反力装置
CN211523227U (zh) 一种快速施加及卸除预应力的钢制构件的安装结构
CN217426249U (zh) 一种悬挑工字钢弯曲监测报警装置
CN221000401U (zh) 一种轨道锚固螺栓预埋用定位模具
CN219174087U (zh) 一种水电站电动葫芦安装和拆卸装置
CN218265050U (zh) 钢构件调平装置
CN210879488U (zh) 一种液压式多功能轴承拆卸装置
CN115288287B (zh) 一种超大型梭形柱的倾斜安装体系及安装方法
CN115233900B (zh) 一种适用于超长超宽人字梁的制作工艺及安装方法
CN219010962U (zh) 一种钢箱梁拼接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