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8276U -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8276U
CN210478276U CN201921557270.7U CN201921557270U CN210478276U CN 210478276 U CN210478276 U CN 210478276U CN 201921557270 U CN201921557270 U CN 201921557270U CN 210478276 U CN210478276 U CN 210478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ub
spoke
walking
adjus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72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和平
洪亮
徐世娟
陈瑞
张举成
何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h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ongh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h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ongh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5572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8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8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8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轮毂和右轮毂,左轮毂和右轮毂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内侧形成装配腔;装配腔内设有变径调节杆;变径调节杆的外侧设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变径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左轮盘和右轮盘;左轮盘和右轮盘的圆周侧分别铰接有若干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每一第一辐条远离左轮盘的一端均铰接有轮座,每一轮座远离对应第一辐条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二辐条远离右轮盘的一端铰接,每一轮座上均固定安装有一弹性轮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述车轮的行走装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轮,结构设计简单可靠,实现了车轮直径的可调节,适用于不同的行走装备,提高了行走装备的越障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走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
背景技术
车轮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结构复杂的车轮到结构简单的车轮,其大小、形状、样式也是各种各样。
一般来说,婴儿车、轮椅、移动机器人等行走装备的车轮直径较小,可以降低行走装备的重心、增大车轮扭矩,但是对于路况较差的地段,小直径车轮的行走装备通过性较差;相反,越野汽车、SUV车型的车轮较大,可以有效满足行走装备在恶劣路况下的通过性能。
然而,现有的行走装备一般为定直径车轮,对于特殊的场合,例如灾后救援、深空探测、移动机器人、特种车辆等领域,定直径车轮越障能力差,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其功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轮毂和右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毂和右轮毂之间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至少三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轮毂和右轮毂连接,所述至少三根导向杆的内侧形成装配腔;所述装配腔内设置有一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轮毂和右轮毂转动连接的变径调节杆,所述右轮毂远离左轮毂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变径调节杆同轴连接的传动杆;所述变径调节杆的外侧设有等长的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变径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左轮盘和右轮盘;
所述左轮盘和右轮盘的圆周侧分别铰接有若干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所述第一辐条与第二辐条等长、位置对应且数量相等,每一第一辐条远离左轮盘的一端均铰接有一轮座,每一轮座远离对应第一辐条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二辐条远离右轮盘的一端铰接,每一轮座上均固定安装有一弹性轮体;所述左轮盘和右轮盘的外缘均延伸至所述导向杆之外,所述左轮盘和右轮盘上均设有与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的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左旋螺纹与右旋螺纹的分界处设有与所述导向杆连接的环状导向板,所述环状导向板与所述变径调节杆同轴设置,所述环状导向板的圆周侧设有与所述轮座位置和数量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所述导向板的径向设置、开口朝向对应的轮座,每一轮座的内侧均设有一与所述导向杆垂直的限位杆,每一限位杆的自由端均插入对应导向孔并与对应导向孔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左轮毂远离右轮毂的一端设有键槽,用于与行走装备的转轴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轮体的表面设有网状防滑凸棱。
进一步地:所述左轮毂远离右轮毂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可选适配件,所述可选适配件具有适配另一行走装备的转动部件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述车轮的行走装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轮,结构设计简单可靠,实现了车轮直径的可调节,适用于不同的行走装备,将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运用于灾后救援、深空探测、移动机器人、特种车辆等领域,可有效提高其行走装备的越障能力。
其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轮上安装有多个弹性轮体,车轮滚动时,转至最低处的弹性轮体在行走装备的重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与最低处弹性轮体相邻的弹性轮体也会与地面接触,增加了车轮的接地面积,提高了行走装备在复杂路面上行走时的平稳性。
其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轮,结构紧凑,有效控制了制造成本,性能可靠,其轮径变化易于操控,精确性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可提高行走装备在复杂路面上行走的越障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车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车轮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左轮盘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右轮盘的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一所述车轮的局部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二所述车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轮毂;11、键槽;12、可选适配件;13、接口;2、右轮毂;21、安装孔;3、导向杆;4、变径调节杆;41、左旋螺纹;42、右旋螺纹;43、传动杆;5、左轮盘;51、第一辐条;52、穿孔;6、右轮盘;61、第二辐条;7、轮座;71、弹性轮体;72、限位杆;8、导向板;81、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左轮毂1和右轮毂2,左轮毂1和右轮毂2之间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四根导向杆3,导向杆3的两端分别与左轮毂1和右轮毂2连接,四根导向杆3的内侧形成装配腔;当然,导向杆3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四根,也可以是三根或者多根而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设置四根是为了使得车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以保证其安全可靠性。装配腔内设置有一两端分别与左轮毂1和右轮毂2转动连接的变径调节杆4,右轮毂2远离左轮毂1的一侧设有与变径调节杆4同轴连接的传动杆43;具体来说,变径调节杆4的两端分别卡在左轮毂1和右轮毂2中部并与左轮毂1和右轮毂2形成转动连接,右轮毂2中部设置有一安装孔21,传动杆43的一端于安装孔21内与变径调节杆4固定连接,以使得变径调节杆4与传动杆43同步转动;变径调节杆4的外侧设有等长的左旋螺纹41和右旋螺纹42,变径调节杆4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左轮盘5和右轮盘6;转动变径调节杆4时,左轮盘5与右轮盘6同步向变径调节杆4中部靠拢或同步远离变径调节杆4中部。
本实施例中的左轮盘5和右轮盘6的外缘均延伸至导向杆3之外,左轮盘5和右轮盘6上均设有与导向杆3滑动配合的穿孔52;车轮转动时,左轮盘5和右轮盘6在导向杆3的驱动下与左轮毂1和右轮毂2同步转动;左轮盘5和右轮盘6的圆周侧分别铰接有若干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61,第一辐条51与第二辐条61等长、位置对应且数量相等,每一第一辐条51远离左轮盘5的一端均铰接有一轮座7,每一轮座7远离对应第一辐条51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二辐条61远离右轮盘6的一端铰接,每一轮座7上均固定安装有一弹性轮体7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轮体71采用TPE材料制成,当然,弹性轮体7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TPE,也可以是TPV、POE、EPDM、SBS或SIS等弹性材料而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轮行驶时的稳定性,避免车轮上的弹性轮体71在行驶时产生较大倾斜,本实施例中的左旋螺纹41与右旋螺纹42的分界处设有与导向杆3连接的环状导向板8,环状导向板8与变径调节杆4同轴设置,环状导向板8的圆周侧设有与轮座7位置和数量对应的导向孔81,导向孔81沿导向板8的径向设置、开口朝向对应的轮座7,每一轮座7的内侧均设有一与导向杆3垂直的限位杆72,每一限位杆72的自由端均插入对应导向孔81并与对应导向孔81滑动配合。车轮行驶时,轮座7在限位杆72的限制下无法倾斜,从而避免了因轮座7产生较大倾斜而影响车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优选地,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车轮与行走装备的转轴形成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左轮毂1远离右轮毂2的一端设有键槽11,当然,所述键槽11也可换成螺孔(图中未显示)而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的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的各个构件除弹性轮体71外均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所述高强度合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锌合金、铝锂合金、铅锡合金;本实施例中采用铝合金。
实施例二:
为了清楚示出本实施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和联系,图中相同功能构件采用相同标记进行示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可选适配件12的增设,由此可适用于另一行走设备的临时代行功能;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左轮毂1与可选适配件12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图中未显示)或者卡接(图中未显示),可选适配件12具有适配另一行走装备的转动部件的接口13,例如汽车的车轮轮毂,将可选适配件12与左轮毂1组装后,组装有可选适配件12的车轮可以适用于故障汽车车轮,即可具备短程的临时代行功能。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轮的抓地能力,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轮体71的表面设有网状防滑凸棱(图中未显示)。
除前述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应用前述车轮的行走装备。该行走装备可以为移动机器人、自行车、轮椅、婴儿车或机动车。应当理解,行走装备的其他功能部分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轮毂(1)和右轮毂(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毂(1)和右轮毂(2)之间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至少三根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轮毂(1)和右轮毂(2)连接,所述至少三根导向杆(3)的内侧形成装配腔;所述装配腔内设置有一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轮毂(1)和右轮毂(2)转动连接的变径调节杆(4),所述右轮毂(2)远离左轮毂(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变径调节杆(4)同轴连接的传动杆(43);所述变径调节杆(4)的外侧设有等长的左旋螺纹(41)和右旋螺纹(42),所述变径调节杆(4)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左轮盘(5)和右轮盘(6);
所述左轮盘(5)和右轮盘(6)的外缘均延伸至所述导向杆(3)之外,所述左轮盘(5)和右轮盘(6)上均设有与所述导向杆(3)滑动配合的穿孔(52);所述左轮盘(5)和右轮盘(6)的圆周侧分别铰接有若干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61),所述第一辐条(51)与第二辐条(61)等长、位置对应且数量相等,每一第一辐条(51)远离左轮盘(5)的一端均铰接有一轮座(7),每一轮座(7)远离对应第一辐条(51)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二辐条(61)远离右轮盘(6)的一端铰接,每一轮座(7)上均固定安装有一弹性轮体(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可调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螺纹(41)与右旋螺纹(42)的分界处设有与所述导向杆(3)连接的环状导向板(8),所述环状导向板(8)与所述变径调节杆(4)同轴设置,所述环状导向板(8)的圆周侧设有与所述轮座(7)位置和数量对应的导向孔(81),所述导向孔(81)沿所述导向板(8)的径向设置、开口朝向对应的轮座(7),每一轮座(7)的内侧均设有一与所述导向杆(3)垂直的限位杆(72),每一限位杆(72)的自由端均插入对应导向孔(81)并与对应导向孔(81)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可调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毂(1)远离右轮毂(2)的一端设有键槽(11),用于与行走装备的转轴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可调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轮体(71)的表面设有网状防滑凸棱。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直径可调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毂(1)远离右轮毂(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可选适配件(12),所述可选适配件(12)具有适配另一行走装备的转动部件的接口(13)。
6.一种行走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备具有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轮。
CN201921557270.7U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 Active CN210478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7270.7U CN210478276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7270.7U CN210478276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8276U true CN210478276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40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7270.7U Active CN210478276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82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6986A (zh) * 2021-06-10 2021-08-2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水弹轮结构的多连杆行走机构
CN113602039A (zh) * 2021-08-12 2021-11-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可变直径的麦克纳姆轮及行走结构和底盘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6986A (zh) * 2021-06-10 2021-08-2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水弹轮结构的多连杆行走机构
CN113602039A (zh) * 2021-08-12 2021-11-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可变直径的麦克纳姆轮及行走结构和底盘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78276U (zh) 一种直径可调的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行走装备
US8011735B2 (en) Wheel for omni-directional vehicle
JP2016124539A (ja) エアレスタイヤ
DE112015002216B4 (de) Energieerzeugungssystem
CN102825973B (zh) 滚珠限位式重复折展锁解车轮机构
EP3458296B1 (de) Rad mit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rades und dichtungseinrichtung zur abdichtung einer lagereinrichtung eines rades
CN211050896U (zh) 一种玩具方向盘的转向结构
CN212556571U (zh) 一种车宽可调轮足复合式越障车辆
CN109065775B (zh) 电池盒及其安装结构和安装方法以及电动车
US6877819B1 (en) Tire clamp substituting for spare tire
CN214729200U (zh) 一种履带链装配件
KR200142739Y1 (ko) 크기조절이 가능한 자동차용 스티어링 휠
CN218837610U (zh) 拆装工具
CN211883624U (zh) 行走机构、机器人
CN216579997U (zh) 一种用于轮胎的橡胶支撑体结构
CN204432278U (zh) 一种利用扭杆翻转车轮的扭杆锁止装置
CN212148323U (zh) 一种车用空调模式控制盘
CN209848318U (zh) 一种轮子
CN217415362U (zh) 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用麦克纳姆轮
CN219133735U (zh) 一种新型车轮罩
CN219447104U (zh) 一种可提示转向角度的转向盘
CN211685308U (zh) 一种车辆辅助转向装置
CN213705694U (zh) 一种力矩传感器输出套管及力矩传感器
CN210647795U (zh) 冷挤压推圆模具
CN210565844U (zh) 车用定位精密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