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3448U - 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3448U
CN210473448U CN201921103004.7U CN201921103004U CN210473448U CN 210473448 U CN210473448 U CN 210473448U CN 201921103004 U CN201921103004 U CN 201921103004U CN 210473448 U CN210473448 U CN 210473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wall
movable frame
box body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30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佳
蒙可
毛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1030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3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3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34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所述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两侧;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通过第一驱动结构的设置,可以对吸尘嘴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且调节后吸尘嘴进行在此高度进行吸尘,不仅满足了不同高度的吸尘,而且不需要电能,手动就可以进行调节,以及通过第二驱动结构的设置,可以带动吸尘嘴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可以大面积的吸尘,提高了吸尘的效率和效果,并且吸收气体可以及时得到处理,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装修包括房间设计、装修、家具布置及各种小装点。偏重于建筑物里面的装修建设,不仅在装修设计施工期间,还包括住进去之后长期的不断装饰。另外应逐渐树立“轻装修、重装饰”的概念。
在室内装修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这时需要除尘设备对灰尘进行处理,保证工作环境,然而现有的除尘设备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现有的除尘设备不能全面的对灰尘进行处理,局限过大,不能全面的进行吸尘,而且不能满足不同高度的灰尘的处理,严重的降低了除尘效率和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解决了不能全面的对灰尘进行处理,局限过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
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两侧;
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吸尘结构包括吸尘泵;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
处理结构,所述处理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处理结构包括水槽,所述水槽的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水槽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过滤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分散嘴;
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侧;
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框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贯穿活动框并延伸至活动框的顶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一侧;
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框的内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螺纹块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另一侧;
两个卡紧槽,两个所述卡紧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的正面,两个所述卡紧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垫。
优选的,所述吸尘泵的出尘口连通有出尘管,所述出尘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水槽并延伸至所述水槽的内部,所述出尘管延伸至所述水槽的内部的一端与若干个所述分散嘴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尘泵的吸尘口连通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吸尘管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吸尘嘴。
优选的,所述吸尘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底部和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漏板,所述分漏板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连通有泄气管。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将限位杆放置在第一螺纹块上的卡紧槽内部,通过旋转第一螺纹杆可以带动第一螺纹块上下运动,第一螺纹块上下运动,可以带动限位杆上下运动,间接带动吸尘嘴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对吸尘嘴不同高度的调节,将限位杆放置在第二螺纹块上的卡紧槽内部,通过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第一皮带轮进行旋转,间接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旋转,通过第二皮带轮的旋转,可以带动第二螺纹杆旋转,通过第二螺纹杆的旋转,可以带动第二螺纹块上下运动,间接带动限位杆和吸尘嘴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吸尘泵的启动,可以向吸尘管进行吸气,吸尘管就会向吸尘嘴进行吸气,这时就可以将室内的灰尘进行吸收,并且吸收的带有灰尘的气体通过出尘管排至到若干个分散嘴的内部,通过分散嘴排至到水槽的内部,这时水槽内部的水源就会与气体进行接触,这时就会对气体中的灰尘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通口排至到箱体的底部,这时再通过分漏板对处理后的气体进行过滤,最后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泄气管进行排放,通过第一驱动结构的设置,可以对吸尘嘴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且调节后吸尘嘴进行在此高度进行吸尘,不仅满足了不同高度的吸尘,而且不需要电能,手动就可以进行调节,以及通过第二驱动结构的设置,可以带动吸尘嘴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可以大面积的吸尘,提高了吸尘的效率和效果,并且吸收气体可以及时得到处理,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箱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活动框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标号:1、底板,2、箱体,3、固定板,4、吸尘结构,41、吸尘泵,42、出尘管,43、吸尘管,44、吸尘嘴,5、连接板,6、处理结构,61、水槽,62、过滤板,63、安装板,64、分散嘴,7、活动框,8、第一驱动结构,81、第一螺纹杆,82、第一螺纹块,9、第二驱动结构,91、第二螺纹杆,92、第二螺纹块,93、电机,94、第一皮带轮,95、第二皮带轮,10、卡紧槽,11、夹紧垫,12、限位杆,13、防滑套,14、分漏板,15、通口,16、泄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箱体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活动框的结构侧视图。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
箱体2,所述箱体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
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2的内壁的两侧;
吸尘结构4,所述吸尘结构4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所述吸尘结构4包括吸尘泵41;
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2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
处理结构6,所述处理结构6设置于所述连接板5的顶部,所述处理结构6包括水槽61,所述水槽61的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62,在这里设置的水槽61内部的水量为三分之二,过滤板62的设置,用于水中对气体进行过滤;
安装板63,所述安装板63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水槽61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过滤板62的底部,所述安装板63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分散嘴64,分散嘴64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对带有灰尘的气体进行分成若干分,以便于水槽61内部的水源充分的对气体进行接触;
活动框7,所述活动框7的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的一侧;
第一驱动结构8,所述第一驱动结构8设置于所述活动框7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8包括第一螺纹杆81,所述第一螺纹杆81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7的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81的顶端贯穿活动框7并延伸至活动框7的顶部,所述第一螺纹杆8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82,所述第一螺纹块82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7的内壁的一侧,第一驱动结构8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对吸尘嘴44固定位置的调节;
第二驱动结构9,所述第二驱动结构9设置于所述活动框7的内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9包括第二螺纹杆91,所述第二螺纹杆91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7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81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9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92,所述第二螺纹块92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7的内壁的另一侧,第二驱动结构9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带动吸尘嘴44上下运动,从而大面积的吸尘;
两个卡紧槽10,两个所述卡紧槽1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块82和第二螺纹块92的正面,两个所述卡紧槽10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垫11。
所述吸尘泵41的出尘口连通有出尘管42,所述出尘管4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水槽61并延伸至所述水槽61的内部,所述出尘管42延伸至所述水槽61的内部的一端与若干个所述分散嘴64的内部连通。
所述吸尘泵41的吸尘口连通有吸尘管43,所述吸尘管43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2并延伸至所述箱体2的外部,所述吸尘管43延伸至所述箱体2的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吸尘嘴44,吸尘嘴44用于灰尘的吸收,在这里吸尘管43为伸缩性软管,并且吸尘泵41与外界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吸尘嘴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13,在这里设置有限位杆12和防滑套13,主要是便于将吸尘嘴悬挂在卡紧槽10的内部,而防滑套13的设置,主要是加大限位杆12与卡紧槽10之间的防滑力,进而保证悬挂的稳定性。
所述活动框7的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93,所述电机93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4,所述第二螺纹杆91的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5,所述第二皮带轮95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皮带轮94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这里电机93为正反转电机,并且与外界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箱体2的内壁的底部和所述连接板5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漏板14,所述分漏板14的数量为三个,分漏板14的设置,主要是可以对气体的灰尘进行过滤。
所述连接板5的内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15,所述箱体2内壁的一侧连通有泄气管16,在这里设置有泄气管16,主要是便于净化的气体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限位杆12放置在第一螺纹块82上的卡紧槽10内部,通过旋转第一螺纹杆81可以带动第一螺纹块82上下运动,第一螺纹块82上下运动,可以带动限位杆12上下运动,间接带动吸尘嘴44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对吸尘嘴44不同高度的调节,将限位杆12放置在第二螺纹块92上的卡紧槽10内部,通过电机93的启动,可以带动第一皮带轮94进行旋转,间接带动第二皮带轮95进行旋转,通过第二皮带轮95的旋转,可以带动第二螺纹杆91旋转,通过第二螺纹杆91的旋转,可以带动第二螺纹块92上下运动,间接带动限位杆12和吸尘嘴44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吸尘泵41的启动,可以向吸尘管43进行吸气,吸尘管43就会向吸尘嘴44进行吸气,这时就可以将室内的灰尘进行吸收,并且吸收的带有灰尘的气体通过出尘管42排至到若干个分散嘴64的内部,通过分散嘴64排至到水槽61的内部,这时水槽61内部的水源就会与气体进行接触,这时就会对气体中的灰尘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通口15排至到箱体2的底部,这时再通过分漏板14对处理后的气体进行过滤,最后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泄气管16进行排放。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限位杆12放置在第一螺纹块82上的卡紧槽10内部,通过旋转第一螺纹杆81可以带动第一螺纹块82上下运动,第一螺纹块82上下运动,可以带动限位杆12上下运动,间接带动吸尘嘴44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对吸尘嘴44不同高度的调节,将限位杆12放置在第二螺纹块92上的卡紧槽10内部,通过电机93的启动,可以带动第一皮带轮94进行旋转,间接带动第二皮带轮95进行旋转,通过第二皮带轮95的旋转,可以带动第二螺纹杆91旋转,通过第二螺纹杆91的旋转,可以带动第二螺纹块92上下运动,间接带动限位杆12和吸尘嘴44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吸尘泵41的启动,可以向吸尘管43进行吸气,吸尘管43就会向吸尘嘴44进行吸气,这时就可以将室内的灰尘进行吸收,并且吸收的带有灰尘的气体通过出尘管42排至到若干个分散嘴64的内部,通过分散嘴64排至到水槽61的内部,这时水槽61内部的水源就会与气体进行接触,这时就会对气体中的灰尘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通口15排至到箱体2的底部,这时再通过分漏板14对处理后的气体进行过滤,最后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泄气管16进行排放,通过第一驱动结构8的设置,可以对吸尘嘴44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且调节后吸尘嘴44进行在此高度进行吸尘,不仅满足了不同高度的吸尘,而且不需要电能,手动就可以进行调节,以及通过第二驱动结构9的设置,可以带动吸尘嘴44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可以大面积的吸尘,提高了吸尘的效率和效果,并且吸收气体可以及时得到处理,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两侧;
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吸尘结构包括吸尘泵;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
处理结构,所述处理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处理结构包括水槽,所述水槽的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水槽的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过滤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分散嘴;
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侧;
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框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贯穿活动框并延伸至活动框的顶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一侧;
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框的内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螺纹块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另一侧;
两个卡紧槽,两个所述卡紧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的正面,两个所述卡紧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泵的出尘口连通有出尘管,所述出尘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水槽并延伸至所述水槽的内部,所述出尘管延伸至所述水槽的内部的一端与若干个所述分散嘴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泵的吸尘口连通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吸尘管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吸尘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底部和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漏板,所述分漏板的数量为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内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连通有泄气管。
CN201921103004.7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73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3004.7U CN210473448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3004.7U CN210473448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3448U true CN210473448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300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73448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3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89482U (zh) 一种阀门配件的抛光打磨装置
CN106965049A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墙面磨平器
CN21194018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设备
CN116372692A (zh) 一种家具板材刮灰后表面打磨机
CN210473448U (zh) 一种基于室内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CN210360723U (zh) 一种建筑材料用打磨装置
CN117283658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家具板材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08713643U (zh) 一种防尘式五金模具打磨机
CN215239834U (zh) 一种装饰板材加工用毛边清除装置
CN207912641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室内墙面清洁装置
CN214048699U (zh) 一种具有升降式吸口组件的表面清洁设备
CN214519469U (zh) 一种带有吸尘机构的铜片抛光机
CN212538196U (zh) 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213828258U (zh) 一种带吸尘装置的装饰装修用墙面打磨机
CN211412886U (zh) 一种能够避免磨损的五金片材清洗装置
CN212396187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过滤装置
CN114043370A (zh) 一种全自动抛光机
CN214386498U (zh) 一种带有清洗设备的美容机箱
CN206936983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墙面磨平器
CN212385211U (zh) 一种木材加工用同步除尘打磨装置
CN216421963U (zh) 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铝板打磨装置
CN216320746U (zh) 一种防堵塞的家具加工漆房废气处理设备
CN220259017U (zh) 一种负压瓶的清洗装置
CN213004261U (zh) 一种导风圈的生产工装
CN215502804U (zh) 一种绿色建筑墙面清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