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1496U - 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1496U
CN210461496U CN201921566639.0U CN201921566639U CN210461496U CN 210461496 U CN210461496 U CN 210461496U CN 201921566639 U CN201921566639 U CN 201921566639U CN 210461496 U CN210461496 U CN 210461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pring
shock absorber
bearing assembly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66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倩
陈蓓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ongrun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ongrun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ongrun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ongrun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66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1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1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1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包括下承压组件、上承压组件、刻度轴、轴套筒、稳定轴和若干组弹簧组件;若干组弹簧组件设置在下承压组件和上承压组件之间;轴套筒竖直设置固定在下承压组件上;稳定轴竖直固定在轴套筒内;轴套筒的上端具有插孔;刻度轴固定在上承压组件的底部,下端从插孔插入轴套筒,刻度轴位于稳定轴的正上方;被减振物体放置在上承压组件上,弹簧被压缩,刻度轴下移,刻度轴插入轴套筒的部分增多;稳定轴的高度与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相匹配,在弹簧被压缩至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时,刻度轴的下端抵在稳定轴的上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灵活、稳定性好、固有频率低、隔振效果显著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领域,涉及一种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住宅的兴起,动力设备产生的低频噪声越来越严重影响住户的生活质量。橡胶减振器对振动的阻尼作用较大能较好的起到吸振作用,使冲击振动能在较短时间衰减,但是橡胶易与臭氧、光等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老化,在低温下会变硬变脆至局部龟裂,且耐油、耐水和耐酸碱性等性能均较差,难以满足高低温、大载荷冲击等复杂环境下技术要求。弹簧的力学性能稳定,可以准确设计刚度很大或很小的弹簧,获得自振频率很高或很低的减振器,弹簧工作可靠、耐油耐温,对于冲击载荷也有很好的缓冲性能。但是,现有的弹簧减振器存在弹簧已横向变形的问题,该问题导致弹簧和减振器的寿命均大大的减少。此外,弹簧减振器压缩变形量的测量过程繁琐,通过尺子的人工测量误差较大,存在工时耗费、检测结果准确度低、一致性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包括下承压组件、上承压组件、刻度轴、轴套筒、稳定轴和若干组弹簧组件;上承压组件位于下承压组件的上方;若干组弹簧组件设置在下承压组件和上承压组件之间,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弹簧可沿竖直方向伸缩;轴套筒竖直设置,下端固定在下承压组件上,位于下承压组件的中心位置;稳定轴竖直固定在轴套筒内,位于轴套筒的中心位置;轴套筒的上端具有上下贯穿的插孔;刻度轴竖直设置,上端固定在上承压组件的底部,下端从插孔插入轴套筒,刻度轴位于稳定轴的正上方,刻度轴的表面具有刻度;若干组弹簧组件分布在轴套筒的周围;被减振物体放置在上承压组件上,弹簧被压缩,刻度轴下移,刻度轴插入轴套筒的部分增多;稳定轴的高度与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相匹配,在弹簧被压缩至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时,刻度轴的下端抵在稳定轴的上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轴套筒具有下承接台、套筒本体和上承接台;下承接台固定在下承压组件上;套筒本体竖直固定在下承接台上;稳定轴位于套筒本体内,下端固定在下承接台上;上承接台固定在套筒本体的上端,插孔设于上承接台上。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下承接台和上承接台对称设置,轴套本体设置在下承接台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下承接台和上承接台的外径均大于套筒本体的外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插孔的内径比刻度轴的外径大2-3mm。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下承压组件包括下橡胶垫、下缓冲台和下承压台,下橡胶垫覆盖在下缓冲台的下表面上,下承压台固定在下缓冲台的上表面上;上承压组件包括上橡胶垫、上缓冲台和上承压台,上橡胶垫覆盖在上缓冲台的上表面上,上承压台固定在上缓冲台的下表面上;下承压组件与上承压组件对称设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承压台的横向面积大于上缓冲台的横向面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簧组件的数量为复数个。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若干组弹簧组件均匀分布在下承压组件和上承压组件之间空间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簧组件还包括两个橡胶套管垫,橡胶套管垫具有与弹簧端部相匹配的凹槽;同一组弹簧组件中,两个橡胶套管垫的凹槽分别固定套在弹簧的上下两端,上端的橡胶套管垫的上表面固定在上承压台的下表面上,下端的橡胶套管垫的下表面固定在下承压台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利用弹簧与橡胶组合构成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能发挥弹簧和橡胶的各自特点,得到减振和吸振效果好的减振器。具体的,通过下橡胶垫和上橡胶垫的高频减振与弹簧进行配合,能够大大提高至普通橡胶减振器的三到四倍,同时下缓冲台和上缓冲台对压力进行分散,能够最大限度的承受向下的重力,从而提高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的低频减振效果,降低噪音,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使机器能够正常运行,便于人们使用。
另外,还设有刻度轴,刻度轴上刻度数字对应着减振器的变形量,当减振器受压时,刻度轴同时受压,有利于使用者直观的查看减振器的有效变形量以及隔振率。同时,通过刻度轴与轴套筒的插孔,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减振器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又可以通过观察避免弹簧发生横向变形,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此外,稳定轴可以限定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从而保护弹簧,避免弹簧被过渡压缩。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灵活、稳定性好、固有频率低、隔振效果显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部分刻度轴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包括下承压组件、上承压组件、刻度轴3、轴套筒4、稳定轴5和四组弹簧组件。
上承压组件位于下承压组件的上方。
具体的,下承压组件包括下橡胶垫11、下缓冲台12和下承压台13。下橡胶垫11覆盖在下缓冲台12的下表面上。下承压台13固定在下缓冲台12的上表面上。
上承压组件包括上橡胶垫21、上缓冲台22和上承压台23。上橡胶垫21覆盖在上缓冲台22的上表面上。上承压台23固定在上缓冲台22的下表面上。
下承压组件与上承压组件对称设置,即下橡胶垫11与上橡胶垫21对称,下缓冲台12与上缓冲台22对称,下承压台13与上承压台23对称。对称设置的下承压组件与上承压组件可以使减振器整体更加稳定。
其中,上承压台23的横向面积大于上缓冲台22的横向面积,从而使上缓冲台22受到的力分散地传递至弹簧组件。下橡胶垫11和上橡胶垫21主要分散设备的冲击振动以及防止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受到冲击振动产生的位移。
四组弹簧组件设置在下承压组件和上承压组件之间。弹簧组件包括弹簧61,弹簧61可沿竖直方向伸缩。
弹簧组件还包括两个橡胶套管垫62。橡胶套管垫62具有与弹簧61端部相匹配的凹槽。同一组弹簧组件中,两个橡胶套管垫62的凹槽分别固定套在弹簧61的上下两端,上端的橡胶套管垫62的上表面固定在上承压台23的下表面上,下端的橡胶套管垫62的下表面固定在下承压台13的上表面上。即弹簧61通过橡胶套管垫62与下承压组件和上承压组件固定,避免弹簧61与下承压台13和上承压台23直接刚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弹簧组件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优选地,弹簧组件的数量为复数个。
轴套筒4竖直设置,下端固定在下承压组件上,位于下承压组件的中心位置。稳定轴5竖直固定在轴套筒4内,位于轴套筒4的中心位置。轴套筒4的上端具有上下贯穿的插孔41。
刻度轴3竖直设置,上端固定在上承压组件的底部,下端从插孔41插入轴套筒4。刻度轴3位于稳定轴5的正上方,刻度轴3的表面具有刻度。
具体的,轴套筒4具有下承接台42、套筒本体43和上承接台44。下承接台42固定在下承压组件上。套筒本体43竖直固定在下承接台42上。稳定轴5位于套筒本体43内,下端固定在下承接台42上。上承接台44固定在套筒本体43的上端,插孔41设于上承接台44上。
其中,下承接台42和上承接台44对称设置。轴套本体设置在下承接台42的中心位置。下承接台42和上承接台44的外径均大于套筒本体43的外径。
四组弹簧组件分布在轴套筒4的周围。具体的,四组弹簧组件均匀分布在下承压组件和上承压组件之间空间的边缘位置。
使用时,被减振物体放置在上承压组件上,弹簧61被压缩,刻度轴3下移,刻度轴3插入轴套筒4的部分增多。
稳定轴5的高度与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相匹配,在弹簧61被压缩至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时,刻度轴3的下端抵在稳定轴5的上端。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指预设定减振器可受压的最大程度。稳定轴5可避免弹簧61被压缩至或超过其最大压缩极限,进而避免破坏弹簧61的减振效果。
减振器在工作时,通过查看刻度轴3的位于插孔41处的刻度值变化,即可直观地得出减振器的有效变形量和隔振率,方便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得出减振器的实际参数,例如在复核减振器的减振效果时,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将一定重量的物体置于减振器上,再通过尺子测量减振器的变形量,测量过程繁琐,且误差较大。
其中,插孔41的内径比刻度轴3的外径大2-3mm。插孔41可通刻度轴3对减振器的压缩变形起到限位作用。此外,插孔41的内壁与刻度轴3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当减振器在弹簧61的压缩过程中产生横向偏移时,刻度轴3会倾斜,并触碰在插孔41的内壁上,此时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地发现减振器已发生横向偏移,并得知偏移方向,然后通过敲击下承压组件或上承压组件即可纠正该偏移问题,从而减少弹簧61的损伤,延长弹簧61的使用寿命。

Claims (10)

1.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承压组件、上承压组件、刻度轴、轴套筒、稳定轴和若干组弹簧组件;
所述上承压组件位于下承压组件的上方;
若干组弹簧组件设置在下承压组件和上承压组件之间,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弹簧可沿竖直方向伸缩;
所述轴套筒竖直设置,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承压组件上,位于下承压组件的中心位置;
所述稳定轴竖直固定在轴套筒内,位于轴套筒的中心位置;
所述轴套筒的上端具有上下贯穿的插孔;
所述刻度轴竖直设置,上端固定在所述上承压组件的底部,下端从所述插孔插入所述轴套筒,刻度轴位于所述稳定轴的正上方,刻度轴的表面具有刻度;
若干组弹簧组件分布在所述轴套筒的周围;
被减振物体放置在所述上承压组件上,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刻度轴下移,刻度轴插入所述轴套筒的部分增多;
所述稳定轴的高度与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相匹配,在弹簧被压缩至减振器的最大变形量时,刻度轴的下端抵在所述稳定轴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轴套筒具有下承接台、套筒本体和上承接台;
所述下承接台固定在所述下承压组件上;
所述套筒本体竖直固定在下承接台上;
所述稳定轴位于套筒本体内,下端固定在下承接台上;
所述上承接台固定在套筒本体的上端,所述插孔设于上承接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下承接台和上承接台对称设置,所述轴套本体设置在下承接台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下承接台和上承接台的外径均大于所述套筒本体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插孔的内径比所述刻度轴的外径大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下承压组件包括下橡胶垫、下缓冲台和下承压台,下橡胶垫覆盖在下缓冲台的下表面上,下承压台固定在下缓冲台的上表面上;
所述上承压组件包括上橡胶垫、上缓冲台和上承压台,上橡胶垫覆盖在上缓冲台的上表面上,上承压台固定在上缓冲台的下表面上;
所述下承压组件与上承压组件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上承压台的横向面积大于所述上缓冲台的横向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弹簧组件的数量为复数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若干组所述弹簧组件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承压组件和上承压组件之间空间的边缘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弹簧组件还包括两个橡胶套管垫,橡胶套管垫具有与所述弹簧端部相匹配的凹槽;
同一组弹簧组件中,两个橡胶套管垫的凹槽分别固定套在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上端的橡胶套管垫的上表面固定在所述上承压台的下表面上,下端的橡胶套管垫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下承压台的上表面上。
CN201921566639.0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 Active CN210461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6639.0U CN210461496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6639.0U CN210461496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1496U true CN210461496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32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6639.0U Active CN210461496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149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5926A (zh) * 2021-07-26 2021-10-29 常州工学院 一种避免弹簧弯曲的减震器
CN114508125A (zh) * 2022-03-16 2022-05-17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抗压地下建筑的稳定结构
WO2022169425A1 (en) * 2021-02-03 2022-08-11 Hasuvanakit Vichan Isolation mount integrated with static deflection indicator assembly and adjustable mounting plat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9425A1 (en) * 2021-02-03 2022-08-11 Hasuvanakit Vichan Isolation mount integrated with static deflection indicator assembly and adjustable mounting plate
CN113565926A (zh) * 2021-07-26 2021-10-29 常州工学院 一种避免弹簧弯曲的减震器
CN114508125A (zh) * 2022-03-16 2022-05-17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抗压地下建筑的稳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61496U (zh) 一种阻尼复合弹簧减振器
CN108797310B (zh) 一种桥梁高速率抗冲宽频域隔震器
CN207018424U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CN203809590U (zh) 一种减振机构
CN208604473U (zh) 一种新型桥梁减振装置
CN216111915U (zh) 一种准零刚度组合超低频减振系统
CN206754276U (zh) 一种机械设备减振装置
CN106369104A (zh) 一种减震底座
CN104763771B (zh) 交叉减震器
CN201982564U (zh) 一种拉压复合型内外套式钢丝绳隔震装置
CN201587770U (zh) 电梯用立柱式消震缓冲装置
CN210397586U (zh) 一种高压泵的减震脚垫
CN106436562A (zh) 圆环阻尼器减隔震支座
CN111765202A (zh) 一种机械设备减震器
CN211948985U (zh) 一种直线导轨-轴承式运动解耦三维隔振支座
CN210565947U (zh) 一种具减震保护的环境振动分析装置
CN106515525A (zh) 一种减震器
CN214668301U (zh) 一种用于冲击类机械产品测试的钢球吸能装置
CN101717030A (zh) 电梯用立柱式消震缓冲装置
CN207991810U (zh) 一种减震器效果检验装置
CN212459511U (zh) 一种新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CN213839376U (zh) 一种组合式橡胶减震垫
CN208856716U (zh) 一种电梯用安全缓冲装置
CN214951761U (zh) 一种隔振器重量检测装置
CN211231415U (zh) 一种纺织机械的二次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