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9287U - 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9287U
CN210459287U CN201920780268.XU CN201920780268U CN210459287U CN 210459287 U CN210459287 U CN 210459287U CN 201920780268 U CN201920780268 U CN 201920780268U CN 210459287 U CN210459287 U CN 210459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pipe gallery
open caisson
caisson construction
utility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02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秀明
张弛
黄国苏
傅重龙
郑建东
洪永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02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9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9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9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属于综合管廊领域,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包括一节A型管廊件和至少一节B型管廊件,A型管廊件的两端部均设有承口端,B型管廊件和A型管廊件的区别在于,B型管廊件的其中一端部设有插接部,其他结构均相同,相邻的承口端与插接部承插配合。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可进行不同节段的管廊件拼装。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管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明挖施工一般采用放坡、钢板桩、灌注桩等基坑支护方案。在管廊的建设中,土建费用约占总建安费的50~70%,其中支护费用按照支护方式的不同约占10%~40%,在地质条件不良、管廊埋深较深时,支护费用的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加。支护措施是综合管廊建设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如何减少管廊建设的支护费用比例,对缩短综合管廊建设周期,减少造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沉井施工不需要外部支护,适用于场地狭窄地区,多用于单体构筑物建设,但是一般沉井结构及构造不适用于管廊线形主体建设,不能实现不同节段间的拼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不同节段的管廊件可进行拼装。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包括一节A型管廊件和至少一节B型管廊件,A型管廊件的两端部均设有承口端,B型管廊件和A型管廊件的区别在于,B型管廊件的其中一端部设有插接部,其他结构均相同,相邻的承口端与插接部承插配合。
优选地,A型管廊件包括两个预制叠合板、顶板、以及底板,两个预制叠合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刃脚,顶板浇筑在两个预制叠合板之间,且顶板的顶部均与两个预制叠合板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底板浇筑在两个刃脚之间,底板位于刃脚的上部。
优选地,两个预制叠合板的内部均预埋湿接缝钢筋。
优选地,承口端包括第一预制钢构件和插槽,第一预制钢构件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刃脚,第一预制钢构件固定在预制叠合板的端部,插槽开设在第一预制钢构件的一侧壁,且插槽位于远离预制叠合板的一侧。
优选地,A型管廊件的湿接缝钢筋的两端部均穿过预制叠合板延伸至第一预制钢构件的内部。
优选地,插接部包括第二预制钢构件和插件,第二预制钢构件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刃脚,第二预制钢构件固定在预制叠合板的一端部,插件固定在第二预制钢构件的一侧壁上,且插件的一部分位于第二预制钢构件的内部,插件的另一部分向远离预制叠合板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B型管廊的湿接缝钢筋的一端部穿过预制叠合板延伸至第二预制钢构件的内部。
优选地,预制叠合板的内部固定有若干型钢连接件,若干型钢连接件纵向和横向交错分布。
优选地,还包括隔墙,隔墙浇筑在顶板和底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通过承口端和插接部的设置,方便后续节段定位及拼装,可进行多节段拼装,拼装节段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同时起到A型管廊件和B型管廊件节段间湿接缝施工的支护和模板作用。并且管廊的侧壁采用预制叠合板,第一预制钢构件和第二预制钢构件的设置,方便后期拆除及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型管廊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B型管廊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3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A型管廊件,2-B型管廊件,3-承口端,31-第一预制钢构件,32-插槽,4-插接部,41-第二预制钢构件,42-插件,5-预制叠合板,6-顶板,7-底板,8-刃脚,9-湿接缝钢筋,10-型钢连接件,11-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包括一节A型管廊件1和一节B型管廊件2,A型管廊件1的左右两端部均设有承口端3,B型管廊件2和A型管廊件1的区别在于,B型管廊件2的左端部设有插接部4,其他结构均相同,相邻的承口端3与插接部4承插配合,通过承口端3和插接部4的设置,方便后续节段定位及拼装,可进行多节段拼装,拼装节段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同时起到A型管廊件1和B型管廊件2节段间湿接缝施工的支护和模板作用,A型管廊件1和B型管廊件2通过承口端3和插接部4配合后浇注湿接缝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A型管廊件1包括两个预制叠合板5、顶板6、隔墙11以及底板7,两个预制叠合板5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刃脚8,顶板6浇筑在前后两个预制叠合板5之间,且顶板6的顶部均与两个预制叠合板5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底板7浇筑在两个刃脚8之间,底板7位于刃脚8的上部,隔墙11浇筑在顶板6和底板7之间,两个预制叠合板5的内部均预埋湿接缝钢筋9,承口端3包括第一预制钢构件31和插槽32,第一预制钢构件3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刃脚8,第一预制钢构件31固定在预制叠合板5的端部,插槽32开设在第一预制钢构件31的一侧壁,且插槽32位于远离预制叠合板5的一侧,A型管廊件1的湿接缝钢筋9的两端部均穿过预制叠合板5延伸至第一预制钢构件31的内部,插接部4包括第二预制钢构件41和插件42,第二预制钢构件4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刃脚8,第二预制钢构件41固定在B型管廊件2的预制叠合板5的左端部,插件42固定在第二预制钢构件41的左侧壁上,且插件42的右部分位于第二预制钢构件41的内部,插件42的左部分向远离预制叠合板5的方向延伸,B型管廊件2的湿接缝钢筋9的左端部穿过预制叠合板5延伸至第二预制钢构件41的内部,刃脚8的设置便于下沉作业,第一预制钢构件31和第二预制钢构件41的设置,方便后期拆除及重复利用。
进一步的,预制叠合板5的内部固定有若干型钢连接件10,若干型钢连接件10纵向和横向交错分布,提高预制叠合板5的强度。
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放坡开挖基坑,坑底整平,施工垫层。
步骤二:开挖井内土,在A型管廊件1内架设钢隔板进行临时支撑,将A型管廊件1下沉至设计标高。
步骤三:浇筑封底混凝土,浇筑顶板6、底板7及隔墙11,拆除A型管廊件1的钢隔板。
步骤四:放坡开挖第二节基坑,坑底整平,施工垫层,定位B型管廊件2。
步骤五:开挖井内土,在B型管廊件2内架设钢板进行临时支撑,将B型管廊件2下沉至设计标高。
步骤六:浇筑封底混凝土,浇筑顶板6、底板7及隔墙11,拆除B型管廊件2的钢隔板。
步骤七:浇筑A型管廊件1与B型管廊件2现浇段,浇筑完成后将相邻的第一预制钢构件31和第二预制钢构件41中位于前后预制叠合板5之间的部分拆除,将A型管廊件1内的隔墙11和B型管廊件2内的隔墙11浇筑为一体,完成两节段的施工。
如需进行更多节段的施工,增加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八:放坡开挖下一节基坑,坑底整平,施工垫层,定位下一节B型管廊件2。
步骤九:开挖井内土,在下一节B型管廊件2内架设钢隔板进行临时支撑,将下一节B型管廊件2下沉至设计标高。
步骤十:浇筑封底混凝土,浇筑顶板6、底板7及隔墙11,拆除下一节B型管廊件2的钢隔板。
步骤十一:浇筑上一节B型管廊件2与下一节B型管廊件2现浇段,浇筑完成后将相邻的第一预制钢构件31和第二预制钢构件41中位于前后预制叠合板5之间的部分拆除,将上一节B型管廊件2内的隔墙11和下一节B型管廊件2内的隔墙11浇筑为一体。
重复步骤八到步骤十一直至完成所有节段的施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节A型管廊件和至少一节B型管廊件;
所述A型管廊件的两端部均设有承口端;
所述B型管廊件和所述A型管廊件的区别在于,所述B型管廊件的其中一端部设有插接部,其他结构均相同;
相邻的所述承口端与所述插接部承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所述A型管廊件包括两个预制叠合板、顶板、以及底板;
两个所述预制叠合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刃脚;
所述顶板浇筑在两个所述预制叠合板之间,且所述顶板的顶部均与两个所述预制叠合板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底板浇筑在两个所述刃脚之间,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刃脚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预制叠合板的内部均预埋湿接缝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口端包括第一预制钢构件和插槽;
所述第一预制钢构件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刃脚;
所述第一预制钢构件固定在所述预制叠合板的端部;
所述插槽开设在所述第一预制钢构件的一侧壁,且所述插槽位于远离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所述A型管廊件的所述湿接缝钢筋的两端部均穿过所述预制叠合板延伸至所述第一预制钢构件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二预制钢构件和插件;
所述第二预制钢构件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刃脚;
所述第二预制钢构件固定在所述B型管廊件的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一端部;
所述插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钢构件的一侧壁上,且所述插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预制钢构件的内部,所述插件的另一部分向远离所述预制叠合板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所述B型管廊件的所述湿接缝钢筋的一端部穿过所述预制叠合板延伸至所述第二预制钢构件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叠合板的内部固定有若干型钢连接件,若干所述型钢连接件纵向和横向交错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隔墙;
所述隔墙浇筑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CN201920780268.X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 Active CN210459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0268.XU CN210459287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0268.XU CN210459287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9287U true CN210459287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3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0268.XU Active CN210459287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9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4422B (zh) 一种可装配埋入式预制空心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2966119B (zh) 土工格栅加筋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9356173A (zh) 一种拼装式锚杆框架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68124B (zh) 一种预浇筑加强重型混凝土护土墙
KR100401279B1 (ko) 지하 구조물 시공법
CN105545323A (zh) 隧道明洞衬砌的施工方法
CN108035379B (zh) 一种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JP4881555B2 (ja) 地下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210369032U (zh) 一种插口式预制混凝土拼装的挡墙单元及其拼装挡墙
CN213143117U (zh) 一种装配式键槽基础挡土墙结构
KR20110096339A (ko) 피에이치씨파일로 구성된 흙막이벽을 이용한 건물 지하층 구조체의 시공방법
KR100824713B1 (ko) 피씨벽판을 이용한 선반식 옹벽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CN210459287U (zh) 一种采用沉井施工的综合管廊
CN107761759B (zh) 一种l型混凝土挡墙
CN214939439U (zh) 一种新型排水涵洞
CN109098720A (zh) 预制组合式地下构筑物产品及施工方法
CN111894036B (zh) 一种条形基础建筑物增设地下室的施工方法
KR100562686B1 (ko) 강널말뚝과 현장타설 콘크리트를 이용한 지하 구조체 및그의 시공방법
CN209620049U (zh) 一种拼装式锚杆框架梁结构
KR101306626B1 (ko) 블럭을 이용한 옹벽 및 그 축조방법
KR101524302B1 (ko) 무가시설의 지중 구조물 시공방법
KR101288602B1 (ko) 결속밴드로 머리가 연결된 기성 콘크리트 말뚝을 이용한 지하차도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CN220117275U (zh) 一种台阶式预制混凝土路堑挡土墙
CN22005807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挡土墙
CN113605370B (zh) 原有地下连续墙变永久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