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1779U -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1779U
CN210451779U CN201921578586.4U CN201921578586U CN210451779U CN 210451779 U CN210451779 U CN 210451779U CN 201921578586 U CN201921578586 U CN 201921578586U CN 210451779 U CN210451779 U CN 210451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injection molding
data line
connector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85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785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1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1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17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载具循环机构用于循环输送承载治具,第一移送机构将连接器移送至承载治具,第二移送机构将承载治具移送至第二供料机构输出的线材处,焊接机构将连接器与线材焊接在一起,第一注塑机构对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注塑包覆,第二注塑机构对第一注塑机构加工后的产品进行二次注塑包覆,在第一注塑机构和第二注塑机构进行注塑前后,线材综合测试机会通过承载治具上的触点对线材进行导通、短路等综合测试;实现数据线全工序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提升数据线的生产制造效率及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程生活办公的必备工具之一,当智能电子设备的电量耗尽后,需要利用数据线对智能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数据线已经成为必备的电子配件之一。
现有技术生产一条普通的数据线时,需要十多个人分别手作业才能完成,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且人工作业造成生产质量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实现数据线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提升数据线的生产制造效率及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第一供料机构、第二供料机构、载具循环机构、第一移送机构、第二移送机构、焊接机构、第一注塑机构、第二注塑机构及线材综合测试机,载具循环机构用于循环输送承载治具,第一移送机构用于将第一供料机构输出的连接器移送至承载治具,第二移送机构将载具循环机构输送的带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移送至第二供料机构输出的线材处,焊接机构将第一移送机构移送的承载治具的连接器与第二供料机构输送的线材焊接在一起,第一注塑机构用于对焊接机构处理后的承载治具承载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注塑包覆,第二注塑机构用于对第一注塑机构注塑包覆后的产品进行注塑包覆,线材综合测试机在第一注塑机构和第二注塑机构工作前后对承载治具上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自动测试。
其中,第一移送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定位治具及第一推动单元,定位治具具有穿孔及与穿孔连通的让位孔,第一推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推件,第一推件滑动容设于穿孔内,第一机械手将第一供料机构输出的连接器经由让位孔放入穿孔内,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件将穿孔内的连接器推入承载治具的承载孔内。
其中,第一移送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的末端设有用于夹住承载治具的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载板、两个第二驱动件及两个第一夹板,两个第二驱动件设置于第一载板,两个第一夹板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两个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第一夹板夹住承载治具;两个第一夹板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导向突柱,承载治具的两侧设有用于容设导向突柱的导向盲槽。
其中,导向突柱设有便于伸入导向盲槽内的导向斜面。
其中,第二供料机构包括自动送线组件、自动裁线组件及转盘组件,自动送线组件用于释放线材,自动裁线组件用于切断自动送线组件释放的线材,转盘组件用于承载并移动自动裁线组件切断后的线材;转盘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的盘体、用于驱动盘体转动的第三驱动件、设置于盘体上端的多个夹线治具、设置于盘体下端的多个托持单元,多个夹线治具、多个托持单元均环绕盘体的转动轴线设置,夹线治具用于承载自动裁线组件切断后的线材,托持单元包括第四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托件,第四驱动件驱动托件突伸出盘体的边缘以使得托件托住承载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焊接机构用于将托件托住的承载治具的连接器与夹线治具承载的线材焊接在一起。
其中,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三机械手,线材综合测试机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第三机械手的末端设有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的构造与第一夹持件的构造相同,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焊接机构处理后的承载治具,第三机械手用于将承载治具移送至第一检测机构末端,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综合测试仪、设置在注塑机构的模具内并用于导通综合测试仪的检测触点,第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经焊接机构焊接后数据线两端的连接器与线材是否导通、阻值是否在预定范围内。
其中,第一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机架、设置于注塑机架的下模及第四机械手、设置于第四机械手末端并与下模配合使用的上模、设置于上模的第三夹持件,第三夹持件用于夹持焊接机构处理后的承载治具,下模设有第一腔体及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容设第三夹持件夹住的承载治具,第二腔体用于容设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注塑机架还设有注塑单元,注塑单元经由上模或/和下模向第二腔体内注入包覆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的熔融塑料。
其中,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二注塑机构,第二注塑机构与第一注塑机构的构造相同,第二注塑机构用于对第一注塑机构包覆处理后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第二次注塑包覆。
其中,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移料机械手,线材综合测试机包括第二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第二注塑机构注塑处理后的数据线进行检测处理,移料机械手将第二检测机构检测后的成品数据线移送至良品收集处或不良品收集处。
其中,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载具回位机构,载具回位机构包括承载架、第五机械手、第六机械手及压持组件,第五机械手将移料机械手处理后的承载治具移送至承载架,压持组件将第五机械手移送的承载治具压持在承载架上,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件将穿孔内的连接器推入压持组件压持住的承载治具的承载孔内,第六机械手将承载架上承载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移送至载具循环机构。
有益效果:载具循环机构用于循环输送承载治具,第一移送机构用于将第一供料机构输出的连接器移送至承载治具,第二移送机构将载具循环机构输送的带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移送至第二供料机构输出的线材处,焊接机构将第一移送机构移送的承载治具的连接器与第二供料机构输送的线材焊接在一起,第一注塑机构用于对焊接机构处理后的承载治具承载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注塑包覆,第二注塑机构对第一注塑机构加工后的产品进行二次注塑包覆,在第一注塑机构和第二注塑机构进行注塑前后,线材综合测试机会通过承载治具上的触点对线材进行导通、短路等综合测试;实现数据线全工序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提升数据线的生产制造效率及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机械手、第一推动单元及载具回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治具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治具的同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注塑机构或第二注塑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供料机构 2—第二供料机构 3—载具循环机构
4—第一移送机构 5—第二移送机构 6—焊接机构
7—第一注塑机构 8—第一机械手 9—定位治具
11—第一推动单元 12—穿孔 13—让位孔
14—第一推件 15—第二机械手 16—第一夹持件
17—第一载板 18—第二驱动件 19—第一夹板
21—导向突柱 22—承载治具 23—导向盲槽
24—自动送线组件 25—自动裁线组件 26—转盘组件
27—盘体 28—夹线治具 29—托持单元
31—托件 32—第一检测机构 33—第三机械手
34—注塑机架 35—下模 36—第四机械手
37—上模 38—第二注塑机构 39—载具回位机构
41—承载架 42—第五机械手 43—第六机械手
44—压持组件 45—压杆 46—注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第一供料机构1、第二供料机构2、载具循环机构3、第一移送机构4、第二移送机构5、焊接机构6、第一注塑机构7、第二注塑机构38及线材综合测试机,第一供料机构1用于供应数据线所用的连接器,优选地,第一供料机构1为振动盘,第二供料机构2用于供应导电线材,载具循环机构3用于循环输送承载治具22,第一移送机构4用于将第一供料机构1输出的连接器移送至载具循环机构3所输送的承载治具22,第二移送机构5将载具循环机构3输送的带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22移送至第二供料机构2输出的线材处,焊接机构6将第一移送机构4移送的承载治具22的连接器与第二供料机构2输送的线材焊接在一起,实现连接器与线材的自动焊接,第一注塑机构7用于对焊接机构6处理后的承载治具22承载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注塑包覆,避免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外露;第二注塑机构28用于对第一注塑机构7注塑包覆后的产品进行注塑包覆,线材综合测试机在第一注塑机构7和第二注塑机构28工作前后对承载治具22上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自动测试。
在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载具循环机构3用于循环输送承载治具22,第一移送机构4用于将第一供料机构1输出的连接器移送至承载治具22,第二移送机构5将载具循环机构3输送的带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22移送至第二供料机构2输出的线材处,焊接机构6将第一移送机构4移送的承载治具22的连接器与第二供料机构2输送的线材焊接在一起,第一注塑机构7用于对焊接机构6处理后的承载治具22承载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注塑包覆,第二注塑机构28对第一注塑机构7加工后的产品进行二次注塑包覆,在第一注塑机构7和第二注塑机构28进行注塑前后,线材综合测试机会通过承载治具上的触点对线材进行断路、短路及阻值超限等综合测试,若出现断路、短路及阻值超限,则不会进行注塑,直接进行排不良品操作。在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了数据线全工序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提升数据线的生产制造效率及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6所示,第一移送机构4包括第一机械手8、定位治具9及第一推动单元11,定位治具9具有穿孔12及与穿孔12连通的让位孔13,穿孔12贯穿定位治具9的前后两侧,让位孔13自定位治具9的顶面凹设而成。
所述第一推动单元11包括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推件14,第一驱动件为伸缩气缸,第一推件14滑动容设在穿孔12内,第一推件14与第一驱动件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机械手8将第一供料机构1输出的连接器经由让位孔13放入穿孔12内,本实施例中,第一机械手8的末端设有气缸夹,气缸夹为现有技术,气缸夹用于夹住第一供料机构1输出的连接器,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件14移动,移动的第一推件14进入穿孔12内,进而抵触推动穿孔12内的连接器移动,使得穿孔12内的连接器移出定位治具9而进入承载治具22的承载孔内。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第一移送机构4包括第二机械手15,第二机械手15的末端设有用于夹住承载治具22的第一夹持件16;第一夹持件16包括第一载板17、两个第二驱动件18及两个第一夹板19,两个第二驱动件18设置在第一载板17上,两个第一夹板19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驱动件18的输出端上,第二驱动件18为伸缩气缸,第一夹板19与伸缩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两个第二驱动件18用于驱动两个第一夹板19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两个第二驱动件18用于驱动两个第一夹板19夹住承载治具22;两个第一夹板19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导向突柱21,承载治具22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容设导向突柱21的导向盲槽23。当两个第一夹板19夹住承载治具22之后,导向突柱21伸入导向盲槽23内,利用导向突柱21与导向盲槽23的配合,防止承载治具22从两个第一夹板19之间掉落,确保第一夹持件16可以稳固夹持住承载治具22。
导向突柱21设有便于伸入导向盲槽23内的导向斜面,提升第一夹持件16夹持承载治具22的夹持效率。导向突柱21采用硅胶制成,利用硅胶的柔软特性吸收第一夹板19与承载治具22之间的碰撞力,降低第一夹板19与承载治具22之间的碰撞噪音;利用硅胶的变形特性,便于导引突柱快速挤入导向盲槽23内,提升第一夹持件16夹持承载治具22的夹持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第二供料机构2包括自动送线组件24、自动裁线组件25及转盘组件26,自动送线组件24用于释放线材,优选地,线材呈卷筒状,自动送线组件24驱动卷筒状的线材转动进而实现对线材的释放;自动裁线组件25用于切断自动送线组件24释放的线材,经由自动裁线组件25的设置,当自动送线组件24的线材释放预定长度后,自动裁线组件25剪断自动送线组件24释放的线材;转盘组件26用于承载并移动自动裁线组件25切断后的线材。
转盘组件26包括转动设置的盘体27、用于驱动盘体27转动的第三驱动件、设置在盘体27上端上的多个夹线治具28、设置在盘体27下端上的多个托持单元29,多个夹线治具28、多个托持单元29均围绕盘体27的转动轴线呈环形设置,夹线治具28用于承载自动裁线组件25切断后的线材。
托持单元29包括第四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托件31,第四驱动件可以为伸缩气缸,第四驱动件驱动托件31突伸出盘体27的边缘以使得托件31托住承载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22,焊接机构6用于将托件31托住的承载治具22的连接器与夹线治具28承载的线材焊接在一起。
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三机械手33,线材综合测试机包括第一检测机构32,第三机械手33的末端设有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的构造与第一夹持件16的构造相同,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焊接机构6处理后的承载治具22,当焊接机构6将承载治具22的连接器与线材焊接在一起之后,第三机械手33的第二夹持件夹住承载治具22,然后第三机械手33驱动承载治具22移动从而将承载治具22移送至第一检测机构32末端,第一检测机构32包括综合测试仪、设置在注塑机构的模具内并用于导通综合测试仪的检测触点,第一检测机构32用于检测经焊接机构焊接后数据线两端的连接器与线材是否导通、阻值是否在预定范围内,若检测到断路、短路或阻值超限,则不会进行注塑,直接进行排不良品操作,提升数据线的生产良率。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第一注塑机构7包括注塑机架34、设置在注塑机架34上的下模35及第四机械手36、设置在第四机械手36末端上并与下模35配合使用的上模37、设置在上模37上的第三夹持件,第三夹持件用于夹持焊接机构6处理后的承载治具22,下模35上设置有第一腔体及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容设第三夹持件夹住的承载治具22,第三夹持件夹持住第一检测机构32检测为良品承载治具22所承载的连接器与线材,然后第四机械手36驱动上模37连带第三夹持件移动,使得第三夹持件夹住的承载治具22放入第一腔体内,并使得第二腔体容设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同时上模37将承载治具22压持在下模35上,且上模37遮盖住第二腔体的开口,注塑机架34还设有注塑单元46,注塑单元46经由上模37或/和下模35向第二腔体内注入包覆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的熔融塑料,待第二腔体内的熔融塑料冷却固话之后,即可形成包覆在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外侧的内包覆层。
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二注塑机构38,第二注塑机构38与第一注塑机构7的构造相同,第二注塑机构38用于对第一注塑机构7包覆处理后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第二次注塑包覆。当第一注塑机构7再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形成内包覆层之后,第二注塑机构38的第四机械手36将第一注塑机构7处理后的承载治具22移入其下模35中,然后对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二次注塑成型,形成包覆在内包覆层外侧的外包覆层,避免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外露,延长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料机械手,线材综合测试机还包括第二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第二注塑机构38注塑处理后的数据线成品进行检测处理,当第二注塑机构38完成注塑时候,承载治具22承载的连接器与线材形成成品数据线,第二检测机构自动检测成品数据线是否正常导通,然后移料机械手根据第二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将检测后的数据线移送至良品收集处或不良品收集处。
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载具回位机构39,载具回位机构39包括承载架41、第五机械手42、第六机械手43及压持组件44,第五机械手42将移料机械手处理后的承载治具22自动移送到承载架41上,压持组件44将第五机械手42移送的承载治具22压持在承载架41上,压持组件44包括伸缩气缸及连接在伸缩气缸上的压杆45,压杆45抵触在承载治具22的顶面上,进而将承载治具22压持在承载架41上,然后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件14将穿孔12内的连接器推入压持组件44压持住的承载治具22的承载孔内,避免连接器进入承载治具22中时承载治具22发生位置移动,第六机械手43将承载架41上承载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22移送至载具循环机构3,使得数据线可以再次自动生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料机构、第二供料机构、载具循环机构、第一移送机构、第二移送机构、焊接机构、第一注塑机构、第二注塑机构及线材综合测试机,载具循环机构用于循环输送承载治具,第一移送机构用于将第一供料机构输出的连接器移送至承载治具,第二移送机构将载具循环机构输送的带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移送至第二供料机构输出的线材处,焊接机构将第一移送机构移送的承载治具的连接器与第二供料机构输送的线材焊接在一起,第一注塑机构用于对焊接机构处理后的承载治具承载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注塑包覆,第二注塑机构用于对第一注塑机构注塑包覆后的产品进行注塑包覆,线材综合测试机在第一注塑机构和第二注塑机构工作前后对承载治具上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自动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移送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定位治具及第一推动单元,定位治具具有穿孔及与穿孔连通的让位孔,第一推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推件,第一推件滑动容设于穿孔内,第一机械手将第一供料机构输出的连接器经由让位孔放入穿孔内,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件将穿孔内的连接器推入承载治具的承载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移送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的末端设有用于夹住承载治具的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载板、两个第二驱动件及两个第一夹板,两个第二驱动件设置于第一载板,两个第一夹板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两个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第一夹板夹住承载治具;两个第一夹板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导向突柱,承载治具的两侧设有用于容设导向突柱的导向盲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向突柱设有便于伸入导向盲槽内的导向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供料机构包括自动送线组件、自动裁线组件及转盘组件,自动送线组件用于释放线材,自动裁线组件用于切断自动送线组件释放的线材,转盘组件用于承载并移动自动裁线组件切断后的线材;转盘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的盘体、用于驱动盘体转动的第三驱动件、设置于盘体上端的多个夹线治具、设置于盘体下端的多个托持单元,多个夹线治具、多个托持单元均环绕盘体的转动轴线设置,夹线治具用于承载自动裁线组件切断后的线材,托持单元包括第四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托件,第四驱动件驱动托件突伸出盘体的边缘以使得托件托住承载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焊接机构用于将托件托住的承载治具的连接器与夹线治具承载的线材焊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三机械手,线材综合测试机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第三机械手的末端设有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的构造与第一夹持件的构造相同,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焊接机构处理后的承载治具,第三机械手用于将承载治具移送至第一检测机构末端,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综合测试仪、设置在注塑机构的模具内并用于导通综合测试仪的检测触点,第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经焊接机构焊接后数据线两端的连接器与线材是否导通、阻值是否在预定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机架、设置于注塑机架的下模及第四机械手、设置于第四机械手末端并与下模配合使用的上模、设置于上模的第三夹持件,第三夹持件用于夹持焊接机构处理后的承载治具,下模设有第一腔体及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容设第三夹持件夹住的承载治具,第二腔体用于容设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注塑机架还设有注塑单元,注塑单元经由上模或/和下模向第二腔体内注入包覆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的熔融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二注塑机构,第二注塑机构与第一注塑机构的构造相同,第二注塑机构用于对第一注塑机构包覆处理后的连接器与线材的焊接处进行第二次注塑包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移料机械手,线材综合测试机包括第二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第二注塑机构注塑处理后的数据线成品进行检测处理,移料机械手将第二检测机构检测后的数据线移送至良品收集处或不良品收集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还包括载具回位机构,载具回位机构包括承载架、第五机械手、第六机械手及压持组件,第五机械手将移料机械手处理后的承载治具移送至承载架,压持组件将第五机械手移送的承载治具压持在承载架上,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件将穿孔内的连接器推入压持组件压持住的承载治具的承载孔内,第六机械手将承载架上承载有连接器的承载治具移送至载具循环机构。
CN201921578586.4U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51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8586.4U CN210451779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8586.4U CN210451779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1779U true CN210451779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3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858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51779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1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9075A (zh) * 2019-09-23 2019-11-29 杜守军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9075A (zh) * 2019-09-23 2019-11-29 杜守军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7234B (zh) 一种接线端子用金属弹片的生产方法和金属弹片的切筋折弯设备
KR20140085070A (ko) 피어싱 시스템
CN210451779U (zh)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CN110605812A (zh) 一种座椅螺母自动上下料设备
WO2018145445A1 (zh) 一种汽车行李架的自动螺柱点焊装置
CN211727259U (zh) 一种冲床自动送料装置
CN113923888A (zh) 一种电路板上导电橡胶装配装置
CN110509075A (zh)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生产设备
CN218800149U (zh) 一种双金动触头的焊接设备
CN217296027U (zh) 螺母自动上料机构
CN218602489U (zh) 一种直线式软包蓝牙电池封装设备
CN210910902U (zh) 一种座椅螺母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2202029B (zh) 一种连接器用单芯线材全自动加工组装流水线
CN211045960U (zh) 矩形重载电连接器的内置接触簧片数控全自动装配机
CN112820533A (zh) 一种碳刷架碳刷自动绕线机构
CN110040324B (zh) 电池立式套标机构及其电池组合焊接机
CN108376896B (zh) 无缝外壳成型装置
CN210818281U (zh) 一种齿圈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09434461B (zh)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CN112872773A (zh) 轴套自动压装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5985702U (zh) 一种连接器自动装夹流水线
CN212761711U (zh) 一种双工位上料镭射焊接装置
CN215356796U (zh) 激光切割上下料搬运系统
CN218311039U (zh) 一种smc产品开孔夹持装置
CN218084258U (zh) 注塑产品加工成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