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6698U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6698U
CN210446698U CN201920831734.2U CN201920831734U CN210446698U CN 210446698 U CN210446698 U CN 210446698U CN 201920831734 U CN201920831734 U CN 201920831734U CN 210446698 U CN210446698 U CN 210446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old
pot
pa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17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太阳
陈炜杰
王帅
罗绍生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317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6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6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6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包括:本体部和盛放部,盛放部适于设置在本体部内,盛放部包括:第一盛放腔和第二盛放腔,第一盛放腔和第二盛放腔彼此分隔开,第一盛放腔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置成在本体部内液面上升时允许液体通过并进入到第一盛放腔以及允许第一盛放腔内的液体通过第一通孔而排出第一盛放腔外,第二盛放腔设置成至少用于收集从第一盛放腔流出的浮沫和/或液体。由此,通过本体部和盛放部配合,锅具烹饪肉食时,能够使浮沫和/或液体收集在第二盛放腔内,可以使肉和血沫自动分离,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去除血沫的工作目的,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度。

Description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具有该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烹饪食材过程中,例如对肉类食材进行焯水时,会在汤汁表面产生血沫,以电压力锅为例说明,当在电压力锅中放置生肉类食物加压烹饪时,肉类中的血水加热后会转变为血沫,附着在肉表面或者漂浮在汤汁表面,无法有效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该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能够使浮沫和/或液体与食材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包括:本体部和盛放部,所述盛放部适于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内,所述盛放部包括:第一盛放腔和第二盛放腔,所述第一盛放腔和所述第二盛放腔彼此分隔开,所述第一盛放腔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成在所述本体部内液面上升时允许液体通过并进入到所述第一盛放腔以及允许所述第一盛放腔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而排出所述第一盛放腔外,所述第二盛放腔设置成至少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一盛放腔流出的浮沫和/或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通过本体部和盛放部配合,锅具烹饪肉食时,能够使浮沫和/或液体收集在第二盛放腔内,可以使肉和血沫自动分离,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去除血沫的工作目的,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盛放腔和所述第二盛放腔嵌套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盛放腔环绕所述第一盛放腔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盛放腔向下突出所述第一盛放腔,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盛放腔的底部与向下突出所述第二盛放腔的第一盛放腔部分围绕形成一食材放置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盛放部包括:盛放部外周壁、盛放部内周壁、盛放部底部连接壁和隔板,所述盛放部外周壁位于所述盛放部内周壁的外侧,所述盛放部底部连接壁连接在所述盛放部外周壁和所述盛放部内周壁的底部之间,所述盛放部外周壁、所述盛放部底部连接壁和所述盛放部内周壁围成所述第二盛放腔,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盛放部内周壁上,所述盛放部内周壁和所述隔板围成所述第一盛放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均布在所述隔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相对所述盛放部内周壁的位置可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盛放部内周壁的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上段部分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允许所述浮沫和/或所述液体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盛放部内周壁的上端高度低于所述盛放部外周壁的上端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盛放部内周壁上设置高度不同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用于支撑所述隔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盛放腔和所述第二盛放腔由分隔壁分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允许所述浮沫和/或所述液体通过从所述第一盛放腔流向所述第二盛放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盛放腔的深度可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盛放部包括:盛放部本体和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盛放部本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构造为所述第一盛放腔的底壁,通过调高或调低所述隔板以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一盛放腔的深度,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盛放腔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盛放腔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包括:锅体部和上盖部,所述锅体部上设置有用于卡紧所述盛放部的卡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盛放部在外周侧形成密封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包括:锅体部和上盖部,所述盛放部包括盛放部外周壁,所述盛放部外周壁的上沿与所述锅体部的上沿贴合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包括:锅体部和上盖部,所述盛放部包括盛放部外周壁,所述盛放部外周壁与所述锅体部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盛放腔的中下部还设置有辅助腔,所述辅助腔与所述第二盛放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盛放腔和所述辅助腔均为环形,所述辅助腔位于所述第二盛放腔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腔的底壁与所述第二盛放腔的底壁平齐,所述辅助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顶壁构造为适于支撑隔板的支撑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介质置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盛放部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C-C处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盛放部的爆炸图;
图13是图11中盛放部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中D-D处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盛放部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盛放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锅具20;
本体部1;锅体部12;上盖部13;卡扣15;
盛放部2;
盛放部外周壁80;盛放部内周壁801;盛放部底部连接壁802;隔板803;第二通孔804;支撑筋805;盛放部本体806;第一盛放腔807;第一通孔808;第二盛放腔809;辅助腔8091;食材放置腔810;分隔壁811;介质置换部8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1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锅具20可以用电磁炉进行加热。
如图1-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20包括:本体部1和盛放部2,盛放部2适于设置在本体部1内,盛放部22可以用于盛放肉食(示意说明,但不限于此)。盛放部2包括:第一盛放腔807和第二盛放腔809,第一盛放腔807和第二盛放腔809彼此分隔开布置,第一盛放腔807设置有第一通孔808,第一通孔808设置成在本体部1内液面上升时,第一通孔808允许液体通过并进入到第一盛放腔807,并且,允许第一盛放腔807内的液体通过第一通孔808而排出第一盛放腔807外,第二盛放腔809设置成至少用于收集从第一盛放腔807流出的浮沫和/或液体,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一盛放腔807流出的浮沫和液体可以收集在第二盛放腔809内。
具体地,锅具20烹饪食材的过程为:首先将适量清水倒入本体部1内,当把食材放置在第一盛放腔807内后,例如将生肉食材(示意说明,不限于此)放入第一盛放腔807内,然后加热锅具20,锅具20内的水接近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水蒸气),使本体部1内的压强变大,在压力的作用下,本体部1内的水从第一通孔808流入第一盛放腔807,第一盛放腔807内的水位逐渐上升,水在上升过程中可以对放置在第一盛放腔807内的生肉食材进行加热,当水位超过第一盛放腔807边缘高度时,第一盛放腔807中的水开始溢出到第二盛放腔809,随着水继续从本体部1进入到第一盛放腔807,焯水过程从食材中清洗出的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逐渐溢出到第二盛放腔809,设定焯水完成后,加热停止,本体部1内气泡逐渐消失,本体部1内气压下降,第一盛放腔807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通孔808回流到本体部1内,完成焯水的食材则留在第一盛放腔807内。
并且,食材也可以放置在本体部1内,当食材放置在本体部1内时,焯水过程基本与食材放入第一盛放腔807内相同,只是在最后,完成焯水的食材留在本体部1内,此时,需要把盛放部2从本体部1内取出,然后才能从本体部1内把食材捞出。进一步地,肉类食材一般会在冷水阶段放入锅具20内,因此优选将肉类食材放置在本体部1内进行焯水,而蔬菜类食材一般适合在热水阶段放入,因此优选将蔬菜类食材放置在第一盛放腔807内进行焯水,此时,仅需控制好锅具20内水沸腾的时间,就可以很方便地控制焯水的时间。
其中,使用本申请的锅具20对食材进行焯水的过程中,从食材中清洗出的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会逐渐溢出到第二盛放腔809内,并且,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会保存在第二盛放腔809内,能够使食材与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自动分离,可以实现自动去除血沫的工作目的,从而可以避免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附着在食材上,同时,也可以省去手动使食材与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分离的步骤,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度。
由此,通过本体部1和盛放部2配合,锅具20烹饪肉食时,能够使浮沫和/或液体收集在第二盛放腔809内,可以使肉和血沫自动分离,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去除血沫的工作目的,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盛放腔807和第二盛放腔809嵌套配合,如此设置能够使从第一盛放腔807内溢出的水更加方便地收集在第二盛放腔809内,从而可以使第一盛放腔807和第二盛放腔809的布置形式更加合理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二盛放腔809环绕第一盛放腔807布置,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将从第一盛放腔807内溢出的水、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全部收集在第二盛放腔809内,可以进一步防止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附着在食材上,从而可以提升食材的清洁程度。并且,锅具20烹饪食材时,锅具20中部的火力大,锅具20边缘的火力小,水沸腾翻滚时,水容易从锅具20中部向锅具20边缘流动,这样设置有利于水、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流向第二盛放腔809。同时,第一盛放腔807相当于一个置换腔,更有利于液体的上升,可以加快对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的冲刷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0和图14所示,第二盛放腔809向下突出第一盛放腔807,从而使得第二盛放腔809的底部与向下突出第二盛放腔809的第一盛放腔807部分围绕形成一食材放置腔810,其中,食材放入锅具20内进行焯水时,食材可以放在食材放置腔810内,从而可以实现将食材放入本体部1内进行焯水的工作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0和图14所示,盛放部2包括:盛放部外周壁80、盛放部内周壁801、盛放部底部连接壁802和隔板803,盛放部外周壁80位于盛放部内周壁801的外侧,盛放部底部连接壁802连接在盛放部外周壁80和盛放部内周壁801的底部之间,盛放部外周壁80、盛放部底部连接壁802和盛放部内周壁801围成第二盛放腔809,隔板803设置在盛放部内周壁801上,盛放部内周壁801和隔板803围成第一盛放腔807,如此设置能够实现设置第一盛放腔807和第二盛放腔809的工作目的,可以使第一盛放腔807和第二盛放腔809的相对位置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8和图11所示,第一通孔808均布在隔板803上,这样设置能够使第一通孔808到本体部1内水面的距离最小,对锅具20进行加热时,可以更加方便水从第一通孔808流入第一盛放腔807,不对锅具20进行加热时,也可以使第一盛放腔807内的水快速从第一通孔808流入本体部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板803相对盛放部内周壁801位置可调,也可以理解为,在上下方向上,隔板803相对盛放部内周壁801的位置可调。具体地,对食材进行焯水时,如果用户将食材放在第一盛放腔807内,用户可以依据食材的多少,对隔板803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当食材较多时,把隔板803设置在更靠近盛放部内周壁801的下端的位置,从而可以保证一次就能把所有食材焯完,当食材较少时,把隔板803设置在更靠近盛放部内周壁801的上端的位置,食材焯水完成后,可以便于拿取食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0所示,盛放部内周壁801的位于隔板803上方的上段部分设置有第二通孔804,第二通孔804允许浮沫和/或液体通过,其中,对食材进行焯水的过程中,第一盛放腔807内水位较浅时,水、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可以通过第二通孔804流入第二盛放腔809,从而可以保证将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与食材分离开,并且,隔板803上方的上段部分能够对食材进行止挡,可以防止食材被冲入第二盛放腔8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盛放部内周壁801的上端高度低于盛放部外周壁80的上端高度,如此设置可以更加便于第一盛放腔807内的水、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流向第二盛放腔8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4所示,盛放部内周壁801上设置高度不同的支撑筋805,支撑筋805用于支撑隔板803。其中,隔板803装配在盛放部2内后,支撑筋805能够对隔板803进行支撑,可以使隔板803的位置更加稳固,从而可以保证隔板803的位置稳定性,并且,通过隔板803与高度不同的支撑筋805配合,可以使隔板803安装在盛放部2的不同高度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盛放腔807和第二盛放腔809由分隔壁811分隔开,分隔壁811既为上述实施例的盛放部内周壁801的上段部分,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能够使第一盛放腔807和第二盛放腔809的距离更近,可以使第一盛放腔807内的水、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更加容易地收集在第二盛放腔809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分隔壁8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804,第二通孔804允许浮沫和/或液体通过从第一盛放腔807流向第二盛放腔809,对食材进行焯水的过程中,第一盛放腔807内水位较浅时,水、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可以通过第二通孔804流入第二盛放腔809,从而可以保证将血沫、汤汁、农残物等物质与食材分离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可调,其中,用户可以根据食材的多少对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进行调节,当食材较多时,用户将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调深,当食材较少时,用户将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调浅,从而可以一次焯完所有食材,进而可以减少焯食材次数,也可以节约焯食材所用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盛放部2包括:盛放部本体806和高度可调地设置在盛放部本体806内的隔板803,隔板803构造为第一盛放腔807的底壁,通过调高或者调低隔板803,可以增加或者减小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从而可以实现调节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的工作目的,并且,隔板80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808,当本体部1内的水沸腾时,可以使本体部1内的水从第一通孔808流入第一盛放腔807,当本体部1内的水不沸腾时,第一盛放腔807内的水可以从第一通孔808流回本体部1内,从而可以使水在本体部1与第一盛放腔807内反复流动,进而可以保证将第一盛放腔807内的食材更好地焯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小于第二盛放腔809的深度,这样设置能够增大第二盛放腔809的体积,可以使第二盛放腔809收集更多的浮沫和/或液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体部1包括:锅体部12和上盖部13,锅体部12上设置有用于卡紧盛放部2的卡扣15,盛放部2放入锅体部12后,使用卡扣15将盛放部2与锅体部12装配在一起,可以进一步提升本体部1的密封性,也可以防止本体部1内的压强将盛放部2顶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部1与盛放部2在外周侧形成密封配合,其中,由于本体部1与盛放部2之间的密封性越好,从本体部1内流入盛放部2的水量越多,因此,这样设置能够提升锅具20的密封性,可以增大本体部1内的压强,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大流入盛放部2的水量。
其中,锅具20烹饪食材时,上盖部13将盛放部2盖上,如此设置能够减少锅具20内水沸腾所需的时间,可以减小锅具20烹饪食材所需时间,并且,也能够避免外界物体进入锅具20内,可以保证食材清洁卫生,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的食用安全性,同时,也能够防止水蒸气迅速流出锅具20,可以保证锅具20内气体的压强,从而可以保证锅具20内水位能够上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盛放部2包括盛放部外周壁80,盛放部外周壁80的上沿与锅体部12的上沿贴合密封,其中,锅具20烹饪食材时,上盖部13将盛放部2盖上,如此设置能够减少锅具20内水沸腾所需的时间,可以减小烹饪食材所需时间,并且,也能够避免外界物体进入锅具20内,可以保证食材清洁卫生,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的食用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保证锅具20内气体的压强,从而可以保证水位能够上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盛放部2包括盛放部外周壁80,盛放部外周壁80与锅体部12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可以设置为硅胶圈、密封胶带等,密封结构具有密封作用,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锅具20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6所示,第二盛放腔809的中下部还设置有辅助腔8091,辅助腔8091与第二盛放腔809连通,辅助腔8091由于与第二盛放腔809连通,因此也能够收集血沫,并且由于辅助腔8091位于第二盛放腔809的中下部,因此辅助腔8091的相对位置更低,这样能够有效阻止血沫上浮溢出,使得收集的血沫能够更多的留存在辅助腔8091内,阻止血沫上浮逃逸。
进一步,第二盛放腔809和辅助腔8091均为环形,且辅助腔8091位于第二盛放腔809的内侧,这样由于辅助腔8091向内突出,使得隔板803的下方形成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在水被加热沸腾后,液面更易上升,从而使得血沫能够快速升高并被收集在第二盛放腔809和辅助腔8091内。
如图16和图17所示,辅助腔8091的底壁与第二盛放腔809的底壁平齐,这样使得辅助腔8091和第二盛放腔809构成的双环形腔体结构的截面大体为L形。同时,辅助腔8091的顶壁构造为适于支撑隔板803的支撑面(即上壁面),这样设置一方面使得辅助腔8091的位置更低,能够使得血沫不易上浮溢出,同时辅助腔8091还能支撑隔板3,可以省略或减少固定隔板3的结构。
优选地,在图16和图17的实施例中,隔板3的高度可调,具体调节方式可与上面描述实施例的调节方式相同或者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图17的实施例中,隔板803的底部设置有介质置换部812,介质置换部812可以是一环形结构且固定在隔板803的底面,介质置换部812可以利用第一介质如水蒸气置换其内腔813中的第二介质如水,置换后水被排出,从而抬升整个液面,这样更加有助于血沫上升并更易被第二盛放腔809所捕获和收集,隔板803对应介质置换部812的部分可以不设置第一通孔808(使得内腔813的顶部被隔板803封闭而下端敞开),也就是说,第一通孔808可以环绕在介质置换部812之外,这样更有利于介质置换部812的内腔813建立气体压力排出水,使得液面能够快速上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锅具20,锅具20设置安装在烹饪器具上,该锅具20烹饪食材时,能够使浮沫和/或液体收集在第二盛放腔809内,可以使肉和血沫自动分离,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去除血沫的工作目的,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4)

1.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1);
盛放部(2),所述盛放部(2)适于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内,所述盛放部(2)包括:第一盛放腔(807)和第二盛放腔(809),所述第一盛放腔(807)和所述第二盛放腔(809)彼此分隔开,所述第一盛放腔(807)设置有第一通孔(808),所述第一通孔(808)设置成在所述本体部(1)内液面上升时允许液体通过并进入到所述第一盛放腔(807)以及允许所述第一盛放腔(807)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808)而排出所述第一盛放腔(807)外,所述第二盛放腔(809)设置成至少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一盛放腔(807)流出的浮沫和/或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放腔(807)和所述第二盛放腔(809)嵌套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盛放腔(809)环绕所述第一盛放腔(807)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盛放腔(809)向下突出所述第一盛放腔(807),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盛放腔(809)的底部与向下突出所述第二盛放腔(809)的第一盛放腔(807)部分围绕形成一食材放置腔(8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2)还包括:
盛放部外周壁(80)、盛放部内周壁(801)、盛放部底部连接壁(802)和隔板(803),所述盛放部外周壁(80)位于所述盛放部内周壁(801)的外侧,所述盛放部底部连接壁(802)连接在所述盛放部外周壁(80)和所述盛放部内周壁(801)的底部之间,所述盛放部外周壁(80)、所述盛放部底部连接壁(802)和所述盛放部内周壁(801)围成所述第二盛放腔(809),所述隔板(803)设置在所述盛放部内周壁(801)上,所述盛放部内周壁(801)和所述隔板(803)围成所述第一盛放腔(8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808)均布在所述隔板(8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03)相对所述盛放部内周壁的位置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内周壁的位于所述隔板(803)上方的上段部分设置有第二通孔(804),所述第二通孔(804) 允许所述浮沫和/或所述液体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内周壁(801)的上端高度低于所述盛放部外周壁(80)的上端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内周壁上设置高度不同的支撑筋(805),所述支撑筋(805)用于支撑隔板(80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放腔(807)和所述第二盛放腔(809)由分隔壁(811)分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8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804),所述第二通孔(804)允许所述浮沫和/或所述液体通过从所述第一盛放腔(807)流向所述第二盛放腔(809)。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可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2)还包括:盛放部本体(806)和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盛放部本体(806)内的隔板(803),所述隔板(803)构造为所述第一盛放腔(807)的底壁,通过调高或调低所述隔板(803)以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所述隔板(803)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808)。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放腔(807)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盛放腔(809)的深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包括:锅体部(12)和上盖部(13),所述锅体部(12)上设置有用于卡紧所述盛放部(2)的卡扣(15)。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与所述盛放部(2)在外周侧形成密封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包括:锅体部(12)和上盖部(13),所述盛放部(2)包括盛放部外周壁(80),所述盛放部外周壁(80)的上沿与所述锅体部(12)的上沿贴合密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包括:锅体部(12)和上盖部(13),所述盛放部(2)包括盛放部外周壁(80),所述盛放部外周壁(80)与所述锅体部(12)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盛放腔(809)的中下部还设置有辅助腔(8091),所述辅助腔(8091)与所述第二盛放腔(809)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盛放腔(809)和所述辅助腔(8091)均为环形,所述辅助腔(8091)位于所述第二盛放腔(809)的内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腔(8091)的底壁与所述第二盛放腔(809)的底壁平齐,所述辅助腔(8091)的顶壁构造为适于支撑隔板(803)的支撑面。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03)的底部设置有介质置换部(812)。
24.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20)。
CN201920831734.2U 2019-05-31 2019-05-31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0446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1734.2U CN210446698U (zh) 2019-05-31 2019-05-31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1734.2U CN210446698U (zh) 2019-05-31 2019-05-31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6698U true CN210446698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0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1734.2U Active CN210446698U (zh) 2019-05-31 2019-05-31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6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7833A (zh) 一种蒸煮装置及设备
CN211534051U (zh) 烹饪器具、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附件
CN210871049U (zh) 烹饪器具
CN21044669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10446647U (zh) 烹饪器具
US20170354293A1 (en) Silicone liner for slow cooker
CN210446736U (zh) 烹饪器具的盛放部和烹饪器具
CN112006522B (zh) 烹饪器具、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附件以及控制方法
CN210121054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1067308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11673734U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21115511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2394632U (zh) 蒸笼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912731U (zh) 一种电饭煲用蒸笼及电饭煲
CN211066227U (zh) 防滴水锅盖及烹饪器皿
CN210870991U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附件
CN209826252U (zh) 电饭煲
CN209284982U (zh) 一种多功能蒸锅
CN21067304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10989647U (zh) 一种内胆组件及其蒸煮器
CN219088948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8105566U (zh) 烹饪器具
CN21490585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2465747U (zh) 滤糖蒸笼和烹饪器具
CN212326113U (zh) 蒸架以及具有蒸架的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