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6058U - 一种减震背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背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46058U CN210446058U CN201920970361.7U CN201920970361U CN210446058U CN 210446058 U CN210446058 U CN 210446058U CN 201920970361 U CN201920970361 U CN 201920970361U CN 210446058 U CN210446058 U CN 2104460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 fixing
- damping
- piece
-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背包,包括有背包本体、背带架和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有固定件、支撑件和具有弹性的缓冲件,固定件固定在背包本体上,支撑件固定在背带架上,缓冲件位于固定件与支撑件之间,且缓冲件的上端与固定件连接,缓冲件的下端与支撑件连接,固定件朝向支撑件的一侧还开设有垂直方向的滑槽,支撑件朝向固定件的一侧固定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动件,滑动件卡入滑槽后限制于滑槽内从而使支撑件与固定件活动连接,滑动件能够在滑槽内沿垂直方向滑动。背带架与背包本体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沿垂直方向相对滑动,当运动过程中背包本体发生晃动时,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减弱背包本体上下的晃动幅度,有效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背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背包。
背景技术
背包是重要的包类形式之一,是人们日常出行用于携带物品的重要工具。当人背包远足、旅行、通勤或进行运动训练时,人的步行基本属于倒置的单摆形式,背包跟随人体进行晃动,每次晃动肩部都会受到背包的施加力。该施加力包括背包的重力和晃动的加速度,背包的运动幅度越大,其加速度的数值也就越大,从而背包对肩部的施加力也就越大,大大增加了肩部压力,而且,人们在行动过程中,背包不仅会上下晃动,还会左右晃动,稳定性差,会加大背包者的不适感。
在申请号为CN201810348974.7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被动式透气减震背包。一种被动式透气减震背包,包括背包主体,其特征在于:背包主体的背面设有被动式透气减震结构,底板设在背包主体的背面上,底板的外侧设有顶板,所述的底板的四周边缘通过柔性密封侧面与顶板的四周边缘连接;所述的底板、顶板、柔性密封侧面组成腔体;位于顶板的外表面设有面层;位于底板与顶板之间的腔体内设有若干弧形弹簧片。
但是上述被动式透气减震背包,减震效果不够好,不能有效减轻肩部压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背包,该减震背包通过缓冲件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弱在运动过程中背包的晃动幅度,从而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背包,该减震背包能够使背包在晃动过程中沿着垂直方向顺滑移动,能够防止背包左右移动,提升稳定性,而且能够辅助缓冲件更好的发挥减震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背包,包括有背包本体、背带架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固定件、支撑件和具有弹性的缓冲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背包本体上,所述支撑件固定在背带架上,所述缓冲件位于固定件与支撑件之间,且缓冲件的上端与固定件连接,缓冲件的下端与支撑件连接,所述固定件朝向支撑件的一侧还开设有垂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支撑件朝向固定件的一侧固定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卡入滑槽后限制于滑槽内从而使支撑件与固定件活动连接,所述滑动件能够在滑槽内沿垂直方向滑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件与支撑件的设置使背带架与背包本体实现活动连接,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沿垂直方向相对滑动,当运动过程中背包本体发生晃动时,滑动件位于滑槽内垂直滑动,从而引导背包沿着垂直方向顺滑移动,当背包本体在往上晃动时,由于缓冲件与固定在背包本体上的固定件连接,且缓冲件本身具有弹性,因此被背包本体拉动时会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力,当背包本体在往下晃动时,由于缓冲件与固定在背包本体上的固定件连接,且缓冲件本身具有弹性,因此被背包本体拉动时会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减弱背包本体上下的晃动幅度,进而有效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滑动件与滑槽的设置能够使背包在晃动过程中沿着垂直方向顺滑移动,防止背包左右移动,提升稳定性,而且能够辅助缓冲件更好的发挥减震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阻尼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与固定件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下端与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端与支撑件连接,第二弹性件的下端与固定件连接,所述阻尼件设置于固定件与支撑件之间的中部位置,且所述固定件与支撑件均与阻尼件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与阻尼件的设置,起到弹簧加上阻尼的效果,能够有效实现减震,减弱在运动过程中背包的晃动幅度,从而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阻尼件均为首尾封闭的带状结构,所述固定件相对第一弹性件上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所述支撑件相对第一弹性件下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凸起与第一支撑凸起撑开固定形成垂直方向的长条结构;
所述固定件相对第二弹性件下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二固定凸起,所述支撑件相对第二弹性件上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凸起与第二支撑凸起撑开固定形成垂直方向的长条结构;
所述支撑件相对阻尼件的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三支撑凸起,所述阻尼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2个第三支撑凸起撑开固定形成水平方向的长条结构,所述固定件相对阻尼件的中部位置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插入阻尼件的中部位置,且限位凸起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持着阻尼件的上下两侧的内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弹性件、第一固定凸起和第一支撑凸起的设置,能够在背包本体在向上晃动时,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力;通过第二弹性件、第二固定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的设置,能够在背包本体在向下晃动时,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通过第三支撑凸起、限位凸起和阻尼件的设置,当背包本体发生振动时,能够有效阻止物体继续运动,实现减震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有效减弱在运动过程中背包的晃动幅度,从而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件与第二弹簧件均为2个,2个第一弹簧件分别设置于阻尼件的左右两侧,且以阻尼件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2个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于阻尼件的两侧下方,且以阻尼件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减震效果,减弱在运动过程中背包的晃动幅度,从而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朝向支撑件的一侧还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连接固定件的部位位于滑槽的边缘处,所述滑轨与滑槽边缘处相邻的侧面开设有向内凹的第一滑道,所述滑动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道相适配的第一滑轮,所述滑轨的宽度从连接固定件的部分至朝向支撑件的部分逐渐增加,使滑轨朝向支撑件的部分形成半包围形状围住所述第一滑道,且阻挡在滑槽外限制滑动件往外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背包本体与背带架相对滑动时,滑动件位于滑槽内进行相对滑动,第一滑轮伸入第一滑道内进行相对滑动,滑轨的设置可以阻挡滑动件往外移动,将滑动件限制于滑槽内,只能进行滑槽内的垂直移动,从而防止背包左右移动,提升稳定性,而且能够辅助缓冲件更好的发挥减震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与固定件彼此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件与固定件连接后内侧的凹槽围合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缓冲件、滑动件和滑轨均位于容纳腔内。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该减震背包的支撑件与固定件之间更加贴近,减小空间,同时使该减震背包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包括有固定部、卡接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支撑件上,所述卡接部通过连接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固定部与卡接部之间设置有容纳第一滑轮的第一卡座,当滑动件位于滑槽内时,所述第一卡座的位置与第一滑道的位置对应,使第一滑轮伸入第一滑道内,第一卡座一侧的部分卡接部抵持在滑槽内壁上,第一卡座另一侧的部分固定部与滑轨相接后将第一滑轮完全包围在固定部、卡接部、滑轨围合的空间内。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滑动件与滑槽的相对滑动更加稳定,加强该减震背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还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滑槽内开设有与第二滑轮相适配的第二滑道,所述固定部与卡接部之间的左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座,所述固定部与卡接部之间的右侧设置有容纳第二滑轮的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座与第二卡座通过连接部分隔开,所述第一卡座与第二卡座的朝向方向相反,当滑动件位于滑槽内时,所述第二卡座的位置与第二滑道的位置对应,使第二滑轮伸入第二滑道内,第二卡座一侧的部分卡接部抵持在第二滑道一侧的滑槽内壁上,第二卡座另一侧的部分固定部抵持在第二滑道另一侧的滑槽内壁上,所述固定部、卡接部、滑槽内壁围合形成完全包围第二滑轮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滑动件与滑槽的相对滑动更加稳定,加强该减震背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为2个,所述滑槽、滑轨数量对应为2个,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的数量均为2个以上,第一卡座与第二卡座的数量对应为2个以上,2个滑动件分别固定在2个第一弹性件远离阻尼件的一侧外,且2个滑动件以阻尼件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滑动件与滑槽的相对滑动更加稳定,加强该减震背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件与支撑件的设置使背带架与背包本体实现活动连接,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沿垂直方向相对滑动,当运动过程中背包本体发生晃动时,滑动件位于滑槽内垂直滑动,从而引导背包沿着垂直方向顺滑移动,当背包本体在往上晃动时,由于缓冲件与固定在背包本体上的固定件连接,且缓冲件本身具有弹性,因此被背包本体拉动时会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力,当背包本体在往下晃动时,由于缓冲件与固定在背包本体上的固定件连接,且缓冲件本身具有弹性,因此被背包本体拉动时会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减弱背包本体上下的晃动幅度,进而有效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滑动件与滑槽的设置能够使背包在晃动过程中沿着垂直方向顺滑移动,防止背包左右移动,提升稳定性,而且能够辅助缓冲件更好的发挥减震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一种减震背包的第一角度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一种减震背包的第二角度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一种减震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滑动件与缓冲件在固定件上的对应位置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滑动件与缓冲件在固定件上的对应位置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滑动件与缓冲件在支撑件上的对应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见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背包,包括有背包本体1、背带架2和减震机构3,减震机构3包括有固定件31、支撑件32和具有弹性的缓冲件33,固定件31固定在背包本体1上,支撑件32固定在背带架2上,缓冲件33位于固定件31与支撑件32之间,且缓冲件33的上端与固定件31连接,缓冲件33的下端与支撑件32连接,固定件31朝向支撑件32的一侧还开设有垂直方向的滑槽311,支撑件32朝向固定件31的一侧固定有与滑槽311相适配的滑动件4,滑动件4卡入滑槽311后限制于滑槽311内从而使支撑件32与固定件31活动连接,滑动件4能够在滑槽311内沿垂直方向滑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件31与支撑件32的设置使背带架2与背包本体1实现活动连接,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沿垂直方向相对滑动,当运动过程中背包本体1发生晃动时,滑动件4位于滑槽311内垂直滑动,从而引导背包沿着垂直方向顺滑移动,当背包本体1在往上晃动时,由于缓冲件33与固定在背包本体1上的固定件31连接,且缓冲件33本身具有弹性,因此被背包本体1拉动时会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力,当背包本体1在往下晃动时,由于缓冲件33与固定在背包本体1上的固定件31连接,且缓冲件33本身具有弹性,因此被背包本体1拉动时会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减弱背包本体1上下的晃动幅度,进而有效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滑动件4与滑槽311的设置能够使背包在晃动过程中沿着垂直方向顺滑移动,防止背包左右移动,提升稳定性,而且能够辅助缓冲件33更好的发挥减震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33包括有第一弹性件331、第二弹性件332和阻尼件333,第一弹性件331的上端与固定件31连接,第一弹性件331的下端与支撑件32连接,第二弹性件332的上端与支撑件32连接,第二弹性件332的下端与固定件31连接,阻尼件333设置于固定件31与支撑件32之间的中部位置,且固定件31与支撑件32均与阻尼件333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弹性件331、第二弹性件332与阻尼件333的设置,起到弹簧加上阻尼的效果,能够有效实现减震,减弱在运动过程中背包的晃动幅度,从而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31、第二弹性件332和阻尼件333均为首尾封闭的带状结构,固定件31相对第一弹性件331上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312,支撑件32相对第一弹性件331下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321,第一弹性件33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凸起312与第一支撑凸起321撑开固定形成垂直方向的长条结构;
固定件31相对第二弹性件332下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二固定凸起313,支撑件32相对第二弹性件332上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322,第二弹性件33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凸起313与第二支撑凸起322撑开固定形成垂直方向的长条结构;
支撑件32相对阻尼件333的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三支撑凸起323,阻尼件333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2个第三支撑凸起323撑开固定形成水平方向的长条结构,固定件31相对阻尼件333的中部位置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314,限位凸起314插入阻尼件333的中部位置,且限位凸起314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持着阻尼件333的上下两侧的内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弹性件331、第一固定凸起312和第一支撑凸起321的设置,能够在背包本体1在向上晃动时,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力;通过第二弹性件332、第二固定凸起313和第二支撑凸起322的设置,能够在背包本体1在向下晃动时,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通过第三支撑凸起323、限位凸起314和阻尼件333的设置,当背包本体1发生振动时,能够有效阻止物体继续运动,实现减震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有效减弱在运动过程中背包的晃动幅度,从而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件与第二弹簧件均为2个,2个第一弹簧件分别设置于阻尼件333的左右两侧,且以阻尼件333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2个第二弹性件332分别设置于阻尼件333的两侧下方,且以阻尼件333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减震效果,减弱在运动过程中背包的晃动幅度,从而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1朝向支撑件32的一侧还固定有滑轨5,滑轨5连接固定件31的部位位于滑槽311的边缘处,滑轨5与滑槽311边缘处相邻的侧面开设有向内凹的第一滑道51,滑动件4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滑道51相适配的第一滑轮40,滑轨5的宽度从连接固定件31的部分至朝向支撑件32的部分逐渐增加,使滑轨5朝向支撑件32的部分形成半包围形状围住第一滑道51,且阻挡在滑槽311外限制滑动件4往外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背包本体1与背带架2相对滑动时,滑动件4位于滑槽311内进行相对滑动,第一滑轮40伸入第一滑道51内进行相对滑动,滑轨5的设置可以阻挡滑动件4往外移动,将滑动件4限制于滑槽311内,只能进行滑槽311内的垂直移动,从而防止背包左右移动,提升稳定性,而且能够辅助缓冲件33更好的发挥减震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2与固定件31彼此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30,支撑件32与固定件31连接后内侧的凹槽30围合形成一个容纳腔,缓冲件33、滑动件4和滑轨5均位于容纳腔内。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该减震背包的支撑件32与固定件31之间更加贴近,减小空间,同时使该减震背包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包括有固定部41、卡接部42和连接部43,固定部41固定于支撑件32上,卡接部42通过连接部43与固定部41固定连接,固定部41与卡接部42之间设置有容纳第一滑轮40的第一卡座10,当滑动件4位于滑槽311内时,第一卡座10的位置与第一滑道51的位置对应,使第一滑轮40伸入第一滑道51内,第一卡座10一侧的部分卡接部42抵持在滑槽311内壁上,第一卡座10另一侧的部分固定部41与滑轨5相接后将第一滑轮40完全包围在固定部41、卡接部42、滑轨5围合的空间内。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滑动件4与滑槽311的相对滑动更加稳定,加强该减震背包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还设置有第二滑轮50,滑槽311内开设有与第二滑轮50相适配的第二滑道3111,固定部41与卡接部42之间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卡座10,固定部41与卡接部42之间的右侧设置有容纳第二滑轮50的第二卡座20,第一卡座10与第二卡座20通过连接部43分隔开,第一卡座10与第二卡座20的朝向方向相反,当滑动件4位于滑槽311内时,第二卡座20的位置与第二滑道3111的位置对应,使第二滑轮50伸入第二滑道3111内,第二卡座20一侧的部分卡接部42抵持在第二滑道3111一侧的滑槽311内壁上,第二卡座20另一侧的部分固定部41抵持在第二滑道3111另一侧的滑槽311内壁上,固定部41、卡接部42、滑槽311内壁围合形成完全包围第二滑轮50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滑动件4与滑槽311的相对滑动更加稳定,加强该减震背包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为2个,滑槽311、滑轨5数量对应为2个,第一滑轮40与第二滑轮50的数量均为2个以上,第一卡座10与第二卡座20的数量对应为2个以上,2个滑动件4分别固定在2个第一弹性件331远离阻尼件333的一侧外,且2个滑动件4以阻尼件333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滑动件4与滑槽311的相对滑动更加稳定,加强该减震背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件与支撑件的设置使背带架与背包本体实现活动连接,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沿垂直方向相对滑动,当运动过程中背包本体发生晃动时,滑动件位于滑槽内垂直滑动,从而引导背包沿着垂直方向顺滑移动,当背包本体在往上晃动时,由于缓冲件与固定在背包本体上的固定件连接,且缓冲件本身具有弹性,因此被背包本体拉动时会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力,当背包本体在往下晃动时,由于缓冲件与固定在背包本体上的固定件连接,且缓冲件本身具有弹性,因此被背包本体拉动时会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减弱背包本体上下的晃动幅度,进而有效减轻肩部压力,避免肩部受到损伤;滑动件与滑槽的设置能够使背包在晃动过程中沿着垂直方向顺滑移动,防止背包左右移动,提升稳定性,而且能够辅助缓冲件更好的发挥减震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减震背包,包括有背包本体、背带架和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固定件、支撑件和具有弹性的缓冲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背包本体上,所述支撑件固定在背带架上,所述缓冲件位于固定件与支撑件之间,且缓冲件的上端与固定件连接,缓冲件的下端与支撑件连接,所述固定件朝向支撑件的一侧还开设有垂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支撑件朝向固定件的一侧固定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卡入滑槽后限制于滑槽内从而使支撑件与固定件活动连接,所述滑动件能够在滑槽内沿垂直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阻尼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与固定件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下端与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端与支撑件连接,第二弹性件的下端与固定件连接,所述阻尼件设置于固定件与支撑件之间的中部位置,且所述固定件与支撑件均与阻尼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阻尼件均为首尾封闭的带状结构,所述固定件相对第一弹性件上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所述支撑件相对第一弹性件下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凸起与第一支撑凸起撑开固定形成垂直方向的长条结构;
所述固定件相对第二弹性件下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二固定凸起,所述支撑件相对第二弹性件上端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凸起与第二支撑凸起撑开固定形成垂直方向的长条结构;
所述支撑件相对阻尼件的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三支撑凸起,所述阻尼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2个第三支撑凸起撑开固定形成水平方向的长条结构,所述固定件相对阻尼件的中部位置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插入阻尼件的中部位置,且限位凸起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持着阻尼件的上下两侧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均为2个,2个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于阻尼件的左右两侧,且以阻尼件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2个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于阻尼件的两侧下方,且以阻尼件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朝向支撑件的一侧还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连接固定件的部位位于滑槽的边缘处,所述滑轨与滑槽边缘处相邻的侧面开设有向内凹的第一滑道,所述滑动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道相适配的第一滑轮,所述滑轨的宽度从连接固定件的部分至朝向支撑件的部分逐渐增加,使滑轨朝向支撑件的部分形成半包围形状围住所述第一滑道,且阻挡在滑槽外限制滑动件往外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固定件彼此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件与固定件连接后内侧的凹槽围合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缓冲件、滑动件和滑轨均位于容纳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有固定部、卡接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支撑件上,所述卡接部通过连接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固定部与卡接部之间设置有容纳第一滑轮的第一卡座,当滑动件位于滑槽内时,所述第一卡座的位置与第一滑道的位置对应,使第一滑轮伸入第一滑道内,第一卡座一侧的部分卡接部抵持在滑槽内壁上,第一卡座另一侧的部分固定部与滑轨相接后将第一滑轮完全包围在固定部、卡接部、滑轨围合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还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滑槽内开设有与第二滑轮相适配的第二滑道,所述固定部与卡接部之间的左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座,所述固定部与卡接部之间的右侧设置有容纳第二滑轮的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座与第二卡座通过连接部分隔开,所述第一卡座与第二卡座的朝向方向相反,当滑动件位于滑槽内时,所述第二卡座的位置与第二滑道的位置对应,使第二滑轮伸入第二滑道内,第二卡座一侧的部分卡接部抵持在第二滑道一侧的滑槽内壁上,第二卡座另一侧的部分固定部抵持在第二滑道另一侧的滑槽内壁上,所述固定部、卡接部、滑槽内壁围合形成完全包围第二滑轮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2个,所述滑槽、滑轨数量对应为2个,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的数量均为2个以上,第一卡座与第二卡座的数量对应为2个以上,2个滑动件分别固定在2个第一弹性件远离阻尼件的一侧外,且2个滑动件以阻尼件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70361.7U CN210446058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减震背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70361.7U CN210446058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减震背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46058U true CN210446058U (zh) | 2020-05-05 |
Family
ID=7044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7036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46058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减震背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4605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78682A (zh) * | 2020-05-27 | 2020-09-1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悬浮隔离机构测试平台设备 |
CN114081264A (zh) * | 2021-10-28 | 2022-02-25 | 车艳艳 | 一种下山用应急减速背包 |
WO2024066408A1 (zh) * | 2022-09-26 | 2024-04-04 |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 背包减震模组及背包 |
-
2019
- 2019-06-21 CN CN201920970361.7U patent/CN2104460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78682A (zh) * | 2020-05-27 | 2020-09-1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悬浮隔离机构测试平台设备 |
CN111678682B (zh) * | 2020-05-27 | 2022-07-19 | 哈尔滨佩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悬浮隔离机构测试平台设备 |
CN114081264A (zh) * | 2021-10-28 | 2022-02-25 | 车艳艳 | 一种下山用应急减速背包 |
WO2024066408A1 (zh) * | 2022-09-26 | 2024-04-04 |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 背包减震模组及背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446058U (zh) | 一种减震背包 | |
KR102368861B1 (ko) | 지지 의복 | |
CN206336178U (zh) |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杯架 | |
CN207506131U (zh) | 一种可调节的背包负重减负装置 | |
WO2013104338A1 (zh) | 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 | |
CN107616617A (zh) | 一种可调节的背包负重减负装置 | |
CN110584305A (zh) | 背包 | |
US20190307232A1 (en) | Carrying system | |
WO2017143760A1 (zh) | 一种反重力双肩背包 | |
CN214547930U (zh) | 一种减震背包 | |
WO2024078641A1 (zh) | 一种具有缓震效果的悬浮模组及背包 | |
KR200467949Y1 (ko) | 힙시트가 구비된 유아용 포대기 | |
KR101374382B1 (ko) | 충격 흡수형 배낭 | |
CN209807403U (zh) | 动态减负背包 | |
CN215289670U (zh) | 一种基于桥梁设计用多级减震支座 | |
CN214230253U (zh) | 一种运动背包的缓冲结构 | |
CN105795689B (zh) | 背包 | |
CN209053690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用降噪海绵 | |
CN207843125U (zh) | 一种自行车的减震坐垫 | |
CN209018227U (zh) | 一种缓震婴儿背包 | |
KR20120001909U (ko) | 공기 주머니가 형성된 안경 코받침 | |
CN216875399U (zh) | 一种背包 | |
CN218164521U (zh) | 均衡受力减震背包 | |
CN215456084U (zh) | 一种减负缓冲背包 | |
CN215271082U (zh) | 具有减压缓震功能的书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