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9430U - 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9430U
CN210439430U CN201921250541.4U CN201921250541U CN210439430U CN 210439430 U CN210439430 U CN 210439430U CN 201921250541 U CN201921250541 U CN 201921250541U CN 210439430 U CN210439430 U CN 210439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block
rotating frame
drainage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05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淮
蔡坚森
蔡晓忠
曾伟平
陈焕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n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un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un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un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505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9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9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9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属于道路排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设置在道路上的排水井;环设在排水井顶部内侧边缘处的延伸边;一侧铰接在排水井内侧上且位于延伸边上的旋转框;安装在旋转框内且承载面开设有容纳槽的井盖;活动容置在容纳槽内的泡沫块;安装在井盖内端面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连接件穿过井盖与泡沫块相连接的、用于抵压压力传感器的抵压块;以及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用于驱动旋转框旋转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排污型道路在使用时,能够方便道路污水的排放,减少道路上出现污水积存的情况,从而可以促进道路的畅通。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
背景技术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道路的建设,尤其是道路两旁的排水结构,在下大雨的时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设计不合理,势必会影响道路的排水。
目前,在一些地势较低的道路或者立交桥底下的路面上,在下完大雨后,常常能见到路面上出现积水的情况,道路积存的污水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以及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道路积水通常是由于道路上的排水井盖堵塞引起,或者雨水过大,排水井盖泄水能力有限造成,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能够方便道路污水的排放,减少道路上出现污水积存的情况,从而可以促进道路的畅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包括:设置在道路上的排水井;环设在排水井顶部内侧边缘处的延伸边;一侧铰接在排水井内侧上且位于延伸边上的旋转框;安装在旋转框内且承载面开设有容纳槽的井盖;活动容置在容纳槽内的泡沫块;安装在井盖内端面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连接件穿过井盖与泡沫块相连接的、用于抵压压力传感器的抵压块;以及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用于驱动旋转框旋转的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上有污水积存时,泡沫块受浮力会带动抵压块上升,抵压块在移送的过程中,会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抵压,压力传感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会将电信号传输给驱动组件,使得驱动组件可以很方便的驱动旋转框旋转,旋转框在旋转时就可以将井盖旋转开启,从而可以方便污水从排水井的入水口进入下水道,通过此方案,便可以有效的排放路面上积存的污水,从而可以促进道路的畅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旋转框边缘延伸方向滑动式连接在旋转框上的滑块;端部交接在滑块上的连接杆;以及竖直安装在排水井内壁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相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气缸在开启时,可以驱动连接杆升降,连接杆在升降的过程中可以驱动滑块沿着旋转框的边缘进行滑动,滑块在滑动的过程中,会与连接杆一起相互配合,驱动旋转框旋转开,此结构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连接件为一端连接在泡沫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抵压块上的橡胶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橡胶绳,本身具有弹性,能够在泡沫板浮起时,利用弹性力使得抵压块很牢固的抵压在压力传感器上,从而可以保证压力传感器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泡沫块的厚度小于容纳槽的深度,所述抵压块的重量不大于所述泡沫块的重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泡沫块的厚度,使得泡沫块在静止时可以容纳在容纳槽的内部,减少泡沫块暴露在外面情况,而限制泡沫块的重量,使得泡沫块可以很方便的驱动抵压块升降的到预定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泡沫块的边缘处与容纳槽的内壁之间相隔预定的距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泡沫块与容纳槽内壁之间的距离,使得水可以快速的进入容纳槽,从而使得泡沫块快速的浮起,有利于井盖的快速开启,减少污水积存在道路上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延伸边承载面上设有凸块,所述旋转框底端面上设有与凸块相嵌合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凸块,能够与凹槽相互嵌合,可以增大延伸边与旋转框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旋转框固定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凸块顶部设有弧形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弧形面,在凸块与凹槽相互配合时,可以与凹槽的内壁相接触,可以减少凹槽与凸块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旋转框安装的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排水井内壁竖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延伸边的底部相固定,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伸缩杆与压缩弹簧,两者的相互配合,可对对旋转框起到一定的支撑与缓冲作用,减少延伸边出现晃动而影响井盖的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泡沫块与压力传感器,在泡沫块浮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抵压块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抵压,压力传感器可以将信号传输给驱动组件,使得驱动组件驱动井盖旋转开,从而可以方便污水的排放;
通过限制泡沫块的重量以及与容纳槽内壁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污水积存时,泡沫块可以快速的浮起,从而可以快速的将信号传输给驱动组件便于井盖的快速开启,方便污水的及时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井盖与旋转框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排水井;11、延伸边;12、旋转框;2、井盖;21、容纳槽;22、泡沫块;23、压力传感器;24、抵压块;25、橡胶绳;3、滑块;31、连接杆;32、气缸;4、凸块;40、弧形面;41、凹槽;5、伸缩杆;51、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如图1和图2所示,在道路的两旁设置有排水井1,排水井1的开口呈矩形,且竖直设置,在排水井1的顶部内侧边缘处设置有延伸边11,延伸边11环设在排水井1的内侧上,且在排水井1的内侧其中一侧上交铰接有旋转框12,在旋转框12内镶嵌有井盖2,在井盖2的承载面上开设有容纳槽21,而在容纳槽21内活动容置有泡沫块22。
其中,在泡沫块22的底部连接有两根橡胶绳25,橡胶绳25穿过井盖2,且在橡胶绳25远离泡沫块22的一端固定有抵压块24,而在井盖2靠近抵压块24的端面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3处于抵压块24与泡沫块22之间的位置上,另外,在排水井1内还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压力传感器23电性连接,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旋转框12旋转。
当下雨天或者道路上积有污水时,处于容纳槽21内的泡沫块22会受到浮力而上浮,在泡沫块22上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橡胶绳25带动抵压块24也沿着橡胶绳25运动的方向移动,使得抵压块24对压力传感器23进行抵压,为了保证抵压的效果,抵压块24的抵触面的面积大于压力传感器23的接触面的面积,当压力传感器23受到压力时,会将信号传输给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会自动的驱动旋转框12进行旋转,旋转框12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井盖2也一起旋转,使得排水井1顶部的开口开启,从而方便污水的快速排放,通过此方案,便可以有效的减少道路出现积水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滑动式连接在旋转框12底端面上的滑块3,滑块3沿旋转框12的底部边缘延伸方向进行滑动,且旋转框12相对称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3,而在排水井1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腔,在容纳腔内竖直安装有气缸32,气缸32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远离气缸32的一端铰接在滑块3上,当气缸32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3的信号时,会驱动连接杆31运动,使得滑块3沿着预定的方向滑动,从而可以将旋转框12撑开,继而使得井盖2开启。
其中,泡沫块22的厚度要小于容纳槽21的深度,这样在泡沫块22静止时,可以完全处于容纳槽21内部,同时,抵压块24的重量不大于泡沫块22的重量,这样的设置,使得在泡沫块22上浮过程中,可以轻易的带动抵压块24也一起移动;另外,泡沫块22的边缘处与容纳槽21的内壁之间相隔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值为8-12毫米,这样的设置,当路面上积有污水时,污水可以快速的从泡沫块22与容纳槽21之间的缝隙进入,使得泡沫块22快速的浮起,便于压力传感器23的及时感知,使得污水快速的排放,减少污水积存过多而发生堵塞的情况。
在延伸边11的承载面上设置有若干凸块4,而在旋转框12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凹槽41,在旋转框12处于延伸边11上时,设置的凸块4会与凹槽41相互嵌合,可以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使得旋转框12可以很稳定的处于预定的位置上;且在凸块4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弧形面40,在凸块4与凹槽41相互嵌合的过程中,设置的弧形面40可以减少凸块与凹槽4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旋转框12安装的更加顺畅。
另外,在排水井1的两侧内壁还竖直安装有伸缩杆5,伸缩杆5的顶端与延伸边11的底部相固定,且在伸缩杆5上还活动套设有压缩弹簧51,压缩弹簧51的顶端与延伸边11的底端面相抵触,伸缩杆5与压缩弹簧51均具有伸缩性,压缩弹簧51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力,在旋转框12旋转时,可以对延伸边11以及旋转框12起到一定的支撑与缓冲减震的作用,使得井盖2可以更加稳定的转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路上的排水井(1);
环设在排水井(1)顶部内侧边缘处的延伸边(11);
一侧铰接在排水井(1)内侧上且位于延伸边(11)上的旋转框(12);
安装在旋转框(12)内且承载面开设有容纳槽(21)的井盖(2);
活动容置在容纳槽(21)内的泡沫块(22);
安装在井盖(2)内端面上的压力传感器(23);
通过连接件穿过井盖(2)与泡沫块(22)相连接的、用于抵压压力传感器(23)的抵压块(24);
以及与压力传感器(23)电性连接的用于驱动旋转框(12)旋转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旋转框(12)边缘延伸方向滑动式连接在旋转框(12)上的滑块(3);端部交接在滑块(3)上的连接杆(31);以及竖直安装在排水井(1)内壁上的气缸(32),所述气缸(32)的活塞杆与连接杆(31)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一端连接在泡沫块(22)上、另一端固定在抵压块(24)上的橡胶绳(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块(22)的厚度小于容纳槽(21)的深度,所述抵压块(24)的重量不大于所述泡沫块(22)的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块(22)的边缘处与容纳槽(21)的内壁之间相隔预定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边(11)承载面上设有凸块(4),所述旋转框(12)底端面上设有与凸块(4)相嵌合的凹槽(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顶部设有弧形面(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1)内壁竖直设置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顶端与延伸边(11)的底部相固定,所述伸缩杆(5)上套设有压缩弹簧(51)。
CN201921250541.4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 Active CN210439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0541.4U CN210439430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0541.4U CN210439430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9430U true CN210439430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7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0541.4U Active CN210439430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94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9953A (zh) * 2020-11-07 2021-02-12 深圳市路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的防堵塞排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9953A (zh) * 2020-11-07 2021-02-12 深圳市路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的防堵塞排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39430U (zh) 一种便于排污型道路
CN208733764U (zh) 一种道路排水系统
CN111485619B (zh) 一种市政园林排水结构
CN210658629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排水结构
CN110130473B (zh) 一种节能型道路排水口防堵塞设备
CN115923994B (zh) 一种水文监测浮船下置传感器伸缩装置
CN215367427U (zh) 一种拼接井盖
CN21286625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CN114875818A (zh) 一种市政减速带
CN207646764U (zh) 一种具有拐角支撑架的防盗井盖
CN212078856U (zh) 一种建筑智能停车场用排水装置
CN208701721U (zh) 收集泥沙的基坑排水结构
CN210263306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污井
CN206844291U (zh) 一种排水井盖
CN215629916U (zh) 一种螺旋地桩
CN220814069U (zh) 一种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生态停车场
CN201772074U (zh) 进水阀的止水机构
CN110578365A (zh) 一种减震泄洪防冲旋转井盖装置
CN216899179U (zh) 一种车辆超载超限动态检测系统
CN21773428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CN217233341U (zh) 一种地下车库入口密封门
CN214033779U (zh) 水利建筑挡土墙
CN207700231U (zh) 一种井盖结构
CN220814157U (zh) 带引流结构的排水沟装置
CN213572260U (zh) 一种海绵工程专用渗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301, floor 3, silicon valley power property, No. 48, east ring Second Road, Youso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un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3, Building 8, Hetang Zhiyuan, No. 18 Huancheng Road,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72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unr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