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6255U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6255U
CN212866255U CN202021589128.3U CN202021589128U CN212866255U CN 212866255 U CN212866255 U CN 212866255U CN 202021589128 U CN202021589128 U CN 202021589128U CN 212866255 U CN212866255 U CN 212866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supporting strip
supporting
grid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891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栩婕
林兰兰
陈鑫
朱有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fa Te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fa Te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fa Te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fa Te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891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6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6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6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改善了路面产生积水的问题,其包括路面主体,路面主体的下方埋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管道,路面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排水管道连通的排水井,所述排水管井上端口转动连接有排水格栅,所述排水格栅与排水井之间留有供排水格栅转动的间隙,所述排水井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排水格栅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排水井内壁一侧的第一支撑条以及设置于排水井中远离第一支撑条一侧的第二支撑条,所述排水格栅的转动中心线与第一支撑条平行,所述排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条滑动的滑槽。本申请能够有效的改善路面积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进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公告号为CN21026256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包括路面主体以及设置在路面主体两侧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安装在道路主体两侧的排水管以及盖合在排水管顶部的过滤罩,所述过滤板罩顶部边沿处设置有连通过滤罩内部的导水环槽,所述导水环槽连通过滤罩顶部的排水通孔,所述过滤罩与路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过滤罩的顶部设置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密布开设有多个排水通孔。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排水管排水的过程中,水流带动路面上的杂物,流到盖合在排水管顶部的过滤罩,若设置在过滤罩遭异物堵塞时,会造成排水管不能及时地将雨水排放到地面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路面产生积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包括路面主体,路面主体的下方埋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管道,路面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排水管道连通的排水井,所述排水管井上端口转动连接有排水格栅,所述排水格栅与排水井之间留有供排水格栅转动的间隙,所述排水井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排水格栅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排水井内壁一侧的第一支撑条以及设置于排水井中远离第一支撑条一侧的第二支撑条,所述排水格栅的转动中心线与第一支撑条平行,所述排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条滑动的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条可完全收入滑槽中,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滑槽之间设有用于驱使第一支撑条伸出滑槽的弹性件,所述路面主体靠近排水格栅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浮板,所述第一浮板与第一支撑条之间连接有当第一浮板向上移动时,用于将第一支撑条完全收入滑槽内的第一提拉绳;所述路面主体靠近排水格栅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浮板,所述第二浮板与排水格栅之间设有当第二浮板向上移动时,用于拉动排水格栅向下翻转的第二提拉绳;所述排水格栅与排水井之间设有始终作用于排水格栅为排水格栅提供向第二支撑条所在侧转动趋势的复位件,所述第一支撑条伸出滑槽的一端设有从上至下朝向排水井侧壁倾斜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强降雨天气,当排水格栅堵塞,路面产生积水时,第一浮板以及第二浮板会随着积水的高度上浮,并通过第二提拉绳将第一支撑条完全收入滑槽中,此时的排水格栅在第二浮板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并与排水井之间形成供积水汇入排水井中的排水缺口,待积水排完后,第一浮板与第二浮板下降至路面,排水格栅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形成复位,且复位过程中,可通过导向面将第一支撑条滑开至滑槽中,待排水格栅复位至水平位置时,第二支撑条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重新伸出滑槽外供排水格栅支撑,从而达到及时排水的目的,改善路面积水问题。
优选的,所述排水格栅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排水格栅相对的两侧中部均设有转轴,所述排水井靠近上端口的边沿开设有供转轴安装的弧形槽,所述转轴的外周侧上固定有轴承,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弧形槽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槽的槽口处过盈卡接有用于阻止转轴脱离弧形槽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槽与限位块的设置,能够方便排水格栅的安装与拆卸。
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套设于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受力端作用于排水格栅,扭簧的另一受力端作用于排水井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的设置,能够在排水格栅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排水格栅翻转至水平位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安装于滑槽中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滑槽的槽底,另一端抵接于第一支撑条,所述弹簧作用于第一支撑条上的弹力小于扭簧作用于排水格栅上的扭转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实现在第一浮板下降时将第一支撑条的一部分顶出滑槽外,实现对排水格栅的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路面主体上开设有供第一浮板安装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供第一提拉绳向下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滑槽的槽底开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提拉绳的一端与第一浮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孔,并与第一支撑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一通孔的设置,能够方便第一提拉绳与第一浮板以及第一支撑条实现连接。
优选的,所述路面主体上开设有供第二浮板安装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供第二提拉绳向下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排水井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提拉绳的一端与第二浮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提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并与排水格栅远离第一支撑条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二通孔的设置,能够方便第二提拉绳与第二浮板以及排水格栅之间实现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条上端设有从上至下朝向远离排水井侧壁倾斜的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面的设置,能够使积水以及杂物不容易堆积在第二支撑条上。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排水格栅为一体成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轴与排水格栅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申请能够有效的改善路面积水的问题;
2. 倾斜面的设置,能够使积水以及杂物不容易堆积在第二支撑条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凸显排水格栅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凸显第一提拉绳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排水格栅处于翻转状态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凸显第一导向杆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路面主体;2、排水管道;3、排水格栅;4、转轴;5、弧形槽;6、轴承;7、限位块;8、第一支撑条;9、第二支撑条;10、滑槽;11、弹簧;12、导向面;13、第一浮板;14、第一提拉绳;15、第一安装槽;16、第一通孔;17、第一连接孔;18、第一导向杆;19、第一导向孔;20、第二浮板;21、第二提拉绳;22、第二安装槽;23、第二连接孔;24、第二导向杆;25、第二导向孔;26、扭簧;27、第一卡槽;28、第二卡槽;29、倾斜面;30、排水井;3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参照图1、2,其包括路面主体1,路面主体1的下方埋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管道2,路面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与排水管道2连通的排水井30,排水井30的上端口转动连接有排水格栅3。
参照图2、3,排水格栅3呈长方体结构,排水格栅3的两短侧边中部均一体成型有转轴4,排水井30靠近上端口的边沿开设有供转轴4安装的弧形槽5。转轴4的外周侧上固定有轴承6,转轴4通过轴承6与弧形槽5形成转动连接,弧形槽5的槽口处过盈卡接有用于阻止转轴4脱离弧形槽5的限位块7,限位块7与轴承6的外圈相抵。排水格栅3与排水井30之间留有供排水格栅3转动的间隙,且排水格栅3的两长侧边设有倒圆角。
参照图4、5,排水井3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排水格栅3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排水井3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排水格栅3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排水井30内壁一侧的第一支撑条8以及设置于排水井30远离第一支撑条8一侧内壁上的第二支撑条9,第一支撑条8与第二支撑条9分别供排水格栅3的两长侧边抵靠,且排水格栅3的转动中心线与第二支撑条9平行。
参照图4、5,排水井30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条8滑动的滑槽10,第一支撑腿可完全收入滑槽10中。第一支撑条8与滑槽10之间设有用于驱使第一支撑条8伸出滑槽10的弹性件,弹性件为安装于滑槽10中的弹簧11,弹簧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10的槽底,另一端抵触于第一支撑条8。第一支撑条8伸出滑槽10的一端设有从上至下朝向排水井30侧壁倾斜的导向面12。
参照图4、5,路面主体1靠近排水格栅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浮板13,第一浮板13与第一支撑条8之间连接有当第一浮板13向上移动时,用于将第一支撑条8完全收入滑槽10内的第一提拉绳14。
进一步的,参照5、6,路面主体1上开设有供第一浮板13安装的第一安装槽15,第一安装槽1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6,第一通孔16竖直向下延伸,滑槽10的底部水平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6连通的第一连接孔17,第一提拉绳14的一端与第一浮板1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6和第一连接孔17,并与第一支撑条8固定连接。第一浮板13可随着积水的高度上浮,从而带动第一提拉绳14将第一支撑条8收入滑槽10中,此时的排水格栅3即可向下翻转。
参照图5、7,为了使第一浮板13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浮板13的下端面垂直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杆18,第一安装槽15上开设有供两个第一导向杆18滑动的第一导向孔19,第一导向孔19内径略大于第一导向杆18直径。
参照图5,路面主体1靠近排水格栅3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浮板20,第二浮板20与排水格栅3之间设有当第二浮板20向上移动时,用于拉动排水格栅3向下翻转的第二提拉绳21。进一步的,路面主体1上开设有供第二浮板20安装的第二安装槽22,第二安装槽2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1,第二通孔31竖直向下延伸,排水井30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31连通的第二连接孔23,第二提拉绳21的一端与第二浮板2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提拉绳2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1和第二连接孔23,并与排水格栅3远离第一支撑条8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二提拉绳21与排水格栅3之间留有余量,即第二浮板20未上浮时,第二提拉绳21未处于绷直状态,当第一浮板13上浮将第一支撑条8完全收入滑槽10中时,此时与第一浮板13一同上浮的第二浮板20才与第二提拉绳21之间处于绷直状态,从而减少了第一浮板13拉动第一支撑条8时的阻力。
参照图5、7,为了使第二浮板20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二浮板20的下端面垂直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杆24、第二安装槽22的槽底开设有供第二导向杆24滑动的第二导向孔25,第二导向孔25的内径略大于第二导向杆24的直径。
参照图2、3,排水格栅3与排水井30之间设有始终作用于排水格栅3为排水格栅3提供向第二支撑条9所在侧转动趋势的复位件,复位件为套设于转轴4上的扭簧26,两个转轴4上均套设有扭簧26,排水格栅3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扭簧26一受力端卡接的第一卡槽27,排水井30的侧壁开设有供扭簧26另一受力端卡接的第二卡槽28。即扭簧26的一受力端作用于排水格栅3,扭簧26的另一受力端作用于排水井30的侧壁。在扭簧26的扭转力作用下,排水格栅3可朝向第二支撑条9所在侧转动,且扭簧26作用于排水格栅3上的扭转力大于弹簧11作用于第一支撑条8上的弹力。当排水格栅3可朝向第二支撑条9所在侧转动时,排水格栅3可通过第一支撑条8上的导向面12滑开第一支撑条8,使得第一支撑条8收入滑槽10中,待排水格栅3转动至水平位置时,第一支撑条8在弹簧11的作用重新伸出。
参照图5,第二支撑条9上端设有从上至下朝向远离排水井30侧壁倾斜的倾斜面29,当排水格栅3处于翻转状态时,倾斜面29的设置,能够使积水以及杂物不容易堆积在第二支撑条9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当路面积水时,第一浮板13会随着积水的高度上浮,并将第一支撑条8收入滑槽10中,此时的第二浮板20开始带动排水格栅3向下翻转,排水格栅3向下翻转时,会与排水井30之间形成排水缺口,积水可从缺口排入排水井30中,从而提高了积水的排放速度,改善了路面积水的问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包括路面主体(1),路面主体(1)的下方埋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管道(2),路面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与排水管道(2)连通的排水井(3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30)上端口转动连接有排水格栅(3),所述排水格栅(3)与排水井(30)之间留有供排水格栅(3)转动的间隙,所述排水井(3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排水格栅(3)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排水井(30)内壁一侧的第一支撑条(8)以及设置于排水井(30)中远离第一支撑条(8)一侧的第二支撑条(9),所述排水格栅(3)的转动中心线与第一支撑条(8)平行,所述排水井(30)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条(8)滑动的滑槽(10),所述第一支撑条(8)可完全收入滑槽(10)中,所述第一支撑条(8)与滑槽(10)之间设有用于驱使第一支撑条(8)伸出滑槽(10)的弹性件,所述路面主体(1)靠近排水格栅(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浮板(13),所述第一浮板(13)与第一支撑条(8)之间连接有当第一浮板(13)向上移动时,用于将第一支撑条(8)完全收入滑槽(10)内的第一提拉绳(14);所述路面主体(1)靠近排水格栅(3)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浮板(20),所述第二浮板(20)与排水格栅(3)之间设有当第二浮板(20)向上移动时,用于拉动排水格栅(3)向下翻转的第二提拉绳(21);所述排水格栅(3)与排水井(30)之间设有始终作用于排水格栅(3)为排水格栅(3)提供向第二支撑条(9)所在侧转动趋势的复位件,所述第一支撑条(8)伸出滑槽(10)的一端设有从上至下朝向排水井(30)侧壁倾斜的导向面(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格栅(3)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排水格栅(3)相对的两侧中部均设有转轴(4),所述排水井(30)靠近上端口的边沿开设有供转轴(4)安装的弧形槽(5),所述转轴(4)的外周侧上固定有轴承(6),所述转轴(4)通过轴承(6)与弧形槽(5)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槽(5)的槽口处过盈卡接有用于阻止转轴(4)脱离弧形槽(5)的限位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套设于转轴(4)上的扭簧(26),所述扭簧(26)的一受力端作用于排水格栅(3),扭簧(26)的另一受力端作用于排水井(30)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安装于滑槽(10)中的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一端抵接于滑槽(10)的槽底,另一端抵接于第一支撑条(8),所述弹簧(11)作用于第一支撑条(8)上的弹力小于扭簧(26)作用于排水格栅(3)上的扭转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主体(1)上开设有供第一浮板(13)安装的第一安装槽(15),所述第一安装槽(15)的底部开设有供第一提拉绳(14)向下延伸的第一通孔(16),所述滑槽(10)的槽底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6)连通的第一连接孔(17),所述第一提拉绳(14)的一端与第一浮板(1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6)和第一连接孔(17),并与第一支撑条(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主体(1)上开设有供第二浮板(20)安装的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二安装槽(22)的槽底开设有供第二提拉绳(21)向下延伸的第二通孔(31),所述排水井(30)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31)连通的第二连接孔(23),所述第二提拉绳(21)的一端与第二浮板(2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提拉绳(2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1)和第二连接孔(23),并与排水格栅(3)远离第一支撑条(8)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条(9)上端设有从上至下朝向远离排水井(30)侧壁倾斜的倾斜面(29)。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与排水格栅(3)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021589128.3U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Active CN212866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9128.3U CN212866255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9128.3U CN212866255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6255U true CN212866255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9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89128.3U Active CN212866255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62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949A (zh) * 2022-04-15 2022-07-05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一种高速公路路肩排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949A (zh) * 2022-04-15 2022-07-05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一种高速公路路肩排水装置
CN114703949B (zh) * 2022-04-15 2023-10-24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一种高速公路路肩排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7494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11809468B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09137673B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210658629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排水结构
CN21286625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CN205447526U (zh) 一种带清洁功能路灯
CN206376678U (zh) 一种可回收雨水的智能上悬窗
CN210458845U (zh) 一种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排放系统
CN109440907A (zh) 一种防堵塞下水道盖板
CN108360649A (zh) 一种市政用高效防臭带自动滤渣的大型地漏
CN209066534U (zh) 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09260875U (zh) 一种防堵塞下水道盖板
CN112982490B (zh) 一种市政窨井结构
CN213772925U (zh) 一种桥梁防积水结构
CN111827458B (zh) 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
CN215715884U (zh) 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井
CN215166387U (zh) 一种自动悬浮复位市政道路井盖装置
CN112695877B (zh) 一种道路井盖
CN113863588A (zh) 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
CN210621877U (zh) 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道路排水渠
CN208329395U (zh) 一种防积雪的雨水回收屋顶
CN207685968U (zh) 一种市政用高效防臭带自动滤渣的大型地漏
CN111219019A (zh) 一种防堵塞屋面虹吸雨水斗
CN2148333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井
CN111962639B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