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2832U -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2832U
CN210432832U CN201921291695.8U CN201921291695U CN210432832U CN 210432832 U CN210432832 U CN 210432832U CN 201921291695 U CN201921291695 U CN 201921291695U CN 210432832 U CN210432832 U CN 210432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tton
atomizing
smog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16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福
钟科军
郭小义
黄炜
尹新强
易建华
黄朝相
周永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16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2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2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2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设置在超声波雾化片(43)上表面的雾化腔(9),雾化腔上设置出烟口(323),雾化棉(41)的中部经弹簧(7)抵持在超声波雾化片的上表面形成雾化区,所述弹簧上设置遮油棉(8),且遮油棉设置在雾化区的上方,遮油棉与出烟口之间相隔一距离,使超声雾化产生的烟雾经遮油棉进入出烟口。所述遮油棉包括导油部(81)和遮挡部(82),导油部朝向雾化棉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遮油棉将烟油雾化喷出的烟雾进行过滤,使烟雾中的烟油滴被遮油棉吸收,从而减少烟雾中的烟油滴含量,提升烟雾口感,同时遮油棉上的烟油可通过雾化棉传导到超声波雾化片上重新雾化,使使用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具,特别是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超声波电子烟雾化器中,超声波雾化片包括压电陶瓷基体和在压电陶瓷基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的上表面电极和下表面电极,当电源的两极分别接通上表面电极和下表面电极时即可使压电陶瓷基体产生高频振荡,使烟油在压电陶瓷基体的表面雾化成烟雾。
但,现有的超声雾化器中,当用户连续吸烟时,超声波雾化片释放的热量被烟油吸收,从而油仓内的烟油温度升高,烟油的流动性增强,因此烟油流出量增大,导致超声波雾化片被烟油浸泡以及烟油雾化不充分就随烟雾排出,致使用户容易吸食到烟油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避免烟油随烟雾排出,从而导致用户吸食到烟油的电子烟雾化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设置在超声波雾化片上表面的雾化腔,雾化腔上设置出烟口,雾化棉的中部经弹簧抵持在超声波雾化片的上表面形成雾化区,所述弹簧上设置遮油棉,且遮油棉设置在雾化区的上方,遮油棉与出烟口之间相隔一距离,使超声雾化产生的烟雾至少一部分经遮油棉进入出烟口。
这样,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雾化腔内的遮油棉将超声波雾化片工作时雾化烟油喷出的烟雾进行过滤,使烟雾中的烟油滴被遮油棉吸收,从而减少烟雾中的烟油滴含量,提升烟雾口感,同时遮油棉上的烟油可通过雾化棉传导到超声波雾化片上重新雾化,使烟油利用高,使用成本降低。
为方便遮油棉上的烟油返回到雾化棉上重新被用于超声雾化,同时避免气流经过遮油棉时带出部分烟油滴进入用户口腔而影响吸烟口感,所述遮油棉包括导油部和遮挡部,导油部朝向雾化棉倾斜设置。更进一步,可将所述导油部与雾化棉相连。
由于超声波雾化片工作时,雾化区(超声波雾化片中心位置)的烟油喷出的烟雾最大最多,可能会有烟油还没来得及雾化就被喷出而形成了混合在烟雾中的烟油滴,因此本实用新型遮油棉的遮挡部正对雾化区设置,且遮挡部的面积小于雾化区的面积,使混合在烟雾中的烟油滴被遮油棉遮挡,避免大颗粒烟油滴被用户吸食到口腔中,进而提高烟雾口感。
为减少物料成本及组装工作,可利用所述弹簧的节距直接卡住所述遮油棉,不需另外的部件来固定遮油棉。
所述遮油棉与所述出烟口之间的距离为1-15mm,使从第二进气口进入雾化腔的气流形成两部分从出烟口流出,一部分经过遮油棉的上表面到出烟口,另一部分经过雾化区的上表面到出烟口,这样既可以将雾化腔内的烟雾从出烟口带出,又可以减少气流对遮油棉的作用力,避免遮油棉上的烟油被气流带出至用户口腔而影响烟雾口感(假如遮油棉设置在出烟口的位置,所有的气流都经过遮油棉,那么在气流的作用力下,非常容易将遮油棉上的烟油吹出来而被用户吸食,影响烟雾口感)。
所述遮油棉由亲油材质制作而成,比如:棉,无纺布,芳纶等材料。
所述遮挡部的厚度均匀,从而增强了遮油棉的韧性,并使组装更加方便。
所述遮油棉的遮挡部可以设置穿气孔。当超声波雾化片工作时,将烟油雾化成的烟雾向遮挡部喷出,细腻的烟雾从穿气孔排出至雾化腔的出烟口,从而加快出烟速度,并减少烟雾温度的散失,而含有大颗粒烟油滴的烟雾被遮挡部遮挡并吸收,在减少吸到烟油情况下提升了用户吸食到烟雾的体验。
所述遮油棉的遮挡部的中部厚度比四周厚度薄,中部的薄区域更加容易被有冲击力的烟雾穿过。当超声波雾化片工作时,将烟油雾化成的烟雾向遮挡部喷出,细腻的烟雾从薄区域穿过至雾化腔的出烟口,从而加快出烟速度以及减少烟雾温度的散失,含有大颗粒烟油滴的烟雾被遮挡部遮挡吸收,可在减少吸到烟油情况下提升用户吸食到烟雾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的立体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的零部件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芯的正视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芯的零部件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硅胶套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阻板、衔接电极与内电极的分解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阻板与衔接电极、内电极的组合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遮油棉的实施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遮油棉的实施二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遮油棉的实施三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嘴装置;11、吸嘴;12、第一进气口;13、旋盖;14、旋板;
2、压盖;21、注油硅胶垫;
3、油仓装置;31、油仓内壳;32、油仓外壳;321、出油口;322、第二进气口;出烟口323;
4、雾化芯;41、雾化棉;42、硅胶套;43、超声波雾化片;44、雾化座;45、外电极;46、电阻板;47、衔接电极;48、绝缘环;49、内电极;421、雾化棉固定槽;422、第一空槽;423、第二空槽;461、插入口;462、卡住口;471、让位槽;472、顶持台;491、电极座;492、弹性电极;4911、卡台;4912、卡柱;
5、底盖;
6、旋柄;61、出气通道;62、进气通道;
7、弹簧;
8、遮油棉;81、导油部;82、遮挡部;83、穿气孔;84、薄区域;
9、雾化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雾化器一实施例包括吸嘴装置1、油仓装置3和雾化芯4。吸嘴装置1上设置吸嘴11和第一进气口12。油仓装置3由油仓内壳31和油仓外壳32相互卡合形成,油仓外壳32的底部设置出油口321、第二进气口322、出烟口323。油仓装置3的上面罩设压盖2,油仓装置3的下面套设底盖5。雾化芯4经底盖5插入油仓外壳32内,并使油仓外壳32的下表面中部与雾化芯4的上表面相抵接。油仓外壳32的中部下表面与雾化芯4的中部上表面之间形成雾化腔,第二进气口322和出烟口323设置在雾化腔上。弹簧7设置在雾化腔内,并位于油仓外壳32的下表面与雾化芯4的雾化棉41之间。油仓装置3的中部设置旋柄6,旋柄6的顶端套设吸嘴装置1,且吸嘴装置1可绕旋柄6旋转,从而可将油仓装置3的进油口封闭或打开。旋柄6的中部设置与吸嘴11和出烟口323连通的出气通道61,旋柄6的外周设置与进气口12和进气口322连通的进气通道62。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吸烟者从吸嘴11处进行抽吸,使外部空气从第一进气口12进入,经进气通道62进入雾化腔,烟油从油仓的出油口321流到雾化棉41上,并经第一、二空槽对应的雾化棉41处流到与超声波雾化片43接触的雾化棉中部,经超声雾化后,经出气通道61流到吸嘴11而被吸烟者吸食。
其中,雾化芯4包括雾化棉41、硅胶套42、超声波雾化片43、雾化座44、外电极45、电阻板46、衔接电极47、绝缘环48、内电极49。
硅胶套42的上表面从外到内对称设置雾化棉固定槽421、第一空槽422和第二空槽423,第一空槽422与第二空槽423相连通,且第一空槽422正对油仓装置3的出油口321设置,第一空槽422的出气开口大于出油口321,优选为出油口321口径的两倍,以防止第一空槽422被烟油堵塞而影响出油口321的气体置换;第一空槽422的进气开口小于第二空槽423的进气开口,保证了第一空槽422不容易被烟油堵住。雾化棉41的两端覆盖在第一空槽422和第二空槽423上后,其末端插设在雾化棉固定槽421内,且雾化棉41的中部在弹簧7的作用下下凹,并与水平放置在雾化座44内的超声波雾化片43接触形成雾化区,同时使第一空槽422和第二空槽423对应的雾化棉41呈悬空状态。超声波雾化片43的上表面与油仓外壳32的下表面之间形成雾化腔,第二空槽423的进气开口与雾化腔连通,第一空槽422正对油仓装置3的出油口321设置,因而雾化腔内的气体可经第二空槽423、第一空槽422、出油口321进入到油仓内进行烟油和气体置换,从而保证了烟油的流速。雾化棉41的两端覆盖过第一空槽422和第二空槽423后,雾化棉41的两侧均被硅胶套42的顶部端面抵接在油仓外壳32的出油口端面上,雾化棉41的两侧顶接处由于被抵压太紧而无法导流烟油,所以雾化棉41的导流烟油部分仅为第一空槽422和第二空槽423对应的位置,从而使烟油的流量得到控制,不会出现超声波雾化片43被烟油浸泡的现象,同时也可以防止雾化棉41掉进第一空槽422或第二空槽423内而影响油仓内烟油和气体置换速度比较慢而引起导油速度慢,进而使超声波雾化片43出现干烧现象。
外电极45的上部与硅胶套42连接,且外电极45的导电环抵接在超声波雾化片43的上表面电极上,超声波雾化片43的下表面电极与内电极49连接,外电极45的下部连接衔接电极47。衔接电极47的中部设置让位槽471,让位槽471的内侧设置略高的顶持台472。内电极49包括电极座491,电极座491的中部设置与超声波雾化片43的下表面电极抵接的弹性电极492。内电极49安装在衔接电极47的中部,且衔接电极47与内电极49之间设置绝缘环48。电极座491上设置卡柱4912和卡台4911,电阻板46上设置插入口461和卡住口462,且插入口461与卡住口462相连,电阻板46经插入口461套设在电极座491的卡柱4912上,并经卡住口462与卡台4911卡设固定,同时与衔接电极47的顶持台472相抵持,从而实现电阻板46上的电阻与衔接电极、内电极的电连接,使电阻的两端分别与超声波雾化片43的上、下表面电极连接,从而使超声波雾化片43与电阻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电路,这样,通过电阻可消耗超声波雾化片43在通电后自身存储的能量,从而使得超声波雾化片43再次通电后能够正常工作,避免超声波雾化片43受到极大电压冲击,延长其寿命。
图1-图4所示,弹簧7的节距之间设置遮油棉8,且遮油棉8正对超声波雾化片43的雾化区(雾化区为雾化棉41与超声波雾化片43接触面)设置。遮油棉8与雾化腔的出烟口323之间距离H为1-15mm,因此雾化腔的第二进气口322进入的气流一部分经过遮油棉8的上表面直接流出,一部分经过遮油棉8的下表面将超声雾化产生的烟雾带走并经出烟口323逸出,从而避免出烟口被遮油棉8遮挡影响烟雾逸出。
如图10-图12所示,遮油棉8包括导油部81和遮挡部82。导油部81朝向雾化棉41倾斜设置,且导油部81与雾化棉41相连,以将遮油棉8吸收烟雾中大颗粒烟油滴所形成的烟油能够返回雾化棉41上被重新利用及超声雾化,从而提高烟油利用率,节约使用成本。遮挡部82的面积小于雾化区的面积,这样可以使超声雾化后喷出的烟雾被遮油棉8局部遮挡,避免大颗粒烟雾中的烟油被用户吸食到口腔中,提高烟雾口感。
为了能够吸收烟雾中的大颗粒烟油,并且能够将吸收饱和的烟油导流到雾化棉再次回收利用,同时在气流经过遮油棉8的表面时不容易将遮油棉8吸收的烟油吹进用户口腔防止用户吸食到烟油,本实施例中遮油棉8的材质为厚度均匀的亲油材质制作而成。
如图11所示,遮油棉8的遮挡部可设置穿气孔83。当超声波雾化片43工作时,将烟油雾化成的烟雾向遮挡部喷出,细腻的烟雾从穿气孔83排出至雾化腔9的出烟口323,从而加快出烟速度以及减少烟雾温度的散失,含有大颗粒烟油滴的烟雾被遮挡部82遮挡吸收,在减少吸到烟油情况下提升用户吸食到烟雾的体验。
如图12所示,遮油棉8的遮挡部82可设置为比较薄的薄区域84。当超声波雾化片43工作时,烟油雾化成的烟雾向遮挡部82喷出,细腻的烟雾从薄区域穿过至雾化腔9的出烟口323,从而加快出烟速度以及减少烟雾温度的散失,含有大颗粒烟油滴的烟雾被遮挡部82遮挡吸收,可在减少吸到烟油情况下提升用户吸食到烟雾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设置在超声波雾化片(43)上表面的雾化腔(9),雾化腔上设置出烟口(323),雾化棉(41)的中部经弹簧(7)抵持在超声波雾化片的上表面形成雾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设置遮油棉(8),且遮油棉设置在雾化区的上方,遮油棉与出烟口之间相隔一距离,使超声雾化产生的烟雾至少一部分经遮油棉进入出烟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油棉包括导油部(81)和遮挡部(82),导油部朝向雾化棉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正对所述雾化区设置,且所述遮挡部的面积小于所述雾化区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部与雾化棉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节距之间设置所述遮油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油棉与所述出烟口之间的距离为1-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油棉由亲油材质制作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上设置穿气孔(8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中部厚度比四周厚度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厚度均匀。
CN201921291695.8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Active CN210432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1695.8U CN210432832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1695.8U CN210432832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2832U true CN210432832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8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1695.8U Active CN210432832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2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6137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076566U (zh) 超声波雾化芯及超声波雾化器
WO2016041114A1 (zh) 一种电子烟
WO2015184590A1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1031891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109805456B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0253640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21011404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2437276U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2437274U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598431A (zh) 加湿装置
CN211510566U (zh) 一种导油陶瓷及超声波雾化器
CN210432832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212437275U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580992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2065678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0169053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112335935A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108420110A (zh) 一种烟支、胶囊型电子烟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12335935B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215422792U (zh) 雾化器和电子烟
CN111990693B (zh) 超声波雾化芯及超声波雾化器
CN111990694B (zh) 超声波雾化芯及超声波雾化器
JP2023535747A (ja) 霧化コア、アトマイザー及び電子霧化装置
CN210432837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