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9679U -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9679U
CN210429679U CN201921446229.2U CN201921446229U CN210429679U CN 210429679 U CN210429679 U CN 210429679U CN 201921446229 U CN201921446229 U CN 201921446229U CN 210429679 U CN210429679 U CN 210429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necting rod
push rod
stati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62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建
李萍
徐联芳
庄道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62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9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9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9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触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的接触器。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动触板、静触件和推杆,动触板套设在推杆上端;所述主体内设置辅助组件,且主体内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位于推杆上端,另一端位于辅助组件上端,通过推杆移动从而使动触板与静触件接触,并使连接杆驱动辅助组件导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当动触板与静触件接触的同时,辅助组件也导通,因而可通过辅助组件的导通,从而可以判断内部动触板与静触件已经接触。假如本应该内部的动触板与静触件不断开却突然断开,也可以通过辅助组件的不导通得知,因而避免了内部短路等电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触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而且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因而可知接触器是放置于电路上使用,而且都是内部结构,故接触器的断和通是很难去判断,即动触板与静触件是否接触。如果在使用的时候,是需要动触板与静触件接触,然后实际上动触板与静触件没有接触,那么会导致短路,进而导致电路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接触器,通过连接杆利用杠杆原理从而使得当动触板与静触件接触的同时,辅助组件也导通,因而可通过辅助组件导通,从而可以判断内部动触板与静触件已经接触,解决现有的接触器无法确认内部动触板与静触件是否导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动触板、静触件和推杆,动触板套设在推杆上端;所述主体内设置辅助组件,且主体内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位于推杆上端,另一端位于辅助组件上端,通过推杆移动从而使动触板与静触件接触,并使连接杆驱动辅助组件导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动簧片和静簧片,动簧片一端位于在静簧片上端;所述连接杆一端位于动簧片上端,通过推杆移动从而使连接杆推动动簧片,进而使动簧片与静簧片相互接触。
优选地,所述动簧片一端弯折成型为圆弧部,当推杆移动从而使连接杆推动动簧片时,所述圆弧部与静簧片相互接触。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推动端和被推动端,被推动端位于推杆上端,且推动端位于动簧片上端;
所述被推动端内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将连接杆复位。
优选地,所述推动端两侧面成型有弧斜面。
优选地,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静触件,且固定架设置有凸台一和凸台二,凸台一设置有所述动簧片,且凸台二设置有静簧片。
优选地,所述动簧片和静簧片一端均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凸台一和凸台二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线圈二,弯折部抵靠在线圈二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上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放置有所述连接杆,且安装槽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覆盖在安装槽上,且弹簧位于盖板和连接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线圈架,线圈架内设置有静铁芯,且静铁芯内设置有动铁芯,所述推杆设置于动铁芯内;
所述推杆两侧均套设有开口挡圈,开口挡圈分别抵靠在动铁芯下端面和所述动触板上端面;
所述线圈架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触电盒,所述推杆设置有凸边,凸边下端面抵靠在触电盒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两侧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动触板抵靠在加强筋上;所述触电盒两侧设置有磁铁,且固定架开设有卡接槽,磁铁卡接在卡接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当动触板与静触件接触的同时,辅助组件也导通,因而可通过辅助组件的导通,从而可以判断内部动触板与静触件已经接触。假如本应该内部的动触板与静触件不断开却突然断开,也可以通过辅助组件的不导通得知,因而避免了内部短路等电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以被推动端圆心为剖面线的剖面结构简图;
图3是以推动端圆心为剖面线的剖面结构简图;
图4是连接杆相关部件的结构简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的结构简图;
图6是固定架和连接杆的结构简图;
图7是固定架和辅助组件的结构简图;
图8是线圈架的结构简图。
图中:1-主体;2-动触板;3-静触件;4-推杆;5-连接杆;
6-动簧片;7-静簧片;8-圆弧部;9-推动端;10-被推动端;
11-放置槽;12-弹簧;13-弧斜面;14-固定架;15-凸台一;
16-凸台二;17-弯折部;18-连接孔;19-线圈二;20-安装槽;
21-盖板;22-线圈架;23-动铁芯;24-静铁芯;25-开口挡圈;
26-触电盒;27-凸边;28-加强筋;29-磁铁;30-卡接槽;
31-线圈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图2和图4,可知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包括主体1,主体1内设置有动触板2、静触件3和推杆4,动触板2套设在推杆 4上端。
同时此处的主体1还包括除必要特征以外完成接触器产品基础功能的其他部件,比如图2和图8,主体1内设置有线圈架22,线圈架22内设置有静铁芯24,且静铁芯24内设置有动铁芯23,而且推杆4设置于动铁芯23内。其中线圈架22上缠绕了线圈一31且线圈一31向外延伸连接有直流电源,从而通过线圈一31给内部输入电流和电压。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缠绕在线圈架22上的线圈一31通电后,动铁芯23和静铁芯24之间产生磁场,并在动铁芯23和静铁芯 24之间的磁间隙处产生磁力,即为电磁吸合力。此时由于磁力的作用,驱使动铁芯23朝减小磁间隙方向运动,即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推杆4向上移动,从而使动触板2向上移动,进而使动触板2与静触件3相碰触,从而实现接触器其基本功能。
但是由于这些都是内部操作,因而无法得动触板2与静触件3之间是否相碰触,因而本实用新型还在主体1内设置辅助组件,同时主体1内设置有连接杆5,且连接杆5一端位于推杆4上端,另一端位于辅助组件上端。其中从图6和图7可知,辅助组件与线圈二19相连,通过线圈二19向外传送信号。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推杆4向上移动,从而使动触板2向上移动时,此时推杆4也推动连接杆5一端向上移动,此时利用杠杆原理,从而使连接杆5另一端向下移动,进而使连接杆5驱动辅助组件导通。因而当动触板2与静触件3相碰触的同时辅助组件也导通,因而可通过线圈二19向外传送信号来判断动触板2与静触件3是否相碰触。因而当动触板与静触件因为某种原因而从本应该不断开的而断开,那么可通过线圈二19向外传送信号来得知,从而避免内部短路等电路问题。
结合图3和图4可知,辅助组件包括动簧片6和静簧片7,动簧片6一端位于在静簧片7上端。同时连接杆5一端位于动簧片6上端。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推杆4向上移动,从而使动触板2向上移动时,此时推杆4也推动连接杆5一端向上移动,此时利用杠杆原理,从而使连接杆5另一端向下移动,进而使连接杆5推动动簧片 6下移,从而使动簧片6与静簧片7相互接触,即辅助组件导通,并通过线圈二19向外传送信号。即采用简单的杠杆结构,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同时性,即动触板2与静触件3相碰触时,动簧片6与静簧片7也相互接触。而且这种结构便于加工和安装。
具体看图5可知,动簧片6一端弯折成型为圆弧部8。因而当推杆4移动从而使连接杆5推动动簧片6时,圆弧部8与静簧片7相互接触,即通过半圆弧接触,即点接触,从而一碰就闭,一松就开,从而有效的增加开闭的可靠性。
同时连接杆5包括推动端9和被推动端10,其中推动端9两侧面成型有弧斜面13,因而也形成点接触,进而一碰就闭,一松就开,从而有效的增加开闭的可靠性。
而且被推动端10内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设置有弹簧 12。因而当推杆4移动从而使连接杆5推动动簧片6下移,从而使动簧片6与静簧片7相互接触时,此时的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因而当外界没有给线圈一31通电的时候,连接杆5因而弹簧12的自身弹性而复位。即采用简单的结构,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同时弹簧12还有起到保证在断开时,连接杆5的推动端是抬起的作用,且动簧片6亦处于断开状态。
如图6所示,可知连接杆5的安装结构:首先主体1内设置有固定架14,且固定架14上端开设有安装槽20,同时安装槽20上端设置有盖板21。
因而在安装的过程中,先将连接杆5放置于安装槽20内,然后将盖板21盖上,从而通过盖板21对连接杆5和弹簧12限位,同时也是保护内部结构和从美观角度着想。即采用简单的结构,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结合图3和图7可知,固定架14上设置有静触件3,且固定架 14设置有凸台一15和凸台二16。同时凸台一15和凸台二16均开设有连接孔18,且连接孔18内设置有线圈二19。
因而在安装的过程中,先将动簧片6和静簧片7采用簧片埋入法的方式分别放置于凸台一15和凸台二16上,且动簧片6和静簧片7 还留一端露在外面,且在连接孔18内。
同时动簧片6和静簧片7均设置有弯折部17,且弯折部17与线圈二19相互抵靠,从而通过线圈二19向外传送信息。
结合图2、图4和图5,可知推杆4的安装方式:首先推杆4两侧均套设有开口挡圈25,且推杆4设置有凸边27。同时线圈架22和固定架14之间设置有触电盒26。其中触电盒26用来阻挡由于推杆4 和固定架14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粉层及相关异物,进而保护内部结构和各个零部件,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因而在安装的过程中,先将推杆4通过从上到下的方式穿过触电盒26和动铁芯23等部件,直到凸边27的下表面抵靠在触电盒26上时,即到了指定位置,然后将动触板2套设在推杆4上端,此时通过将开口挡圈25套设在推杆4两侧,且分别抵靠在动铁芯23下表面和动触板2上表面,即通过开口挡圈25限位和稳定部件之间的连接。即采用简单的结构,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结合图2和图7,可知固定架14两侧内设置有加强筋28,且动触板2抵靠在加强筋28上,通过加强筋28与动触板2之间的间隙配合,以达到防止可动座组件沿着推杆轴心转动的目的,而且也保证动触板2是垂直上去,没有左右偏移。
同时触电盒26两侧设置有磁铁29,且固定架14开设有卡接槽 30,磁铁29卡接在卡接槽30。其中磁铁29起到抵挡电弧的燃烧的作用。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缠绕在线圈架22上的线圈一31通电后,动铁芯23和静铁芯 24之间产生磁场,并在动铁芯23和静铁芯24之间的磁间隙处产生磁力,即为电磁吸合力。此时由于磁力的作用,驱使动铁芯23朝减小磁间隙方向运动,即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推杆4向上移动,从而使动触板2向上移动时,进而使动触板2与静触件3相碰触。此时推杆 4也推动连接杆5一端向上移动,此时利用杠杆原理,从而使连接杆 5另一端向下移动,进而使连接杆5驱动辅助组件导通。
因而当动触板2与静触件3相碰触的同时辅助组件也导通,因而可通过线圈二19向外传送信号来判断动触板2与静触件3是否相碰触。因而当动触板与静触件因为某种原因而从本应该不断开的而断开,那么可通过线圈二19向外传送信号来得知,从而避免内部短路等电路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主体(1)内设置有动触板(2)、静触件(3)和推杆(4),动触板(2)套设在推杆(4)上端;所述主体(1)内设置辅助组件,且主体(1)内设置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一端位于推杆(4)上端,另一端位于辅助组件上端,通过推杆(4)移动从而使动触板(2)与静触件(3)接触,并使连接杆(5)驱动辅助组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动簧片(6)和静簧片(7),动簧片(6)一端位于在静簧片(7)上端;所述连接杆(5)一端位于动簧片(6)上端,通过推杆(4)移动从而使连接杆(5)推动动簧片(6),进而使动簧片(6)与静簧片(7)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6)一端弯折成型为圆弧部(8),当推杆(4)移动从而使连接杆(5)推动动簧片(6)时,所述圆弧部(8)与静簧片(7)相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包括推动端(9)和被推动端(10),被推动端(10)位于推杆(4)上端,且推动端(9)位于动簧片(6)上端;
所述被推动端(10)内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设置有弹簧(12),通过弹簧(12)将连接杆(5)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端(9)两侧面成型有弧斜面(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设置有静触件(3),且固定架(14)设置有凸台一(15)和凸台二(16),凸台一(15)设置有所述动簧片(6),且凸台二(16)设置有静簧片(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6)和静簧片(7)一端均设置有弯折部(17),所述凸台一(15)和凸台二(16)均开设有连接孔(18),连接孔(18)内设置有线圈二(19),弯折部(17)抵靠在线圈二(19)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4)上端开设有安装槽(20),安装槽(20)内放置有所述连接杆(5),且安装槽(20)上端设置有盖板(21),盖板(21)覆盖在安装槽(20)上,且弹簧(12)位于盖板(21)和连接杆(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线圈架(22),线圈架(22)内设置有静铁芯(24),且静铁芯(24)内设置有动铁芯(23),所述推杆(4)设置于动铁芯(23)内;
所述推杆(4)两侧均套设有开口挡圈(25),开口挡圈(25)分别抵靠在动铁芯(23)下端面和所述动触板(2)上端面;
所述线圈架(22)和固定架(14)之间设置有触电盒(26),所述推杆(4)设置有凸边(27),凸边(27)下端面抵靠在触电盒(26)上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4)两侧内设置有加强筋(28),所述动触板(2)抵靠在加强筋(28)上;所述触电盒(26)两侧设置有磁铁(29),且固定架(14)开设有卡接槽(30),磁铁(29)卡接在卡接槽(30)。
CN201921446229.2U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Active CN210429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6229.2U CN210429679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6229.2U CN210429679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9679U true CN210429679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5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6229.2U Active CN210429679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9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0114C2 (ru)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привод с двумя устойчивыми состояниями для средневольтног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выключателя
US3296567A (en)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CN102460622B (zh) 电度表接触装置
EP2856489B1 (en) Fully rated contact system having normally open contact and normally closed contacts
KR20200000312A (ko) 직류 릴레이
KR101414715B1 (ko) 스위칭 디바이스, 그 스위칭 디바이스를 어셈블링 및 동작시키는 방법, 및 그 스위칭 디바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KR20200025805A (ko) 직류 릴레이
JP2017076616A (ja) 直流リレー
EP3203492B1 (en) Relay
CN210429679U (zh)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CN110875161A (zh) 直流继电器
US4951018A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CN212161708U (zh) 触头装置及电磁开关
CN102460611B (zh) 磁力自锁致动器
JP2012248481A (ja) 電磁リレー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電力量計用開閉ユニット
CN214378266U (zh) 一种反应灵敏的高压直流磁保持继电器
KR101006320B1 (ko) 고압용 릴레이 구조
CN110459436A (zh) 一种新型的接触器
CN109473320B (zh) 一种驱动线圈带自动断电功能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14378254U (zh) 带灭弧磁钢的速动型高压直流磁保持继电器
CN109119290B (zh) 接触器
EP3951825B1 (en) Auxiliary contact unit
CN218385044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2540635U (zh) 继电器状态监测组件
CN217588811U (zh)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ew type of contact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Yuhuan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030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Yuhuan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0301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