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7902U - 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27902U CN210427902U CN201921684167.9U CN201921684167U CN210427902U CN 210427902 U CN210427902 U CN 210427902U CN 201921684167 U CN201921684167 U CN 201921684167U CN 210427902 U CN210427902 U CN 2104279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annular cover
- optical cable
- power trans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缆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绕线板,底板远离绕线板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余缆架的卡箍,底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罩,环形罩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卡扣一,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卡扣一卡接配合的卡扣二,环形罩上开设有可供光缆穿过的穿线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可减少光缆直接暴露在外界中的情况,进而减少光缆受损发生黏连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缆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
背景技术
在变电工程铺设光缆时,由于光缆长度有限,因此光缆的接续不可避免,因此变电站或杆塔处往往预留富余光缆,在变电站设备区、杆塔的OPGW光缆熔接后,现有的余缆架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方式进行余缆的缠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目前,公告号为CN2062240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缆余缆架,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的至少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支撑部,各个支撑部均具有光缆缠绕槽,各个光缆缠绕槽的槽口均朝向远离主体框架中部的方向设置,以使待缠绕的光缆从主体框架的外侧缠绕在各个光缆缠绕槽内;其中,支撑部与光缆绝缘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缆余缆架绝缘效果较差的问题;但存在以下缺陷:光缆长期暴露在外界,易导致光缆的绝缘层受损而发生黏连,从而影响了光缆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可减少光缆直接暴露在外界中的情况,进而减少光缆受损发生黏连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绕线板,所述底板远离绕线板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余缆架的卡箍,所述底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罩,所述环形罩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卡扣一,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卡扣一卡接配合的卡扣二,所述环形罩上开设有可供光缆穿过的穿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箍将底板固定在电线杆或其他支撑件上,将光缆的端部穿过环形罩上的一个穿线孔,然后将光缆缠绕在绕线板上,缠绕完成后将光缆的端部穿过环形罩的另一个穿线孔,再利用卡扣一与卡扣二的配合将底板与环形罩固定在一起;由于环形罩可对光缆形成保护,减少光缆直接暴露在外界中的情况,进而减少光缆受损发生黏连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罩靠近所述底板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密封圈的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与环形罩固定在一起时,密封圈位于密封槽内,以此可封堵底板与环形罩之间的缝隙,减少由二者之间缝隙进入环形罩内的雨水,以此进一步增强了环形罩对光缆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内部固定连接有磁铁一,所述密封槽上固定连接有与磁铁一相互吸引的磁铁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位于密封槽内时,由于磁铁一与磁铁二相互吸引,从而使密封圈与密封槽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以此进一步提高了底板与环形罩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罩上固定连接有与穿线孔连通的防水件,所述防水件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雨水落在防水件上时,可沿防水件的周面落下,从而可减少由穿线孔进入防护罩内的雨水,进一步对光缆形成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罩的内侧壁顶部上开设有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罩内空气可通过透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可减少环形罩内空气流动性较差而导致环形罩内温度较高而对光缆造成损害的问题;同时透气孔设置在环形罩的内侧壁顶部,在保证环形罩通风性能的同时可减少由透气孔进入环形罩内的雨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板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连接部和固定在连接部上且与底板所在平面平行的挡线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光缆的缠绕时,光缆缠绕在连接部上,且挡线部可对缠绕后的光缆圈进行一定的限位,从而可减少光缆圈散开的问题,以此提高了光缆圈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线部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一,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螺纹孔一对应的多个螺纹孔二,任一个所述螺纹孔一及与其对应的螺纹孔二上共同固定有用于限制光缆位置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绕线板上缠绕的光缆的长度的不同,所形成的光缆圈的大小也不同,因此固定件放置在不同的螺纹孔一中,以实现了对光缆圈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光缆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穿设螺纹孔一且底部与螺纹孔二螺纹连接的螺杆、固定在螺杆顶部的便于拧动螺杆的螺帽及包覆在螺杆周侧与光缆接触的防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固定件将光缆固定时,根据光缆圈的大小选择合适位置的螺纹孔一,然后将螺杆的底端穿过螺纹孔一并与对应位置的螺纹孔二螺纹连接;螺杆与螺纹孔一及螺纹孔二连接后,防护垫与光缆接触,减小螺杆与光缆之间的摩擦,从而对光缆形成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方案中利用环形罩对光缆形成保护,减少光缆直接暴露在外界中的情况,进而减少光缆受损发生黏连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本方案中设有密封圈及密封槽可封堵底板与环形罩之间的缝隙,减少由二者之间缝隙进入环形罩内的雨水,以此进一步增强了环形罩对光缆的保护;
本方案中环形罩内空气可通过透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可减少环形罩内空气流动性较差而导致环形罩内温度较高而对光缆造成损害的问题;同时透气孔设置在环形罩的内侧壁顶部,在保证环形罩 通风性能的同时可减少由透气孔进入环形罩内的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凸显绕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凸显螺纹孔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11、卡箍;12、螺纹孔二;13、卡扣一;14、密封槽;141、磁铁二;2、绕线板;21、连接部;22、挡线部;221、螺纹孔一;23、固定件;231、螺杆;232、螺帽;233、防护垫;3、环形罩;31、卡扣二;32、防水件;33、密封圈;331、磁铁一;34、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包括底板1,底板1为圆形板状结构。底板1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卡箍11,卡箍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箍11沿底板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卡箍11可与电线杆或其他支撑件固定,以此将底板1固定在电线杆或其他支撑件上。
如图2、图3所示,底板1远离卡箍11的侧面上固定有绕线板2,绕线板2包括连接部21和挡线部22。连接部21为长方体形结构,连接部21较小面积的端部与底板1远离卡箍11的侧面固定连接。挡线部22为长方体形结构,挡线部22与连接部21远离底板1的端部固定连接,挡线部22与连接部21构成L形结构。绕线板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绕线板2呈矩形均匀分布在底板1上。挡线部22上开设有螺纹孔一221,螺纹孔一221沿挡线部22的厚度方向贯穿挡线部22,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挡线部22上的螺纹孔一2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螺纹孔一221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挡线部22上。底板1上开设有螺纹孔二12,螺纹孔二12与螺纹孔一221的数量相等,且螺纹孔二12与螺纹孔一221的数量相同,且每一个螺纹孔二12分别位于每一个螺纹孔二12的正上方。
如图3、图4所示,每一个绕线板2上均设有一个固定件23,固定件23包括螺杆231、螺帽232及防护垫233。螺杆231的长度方向与连接部21的长度方向一致,螺杆231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孔一221及螺纹孔二12螺纹连接。螺帽232与螺杆231共轴心线,且螺帽232固定在螺杆231的顶部。防护垫233由硅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且防护垫233包覆在螺杆231的周侧上;绕线板2上缠绕的光缆的长度不同所形成的光缆圈的大小也不同,根据光缆圈的大小选择合适位置的螺纹孔一221,然后将螺杆231的底端穿过螺纹孔一221并与对应位置的螺纹孔二12螺纹连接;螺杆231与螺纹孔一221及螺纹孔二12连接后,防护垫233与光缆接触,减小螺杆231与光缆之间的摩擦,从而对光缆形成保护。
如图1、图3所示,底板1远离卡箍11的侧面上可拆卸固定有环形罩3,环形罩3的外径与底板1的直径相等,环形罩3的内径小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绕线板2之间的最短距离。底板1的周侧上固定连接有卡扣一13,环形罩3的周侧上固定连接有卡扣二31,卡扣一13及卡扣二31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卡扣一13分别与四个卡扣二31卡接配合,以此实现了底板1与环形罩3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环形罩3上开设有穿线孔(未示出),穿线孔为圆形孔,穿线孔可供光缆穿过,且穿线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穿线孔沿环形罩3的中轴线对称分布。环形罩3上固定连接有防水件32,防水件32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且防水件32为圆台形结构,防水件32较大面积的底面与环形罩3的周侧固定连接,防水件32的内部中空,防水件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水件32的内部分别与两个穿线孔连通。
如图3、图5所示,环形罩3靠近底板1的侧面边沿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3,密封圈33与环形罩3共轴心线,且密封圈33的外径小于环形罩3的外径。底板1上开设有密封槽14,密封槽14与密封圈33的形状相似,且密封槽14与密封圈33相适配。密封圈33内固定连接有磁铁一331,磁铁一331为圆环形结构,磁铁一331与密封圈33共轴心线。密封槽14上固定连接有磁铁二141,磁铁二141与磁铁一331的形状相同,且磁铁一331与磁铁二141的相对面相互吸引。底板1与环形罩3固定在一起时,密封圈33位于密封槽14内,以此可封堵底板1与环形罩3之间的缝隙,且由于磁铁一331与磁铁二141相互吸引,从而使密封圈33与密封槽14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以此减少由二者之间缝隙进入环形罩3内的雨水,以此进一步增强了环形罩3对光缆的保护。
如图3所示,环形罩3上开设有透气孔34,透气孔34为圆形孔,透气孔3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透气孔34均匀分布在环形罩3的内侧壁顶部上,且透气孔34与环形罩3的内部连通;环形罩3内空气可通过透气孔34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可减少环形罩3内空气流动性较差而导致环形罩3内温度较高而对光缆造成损害的问题;同时透气孔34设置在环形罩3的内侧壁顶部,在保证环形罩3通风性能的同时可减少由透气孔34进入环形罩3内的雨水。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光缆的端部通过环形罩3上的一个防水件32经过穿线孔穿入,然后将光缆缠绕在绕线板2上,缠绕完成后将光缆的端部穿过环形罩3的另一个穿线孔穿出,再利用卡扣一13与卡扣二31的配合将底板1与环形罩3固定在一起;由于环形罩3可对光缆形成保护,减少光缆直接暴露在外界中的情况,进而减少光缆受损发生黏连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绕线板(2),所述底板(1)远离绕线板(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余缆架的卡箍(11),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上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罩(3),所述环形罩(3)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卡扣一(13),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与卡扣一(13)卡接配合的卡扣二(31),所述环形罩(3)上开设有可供光缆穿过的穿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其特征是:所述环形罩(3)靠近所述底板(1)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3),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密封圈(33)的密封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33)内部固定连接有磁铁一(331),所述密封槽(14)上固定连接有与磁铁一(331)相互吸引的磁铁二(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其特征是:所述环形罩(3)上固定连接有与穿线孔连通的防水件(32),所述防水件(32)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其特征是:所述环形罩(3)的内侧壁顶部上开设有透气孔(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其特征是:所述绕线板(2)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连接部(21)和固定在连接部(21)上且与底板(1)所在平面平行的挡线部(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其特征是:所述挡线部(22)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一(221),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与螺纹孔一(221)对应的多个螺纹孔二(12),任一个所述螺纹孔一(221)及与其对应的螺纹孔二(12)上共同固定有用于限制光缆位置的固定件(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23)包括穿设螺纹孔一(221)且底部与螺纹孔二(12)螺纹连接的螺杆(231)、固定在螺杆(231)顶部的便于拧动螺杆(231)的螺帽(232)及包覆在螺杆(231)周侧与光缆接触的防护垫(23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84167.9U CN210427902U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84167.9U CN210427902U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27902U true CN210427902U (zh) | 2020-04-28 |
Family
ID=7036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84167.9U Active CN210427902U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27902U (zh) |
-
2019
- 2019-10-08 CN CN201921684167.9U patent/CN2104279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33598U (zh) | 一种配网带电作业专用瓷横担遮蔽罩 | |
CN105762727A (zh) | 一种理线器及具有该理线器的中置柜 | |
CN210427902U (zh) | 一种变电工程用余缆架 | |
CN203722191U (zh) | 光电复合缆接头 | |
CN106159835A (zh) | 一种线缆布线用辅助装置 | |
CN205159053U (zh) | 一种移相变压器 | |
CN208522093U (zh) | 高性能带屏蔽网络数据线 | |
CN105161647A (zh) | 一种电池组夹具 | |
CN203722194U (zh) | 分支器 | |
CN204190297U (zh) | 电缆内置测温光缆的接续托盘 | |
CN204763010U (zh) | 一种防鸟筑巢装置 | |
CN103674330A (zh) | 一种热流传感器 | |
CN209895887U (zh) | 一种新型变压器铁芯 | |
CN210430433U (zh) | 一种电力变电箱用理线装置 | |
CN205960568U (zh) | 一种线缆布线用辅助装置 | |
CN104318998A (zh) | 一种水密消磁电缆 | |
CN218352092U (zh) | 一种灌封接线装置 | |
CN214849267U (zh) | 线缆防水t接端子 | |
CN215494254U (zh) | 一种室外预连接fttx光缆终端盒 | |
CN215988161U (zh) | 一种舰船用轻型抗干扰电缆 | |
CN203824676U (zh) | 一种热流传感器 | |
CN216056326U (zh) | 一种铁路信号电缆引入防雷成端盒 | |
CN102636853A (zh) | 绝缘光纤复合架空相线的中间接头装置 | |
CN2515690Y (zh) | 光纤熔接模块 | |
CN214849321U (zh) | 一种新能源高低压电缆线端保护封口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