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6583U - 一种编码器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码器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6583U
CN210426583U CN201921319819.9U CN201921319819U CN210426583U CN 210426583 U CN210426583 U CN 210426583U CN 201921319819 U CN201921319819 U CN 201921319819U CN 210426583 U CN210426583 U CN 210426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oder
casing
end plate
shell
connect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98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keteng Motor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keteng Motor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keteng Motor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keteng Motor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98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6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6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6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Optical Transfor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码器连接件,包括前端板、壳体和安装座,所述前端板设置为圆环形,所述壳体同轴心设置前端板的上端面,且壳体的内径与前端板的内径相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编码器连接件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够,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导致编码器测量结果不够准确,同时传统编码器在安装时候不容易在安装时候进行观察,导致很难快速进行定位的问题,通过对壳体的结构设置来方便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口来直接观察到壳体内部安装时候的情况,便于安装时候的快速定位,提高安装的速度,并且在内部通过加强盘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连接件的强度,保证编码器与电机连接时候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编码器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安装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编码器连接件。
背景技术
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编码器连接件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够,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导致编码器与电机连接不够紧固,从而导致编码器测量结果不够准确,同时传统的编码器在安装的时候不容易在安装时候进行观察,导致很难快速进行定位,从而大大地降低安装的速率,不利于快速生产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器连接件,旨在改善现有的编码器连接件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够,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导致编码器与电机连接不够紧固,从而导致编码器测量结果不够准确,同时传统的编码器在安装的时候不容易在安装时候进行观察,导致很难快速进行定位,从而大大地降低安装的速率,不利于快速生产加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编码器连接件,包括前端板、壳体和安装座,所述前端板设置为圆环形,所述壳体同轴心设置前端板的上端面,且壳体的内径与前端板的内径相同,所述前端板和壳体一体成形,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壳体的头部,且安装座与壳体一体成形,所述安装座中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且第一定位孔为贯穿孔,通过对前端板的设置来方便连接件可以通过螺栓稳定的安装电机上,并且根据实际的电机大小来确定生产时前端板的直径大小,通过对安装座的结构设置来方使用者可以安装和固定编码器来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沿前端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第一连接孔为贯穿孔,通过对第一连接孔的设置来方便使用者通过螺栓来将前端板稳定的固定在电机的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加强盘和观察口,所述加强盘设置在壳体内侧面的中部,且加强盘与壳体一体成形,所述观察口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通过加强盘的结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壳体强度的同时可以通过中部的第二定位孔来便于保证编码器和电机之间连接杆的稳定转动,便于编码器更好的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盘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处于同一轴线上,且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的直径,通过第二定位孔的设置来便于配合第一定位孔来保证电机与编码器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沿安装座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交错设置,通过对第二连接孔的设置来方便使用者可以将编码器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表面,同时通过对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交错设置来防止在电机转动过程中单侧受力不均而造成晃动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板和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焊点,所述固定焊点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通过对固定焊点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前端板和壳体之间的稳定性,保证电机和编码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编码器连接件的结构加以改进,方便使用者在安装时候的观察和在安装后的稳定工作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编码器连接件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够,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导致编码器与电机连接不够紧固,从而导致编码器测量结果不够准确,同时传统的编码器在安装的时候不容易在安装时候进行观察,导致很难快速进行定位,从而大大地降低安装的速率,不利于快速生产加工的问题,通过对壳体的结构设置来方便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口来直接观察到壳体内部安装时候的情况,便于安装时候的快速定位,提高安装的速度,并且在内部通过加强盘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连接件的强度,保证编码器与电机连接时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图1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前端板;11、第一连接孔;12、固定焊点;2、壳体;20、观察口;21、加强盘;22、第二定位孔;3、安装座;31、第一定位孔;32、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编码器连接件,包括前端板1、壳体2和安装座3,前端板1设置为圆环形,通过对传统的编码器连接件的结构加以改进,方便使用者在安装时候的观察和在安装后的稳定工作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编码器连接件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够,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导致编码器与电机连接不够紧固,从而导致编码器测量结果不够准确,同时传统的编码器在安装的时候不容易在安装时候进行观察,导致很难快速进行定位,从而大大地降低安装的速率,不利于快速生产加工的问题,通过对前端板1的设置来方便连接件可以通过螺栓稳定的安装电机上,并且根据实际的电机大小来确定生产时前端板的直径大小,前端板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第一连接孔11沿前端板1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第一连接孔11为贯穿孔,通过对第一连接孔11的设置来方便使用者通过螺栓来将前端板1稳定的固定在电机的表面上,前端板1和壳体2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焊点12,固定焊点12沿壳体2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通过对固定焊点12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前端板1和壳体2之间的稳定性,保证电机和编码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壳体2同轴心设置前端板1的上端面,且壳体2的内径与前端板1的内径相同,前端板1和壳体2一体成形,通过对壳体2的结构设置来方便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口20来直接观察到壳体2内部安装时候的情况,便于安装时候的快速定位,提高安装的速度,并且在内部通过加强盘21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连接件的强度,保证编码器与电机连接时候的稳定性,壳体2上设置有加强盘21和观察口20,加强盘21设置在壳体2内侧面的中部,且加强盘21与壳体2一体成形,观察口20对称设置在壳体2的两侧,通过加强盘21的结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壳体 2强度的同时可以通过中部的第二定位孔22来便于保证编码器和电机之间连接杆的稳定转动,便于编码器更好的进行工作,加强盘21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2,第二定位孔22与第一定位孔31处于同一轴线上,且第二定位孔22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31的直径,通过第二定位孔22的设置来便于配合第一定位孔31来保证电机与编码器的连接稳定性;
安装座3设置在壳体2的头部,且安装座3与壳体2一体成形,安装座3中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1,且第一定位孔 31为贯穿孔,通过对安装座3的结构设置来方使用者可以安装和固定编码器来使用,安装座3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32,第二连接孔32沿安装座3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第二连接孔32与第一连接孔11交错设置,通过对第二连接孔32的设置来方便使用者可以将编码器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表面,同时通过对第二连接孔32与第一连接孔31交错设置来防止在电机转动过程中单侧受力不均而造成晃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编码器连接件,包括前端板(1)、壳体(2)和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1)设置为圆环形,所述壳体(2)同轴心设置前端板(1)的上端面,且壳体(2)的内径与前端板(1)的内径相同,所述前端板(1)和壳体(2)一体成形,所述安装座(3)设置在壳体(2)的头部,且安装座(3)与壳体(2)一体成形,所述安装座(3)中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1),且第一定位孔(31)为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一连接孔(11)沿前端板(1)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第一连接孔(11)为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码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加强盘(21)和观察口(20),所述加强盘(21)设置在壳体(2)内侧面的中部,且加强盘(21)与壳体(2)一体成形,所述观察口(20)对称设置在壳体(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码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盘(21)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2),所述第二定位孔(22)与第一定位孔(31)处于同一轴线上,且第二定位孔(22)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3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编码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2),所述第二连接孔(32)沿安装座(3)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第二连接孔(32)与第一连接孔(11)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编码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1)和壳体(2)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焊点(12),所述固定焊点(12)沿壳体(2)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CN201921319819.9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编码器连接件 Active CN210426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9819.9U CN210426583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编码器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9819.9U CN210426583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编码器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6583U true CN210426583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9819.9U Active CN210426583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编码器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6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26583U (zh) 一种编码器连接件
CN104006780A (zh)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CN112676823B (zh) 一种辅助定位工装及磁编码器安装对准方法
CN110954718B (zh) 一种smd环行器的测试方法
CN106705806B (zh) 一种飞机挂吊点位置检测装置
CN213197334U (zh) 一种中空分离式编码器安装辅助治具
CN214537643U (zh) 螺纹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CN212567271U (zh) 一种优化简易三维测量头
CN203887746U (zh)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CN209948290U (zh) 旋转接触式连接器
CN219458011U (zh) 一种放大器电视天线连接基座
CN202994177U (zh) 带有屏蔽板的编码器
CN212044272U (zh) 一种陶瓷加工用的金属结合剂弹性磨块
CN217032536U (zh) 一种超小型增量型脉冲编码器
CN220972196U (zh) 一种定制三轴传感器芯体装配治具
CN213846472U (zh) 霍尔安装固定结构及使用该霍尔安装固定结构的电机
CN214537978U (zh) 一种双耳结构霍尔电位计
CN211426568U (zh) 一种环形器用smd测试治具
CN218976513U (zh) 编码器
CN203632378U (zh) 一种改进的电机定子固定结构
CN211741352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探针卡用基座
CN210268479U (zh) 一种定位点到安装孔中心连线的垂向距离测量工装
CN217642935U (zh) 一种实现引线三维定位的支架
CN211856627U (zh) 一种电机转速测量装置及电机
CN211761537U (zh) 一种模块化机器人关节及其编码器读头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