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5943U - 一种热风循环烘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风循环烘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5943U
CN210425943U CN201921891250.3U CN201921891250U CN210425943U CN 210425943 U CN210425943 U CN 210425943U CN 201921891250 U CN201921891250 U CN 201921891250U CN 210425943 U CN210425943 U CN 210425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tunnel
air circulation
electrothermal film
tunnel body
ho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12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凯
张格丰
时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uona Nan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uona Nan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uona Nan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uona Nan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12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5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5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5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烘道,所述的烘道一端为物料入口,烘道内部设有物料传送装置;所述的烘道包括若干节依次连通的烘道本体;所述的烘道本体的侧壁安装有电热膜,所述的电热膜与驱动源电连接,电热膜的发热面朝向烘道本体内侧,每一节烘道本体独立控制温度;所述的烘道本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循环烘道,通过电热膜进行面状加热,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全面给烘道环境加热,整体温度均匀,升温速率与电热丝加热循环相当。

Description

一种热风循环烘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属于热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风循环烘道广泛应用于丝网印刷、喷染、电镀以及印刷电路等行业的烘干、除湿等工艺,热风循环烘道还可用于食品、纺织品、压铸小件等工业的干燥、烘烤等。目前热风循环烘道主要是将加热器中的热风通过风机吹入烘道内进行循环,烘烤产品,但是该方法升温速度慢,热量损失较大;另外,也有采用在烘道内部设置电热丝,采用电热丝加热,通过风机实现热风在烘道内循环,该种方法升温速度快,但是电热丝热转换效率低,温度不均匀,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风循环烘道,通过电热膜进行面状加热,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全面给烘道环境加热,整体温度均匀,升温速率与电热丝加热循环相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包括:
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烘道,所述的烘道一端为物料入口,烘道内部设有物料传送装置;所述的烘道包括若干节依次连通的烘道本体;所述的烘道本体的侧壁安装有电热膜,所述的电热膜与驱动源电连接,电热膜的发热面朝向烘道本体内侧,每一节烘道本体独立控制温度;所述的烘道本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烘道为长方形结构,可包括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分别设置在长方形烘道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风口处设有抽风机。通过设置抽风机,能够使烘道内部处于一定的负压,能够在某些产品如橡胶带烘干时,需要一定的真空度,能够防止产品老化,加快烘干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的烘道本体的顶部的一端,另一端设置进风口,所述的出风口与所述的进风口之间设有回风通道。通过设置回风通道,能够让洪道内的温度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出风口与物料入料之间设置回风通道,不另外设置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回风通道设置在所述的烘道的外侧,回风通道内设有循环风机和热交换器。通过设置循环风机与热交换器,能够进行风和热量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为传送辊,所述的传送辊安装在烘道本体的底面,烘道本体的顶面安装有电热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为悬挂传送带,所述的悬挂传送带安装在烘道本体的顶面,烘道本体的底面安装有电热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热膜表面还依次设有均热层和保护板。均热层用于将电热膜的热量更加均匀的散发出来,本实用新型的均热层为散热材料制备得到,散热材料包括铝板、铜箔、铝箔或石墨片等;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板为耐高温材料制备得到,包括不锈钢制备的多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热膜为碳基印刷油墨型电热膜、金属基电热膜、碳纤维电热膜或高分子电热膜。优选的,所述的电热膜为石墨烯电热膜,所述的石墨烯电热膜依次包括基板、附着在所述的基板上的石墨烯发热层以及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烘道本体外部设有隔热保温层和热反射层。通过设置隔热保温层能够进行外部保温,降低热量的流失;通过设置热反射层,用于反射烘道产生的热量,能够进一步降低热量的流失。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热膜设有若干块,侧壁的电热膜底部设有排风扇。通过设置若干排风扇,能够更好的进行热量的对流,使得整个烘道内的热量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热烘房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烘道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循环烘道,通过电热膜进行面状加热,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全面给烘道环境加热,整体温度均匀,升温速率与电热丝加热循环相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循环烘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烘道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烘道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烘道本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支撑架,2、烘道,201、烘道本体,202、出风口,203、进风口,204、回风通道,205、循环风机,206、热交换器,3、物料入口,4、物料传送装置,5、电热膜,501、基板,502、石墨烯发热层,503绝缘层,6、抽风机,7、排风扇,8、均热层,9、保护板,10、隔热保温层,11、热反射层,12、温度传感器,13、温度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为方便看内部结构,本实用新型图2、图3中烘道本体设置为透明,图5中回风通道也设置为透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包括:
支撑架1,支撑架1上设有烘道2,烘道2一端为物料入口3,烘道2内部设有物料传送装置4;烘道2包括若干节依次连通的烘道本体201;烘道本体201的侧壁安装有电热膜5,电热膜5与驱动源(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电热膜5的发热面朝向烘道本体201内侧,每一节烘道本体201独立控制温度;烘道本体201的顶部设有出风口20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节烘道本体独立加热,能够适应不同的工序,在前期采用较低的温度预烘干,后期采用较高的温度彻底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烘道2为长方形结构,可包括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分别设置在长方形烘道的两端。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202处设有抽风机6。通过设置抽风机6,能够使烘道2内部处于一定的负压,能够在某些产品如橡胶带烘干时,需要一定的真空度,能够防止产品老化,加快烘干速度。出风口202设置在烘道本体201的顶部的一端,另一端设置进风口203,出风口202与进风口203之间设有回风通道204。通过设置回风通道,能够让洪道内的温度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的回风通道204设置在烘道1的外侧,回风通道204内设有循环风机205和热交换器206。通过设置循环风机与热交换器,能够进行风和热量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出风口与物料入料之间设置回风通道,不另外设置进风口,每一个烘道本体上的回风通道相互连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5设有若干块,侧壁的电热膜底部设有排风扇7。通过设置若干排风扇,能够更好的进行热量的对流,使得整个烘道内的热量更加均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物料传送装置4为传送辊,传送辊安装在烘道本体201的底面,当烘道本体201底面安装传送辊时,烘道本体201的顶面安装电热膜5。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5表面还依次设有均热层8和保护板9。均热层8用于将电热膜的热量更加均匀的散发出来,本实用新型的均热层8为散热材料制备得到,散热材料包括铝板、铜箔、铝箔或石墨片等;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板9为耐高温材料制备得到,包括不锈钢制备的多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为碳基印刷油墨型电热膜、金属基电热膜、碳纤维电热膜或高分子电热膜。优选为石墨烯电热膜,如图4所示,石墨烯电热膜依次包括基板501、附着在基板501上的石墨烯发热层502以及绝缘层503。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道本体201外部设有隔热保温层10和热反射层11。通过设置隔热保温层能够进行外部保温,降低热量的流失;通过设置热反射层,用于反射烘道产生的热量,能够进一步降低热量的流失。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烘房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2和温度控制装置13,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烘道本体201内。
采用本实施例的热风循环烘道与传统电热丝加热的烘道进行工作,对比两者的红外成像图发现,采用本实施例的热风循环烘道,洪道内上下温差更小,内部环境温度更均匀,并且升温速率和电热丝加热的烘道的升温速率相当,而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更小。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热风循环烘道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一致,除了本实施例的物料传送装置4为悬挂传送带,悬挂传送带安装在烘道本体的顶面,当烘道本体的顶面安装悬挂传送带时,烘道本体的底面安装有电热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烘道,所述的烘道一端为物料入口,烘道内部设有物料传送装置;所述的烘道包括若干节依次连通的烘道本体;所述的烘道本体的侧壁安装有电热膜,所述的电热膜与驱动源电连接,电热膜的发热面朝向烘道本体内侧,每一节烘道本体独立控制温度;所述的烘道本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的烘道本体的顶部的一端,另一端设置进风口,所述的出风口与所述的进风口之间设有回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风通道设置在所述的烘道的外侧,回风通道内设有循环风机和热交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为传送辊,所述的传送辊安装在烘道本体的底面,烘道本体的顶面安装有电热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为悬挂传送带,所述的悬挂传送带安装在烘道本体的顶面,烘道本体的底面安装有电热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膜表面还依次设有均热层和保护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膜为碳基印刷油墨型电热膜、金属基电热膜、碳纤维电热膜或高分子电热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道本体外部设有隔热保温层和热反射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膜设有若干块,侧壁的电热膜底部设有排风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烘房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烘道本体内。
CN201921891250.3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热风循环烘道 Active CN210425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250.3U CN210425943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热风循环烘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250.3U CN210425943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热风循环烘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5943U true CN210425943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9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1250.3U Active CN210425943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热风循环烘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59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4107A (zh) * 2020-10-27 2021-01-29 安徽安庆市沙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胶条烘烤用循环立式烘道
CN112588538A (zh) * 2020-11-19 2021-04-02 无锡市添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温度流失的烘道结构及其保温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4107A (zh) * 2020-10-27 2021-01-29 安徽安庆市沙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胶条烘烤用循环立式烘道
CN112588538A (zh) * 2020-11-19 2021-04-02 无锡市添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温度流失的烘道结构及其保温方法
CN112588538B (zh) * 2020-11-19 2023-07-25 无锡市添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温度流失的烘道结构及其保温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25943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道
CN104501540A (zh) 一种节能烘干房
CN105091512A (zh) 一种新型烘干房
CN211730661U (zh) 一种铝基板烘干设备
CN205680561U (zh) 一种应用于固态电容器的聚合烤箱
CN210625141U (zh) 一种电热烘房
CN205058866U (zh) 一种自动打印收料烘干维护系统
CN107756696A (zh) 复合材料均温固化装置
CN104048503B (zh) 一种电路板隧道烘烤炉
CN207585276U (zh) 一种离型纸烘干设备
CN102914137A (zh) 一种红外辐射加射流干燥器
CN209456565U (zh) 一种真空箱体抽气口加热装置
CN208817878U (zh) 一种led线路板烘干设备
CN207365584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材料烘干设备
CN208567358U (zh) 一种节能烘箱
CN202915679U (zh) 一种红外辐射加射流干燥器
CN207163081U (zh) 一种茶叶烘房
CN207268562U (zh) 一种制备钛白粉用的烘干装置
CN218722928U (zh) 一种建筑节能用保温板烘干装置
CN201000265Y (zh) 烘干模块
CN219955866U (zh) 一种分布式加热固化炉
CN214276358U (zh) 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
CN205613668U (zh) 双面对流加热烘箱
CN212902470U (zh) 一种石墨粉干燥装置
CN217423894U (zh) 一种用于金属印刷片材运输机的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