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8317U - 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8317U
CN210418317U CN201921424731.3U CN201921424731U CN210418317U CN 210418317 U CN210418317 U CN 210418317U CN 201921424731 U CN201921424731 U CN 201921424731U CN 210418317 U CN210418317 U CN 21041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torsion spring
swing arm
sw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47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伟忠
曾宪聪
张金平
李奋诚
苏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47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8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8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n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包括推杆底座、摆臂和推杆部;推杆底座用于悬挂于轨道中沿轨道移动;摆臂与推杆底座铰接;推杆部由所述摆臂向区别于摆臂的摆动方向延伸;推杆部包括推杆架和滚轮;推杆架与所述摆臂连接;滚轮一端连接于摆臂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推杆架远离所述摆臂的一侧。本申请实现了摆动旋转式推杆沿轨道前进且遇到障碍后,通过摆臂的摆动避障;推杆的滚轮可以通过旋转减少在推进过程中与物料承载装置的摩擦力;并且通过推杆架和摆臂下端分别对滚轮的两端进行固定,使滚轮在推进物料承载装置的过程中旋转时两端受力均衡,避免了单端固定的滚轮造成受力不均衡,极易对物料承载装置推偏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
背景技术
目前物料悬吊输送系统作为应用于物流搬运的一种物料输送方式,在轻工业产品(鞋类、玩具、礼品、纺织服装、家纺、汽车椅套及箱包产品)生产领域、五金加工领域、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物料悬吊输送系统中,一般地包括至少两行并列的闭环轨道,其一为物料承载装置的专用轨道,其二为旋转推杆装置运行的动力轨道。在运转时,两个轨道并行使用,并且通过每个旋转推杆装置的推杆去推送另一个轨道中前方的物料承载装置前进,当该物料承载装置需要进入其他轨道进行不同工序处理时,则系统控制物料承载装置进入新的轨道,以便于经该轨道进入对应工位。
常规物料悬吊输送系统中,在旋转推杆装置的推杆底座下端设置能转动的旋转机构以及与旋转机构连接的推杆套筒,当通过推杆套筒推送物料承载装置遇到障碍时,推杆套筒整体基于旋转机构横向水平折叠,从而避开该物料承载装置后继续在轨道中前进,但是现有的物料悬吊输送系统的旋转推杆在每次遇到障碍物且横向水平折叠过程中,均需要从障碍物侧面横向扫过,造成推杆遇到障碍时候受到平行于推杆运动方向推力不均匀,并增大了物料承载装置跌落轨道的概率,使物料悬挂输送系统中输送物料的准确性降低;除此之外常规物料悬吊系统中的旋转推杆只有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悬空,经过一段运行后由于弹簧弹力疲劳极易造成推杆倾斜,从而造成推进物料承载装置的受力偏移,引起物料承载装置在轨道运行中稳定性下降,增加了在转轨过程中物料承载装置脱轨跌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应用于物料悬挂输送系统的轨道中,包括推杆底座、摆臂和推杆部;
所述推杆底座用于悬挂于轨道中并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摆臂与所述推杆底座铰接,能基于所述推杆底座摆动;
所述推杆部由所述摆臂向区别于所述摆臂的摆动方向延伸;
所述推杆部包括推杆架和滚轮;其中,所述推杆架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滚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摆臂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架远离所述摆臂的一侧,以便于所述滚轮基于所述摆臂和所述推杆架的连接进行旋转。
优选地,所述摆臂下端设有第一转轴固定基座;
所述推杆架包括与所述摆臂连接的横向基座,以及与所述横向基座连接且由所述横向基座延伸出的第二转轴固定基座;
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基座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基座的连接孔位相对应;
所述滚轮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基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基座的连接孔位连接;
其中,所述横向基座下端最低点高于所述滚轮的最低点。
优选地,所述推杆部相对于所述摆臂横向延伸,并且与所述摆臂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推杆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设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滑轮,以及基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端延伸出的摆动机构;
所述摆动机构设有扭簧槽;所述扭簧槽内设有第一栓孔,以及区别于所述第一栓孔的扭簧第一限位部;所述扭簧槽内设有摆动扭簧;
所述摆臂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栓孔相对应的第二栓孔,以及区别于所述第二栓孔的扭簧第二限位部;
通过一销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栓孔、所述摆动扭簧和所述第二栓孔,使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摆臂铰接;
其中,设于所述扭簧槽内的摆动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卡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卡接。
优选地,所述摆动扭簧包括扭簧本体,以及均与所述扭簧本体连接的第一卡接端和第二卡接端;
所述摆动扭簧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端与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卡接;
所述摆动扭簧通过所述第二卡接端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卡接。
优选地,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扭簧槽内的扭簧卡孔,以及与所述扭簧卡孔连接的卡接挡位;
所述第一卡接端相对于所述摆动扭簧弯折延伸入所述扭簧卡孔,并通过所述卡接挡位对所述第一卡接端抵接,对所述第一卡接端固定;
所述卡接挡位的平面高度,高于在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的所述第一卡接端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包括凸设于所述摆臂的下端的摆动角度限位座,所述摆臂通过所述摆动角度限位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本体抵接;
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还包括垂直设于所述摆动角度限位座上的限位檐;所述限位檐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组成一半包围的供所述第二卡接端卡接的限位区。
优选地,所述底座本体在竖直方向设有上下两个安装孔位;基于所述安装孔位,通过螺栓分别与对应的滑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本体还设有固定孔位;
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基于所述固定孔位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物料悬挂输送系统的轨道链条上,以便于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能随所述轨道链条在所述轨道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推杆部还包括与所述推杆架连接的用于存储可读取的与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对应的标识信息的标识识别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其中推杆底座与摆臂相铰接;使摆臂能基于推杆底座进行摆动;推杆部为由摆臂向区别于摆臂摆动方向延伸出的部分;在推杆部上设有滚轮,滚轮一端连接于摆臂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推杆架远离所述摆臂的一侧,从而通过摆臂下端和推杆架分别对滚轮的两端实现固定连接,使滚轮可进行旋转。本申请实现了摆动旋转式推杆沿轨道前进且遇到障碍后,通过摆臂的摆动避障;推杆的滚轮可以通过旋转减少在推进过程中与物料承载装置的摩擦力;并且通过推杆架和摆臂下端分别对滚轮的两端进行固定,使滚轮在推进物料承载装置过程中旋转时两端受力均衡,避免了单端固定的滚轮造成受力不均衡,且极易对物料承载装置推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旋转式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水平方向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推杆底座一侧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旋转式推杆的上旋推杆一侧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推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推杆部的背向加强筋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推杆部的背向加强筋一侧的水平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推杆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滚轮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2182146560000051
Figure BDA000218214656000006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应用于物料悬挂输送系统的轨道中,包括推杆底座1、摆臂2和推杆部3;
所述推杆底座1用于悬挂于轨道中并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摆臂2与所述推杆底座1铰接,能基于所述推杆底座1摆动;
所述推杆部3由所述摆臂2向区别于所述摆臂2的摆动方向延伸;
所述推杆部3包括推杆架31和滚轮33;其中,所述推杆架31与所述摆臂2连接;所述滚轮3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摆臂2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架31远离所述摆臂2的一侧,以便于所述滚轮33基于所述摆臂2和所述推杆架31的连接进行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物料悬吊输送系统中所包括的一种设置方式为:主轨上方设有链条,链条装有若干推杆,推杆随链条一起运动并推动物料承载装置在主轨上运行。由于动力输送要求,主轨上的链条必须借助动力输送物料承载装置运动,推杆设于主轨道上方并以主轨道作为运行轨道,就造成在物料承载装置转轨的过程中静止的转轨装置和运动的轨道输送链条形成干涉,从而造成物料转轨装置转轨成功率低下,增加了物料承载装置在转轨的过程中跌落的风险,进而引起物料承载装置以及物料承载装置承载的昂贵物料因跌落引起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基于的物料悬吊输送系统,为物料承载装置另外设置与主轨道相区别且平行的另一静止轨道,由主轨道上与传动链条连接的推杆推动另一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前进,于物料承载装置的专用静止轨道上进行运动,在轨道转换的过程中由于静止的轨道转换机构与静止的物料承载装置专用轨道不会发生干涉,从而极大的提升了轨道转换的稳定性,从而大大改善了轨道转换过程中转轨的成功率,减少了因转轨失败引起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跌落风险,以及由物料承载装置跌落引起的物料承载装置和装载货物的损坏。
所以,在物流输送系统中设置至少两行并列的轨道,其一为物料承载装置专用轨道,其二为旋转推杆装置专用轨道。在运转时,两个轨道可分别运转,并且通过每个旋转推杆装置的延伸出的推杆去推送另一个轨道中前方的物料承载装置前进。
物料承载装置,为用于对所要运输的物料进行运送的载体;其载体的形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承托、悬挂、夹持,或通过其他方式的连接。其运行于专用的对应轨道中,可以包含有与轨道连接的沿轨道运行的行动滚轮3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推杆部3对物料承载装置的推进过程中,推杆部3的滚轮33与物料承载装置(可以为物料承载装置的滚轮33)相接触,并且推动该物料承载装置沿其专用轨道中前进,此时与之接触的推杆部3的滚轮33在对其进行推送同时,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了降低两者(推杆部3滚轮33与物料承载装置之间)在推送前进过程中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前进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减少摩擦,降低了推进阻力,进而减少了传动装置推进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提高了系统中作为动力源的传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例如,在物流领域,用于对需要进行输送包裹的承载,可以通过托盘或悬挂的方式进行承载;再例如,在机械零部件加工输送的流水线中,可以为对零部件进行夹持从而实现运输等等。
上述,推杆底座1,可以为竖直悬挂,也可以为横向悬挂,其可以在轨道上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可以为与轨道固定连接,并随着轨道的移动而移动;或者为轨道静止,推杆底座1具有移动机构,能沿轨道进行移动,此外,也可以为轨道上设有链条,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推杆底座1与链条固定,通过链条沿轨道的移动,带动摆动旋转式推杆移动。该移动机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滑轮11、履带、链条,通过启动杆、或其他移动模组等进行轨道上的移动。
上述,摆臂2,能基于与底座本体12的铰接位置进行摆动,其摆动可以为具有一定角度内的摆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在摆动角度极限位置设置挡片,从而限定角度,或者使用具有一定扭力的扭簧等等。
上述,所述推杆部3包括推杆架31和滚轮33;其中,所述推杆架31与所述摆臂2连接;所述滚轮3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摆臂2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架31远离所述摆臂2的一侧,以便于所述滚轮33基于所述摆臂2和所述推杆架31的连接进行旋转。
上述,推杆部3中设有滚轮33和推杆架31;推杆架31的一端与摆臂2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滚轮33的一端连接,而滚轮33的另一端与摆臂2的下端连接。因此,形成了滚轮33分别与推杆架31的一端以及摆臂2的下端连接,可基于推杆架31和摆臂2进行滚动。
滚轮33与推杆架31和摆臂2的连接而实现滚动,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1(如图中所示):
推杆部3设有滚轮33、滚轴32和推杆架31;
滚轴32穿设于滚轮33中,滚轴3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摆臂2下端和推杆架31上。具体的,推杆架31与摆臂2下端连接,其远离摆臂2的一端与滚轴32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滚轴32的另一端,连接于摆臂2下端,从而通过摆臂2和推杆架31实现对于滚轴32的两端的固定,用于滚轮33基于滚轴32进行滚动,以便于在移动推进过程中滚动。
2、实施方式2(图中未示出):
滚轮3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推杆架31和摆臂2下端,以便于滚轮33可相对于推杆架31和摆臂2下端进行滚动。
其中,可以包含有如下几种具体连接形式:
A、滚轮33、推杆架31、摆臂2上均不设有轴承,滚轮3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推杆架31和摆臂2下端;
B、滚轮33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分别枢接于推杆架31和摆臂2下端;
C、滚轮33其中一端具有轴承,另一端不设置轴承,分别枢接于推杆架31和摆臂2下端;
D、滚轮33上不设轴承,推杆架31和摆臂2下端均设有轴承,滚轮33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枢接于推杆架31和摆臂2下端;
E、滚轮33上一端设有轴承,另一端不设置轴承;并且,在推杆架31或摆臂2下端与滚轮33上设有轴承的一端相对应的连接位置不设置轴承,但区别于该端的推杆架31或摆臂2下端连接位置设置一轴承。
相比于连接形式A,B-E中的几种连接形式均可不同程度减少滚轮33与推杆架31和摆臂2下端的摩擦力。
此外,也可以为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施例中连接方式的举例,在此不一一赘述,只要滚轮33分别与摆臂2下端和推杆架31连接,实现基于摆臂2和推杆架31的滚动,均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范围之列。
上述,摆臂2和推杆,两者可以为一体成形的一个整体部件,也可以为两个部件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其中推杆底座1与摆臂2相铰接;使摆臂2能基于推杆底座1进行摆动;推杆部3为由摆臂2向区别于摆臂2摆动方向延伸出的部分;在推杆部3上设有滚轮33,滚轮33一端连接于摆臂2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推杆架31远离所述摆臂2的一侧,从而通过摆臂2下端和推杆架31分别对滚轮33的两端实现固定连接,使滚轮33可进行旋转。本申请实现了摆动旋转式推杆沿轨道前进且遇到障碍后,通过摆臂2的摆动避障;推杆的滚轮33可以通过旋转减少在推进过程中与物料承载装置的摩擦力;并且通过推杆架31和摆臂2下端分别对滚轮33的两端进行固定,使滚轮33在推进物料承载装置的过程中旋转时两端受力均衡,避免了单端固定的滚轮33造成受力不均衡,极易对物料承载装置推偏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2下端设有第一转轴固定基座23;
所述推杆架31包括与所述摆臂2连接的横向基座311,以及与所述横向基座311连接且由所述横向基座311延伸出的第二转轴固定基座312;
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基座312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基座23的连接孔位相对应;
所述滚轮3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基座23和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基座312的连接孔位连接;
其中,所述横向基座311下端最低点高于所述滚轮33的最低点。
第一转轴固定基座23和第二转轴固定基座312,用于对滚轮33长度方向两端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转轴固定基座23,设于摆臂2的下端;第二转轴固定基座312,与所述横向基座311连接,且由横向基座311向外延伸。其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穿设于滚轮33中的滚轴32,分别与第一转轴固定基座23和第二转轴固定基座312的连接孔位连接,也可以为第一转轴固定基座23和第二转轴固定基座312的连接孔位直接枢接于滚轮3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通过第二转轴固定基座312的基于横向基座311的延伸,使横向基座311下端最低点高于滚轮33的最低点,从而增大了滚轮33的暴露面积,减少了滚轮33被横向基座311遮挡的遮挡面积。
如果横向基座311下端最低点等于或低于滚轮33的最低点,导致横向基座311对滚轮33的遮挡面积过大,在摆动旋转式推杆沿轨道前进且遇到障碍后,通过摆臂2的摆动避障时,障碍经过滚轮33,通过摆臂2摆动后随滚轮33旋转达到滚轮33后方,接触并刮擦到横向基座311的下端,从而形成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横向基座311对于障碍物的移动干涉,进而由于每次避障时横向基座311对于障碍物(例如物料承载装置)的刮擦,会造成对于两者的磨损。
本实施例中,通过限定,第二转轴固定基座312与所述横向基座311连接且由所述横向基座311延伸,并且所述横向基座311下端最低点高于所述滚轮33的最低点,从而减少滚轮33被横向基座311遮挡的遮挡面积,从而在摆动旋转式推杆沿轨道前进且遇到障碍后,通过摆臂2的摆动避障时,障碍经过滚轮33,随滚轮33旋转达到滚轮33后方,不会接触或刮擦到横向基座311的下端,避免了摆动旋转式推杆的横向基座311对于障碍物的移动干涉,避免了由于每次避障时横向基座311对于障碍物(例如物料承载装置)的刮擦,造成的两者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架31还包括横向挡板313;
所述横向挡板313与所述摆臂2和所述横向基座311均连接;
所述横向挡板313、所述摆臂2的下端第一转轴固定座和所述横向基座311合围组成一容置所述滚轮33的半包围开放腔体。
上述,横向挡板313与摆臂2和横向基座311均连接,并与第一转轴固定座和所述横向基座311合围组成一容置所述滚轮33的半包围开放腔体,从而使滚轮33置于该半包围开放腔体内,一方面可进一步增加推杆架31的刚性,提高滚轮33稳定性和牢固性,另一方面通过上端的横向挡板313对于滚轮33由上方的遮挡,实现对于滚轮33的一定方向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架31还包括设于所述横向基座311区别于所述滚轮33一侧的背向加强筋314。
上述,背向加强筋314,用于增加刚性,提高推杆架31的稳定性。具体的,背向加强筋314,设于横向基座311的背端,并且可以分别连接于摆臂2下端的第一转轴固定座和第二转轴固定座,且其高度可以为由第一转轴固定座向第二转轴固定座逐渐变小的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转轴固定座作为摆臂2与推杆部3的连接点,收到的应力较大,通过高度逐渐变小的背向加强筋314,从而实现加强提高第一转轴固定座一端的刚性的技术效果。
所述推杆部3相对于所述摆臂2横向延伸,并且与所述摆臂2相垂直。
其中推杆部3的推杆架31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推杆架31,滚轮33与推杆架31的长度可以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2、设于所述底座本体12上的滑轮11,以及基于所述底座本体12上端延伸出的摆动机构13;
所述摆动机构13设有扭簧槽131;所述扭簧槽131内设有第一栓孔132,以及区别于所述第一栓孔132的扭簧第一限位部133;所述扭簧槽131内设有摆动扭簧134;
所述摆臂2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栓孔132相对应的第二栓孔21,以及区别于所述第二栓孔21的扭簧第二限位部22;
通过一销轴4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栓孔132、所述摆动扭簧134和所述第二栓孔21,使所述摆动机构13与所述摆臂2铰接;
其中,设于所述扭簧槽131内的摆动扭簧134的一端与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133卡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22卡接。
上述,推杆底座1,悬挂于推杆专用的轨道中,而与底座本体12铰接的摆臂2则用于对物料承载装置的推送和避障处理。
上述,底座本体12可以为竖直设置,通过滑轮11悬挂至轨道上,摆动机构13相对于底座本体12而延伸出,上端设有扭簧槽131,内设有摆动扭簧134。
摆臂2中设有第二旋转机构,推杆部3与之垂直,通过推杆部3对另一个轨道内的物料承载装置实现推送。第二旋转机构的上端,设有第二栓孔21和扭簧第二限位部22。
通过销轴4,依次穿设于第一栓孔132、摆动扭簧134和第二栓孔21,使摆动机构13和第二旋转机构铰接;可沿该销轴4旋转,并且,其中摆动扭簧134,具有两个限位端,一端与扭簧第一限位部133卡接,另一端与扭簧第二限位部22卡接,从而限定了摆动机构13和第二旋转机构铰接后的张开角度,即为在摆动机构13固定时,相对于摆动机构13的第二旋转机构向后方上旋的角度,实现了在遇到障碍物时,第二旋转机构在一定角度内上旋后停止上旋,该角度可满足越过该障碍,并在越过障碍后实现恢复原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在摆动旋转式推杆沿轨道运行且推杆部3遇到阻力时,通过摆臂2向后方上旋避开障碍,并且通过所述摆动扭簧134限定摆臂2相对于底座的上旋角度并可回弹归位,降低了对于铰接处的部件的磨损,提高了推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扭簧134包括扭簧本体1341,以及均与所述扭簧本体1341连接的第一卡接端1342和第二卡接端1343;
所述摆动扭簧134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与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133卡接;
所述摆动扭簧134通过所述第二卡接端1343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22卡接。
上述,摆动扭簧134,包括扭簧本体1341,以及两个限位端,分别为第一卡接端1342和第二卡接端1343,分别与扭簧第一限位部133和扭簧第二限位部22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133包括设于所述扭簧槽131内的扭簧卡孔1331,以及与所述扭簧卡孔1331连接的卡接挡位1332;
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相对于所述摆动扭簧134弯折延伸入所述扭簧卡孔1331,并通过所述卡接挡位1332对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抵接,对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固定;
所述卡接挡位1332的平面高度,高于在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133的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槽131的形状为与所述摆动扭簧134形状相适应的圆形。
通过与摆动扭簧134相适应的圆形的扭簧槽131,可使摆动扭簧134在推杆移动时且摆动扭簧134进行限位时,对该扭簧实现一定的限位,防止由于其不断的弯曲、拉伸、限位等等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扭簧134包括与扭簧本体1341,以及均与所述扭簧本体1341连接的第一卡接端1342和第二卡接端1343;所述摆动扭簧134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与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133卡接;
所述摆动扭簧134通过所述第二卡接端1343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22卡接。
上述,摆动扭簧134,包括扭簧本体1341,以及两个限位端,分别为第一卡接端1342和第二卡接端1343,分别与扭簧第一限位部133和扭簧第二限位部22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133包括设于所述扭簧槽131内的扭簧卡孔1331,以及与所述扭簧卡孔1331连接的卡接挡位1332;
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相对于所述摆动扭簧134弯折延伸入所述扭簧卡孔1331,并通过所述卡接挡位1332对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抵接,对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固定;
所述卡接挡位1332的平面高度,高于在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133的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的高度。
上述,第一卡接端1342通过弯曲折叠后,能延伸后卡入该扭簧卡孔1331内,并且由于与该卡孔连接的卡接挡位1332高度高于在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133的所述第一卡接端1342的高度,所以确保第一卡接端1342进入扭簧卡孔1331内后,由于高度低于该卡接挡位1332,对第一卡接端1342予以抵接,即抵住了该第一卡接端1342,从而实现了对于第一卡接端1342在摆动机构13上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22包括凸设于所述摆臂2的下端的摆动角度限位座221,所述摆臂2通过所述摆动角度限位座22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本体12抵接;
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22还包括垂直设于所述摆动角度限位座221上的限位檐222;所述限位檐222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22组成一半包围的供所述第二卡接端1343卡接的限位区。
上述,第二旋转机构的下端,设有用于摆动角度限位座221。
在对物料承载装置的推送过程中,第二旋转机构通过摆动角度限位座221的一端与底座本体12抵接,从而限定摆动机构13和第二旋转机构铰接后向内旋转的角度。
并且,限位檐222与第二卡接端1343限位的另一端两者组合半包围成一限位区,该区域可使第二卡接端1343卡接入该区域,而不会脱出。
摆动机构13和第二旋转机构铰接后,通过扭簧第二限位部22和第一卡接端1342限位部,实现第二旋转机构相对于摆动机构13向后上旋的旋转角度;而通过摆动角度限位座221对于第二上旋机构的抵接,实现了摆动机构13和第二旋转机构铰接后向内旋转的角度。从而可限定摆动机构13和第二旋转机构最大张开角度和最小开口角度,防止该摆臂2发生超角度旋转,造成的推杆损坏的问题,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33包括轮芯331,以及包覆于所述轮芯331外层的具有弹性的弹性层332。
上述,弹性层332包覆于轮芯331外层,从而在遇到障碍物时,进一步障碍物对于推杆的磨损,通过弹性层332缓冲阻挡的障碍物的冲击力,提高使用寿命。具体的,弹性层332可以采用橡胶、硅胶或者聚四氟乙烯等单一或复合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此外,也可以在表面增加弹性机构,例如,增加橡胶柱状物体,或者表面设置弹簧等等。
此外,现有的技术中,滚轮33推进物料承载装置沿轨道前行时,滚轮33与物料承载装置的接触部分由于滚轮33对其的磨损,引起该接触部分的变色,进而由变色造成对于所承载产品的污染,导致所承载产品的变色,引起产品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弹性层332可以减少滚轮33对于物料承载装置接触部分的磨损,进而避免物料承载装置与滚轮33的接触部分的变色,从而避免了对于承载产品的污染和损坏。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栓孔132和所述第二栓孔21之间,所述销轴4的一端通过锁紧片6和螺母7锁紧固定。
所述底座本体12在竖直方向设有上下两个安装孔位121;基于所述安装孔位121,通过螺栓分别与对应的滑轮11连接。
上述,底座本体12上设有两个滑轮11,该滑轮11为定位导向滑轮11,防止底座本体12在运行过程中偏离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12还设有固定孔位122;
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基于所述固定孔位122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物料悬挂输送系统的轨道链条上,以便于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能随所述轨道链条在所述轨道上移动。
上述,在物料悬挂输送系统的轨道中,设有轨道和能沿轨道进行移动的轨道传动链条,其中,摆动旋转式推杆通过螺栓基于固定孔位122固定于轨道传动链条上,从而在轨道传动链条沿轨道移动时,带动摆动旋转式推杆进行同步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部3还包括与所述推杆架31连接的用于存储可读取的与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对应的标识信息的标识识别部5。
上述,所述标识识别部5,可以为能够存储该推杆所对应的唯一的标识信息,例如身份信息等,并且具有通信原件。
例如,其中可以设有能够与该标识识别部5对应的信息获取装置(例如读卡器等)配对获取信息的芯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IC卡芯片、ID卡芯片、条码和二维码等等。在推杆和物料承载装置,以及其他沿轨道运动的装置中均可设有该标识识别部5,用于对该装置的唯一身份和特征信息的识别和确认。
在轨道的附近,设有信息获取装置,对轨道中运动的推杆、物料承载装置等装置的标识识别部5进行读卡,获取其中的对应的身份信息,从而确认其状态,实现智能化的操作和确认,大大提高了摆动旋转式推杆在移动工作中的工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应用于物料悬挂输送系统的轨道中,其特征在于,
包括推杆底座、摆臂和推杆部;
所述推杆底座用于悬挂于轨道中并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摆臂与所述推杆底座铰接,能基于所述推杆底座摆动;
所述推杆部由所述摆臂向区别于所述摆臂的摆动方向延伸;
所述推杆部包括推杆架和滚轮;其中,所述推杆架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滚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摆臂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架远离所述摆臂的一侧,以便于所述滚轮基于所述摆臂和所述推杆架的连接进行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下端设有第一转轴固定基座;
所述推杆架包括与所述摆臂连接的横向基座,以及与所述横向基座连接且由所述横向基座延伸出的第二转轴固定基座;
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基座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基座的连接孔位相对应;
所述滚轮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基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基座的连接孔位连接;
其中,所述横向基座下端最低点高于所述滚轮的最低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部相对于所述摆臂横向延伸,并且与所述摆臂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设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滑轮,以及基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端延伸出的摆动机构;
所述摆动机构设有扭簧槽;所述扭簧槽内设有第一栓孔,以及区别于所述第一栓孔的扭簧第一限位部;所述扭簧槽内设有摆动扭簧;
所述摆臂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栓孔相对应的第二栓孔,以及区别于所述第二栓孔的扭簧第二限位部;
通过一销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栓孔、所述摆动扭簧和所述第二栓孔,使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摆臂铰接;
其中,设于所述扭簧槽内的摆动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卡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扭簧包括扭簧本体,以及均与所述扭簧本体连接的第一卡接端和第二卡接端;
所述摆动扭簧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端与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卡接;
所述摆动扭簧通过所述第二卡接端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扭簧槽内的扭簧卡孔,以及与所述扭簧卡孔连接的卡接挡位;
所述第一卡接端相对于所述摆动扭簧弯折延伸入所述扭簧卡孔,并通过所述卡接挡位对所述第一卡接端抵接,对所述第一卡接端固定;
所述卡接挡位的平面高度,高于在所述扭簧第一限位部的所述第一卡接端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包括凸设于所述摆臂的下端的摆动角度限位座,所述摆臂通过所述摆动角度限位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本体抵接;
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还包括垂直设于所述摆动角度限位座上的限位檐;所述限位檐与所述扭簧第二限位部组成一半包围的供所述第二卡接端卡接的限位区。
8.如权利要求4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在竖直方向设有上下两个安装孔位;基于所述安装孔位,通过螺栓分别与对应的滑轮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还设有固定孔位;
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基于所述固定孔位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物料悬挂输送系统的轨道链条上,以便于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能随所述轨道链条在所述轨道上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部还包括与所述推杆架连接的用于存储可读取的与所述摆动旋转式推杆对应的标识信息的标识识别部。
CN201921424731.3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 Active CN210418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4731.3U CN210418317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4731.3U CN210418317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8317U true CN210418317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5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4731.3U Active CN210418317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83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4652A (zh) * 2020-06-30 2020-09-08 东莞科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等距分料装置
CN111634652B (zh) * 2020-06-30 2024-05-28 东莞科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等距分料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4652A (zh) * 2020-06-30 2020-09-08 东莞科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等距分料装置
CN111634652B (zh) * 2020-06-30 2024-05-28 东莞科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等距分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0605B (zh) 货物分拣车
CA1270787A (en) Conveyor installation
SE454585B (sv) Fordelningstransportor for styckegods
US4852718A (en) Conveyor system
CA2466332A1 (en) Conveying apparatus with carriers
WO2020199444A1 (zh) 基于多向分拣轮的分合流系统
CN210418317U (zh) 一种摆动旋转式推杆
CN104607418B (zh) 钓具零件自动除尘机
CN212576885U (zh) 一种双层交叉带式分拣机
CN210048098U (zh) 基于多向分拣轮的分合流系统
CN204507995U (zh) 一种链条式转弯皮带机
CN110155681A (zh) 悬挂链分拣模块
CN208932304U (zh) 输送分拣设备
US10399622B2 (en)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transporting structures
CN213325027U (zh) 一种双工位环形穿梭车
CN108758085B (zh) 一种长距离重载拖链承托装置
CN214022042U (zh) 一种物流用物流件分选设备
CN208683751U (zh) 一种交叉式电磁驱动分拣机
AU758360B2 (en) Contact assembly and accumulation conveyor with the contact assembly
CN214827257U (zh) 一种可快速通过的定位装置
CN209886229U (zh) 扫件机构以及分拣装置
CN220519263U (zh) 一种具有货物防护功能的物流输送设备
CN213201260U (zh) 一种防跑偏带式给料机
CN220350877U (zh) 一种重载高速环形rgv设备
CN114950974A (zh) 一种高静音型的环形物流分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