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2014U - 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2014U
CN210412014U CN201921370375.1U CN201921370375U CN210412014U CN 210412014 U CN210412014 U CN 210412014U CN 201921370375 U CN201921370375 U CN 201921370375U CN 210412014 U CN210412014 U CN 210412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ody
semi
semicircular ring
thin
corr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03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加荣
蒋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Zhonghao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yang Zhonghao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yang Zhonghao Heat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yang Zhonghao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03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2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2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2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包括台钳和椭圆校正单元,所述椭圆校正单元为环状结构,椭圆校正单元由内半径相等的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拼合而成,且椭圆校正单元的内直径与薄壁内齿圈的外直径相适配,椭圆校正单元的厚度≥薄壁内齿圈的高度,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定位槽,在所述第二半圆形环体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半圆形环体上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的两端和第二半圆形环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锁紧组件,所述台钳的最大钳口宽度>椭圆校正单元的外直径。该工装可以有效解决薄壁内齿圈的椭圆变形问题,且该工装结构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企业的内齿圈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齿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
背景技术
轮式拖拉机爬行档齿圈一般为壁厚较薄的内齿圈,该内齿圈采用低碳合金钢制造,需要对该内齿圈渗碳淬火处理以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但由于内齿圈壁厚较薄,在渗碳淬火处理时很容易形成椭圆变形。针对此类零件的变形校正方法包括如下两种,一种方法是冷态下使用锤击法,敲击内齿圈的椭圆高点,击打合格后进行回火去应力;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淬火压床,设计合适的淬火压模,将变形零件无氧化加热后放置于淬火压模上,热态压力校正后淬火。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种方法是锤击时打击力不易掌握,很容易将零件锤裂;第二种方法是需要专门的淬火压床,还需设计专门的淬火压模,对设备要求高,适宜于大批量生产规模企业。对于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设计一种简易的薄壁类内齿圈渗碳淬火后的椭圆校正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该工装可以有效解决薄壁内齿圈的椭圆变形问题,且该工装结构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企业的内齿圈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包括台钳和椭圆校正单元,所述椭圆校正单元为环状结构,椭圆校正单元由内半径相等的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拼合而成,且椭圆校正单元的内直径与薄壁内齿圈的外直径相适配,椭圆校正单元的厚度≥薄壁内齿圈的高度,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定位槽,在所述第二半圆形环体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半圆形环体上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的两端和第二半圆形环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锁紧组件,所述台钳的最大钳口宽度>椭圆校正单元的外直径。
本实用新型工装由内半径相等的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拼合而成,且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的内直径与薄壁内齿圈的外直径相适配,使用时将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放置于台钳的开口处,待加工的薄壁内齿圈放置于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围成的环形空腔内,调小台钳的开口使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缓慢拼合成环,同时薄壁内齿圈被缓慢挤压校正,保证了薄壁内齿圈的椭圆校正效果,同时该工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下端设有向所述椭圆校正单元内部延伸的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在所述第二半圆形环体下端设有向所述椭圆校正单元内部延伸的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的上端面齐平,且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的径向宽度≥薄壁内齿圈的外壁到内齿尖的距离。由于该工装的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将待加工的薄壁内齿圈校正夹紧后,还需要转移至回火炉内回火去应力处理,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可以防止该工装转移至回火炉过程中或从回火炉内取出过程中发生脱落。
为了便于该工装的顺利制备和应用实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竖直连接板、第二竖直连接板和锁紧螺栓,第一竖直连接板分别设置于第一半圆形环体两端部的外圆周侧壁上,第二竖直连接板分别设置于第二半圆形环体两端部的外圆周侧壁上,第一竖直连接板和第二竖直连接板上对应设有安装孔,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通过锁紧螺栓固定锁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台钳包括固定钳身、活动钳身和丝杆,所述固定钳身和活动钳身的相对侧面分别设为与第一半圆形环体或第二半圆形环体的外圆周侧壁相适配的弧面结构,所述丝杆靠近固定钳身的一端设有与椭圆校正单元相适配的水平台。固定钳身和活动钳身的弧面结构使第一半圆形环体或第二半圆形环体分别与固定钳身或活动钳身的内侧面紧密贴合度较高,保证了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在拼合过程中受力均衡,使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端部精准对齐;水平台保证了该工装使用时的平稳安全性。
为了防止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在拼合过程中发生偏移,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的外圆周侧壁、第二半圆形环体的外圆周侧壁和台钳弧面结构均设为磨砂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上均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上均匀设有若干竖直通孔。使薄壁内齿圈回火去应力时受热均衡,保证了薄壁内齿圈成品表面的热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工装由内半径相等的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拼合而成,且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的内直径与薄壁内齿圈的外直径相适配,使用时将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放置于台钳的开口处,待加工的薄壁内齿圈放置于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围成的环形空腔内,调小台钳的开口使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缓慢拼合成环,同时薄壁内齿圈被缓慢挤压校正,保证了薄壁内齿圈的椭圆校正效果,同时该工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2、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下端设有向所述椭圆校正单元内部延伸的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在所述第二半圆形环体下端设有向所述椭圆校正单元内部延伸的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的上端面齐平,且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的径向宽度≥薄壁内齿圈的外壁到内齿尖的距离。由于该工装的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将待加工的薄壁内齿圈校正夹紧后,还需要转移至回火炉内回火去应力处理,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可以防止该工装转移至回火炉过程中或从回火炉内取出过程中发生脱落。
3、固定钳身和活动钳身的弧面结构使第一半圆形环体或第二半圆形环体分别与固定钳身或活动钳身的内侧面紧密贴合度较高,保证了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在拼合过程中受力均衡,使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端部精准对齐;水平台保证了该工装使用时的平稳安全性。
4、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上均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上均匀设有若干竖直通孔。使薄壁内齿圈回火去应力时受热均衡,保证了薄壁内齿圈成品表面的热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半圆形环体端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半圆形环体端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台钳;2、第一半圆形环体;3、第二半圆形环体;4、定位槽;5、定位凸起;6、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7、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8、第一竖直连接板;9、第二竖直连接板;10、锁紧螺栓;11、固定钳身;12、活动钳身;13、丝杆;14、水平台;15、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包括台钳1和椭圆校正单元,所述椭圆校正单元为环状结构,椭圆校正单元由内半径相等的第一半圆形环体2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拼合而成,且椭圆校正单元的内直径与薄壁内齿圈的外直径相适配,椭圆校正单元的厚度≥薄壁内齿圈的高度,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2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定位槽4,在所述第二半圆形环体3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半圆形环体2上定位槽4相适配的定位凸起5,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2的两端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锁紧组件,所述台钳1的最大钳口宽度>椭圆校正单元的外直径。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2下端设有向所述椭圆校正单元内部延伸的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6,在所述第二半圆形环体3下端设有向所述椭圆校正单元内部延伸的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7,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6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7的上端面齐平,且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6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7的径向宽度≥薄壁内齿圈的外壁到内齿尖的距离。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竖直连接板8、第二竖直连接板9和锁紧螺栓10,第一竖直连接板8分别设置于第一半圆形环体2两端部的外圆周侧壁上,第二竖直连接板9分别设置于第二半圆形环体3两端部的外圆周侧壁上,第一竖直连接板8和第二竖直连接板9上对应设有安装孔,第一半圆形环体2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通过锁紧螺栓10固定锁紧。所述台钳1包括固定钳身11、活动钳身12和丝杆13,丝杆13的自由端设有手轮15,所述固定钳身11和活动钳身12的相对侧面分别设为与第一半圆形环体2或第二半圆形环体3的外圆周侧壁相适配的弧面结构,所述丝杆13靠近固定钳身11的一端设有与椭圆校正单元相适配的水平台14。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2的外圆周侧壁、第二半圆形环体3的外圆周侧壁和台钳1弧面结构均设为磨砂面。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2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上均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6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7上均匀设有若干竖直通孔。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原理:
将台钳1固定于水平工作台上,并调节台钳1的钳口宽度>椭圆校正单元的外直径;将第一半圆形环体2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放置于台钳1的钳口内,使第一半圆形环体2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分别与固定钳身11和活动钳身12对齐;调松锁紧螺栓10,将待校正的薄壁内齿圈放置于第一半圆形环体2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拼合成的环状空腔内,旋转手轮15,使活动钳身12推动第二半圆形环体3向第一半圆形环体2靠近,最终将第一半圆形环体2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压紧,调节锁紧螺栓10将第一半圆形环体2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固定锁紧;转动手轮15将台钳1的钳口调大,并将转载有薄壁内齿圈的第一半圆形环体2和第二半圆形环体3置于回火炉内进行回火去应力处理,回火处理后将锁紧螺栓10调松,薄壁内齿圈椭圆变形校正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钳和椭圆校正单元,所述椭圆校正单元为环状结构,椭圆校正单元由内半径相等的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拼合而成,且椭圆校正单元的内直径与薄壁内齿圈的外直径相适配,椭圆校正单元的厚度≥薄壁内齿圈的高度,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定位槽,在所述第二半圆形环体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半圆形环体上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的两端和第二半圆形环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锁紧组件,所述台钳的最大钳口宽度>椭圆校正单元的外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下端设有向所述椭圆校正单元内部延伸的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在所述第二半圆形环体下端设有向所述椭圆校正单元内部延伸的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的上端面齐平,且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的径向宽度≥薄壁内齿圈的外壁到内齿尖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竖直连接板、第二竖直连接板和锁紧螺栓,第一竖直连接板分别设置于第一半圆形环体两端部的外圆周侧壁上,第二竖直连接板分别设置于第二半圆形环体两端部的外圆周侧壁上,第一竖直连接板和第二竖直连接板上对应设有安装孔,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通过锁紧螺栓固定锁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钳包括固定钳身、活动钳身和丝杆,所述固定钳身和活动钳身的相对侧面分别设为与第一半圆形环体或第二半圆形环体的外圆周侧壁相适配的弧面结构,所述丝杆靠近固定钳身的一端设有与椭圆校正单元相适配的水平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的外圆周侧壁、第二半圆形环体的外圆周侧壁和台钳弧面结构均设为磨砂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体和第二半圆形环体上均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第一水平半圆弧凸台和第二水平半圆弧凸台上均匀设有若干竖直通孔。
CN201921370375.1U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 Active CN210412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0375.1U CN210412014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0375.1U CN210412014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2014U true CN210412014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0375.1U Active CN210412014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2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1221B (zh) 一种复合排渗碳薄壁齿圈压力淬火工装及处理方法
JPS63149038A (ja) 外アツプセツト・プレスによる鋼管端部の加工方法
CN101695739A (zh) 大型正、斜三通的锻制工艺
JPH0245119A (ja) 複合鋼工作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48446B (zh) 一种利用石墨模具对变形钛合金铸件的矫正方法
CN108994554A (zh) 一种高硬高精度低碳合金钢齿圈加工方法
CN113801982B (zh) 一种大直径薄弧板渗碳齿轮的压淬模具及工艺
CN210412014U (zh) 一种薄壁内齿圈校正工装
CN210367882U (zh) 一种用于薄壁内齿圈渗碳淬火加工的工装
CN202192469U (zh) 一种多节圆芯棒齿轮夹具
CN110551888A (zh) 一种渗碳齿轮脉动压力淬火工装和工艺
CN107262647A (zh) 一种大型圆钢棒的镦粗方法
CN216274302U (zh) 一种热处理工装
CN210560628U (zh) 一种渗碳齿轮脉动压力淬火工装
CN104690199B (zh) 石油钻采用防喷器本体的自由锻造方法
CN107116171B (zh) 一种薄板类复杂模锻件制坯用胎模及成形方法
JP3851450B2 (ja) ドライブプレートの誘導加熱焼入用治具及び焼入方法
CN210261875U (zh) 一种用于不对称内齿圈渗碳淬火加工的工装
CN210387188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免修防皱模
CN114226603A (zh) 一种3j21薄壁波形弹簧时效工装及波形弹簧加工方法
CN107962310B (zh) 一种焊后预变形提高接头与母材变形一致性的方法
CN205342111U (zh) 齿轮滚齿夹具
CN106862476B (zh) 一种航空用大型铝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精锻件的锻造方法
CN216838075U (zh) 一种防止热处理变形的工装
CN220767134U (zh) 一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