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8109U - 上盖、水壶及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上盖、水壶及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8109U
CN210408109U CN201921099289.1U CN201921099289U CN210408109U CN 210408109 U CN210408109 U CN 210408109U CN 201921099289 U CN201921099289 U CN 201921099289U CN 210408109 U CN210408109 U CN 210408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water
exhaust
condensation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92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帝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92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8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8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8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盖、水壶及饮水机,上盖包括:盖体,其上设有注水排气结构和排气孔,排气孔及注水排气结构适于与液体容纳腔连通,注水排气结构配置为供液体容纳腔进水,且供液体容纳腔向注水杆排气;蒸汽冷凝盒,设在盖体上并与排气孔连通,且蒸汽冷凝盒与环境连通。本方案提供的上盖,将排气孔设计在其盖体上,并增加蒸汽冷凝盒,解决水壶注水排气问题;同时,由于蒸汽冷凝盒的冷凝作用,也解决了煮水至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汽不外泄问题,最终也解决了用户因壶底冷凝水的投诉。

Description

上盖、水壶及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一种水壶及一种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沸腾胆饮水机用的水壶,由于其从上往下注水结构的特殊性,要求壶体与壶盖严格密封,才能保证煮水时蒸汽不往外泄漏。但这会带来一个问题:要实现往一个密封容器注水,须将容器内部的气体排出。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方案为,在壶体上设计一个排气孔,容器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沿手柄排至壶底。但这会带来以下问题:
1、排气管从手柄经过造成手柄温度上升,如果装配不好,容易烫伤用户;
2、排气系统增加水壶的装配难度,也导致产品的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上盖的水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水壶的饮水机。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上盖的饮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包括:盖体,其上设有注水排气结构和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及所述注水排气结构适于与液体容纳腔连通,所述注水排气结构配置为供所述液体容纳腔进水,且供所述液体容纳腔向注水杆排气;蒸汽冷凝盒,设在所述盖体上并与所述排气孔连通,且所述蒸汽冷凝盒与环境连通。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盖,上盖设有排气孔,且该排气孔经由蒸汽冷凝盒与环境连通,起到平衡液体容纳腔与外部环境之间压差的作用,使得液体可沿上盖的注水排气结构顺畅地注入到液体容纳腔内,实现良好地注水功能,且本结构相比于现有在壶体上设排气孔,并利用导气管将排气孔与壶底盖导通的结构而言,本结构在加热过程中,液体容纳腔内产生的蒸汽可主要沿注水排气结构向注水排气结构所连接的注水杆排放,少量的蒸汽经由排气孔和蒸汽冷凝盒向外排放,其中,利用蒸汽冷凝盒可使得流经蒸汽冷凝盒的蒸汽被冷凝,如此则避免了加热过程中有蒸汽排出的问题,避免蒸汽外排引起周围环境潮湿、不卫生等问题,且通过将排气系统集成在上盖上,不仅使得产品的装配更加方便、装配难度更低,且在实现顺畅注水、避免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等功能的同时,良好地解决了壶体的手柄容易升温发热引起烫伤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上盖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水排气结构包括注水排气口,且所述注水排气口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排气孔的流通面积。
在本方案中,设置注水排气口的流通面积大于排气孔的流通面积,这样可进一步使得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主要沿注水排气结构向注水杆排放,相对地减少沿排气孔排放的蒸汽量,这样可以相应降低蒸汽冷凝盒处的冷凝负荷量,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蒸汽冷凝盒具有凹腔,所述凹腔内形成有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所述第一冷凝室与所述第二冷凝室经由连通结构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室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室与环境连通。
在本方案中,凹腔内形成有第一冷凝室、第二冷凝室及将两者导通的连通结构,这样,蒸汽在两个冷凝室之间流通的过程中可以经历收缩、膨胀的动态切换,强化对蒸汽的冷凝效果,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凹腔内还形成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位于所述排气孔的上侧,且所述蒸汽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蒸汽通道的侧壁的上部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凹口,且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凹口将所述第一冷凝室与所述排气孔连通;和/或所述凹腔内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凹腔内的空间分隔限定出所述第一冷凝室和所述第二冷凝室,其中,所述连通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凹口,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凹口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上,并将所述第一冷凝室与所述第二冷凝室导通;和/或所述第二冷凝室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凹口,所述第二冷凝室经由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三凹口与环境连通。
在本方案中,设置蒸汽通道,其中,蒸汽通道的下端与排气孔连通,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凹口,使得第一凹口作为第一冷凝室的进气口以与第一冷凝室连通,实现第一冷凝室经由第一凹口、蒸汽通道与排气孔连通,这样,一方面,利用蒸汽通道可提升第一冷凝室的进气位置,起到隔水作用,防止第一冷凝室的进气口受冷凝水水封引起进气堵塞问题,确保蒸汽冷凝盒进气顺畅、高效,平衡压差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利用蒸汽通道侧壁上的第一凹口可形成蒸汽通道侧向出气,这样,通过使蒸汽被迫改变流向,可以进一步强化对蒸汽的冷凝效果,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设置第二凹口以导通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这样,第一冷凝室与第二冷凝室之间的节流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提升蒸汽在两个冷凝室之间流通时的收缩、膨胀效果,进一步强化对蒸汽的冷凝效果,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设置第三凹口以将第二冷凝室与环境导通,这样,蒸汽在排出第二冷凝室过程中的节流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强化对蒸汽的冷凝效果,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综合来讲,通过以上设置的蒸汽通道、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等结构,在保证蒸汽冷凝盒的冷凝效果,以防止蒸汽排出的同时,可以缩短蒸汽所需行程,利于实现蒸汽冷凝盒的小型化,从而实现整个上盖的小型化。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包括内衬,所述排气孔设在所述内衬上,所述凹腔位于所述内衬的上侧。
在本方案中,设置凹腔位于内衬的上侧,排气孔设在内衬上,这样,凹腔排出的冷凝水可以滴到内衬,并进一步经由内衬上的排气孔回流到液体容纳腔内,防止冷凝水流出。这相比于现有在壶体上设排气孔,并利用导气管将排气孔与壶底盖导通的结构而言,本结构可实现在加热过程中不会有冷凝水外排到产品外部,从而提升了产品使用清洁性和卫生性,且解决了现有结构在加热过程中蒸汽沿导气管导流并使得冷凝水从壶底盖处向外排放而导致用户错认为水壶漏水的问题。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凹腔的底壁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
在本方案中,在凹腔的底壁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实现蒸汽冷凝盒安装目的的同时,可使得凹腔内的冷凝水进一步经由安装孔向外排放,避免蒸汽冷凝盒内部形成水封堵塞,并且也有效低保证了蒸汽冷凝盒内的冷凝空间的充裕性,进一步提升冷凝效率,更好地避免蒸汽溢出。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蒸汽冷凝盒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并向所述出水口排气;和/或所述蒸汽冷凝盒包括塑料盒或金属盒。
在本方案中,设置蒸汽冷凝盒与出水口连通,这样,经由蒸汽冷凝盒冷凝处理后的气体排至出水口,并经由出水口进行排放,实现出水口结构一物多用,结构利用效率更高,且也使得产品更加简约化。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壶,包括:壶体;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壶体盖合并与所述壶体合围出液体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水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加热内胆;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加热内胆盖合并与所述加热内胆合围出液体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示凹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凹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所示凹腔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上盖,110盖体,111注水排气结构,112排气孔,113内衬,114出水口,115壶盖压杆,116面盖,120蒸汽冷凝盒,121凹腔,1221第一冷凝室,1222第二冷凝室,123蒸汽通道,1231第一凹口,124分隔部,1241第二凹口,125侧壁,1251第三凹口,126底壁,1261安装孔,200壶体,210手柄,220壶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及水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100,包括:盖体110和蒸汽冷凝盒120。
具体地,盖体110上设有注水排气结构111和排气孔112,排气孔112及注水排气结构111适于与液体容纳腔(可具体可参考上盖100与壶体200/加热内胆盖合状态下两者所合围出的空腔)连通。
注水排气结构111配置为供液体容纳腔进水,并供液体容纳腔向注水杆排气,可以理解的是,饮水机设有注水杆、蒸汽收集罐、蒸汽管等,注水杆用于与注水排气结构111连接以经由注水排气结构111向液体容纳腔内注水,蒸汽管将注水杆与蒸汽收集管导通,使得液体容纳腔经由注水排气结构111排出的蒸汽可沿注水杆、蒸汽管进一步排入蒸汽收集罐内进行液化冷凝,避免蒸汽烫伤用户或引起机体变形等不良影响。
蒸汽冷凝盒120用于对流经其的蒸汽进行冷凝,其中,蒸汽冷凝盒120设在盖体110上并与排气孔112连通,且蒸汽冷凝盒120与环境连通。这样,一方面使得排气孔112经由蒸汽冷凝盒120与环境实现导通,这样,当向液体容纳腔内注水的过程中,液体容纳腔可经由排气孔112和蒸汽冷凝盒120将气体排出,实现液体容纳腔与周围环境之间快速平衡压差,确保向液体容纳腔内注水顺畅性,另一方面,当对液体容纳腔内的水加热的过程中,液体容纳腔内产生的蒸汽除了可沿注水排气结构111进行排出以外,少量的蒸汽会经由排气孔112和蒸汽冷凝盒120向外排放,其中,对于沿排气孔112路径进行外排的蒸汽,利用蒸汽冷凝盒120可使得流经蒸汽冷凝盒120的蒸汽被冷凝,如此则避免了加热过程中有蒸汽排出的问题,避免蒸汽外排引起周围环境潮湿、不卫生等问题,且通过将排气系统集成在上盖100上,不仅使得产品的装配更加方便、装配难度更低,且在实现顺畅注水、避免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等功能的同时,良好地解决了壶体200的手柄210容易升温发热引起烫伤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体验。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注水排气结构111包括注水排气口,且注水排气口的流通面积大于排气孔112的流通面积。这样,通过控制注水排气口的流通面积与排气孔112的流通面积之间的该大小关系,可以相应控制注水排气口的排气流量大于排气孔112的排气流量,使得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主要沿注水排气结构111向注水杆排放,并相对减少沿排气孔112排放的蒸汽量,这样可以相应降低蒸汽冷凝盒120的冷凝负荷量,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举例地,注水排气口可以为通孔结构,这样,注水排气口的流通面积可以相应理解为该通孔的镂空面积,当然,也可选择在该通孔内设置挡筋结构,这样,注水排气口的流通面积可以相应理解为该通孔的面积减去挡筋结构的遮挡面积。
举例地,排气孔112可以为通孔结构,这样,排气孔112的流通面积可以相应理解为该通孔的镂空面积,当然,也可选择在该通孔内设置挡筋结构,这样,排气孔112的流通面积可以相应理解为该通孔的面积减去挡筋结构的遮挡面积。
实施例2: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蒸汽冷凝盒120具有凹腔121,凹腔121内形成有第一冷凝室1221和第二冷凝室1222,第一冷凝室1221与第二冷凝室1222经由连通结构连通,第一冷凝室1221与排气孔112连通,第二冷凝室1222与环境连通。这样,蒸汽在两个冷凝室之间流通的过程中可以经历收缩、膨胀的动态切换,强化对蒸汽的冷凝效果,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可选地,第一冷凝室1221和第二冷凝室1222之间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举例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冷凝室1221的大小小于第二冷凝室1222,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冷凝室1221的容积小于第二冷凝室1222,这样,第一冷凝室1221可以形成阻滞作用,以抑制蒸汽沿排气孔112外排,第二冷凝室1222的容积较大,可以达到良好的膨胀效果,以加速蒸汽冷凝过程。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5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凹腔121内还形成有蒸汽通道123,蒸汽通道123位于排气孔112的上侧,且蒸汽通道123的下端与排气孔112连通,蒸汽通道123的侧壁的上部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凹口1231,且一个或多个第一凹口1231将第一冷凝室1221与排气孔112连通。这样,一方面,利用蒸汽通道123可提升第一冷凝室1221的进气位置,起到隔水作用,防止第一冷凝室1221的进气口受冷凝水水封引起进气堵塞问题,确保蒸汽冷凝盒120进气顺畅、高效,另一方面,利用蒸汽通道123侧壁上的第一凹口1231可形成蒸汽通道123侧向出风,这样,通过使蒸汽被迫改变流向,可以进一步强化对蒸汽的冷凝效果,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实施例4: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凹腔121内设有分隔部124,分隔部124将凹腔121内的空间分隔限定出第一冷凝室1221和第二冷凝室1222,其中,连通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凹口1241,一个或多个第二凹口1241设置在分隔部124上,并将第一冷凝室1221与第二冷凝室1222导通。利用第二凹口1241以导通第一冷凝室1221和第二冷凝室1222,这样,第一冷凝室1221与第二冷凝室1222之间的节流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提升蒸汽在两个冷凝室之间流通时的收缩、膨胀效果,进一步强化对蒸汽的冷凝效果,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举例地,分隔部124可具体包含形成在凹腔121内的分隔壁,利用分隔壁将凹腔121内的空间左右分开,以划分出第一冷凝室1221和第二冷凝室1222,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优点。
较佳地,蒸汽通道123形成为分隔部124的一部分,这样,可以节省分隔部124的设置体积,一方面节省耗材,另一方面,节省对凹腔121内部空间的占用量,提升冷凝空间体积。
进一步地,蒸汽通道123两侧分别设有分隔壁,且分隔壁延伸至凹腔12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使得蒸汽通道123与其两侧的分隔壁共同作为分隔部124,将凹腔121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冷凝室1221和第二冷凝室1222两部分。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第二冷凝室1222的侧壁125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凹口1251,第二冷凝室1222经由一个或多个第三凹口1251与环境连通。这样,蒸汽在排出第二冷凝室1222过程中的节流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强化对蒸汽的冷凝效果,从而使得防止蒸汽外排到环境中的功能更加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3、4、5可以以不冲突的方式进行结合。
举例而言,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凹腔121为一端具有开口的腔体,凹腔121内形成有蒸汽通道123以及位于蒸汽通道123的两侧的分隔壁,蒸汽通道123及其两侧的分隔壁所形成的分隔部124将凹腔121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冷凝室1221和第二冷凝室1222,蒸汽通道123位于排气孔112的上侧,蒸汽通道123的下端远离凹腔121的开口端并与排气孔112连通,蒸汽通道123的侧壁顶端靠近凹腔121的开口端,且蒸汽通道123的侧壁顶端设有第一凹口1231,分隔壁的顶端设有第二凹口1241,第二冷凝室1222的侧壁125的顶端设有第三凹口1251,对于蒸汽冷凝盒120为塑料件的情况,第一凹口1231、第二凹口1241和第三凹口1251在顶部的设计可便于脱模,对于蒸汽冷凝盒120为金属件的情况,第一凹口1231、第二凹口1241和第三凹口1251在顶部的设计可便于打孔操作。
盖体110包括内衬113和面盖116,凹腔121设置在内衬113上,且其开口背对内衬113,面盖116封盖凹腔121的开口以合围出封闭腔室,防止蒸汽溢出。
综合来讲,通过以上设置的蒸汽通道123、第一凹口1231、第二凹口1241、第三凹口1251等结构,在保证蒸汽冷凝盒120的冷凝效果,以防止蒸汽排出的同时,可以缩短蒸汽所需行程,利于实现蒸汽冷凝盒120的小型化,从而实现整个上盖100的小型化。
实施例6:
如图1和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盖体110包括内衬113,排气孔112设在内衬113上,凹腔121位于内衬113的上侧。这样,凹腔121排出的冷凝水可以滴到内衬113,并进一步经由内衬113上的排气孔112回流到液体容纳腔内,防止冷凝水流出。这相比于现有在壶体200上设排气孔112,并利用导气管将排气孔112与壶底盖220导通的结构而言,本结构可实现在加热过程中不会有冷凝水外排到产品外部,从而提升了产品使用清洁性和卫生性,且解决了现有结构在加热过程中蒸汽沿导气管导流并使得冷凝水从壶底盖220处向外排放而导致用户错认为水壶漏水的问题。
实施例7:
如图1和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凹腔121的底壁126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1261,例如,安装孔1261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实现凹腔121与内衬113打螺钉固定。在本方案中,在凹腔121的底壁126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1261,实现蒸汽冷凝盒120安装目的的同时,可使得凹腔121内的冷凝水进一步经由安装孔1261向外排放,避免蒸汽冷凝盒120内部形成水封堵塞,并且也有效低保证了蒸汽冷凝盒120内的冷凝空间的充裕性,进一步提升冷凝效率,更好地避免蒸汽溢出。
更详细地,第二冷凝室1222的底壁126上设有安装孔1261,当然,也可选择在第一冷凝室1221的底壁126上也可以设置安装孔1261,或者选择在第二冷凝室1222的底壁126上以及在第一冷凝室1221的底壁126上分别设置安装孔1261。
实施例8: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盖体110上设有出水口114,蒸汽冷凝盒120与出水口114连通并向出水口114排气。可以理解的是,出水口114为用于供液体容纳腔向外排水的结构,这样,通过使蒸汽冷凝盒120与出水口114连通,可以使得流经蒸汽冷凝盒120后的蒸汽排至出水口114处,以进一步防止蒸汽外排,可使得未被蒸汽冷凝盒120充分冷凝的蒸汽进一步在出水口114处冷凝,这样,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暂时积存在出水口114处,不会有冷凝水外漏问题,且当打开出水口114时,可实现将积存的冷凝水进行排出或回流,保证产品内部清洁性。
进一步地,出水口114为通断可控制的结构,其中,出水口114导通的状态下,液体容纳腔可经由出水口114向外排水,出水口114截止的状态下,使得液体容纳腔封闭以关闭向外排水功能,其中,蒸汽冷凝盒120连通至出水口114的上游位置,使得出水口114截止的状态下同时关闭蒸汽冷凝盒120经由出水口114向外排气的功能,更好地防止蒸汽排出。
更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盖体110上设有壶盖压杆115,壶盖压杆115与出水口114相连并控制出水口114的通断。具体例如,壶盖压杆115被按压时控制出水口114导通,未被按压时控制出水口114截止。
实施例9: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蒸汽冷凝盒120包括塑料盒,可以实现较佳地冷凝功能,且具有成本低、耐腐蚀性好等优点。
实施例10:
与上述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蒸汽冷凝盒120包括金属盒,这样,利用金属热导率高的优点,可以进一步提升对蒸汽的冷凝效率。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水壶,包括:壶体200;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100,上盖100与壶体200盖合并与壶体200合围出液体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水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100,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例:
水壶包括上盖100和壶体200,上盖100设有蒸汽冷凝盒120、注水排气结构111、排气孔112、出水口114、壶盖压杆115等结构。
壶体200设有手柄210,方便壶体200取用,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壶体200,本方案中由于排气系统设于上盖100上,且可满足其注水排气,以及免蒸汽外排等功能,因此,本设计中的壶体200可以取消传统的壶体排气孔结构,手柄210上也无需再设计导气管进行导通。
壶体200底部设有壶底盖220,相应地,也无需再设置导气管延伸至壶底盖220,从而避免了壶底盖220渗漏冷凝水引起误解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水壶,在原来水壶盖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上盖100的盖体110底部增加一通孔作为排气孔112,设计一可冷却蒸汽的塑料或金属材质的蒸汽冷凝盒120,蒸汽冷凝盒120紧固在上盖100的盖体110上,排气孔112位置对准蒸汽冷凝盒120。将壶体200上的排气孔112取消,并且取消了手柄210内的导气管结构。
注水工作原理:打开饮水机阀门后,在重力作用下,饮水机水箱里的水从上盖100的注水排气结构111(也可称之为注水口)进入壶体200内(进水方向可具体参见附图6中的X1方向),壶体200内的气体从上盖100的内盖底部的排气孔112向上排出(排气方向可具体参见附图6中的X2方向),再经上盖100的蒸汽冷凝盒120排至出水口114;
排蒸汽工作原理:水壶注满水后开始加热,当水加热至沸腾时,大量蒸汽会通过注水排气结构111排至注水杆,当温度达到注水杆上的传感器设定温度时,停止加热;小量蒸汽会从盖体110底部的排气孔112往上排,蒸汽经过蒸汽冷凝盒120冷却后液化成水并进一步通过排气孔112流回到壶体200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壶,将排气孔112设计在其上盖100的盖体110上,并增加蒸汽冷凝盒120,解决水壶注水排气问题;同时,由于蒸汽冷凝盒120的冷凝作用,也解决了煮水至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汽不外泄问题。最终解决了用户因壶底冷凝水的投诉。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的饮水机可具体为水壶外置式饮水机。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包括:加热内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加热内胆盖合并与所述加热内胆合围出液体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且通过在加热内胆上设置本上盖进行盖合,实现注水排气目的同时,防止了蒸汽泄漏到饮水机机体内部,可以避免饮水机内部部件受热烫伤、变形,延长产品的寿命,且防止了饮水机内部冷凝水外排引起的漏水误解,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的饮水机可具体为热罐加热式或快热管式的饮水机,加热内胆集成在饮水机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其上设有注水排气结构和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及所述注水排气结构适于与液体容纳腔连通,所述注水排气结构配置为供所述液体容纳腔进水,且供所述液体容纳腔向注水杆排气;
蒸汽冷凝盒,设在所述盖体上并与所述排气孔连通,且所述蒸汽冷凝盒与环境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排气结构包括注水排气口,且所述注水排气口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排气孔的流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冷凝盒具有凹腔,所述凹腔内形成有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所述第一冷凝室与所述第二冷凝室经由连通结构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室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室与环境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腔内还形成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位于所述排气孔的上侧,且所述蒸汽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蒸汽通道的侧壁的上部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凹口,且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凹口将所述第一冷凝室与所述排气孔连通;和/或
所述凹腔内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凹腔内的空间分隔限定出所述第一冷凝室和所述第二冷凝室,其中,所述连通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凹口,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凹口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上,并将所述第一冷凝室与所述第二冷凝室导通;和/或
所述第二冷凝室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凹口,所述第二冷凝室经由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三凹口与环境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包括内衬,所述排气孔设在所述内衬上,所述凹腔位于所述内衬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腔的底壁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蒸汽冷凝盒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并向所述出水口排气;和/或
所述蒸汽冷凝盒包括塑料盒或金属盒。
8.一种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体;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壶体盖合并与所述壶体合围出液体容纳腔。
9.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壶。
10.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内胆;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加热内胆盖合并与所述加热内胆合围出液体容纳腔。
CN201921099289.1U 2019-07-15 2019-07-15 上盖、水壶及饮水机 Active CN210408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9289.1U CN210408109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上盖、水壶及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9289.1U CN210408109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上盖、水壶及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8109U true CN210408109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80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9289.1U Active CN210408109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上盖、水壶及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81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0782B (zh) * 2021-02-20 2021-09-21 美是德實業有限公司 能排除蒸氣的加熱飲水設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0782B (zh) * 2021-02-20 2021-09-21 美是德實業有限公司 能排除蒸氣的加熱飲水設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7587B (zh) 一种蒸汽低排量蒸箱
CN109008590B (zh) 一种电蒸炉的冷凝水回流结构
CN109998387B (zh) 排汽结构及其蒸汽烤箱
CN210408109U (zh) 上盖、水壶及饮水机
CN111481051A (zh) 一种分体式模块化蒸炖锅
CN212213423U (zh) 蒸汽饭煲
CN108065794B (zh) 一种用于蒸箱的蒸汽冷凝装置
CN210227863U (zh) 排汽结构及其蒸汽烤箱
CN110946476A (zh) 一种双胆式电热水壶
CN220124500U (zh) 烹饪器具
CN220069521U (zh)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KR100884649B1 (ko) 전기압력밥솥의 증기안전배출장치
CN216317076U (zh) 烹饪装置
CN216317062U (zh) 烹饪器具
CN215738389U (zh)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
WO2019148863A1 (zh) 储水盒组件及设置有该储水盒组件的冰箱
CN209883793U (zh) 烹饪器具
CN210227846U (zh) 防蒸汽泄漏的接水盘及其蒸汽烤箱
WO2017137327A1 (en) A portable air conditioner
WO2023105301A1 (en) Liquid heating container
CN211186856U (zh) 液体加热器具
CN210055661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烹饪器具
CN110051233B (zh) 防蒸汽泄漏的接水盘及其蒸汽烤箱
KR100302952B1 (ko) 조리용 무취냄비
CN216932728U (zh) 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