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3886U - 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3886U
CN210403886U CN201920642045.7U CN201920642045U CN210403886U CN 210403886 U CN210403886 U CN 210403886U CN 201920642045 U CN201920642045 U CN 201920642045U CN 210403886 U CN210403886 U CN 210403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crew
fixed
pressing
f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20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aocheng Huayu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南昌科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昌科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昌科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9206420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3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3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38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L形结构的支撑板,且支撑板远离工作台一端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块,且压块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控滑轨,且电控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合槽。本实用新型便于控制合适的压力进行挤压,显著提高了动力极耳的压合质量,满足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顾名思义,动力电池极耳就是动力电池上用的极耳,其规格尺寸、电流通过值都非常大,目前市场上供应动力极耳厂家非常多,国产动力极耳大多也都采用了韩国进口的极耳材料,但是在材料的优质等级上可能存在差异,生产工艺对动力极耳的性能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建议动力电池初期最好使用韩国进口的动力极耳。
在动力极耳生产工艺中,常常需要利用到压合装置对其进行压合,现有的压合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压合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压合质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L形结构的支撑板,且支撑板远离工作台一端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块,且压块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控滑轨,且电控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合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压块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滑轮,滑轮与滑槽之间形成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槽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四个定位孔,且四个定位孔位于压合槽顶部外壁的四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柱,且定位柱与定位孔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位于工作台底部外壁的两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液压缸一侧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真空泵,真空泵的输出端套接有真空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通过设置有定位柱和压力传感器,压合的过程中,定位柱能够插入至定位孔内,便于将压板与动力极耳校准,防止压合的过程中偏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压合的稳定性,压力传感器能够起到良好的压力检测效果,便于控制合适的压力进行挤压,显著提高了动力极耳的压合质量,满足生产需求。
2、该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通过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工作能够通过真空吸盘进行吸气,便于将压合后压合槽内的动力极耳吸出,便于将动力极耳进行取出,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了动力极耳的生产效率。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该装置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的压块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中:1-滑块、2-压合槽、3-定位孔、4-压力传感器、5-压板、6-电动推杆、7-滑槽、8-支撑板、9-液压缸、10-电动伸缩杆、11-安装块、12-真空泵、13-真空吸盘、14-电控滑轨、15-工作台、16-支撑架、17-压块、18-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5,工作台15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L形结构的支撑板8,且支撑板8远离工作台15一端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缸9,液压缸9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块17,且压块17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推杆6,且电动推杆6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板5,压板5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压力传感器4,工作台1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控滑轨14,且电控滑轨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滑块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合槽2。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8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7,压块1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滑轮,滑轮与滑槽7之间形成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压合槽2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四个定位孔3,且四个定位孔3位于压合槽2顶部外壁的四角处。
本实用新型中,压块17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柱18,且定位柱18与定位孔3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台15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支撑架16,且两个支撑架16位于工作台15底部外壁的两边。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包括支撑板8靠近液压缸9一侧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0,且电动伸缩杆10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块11,安装块11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真空泵12,真空泵12的输出端套接有真空吸盘13,真空泵12工作能够通过真空吸盘13进行吸气,便于将压合后压合槽2内的动力极耳吸出,便于将动力极耳进行取出,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了动力极耳的生产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需要进行压合的动力极耳置于压合槽2内,控制滑块1在电控滑轨14内移动,使压合槽2位于压块17的下方,控制液压缸9活塞杆伸长,定位柱18能够插入至定位孔3内,控制电动推杆6活塞杆伸长,压板5对压合槽2内的动力极耳进行挤压,压力传感器4能够起到良好的压力检测效果,便于控制合适的压力进行挤压,显著提高了动力极耳的压合质量,压合后,控制滑块1在电控滑轨14内移动,使压合槽2置于真空吸盘13的下方,控制电动伸缩杆10活塞杆伸长,真空泵12工作能够通过真空吸盘13进行吸气,便于将压合后压合槽2内的动力极耳吸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L形结构的支撑板(8),且支撑板(8)远离工作台(15)一端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块(17),且压块(17)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推杆(6),且电动推杆(6)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压板(5),所述压板(5)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压力传感器(4),所述工作台(1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控滑轨(14),且电控滑轨(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所述滑块(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合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7),压块(1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滑轮,滑轮与滑槽(7)之间形成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槽(2)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四个定位孔(3),且四个定位孔(3)位于压合槽(2)顶部外壁的四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7)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柱(18),且定位柱(18)与定位孔(3)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支撑架(16),且两个支撑架(16)位于工作台(15)底部外壁的两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靠近液压缸(9)一侧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0),且电动伸缩杆(10)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块(11),安装块(11)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真空泵(12),真空泵(12)的输出端套接有真空吸盘(13)。
CN201920642045.7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03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2045.7U CN21040388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2045.7U CN21040388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3886U true CN210403886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204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0388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3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2186B (zh) 一种耳机自动装配机
CN210403886U (zh) 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压合装置
CN2103898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定位夹紧装置
CN213635941U (zh) 一种切边机的吸取装置
CN215038256U (zh) 一种学生座椅底板高效节能打孔设备
CN210255243U (zh) 一种用于手机卡托的夹具
CN210394155U (zh) 一种用于切割超薄玻璃的固定装置
CN209987378U (zh) 一种高效的电容式触摸屏用全贴合贴膜装置
CN209793519U (zh) 一种电子加工防滑紧固夹具
CN115383416A (zh) 一种手机屏幕对位压合设备
CN214187221U (zh)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机械抓取装置
CN216470857U (zh) 一种玻璃吸盘装置
CN213227802U (zh) 一种气泡膜信封袋机的压边装置
CN212350432U (zh) 一种双排高效率铝材多孔钻孔机
CN215617918U (zh) 一种手机维修支撑架
CN213887871U (zh) 一种模具定位垫脚的合销快拆式结构
CN219368945U (zh) 一种吸附式温度报警器
CN214391801U (zh) 一种扣式电池极耳折边装置
CN211220338U (zh) 一种玻璃定位治具
CN218639677U (zh) 一种可变吸气腔的led吸板器
CN214392648U (zh) 吸附式cnc切割治具
CN218507371U (zh) 一种抱箍式吊装支架
CN214921778U (zh) 一种焊接夹具的水平快速压紧装置
CN220992504U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
CN214136920U (zh) 一种用于镶件的自动压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2

Address after: 252000 14-1, Luxi internation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entrepreneurship Park, Yansi street, Haiyuan Road, Dongchangfu District,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iaocheng Huayu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8 and 310, Block C, Dragon Building, No. 23 Dongsi Road, Provincial Government Courtyard, Donghu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046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KEYUE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