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3489U - 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3489U
CN210403489U CN201921671006.6U CN201921671006U CN210403489U CN 210403489 U CN210403489 U CN 210403489U CN 201921671006 U CN201921671006 U CN 201921671006U CN 210403489 U CN210403489 U CN 210403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odule structure
coil tray
tray
wate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10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喜红
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e Wireles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e Wireles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e Wireles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e Wireles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10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3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3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34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减薄模组结构包括:线圈;线圈托盘,所述线圈托盘的一面上设置有收容所述线圈的线槽,所述线圈托盘的壁厚至多为3mm;水道板,所述水道板的一面上形成有收容所述线圈托盘的第一型腔,所述线圈托盘嵌入所述第一型腔中,且所述线圈托盘的表面与所述水道板的一面保持齐平,或者低于与所述水道板的一面设置,所述线圈托盘与水道板之间还通过连接件锁附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通过减薄化设计,有利于降低使用该减薄模组结构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厚度,其方便了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在电动汽车上的安装固定,降低了组装的成本。

Description

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中,接收装置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位置,由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空间的局限性,且接收装置又需要与地面发射装置保持规定距离,造成新能源汽车需要对接收端装置的高度尺寸进行严格控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高度尺寸大部分都在55毫米以上,最薄的也是在45毫米,在兼顾长宽尺寸及重量下,还没有更薄的设计,很难满足许多新能源汽车安装要求。严重阻碍新能源无线充电汽车的快速发展及量产化,也阻碍了无线充电设备的量产化的进度。因此,针对如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薄模组结构,其包括:
线圈;
线圈托盘,所述线圈托盘的一面上设置有收容所述线圈的线槽,所述线圈托盘的壁厚至多为3mm;
水道板,所述水道板的一面上形成有收容所述线圈托盘的第一型腔,所述线圈托盘嵌入所述第一型腔中,且所述线圈托盘的表面与所述水道板的一面保持齐平,或者低于与所述水道板的一面设置,所述线圈托盘与水道板之间还通过连接件锁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的改进,所述线圈以螺旋形式自内而外或者自外而内的方式绕线形成,所述线圈的两端形成接线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的改进,所述减薄模组结构还包括PCBA板,所述接线端与所述PCBA板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的改进,所述卡扣固定于所述PCBA板上需要与接线端相连接的位置,所述卡扣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设置有若干与接线端卡接的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的改进,所述凸起为连续地形成于所述卡槽内侧的螺纹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的改进,所述线圈托盘的一侧边缘还设置有与所述水道板相抵靠的台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的改进,所述线圈托盘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线圈托盘锁附于所述水道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的改进,所述线圈托盘的四周边缘设置有侧壁,所述线圈被封装于线圈托盘及其侧壁围成的第二型腔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线圈、线圈托盘以及水道板,所述线圈、线圈托盘以及水道板形成一模组结构,所述模组结构为如上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通过减薄化设计,有利于降低使用该减薄模组结构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厚度,其方便了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在电动汽车上的安装固定,降低了组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卡扣的立体放大图,且为了观察内部结构,将其分成两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应用于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中,以实现无线充电装置的减薄化设计。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包括:线圈1、线圈托盘2、PCBA板3以及水道板4。上述结构整体的连接关系为:线圈1安装于线圈托盘2上,线圈托盘2嵌入水道板4的一面上,PCBA板3位于所述水道板4另一面的一侧,线圈1的接线端与PCBA板3相连接。
所述线圈1用于在无线充电过程中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形成电磁感应。所述线圈1以螺旋形式自内而外或者自外而内盘旋的方式绕线形成,所述线圈1的两端形成接线端。
所述线圈1的接线端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与PCBA板3相连接。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相比现有技术中,将线圈1的接线端与一铜端子焊接连接,再将铜端子通过螺丝固定于PCBA板3上的方式,既可以实现减薄化设计,又提高了连接的强度。具体而言,所述水道板4上开设有接线端穿过的通孔40,所述卡扣5固定于所述PCBA板3上需要与接线端相连接的位置,所述卡扣5上开设有卡槽51,所述卡槽51中设置有若干能够与接线端卡接的凸起52。所述凸起52可以是连续地形成于所述卡槽内侧的螺纹凸起。连接时,所述接线端可以卡入所述卡51槽中,并与所述凸起52形成过盈配合关系。
所述线圈托盘2用于固定所述线圈1,相应的,所述线圈托盘2的一面上开设有线槽20,该线槽20按照线圈1的形状延伸设置,线圈1优选以全部收容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线槽20中。为了实现减薄化设计,对于线圈托盘2的厚度应当要求其至多为3mm。同时,处于工艺上的考虑,当线圈托盘2的厚度大于3mm时,在线圈托盘2的注塑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缩水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对线圈1的封装,所述线圈托盘2的四周边缘设置有侧壁21,所述线圈1被封装于线圈托盘2及其侧壁21围成的第二型腔中。同时,为了保证密封性,该侧壁21的端面上还设置有放置密封圈的凹槽211。当线圈托盘2组装在水道板4上时,二者之间的间隙由密封圈所述封闭。
所述水道板4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散热,其内部具有多个水道,冷媒进入水道中带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道板4为了实现减薄化设计,其具有实现所述线圈托盘2嵌入安装的第一型腔41。此时,所述线圈托盘2嵌入所述第一型腔41中,且所述线圈托盘2的表面与所述水道板4的一面保持齐平,或者低于与所述水道板4的一面设置。如此,以避免线圈托盘2突出水道板4设置,增加模组的整体厚度。同时,为了实现线圈托盘2的限位,线圈托盘2的一侧边缘还设置有一能够与所述水道板4相抵靠的台阶结构22。
所述线圈托盘2与水道板4之间还通过连接件(未图示)锁附固定。相应的,所述线圈托盘2上开设有安装孔23,使用螺钉作为连接件,其穿过开设的安装孔23,将线圈托盘2锁附到水道板4上。当线圈托盘2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台阶结22构时,所述安装孔23优选开设于该台阶结构22上,如此可使用较短的螺钉即可实现线圈托盘2与水道板4之间的装配。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该装置可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其具有如上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减薄模组结构通过减薄化设计,有利于降低使用该减薄模组结构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厚度,其方便了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在电动汽车上的安装固定,降低了组装的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减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模组结构包括:
线圈;
线圈托盘,所述线圈托盘的一面上设置有收容所述线圈的线槽,所述线圈托盘的壁厚至多为3mm;
水道板,所述水道板的一面上形成有收容所述线圈托盘的第一型腔,所述线圈托盘嵌入所述第一型腔中,且所述线圈托盘的表面与所述水道板的一面保持齐平,或者低于与所述水道板的一面设置,所述线圈托盘与水道板之间还通过连接件锁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以螺旋形式自内而外或者自外而内的方式绕线形成,所述线圈的两端形成接线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模组结构还包括PCBA板,所述接线端与所述PCBA板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固定于所述PCBA板上需要与接线端相连接的位置,所述卡扣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设置有若干与接线端卡接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连续地形成于所述卡槽内侧的螺纹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托盘的一侧边缘还设置有与所述水道板相抵靠的台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托盘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线圈托盘锁附于所述水道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托盘的四周边缘设置有侧壁,所述线圈被封装于线圈托盘及其侧壁围成的第二型腔中。
9.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线圈、线圈托盘以及水道板,所述线圈、线圈托盘以及水道板形成一模组结构,所述模组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减薄模组结构。
CN201921671006.6U 2019-10-08 2019-10-08 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03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1006.6U CN210403489U (zh) 2019-10-08 2019-10-08 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1006.6U CN210403489U (zh) 2019-10-08 2019-10-08 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3489U true CN210403489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2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100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03489U (zh) 2019-10-08 2019-10-08 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3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39834A (en) Power supply
CN113938107A (zh) 一种dc端多级滤波结构、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EP1744601B1 (en)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0403489U (zh) 减薄模组结构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110562063A (zh)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15184114U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0636701B (zh)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617866U (zh)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US20190267184A1 (en) Reac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actor
CN115189436A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114430643A (zh) 具有改善的空间利用率和热管理特性的功率电子器件模块
CN21092737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系统
CN209982915U (zh) 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CN218829181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11223064U (zh) 水道板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18300959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8161845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6390934U (zh) 一种dc端多级滤波结构、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CN218300960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8119694U (zh) 驱动器及led灯
CN218300961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7740856U (zh) 直立式电连接器
CN113038752B (zh) 磁性元件模组及车载充电机
CN216981802U (zh) 一种车载逆变器
CN220753834U (zh) 一种信号转接器及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