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9492U - 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9492U
CN210399492U CN201920781726.1U CN201920781726U CN210399492U CN 210399492 U CN210399492 U CN 210399492U CN 201920781726 U CN201920781726 U CN 201920781726U CN 210399492 U CN210399492 U CN 210399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eat exchanger
combustion chamber
combustion
central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17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江涛
罗红星
邱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wei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wei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wei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wei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17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9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9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9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包括燃烧头总成,所述燃烧头总成与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内设有燃烧室总成,所述热交换器总成与循环水系统相连接,所述燃烧头总成、所述燃烧室总成、所述热交换器总成、所述循环水系统通过线束与控制器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放热量高,具有良好地高海拔自适应性,适用于海拔5500米以下地区使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燃烧排放仍能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抗振动、冲击性能好;防腐性能好;安装与维修方便,结构紧凑,燃烧室安装板采用冲压翻边结构,提高了燃烧室的经济性和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加热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液体加热器中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而经过液体加热器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温度的热能,从而把循环防冻液体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所需要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高放热量的液体加热器基本是旋转雾化式或喷射雾化式的结构,受燃油雾化结构限制风油配比参数很难随海拔变化动态调整,因设计时留有助燃空气裕量,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使用时还能够正常工作,而海拔在3000-5500米之间使用时,随着海拔升高空气中氧含量减少,造成助燃空气不足从而导致液体加热器产生冒黑烟、易积碳、不好点火、加热时间长、燃烧效率低、排放效果差等问题;挥发式结构产品虽然具备高海拔自适应性,但国内外同类产品放热量仍然偏低,无法更好地满足更多车辆的实际使用需求。综上,需要开发一种高海拔工作环境适应性强、高放热量、排放环保、耐腐蚀、结构紧凑、效率高的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克服现有产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包括燃烧头总成,所述燃烧头总成与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内设有燃烧室总成,所述热交换器总成与循环水系统相连接,所述燃烧头总成、所述燃烧室总成、所述热交换器总成、所述循环水系统通过线束与控制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盒;所述燃烧头总成包括中心连接体,所述中心连接体一侧连接有所述控制盒,所述中心连接体与所述控制盒相对的一侧设有所述燃烧室总成,所述中心连接体上部设有助燃风轮,所述助燃风轮上部设有风轮罩,所述中心连接体内设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和所述助燃风轮同轴,所述中心连接体连接有火焰探测器,所述中心连接体上设有通孔,所述中心连接体设有排气管;所述燃烧室总成上可拆卸连接有点火塞;所述循环水系统包括水泵总成,所述水泵总成设有冷水入口,所述水泵总成通过水管与所述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所述水泵总成通过水泵支架与所述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包括内套,所述内套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内套外设有外套,所述外套上设有防干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总成包括燃烧室本体,所述燃烧室本体与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燃烧室本体与燃烧室外筒相连接,所述燃烧室外筒内包括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具有翻边,所述燃烧室本体与所述翻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外筒由耐热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外设有线束罩。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外设有安装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连接体、所述风轮罩、所述内套、所述外套和所述出水管为铸铝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放热量高,具有良好地高海拔自适应性,适用于海拔5500米以下地区使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燃烧排放仍能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抗振动、冲击性能好;防腐性能好;安装与维修方便,结构紧凑,燃烧室安装板采用冲压翻边结构,提高了燃烧室的经济性和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面图;
图5是图3中B-B的剖面图。
图中:1、水泵总成;2、中心连接体;3、风轮罩;4、控制盒;5、线束罩;6、水泵支架;7、安装支架;8、主电机;9、内套;10、排气管;11、火焰探测器;12、助燃风轮;13、燃烧室本体;14、安装板;15、燃烧室外筒;16、一级燃烧室;17、二级燃烧室;18、点火塞;19、外套;20、通孔;21、冷水入口;22、水管;23、出水管;24、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包括燃烧头总成,所述燃烧头总成与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内设有燃烧室总成,所述热交换器总成与循环水系统相连接,所述燃烧头总成、所述燃烧室总成、所述热交换器总成、所述循环水系统通过线束与控制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盒4;所述燃烧头总成包括中心连接体2,所述中心连接体2一侧连接有所述控制盒4,所述中心连接体2与所述控制盒4相对的一侧设有所述燃烧室总成,所述中心连接体2上部设有助燃风轮12,所述助燃风轮12上部设有风轮罩3,所述中心连接体2内设有主电机8,所述主电机8和所述助燃风轮12同轴,所述中心连接体2连接有火焰探测器11,所述中心连接体2上设有通孔20,所述中心连接体2设有排气管10;所述燃烧室总成上可拆卸连接有点火塞18;所述循环水系统包括水泵总成1,所述水泵总成1设有冷水入口21,所述水泵总成1通过水管22与所述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所述水泵总成1通过水泵支架6与所述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所述水泵支架6固定可靠,缓冲减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包括内套9,所述内套9上设有导流槽24,所述内套9外设有外套19,所述外套19上设有防干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出水管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总成包括燃烧室本体13,所述燃烧室本体13与安装板14相连接,所述燃烧室本体13与燃烧室外筒15相连接,所述燃烧室外筒15内包括一级燃烧室16和二级燃烧室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4具有翻边,所述燃烧室本体13与所述翻边焊接,保证燃烧室总成的安装和使用强度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外筒15由耐热不锈钢材料制成,采用耐高温的奥氏体不锈钢,可以很好的在内部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并具有耐腐蚀、抗氧化性强等特点,从而可以保证加热器的长年安全运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外设有线束罩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外设有安装支架7,安装支架7可以在使用情况下减小造成的共振反应带来的影响,安装支架7底部采用局部面接触,便于加工和满足安装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连接体2、所述风轮罩3、所述内套9、所述外套19和所述出水管23为铸铝件,减少加热器的重量。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所述电磁泵、主电机8和助燃风轮12由控制盒4控制,为加热器提供助燃空气,通孔20有利于空气的进入,且与排气管分离保证空气中氧气含量,保证加热器工作稳定;燃烧室总成保证供应的燃油和助燃空气良好配合并稳定燃烧,热交换器总成将燃烧热量传递给循环液体。
加热器进入预热程序后,点火塞18通电,等待大概60秒后电磁泵和主电机8通电工作,燃油立即挥发并与助燃风轮12送入的助燃空气混合,油气混合物在点火塞18高温作用下迅速在燃烧室中点燃,同时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热交换器总成中的循环液体,燃烧废气由排气管10排出,随着热交换器温度上升,排气温度上升,达到一定温度时,火焰探测器11动作,控制电路使点火塞18断电,停止发热,这时加热器进入了正常工作状态燃烧,同时热交换器中的循环液体在水泵总成1作用下在整个发动机和散热器水路系统中循环,达到预热发动机的目的,内套9上设有导流槽24有利于水的循环。
关机时,控制电路首先关闭电磁泵,中断燃油供应,加热器停止燃烧,热交换器总成温度逐步降低,约3分钟后,火焰探测器11探测到机器冷却后停止电机工作,加热器停机。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放热量高,具有良好地高海拔自适应性,适用于海拔5500米以下地区使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燃烧排放仍能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抗振动、冲击性能好;防腐性能好;安装与维修方便,结构紧凑,燃烧室安装板采用冲压翻边结构,提高了燃烧室的经济性和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包括燃烧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头总成与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内设有燃烧室总成,所述热交换器总成与循环水系统相连接,所述燃烧头总成、所述燃烧室总成、所述热交换器总成、所述循环水系统通过线束与控制器组件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盒(4);
所述燃烧头总成包括中心连接体(2),所述中心连接体(2)一侧连接有所述控制盒(4),所述中心连接体(2)与所述控制盒(4)相对的一侧设有所述燃烧室总成,所述中心连接体(2)上部设有助燃风轮(12),所述助燃风轮(12)上部设有风轮罩(3),所述中心连接体(2)内设有主电机(8),所述主电机(8)和所述助燃风轮(12)同轴,所述中心连接体(2)连接有火焰探测器(11),所述中心连接体(2)上设有通孔(20),所述中心连接体(2)设有排气管(10);
所述燃烧室总成上可拆卸连接有点火塞(18);
所述循环水系统包括水泵总成(1),所述水泵总成(1)设有冷水入口(21),所述水泵总成(1)通过水管(22)与所述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所述水泵总成(1)通过水泵支架(6)与所述热交换器总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包括内套(9),所述内套(9)上设有导流槽(24),所述内套(9)外设有外套(19),所述外套(19)上设有防干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出水管(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总成包括燃烧室本体(13),所述燃烧室本体(13)与安装板(14)相连接,所述燃烧室本体(13)与燃烧室外筒(15)相连接,所述燃烧室外筒(15)内包括一级燃烧室(16)和二级燃烧室(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4)具有翻边,所述燃烧室本体(13)与所述翻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外筒(15)由耐热不锈钢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外设有线束罩(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外设有安装支架(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接体(2)、所述风轮罩(3)、所述内套(9)、所述外套(19)和所述出水管(23)为铸铝件。
CN201920781726.1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Active CN210399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1726.1U CN210399492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1726.1U CN210399492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9492U true CN210399492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7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1726.1U Active CN210399492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9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7808B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及其火焰预热塞
CN210399492U (zh) 一种高放热量挥发式液体加热器
CN201296153Y (zh) 一种车用液体式燃气与燃油加热器
CN102797599A (zh) 甲醇燃料车加热器
CN201852197U (zh) 单采暖壁挂炉
CN201003457Y (zh) 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
CN205783065U (zh) 一种带火焰探测功能的燃油锅炉
CN213146938U (zh) 一种新型液体加热锅炉
CN201003458Y (zh) 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
CN113865082A (zh) 一种节能环保闭环控制的甲醇采暖炉
CN212842219U (zh) 一种新型气体和液体组合加热锅炉
CN201367971Y (zh) 汽车燃油式预热器
CN201372879Y (zh) 发动机低温加热器
CN101532458A (zh) 发动机低温加热装置
CN210345868U (zh) 新型能源快热采暖炉
EP1731835A1 (en) Device for burning gasified liquid fuels
CN208042200U (zh) 一种蒸汽热水节能灶
CN111765626A (zh) 一种新型液体加热锅炉及其点火方法
CN1178248A (zh) 大型球罐整体热处理装置
CN201163089Y (zh) 一种立式盘管燃油加热器
CN205641510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5983225U (zh) 一种节能环保闭环控制的甲醇采暖炉
CN220648329U (zh) 一种新能源液体燃料红外线炉头系统
CN220365670U (zh) 一种喷射雾化加热器
CN214094923U (zh) 一种即热式燃油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Jiangtao

Inventor after: Luo Hongxing

Inventor after: Qiu Minghui

Inventor after: Liu Fengyun

Inventor before: Hu Jiangtao

Inventor before: Luo Hongxing

Inventor before: Qiu Mi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