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7573U - 机械式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械式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7573U
CN210397573U CN201921259993.9U CN201921259993U CN210397573U CN 210397573 U CN210397573 U CN 210397573U CN 201921259993 U CN201921259993 U CN 201921259993U CN 210397573 U CN210397573 U CN 210397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base
fixedly connected
mechanical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99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杨晨
陈林林
王基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2599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7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7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75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机械式缓冲装置减震缓冲方式较为单一且缓冲效果不好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机械式缓冲装置设置有一级减震装置和二级减震装置,可对机械设备产生的震动进行多级减震缓冲、防护,再者,该机械式缓冲装置还设置有电磁缓冲,当机械设备震动幅度较大时,触发电磁缓冲机构工作并且对机械设备进行电磁缓冲,以减少机械震动幅度较大时对弹簧减震结部件的损坏,可延长弹簧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机械式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缓冲减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机械,他们是简单机械,而复杂机械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通常把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
缓冲装置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震动,长期震动不仅会引起机械工件松动,而且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缓冲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施加的外力进行缓冲抵消来减缓物体移动速度的装置,现有的缓冲装置多是单一的借助弹簧来进行缓冲,这种完全借助弹簧进行缓冲的装置,其对弹簧的负荷比较大,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弹簧容易损坏或缓冲效果降低,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影响对机械工件的加工,使得机械工件的残次品率提高,不利于企业、工厂的生产,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当弹簧缓冲效果降低时,不能及时对机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导致增加了对机械设备的检修更换频率,间接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监狱以上我们提供一种机械式缓冲装置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式缓冲装置,该机械式缓冲装置设置有一级减震装置和二级减震装置,可对机械设备产生的震动进行多级减震缓冲、防护,再者,该机械式缓冲装置还设置有电磁缓冲,当机械设备震动幅度较大时,触发电磁缓冲机构工作并且对机械设备进行电磁缓冲,以减少机械震动幅度较大时对弹簧减震结部件的损坏,可延长弹簧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
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间隔设置的安装板与底座且安装板竖向滑动连接于底座,所述安装板与底座之间连接有一级减震装置,所述底座横向两端竖向间隔设置有横向滑动连接于底座的第一触发板和第二触发板,第一触发板与第二触发板纵向同侧转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底座横向两端上方分别设置有与两滑块纵向间隔设置的调节杆且调节杆中心部位转动安装于底座上,两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调节杆的两端,两所述第一触发板相背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头且底座上设置有插头相配合的插座,所述安装板横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触发板、第二触发板相配合的触发杆,所述安装板底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电磁铁且底座上相应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电磁铁,若干第一电磁铁和位于底座横向一端的插头、插座以及若干第二电磁铁和位于底座横向另一端的插头、插座分别串联在电性回路中。
优选的,所述底座横向两端固定连接有L形架且第一触发板横向滑动连接于L形架为水平部分下端面,第二触发板横向滑动连接于L形架为水平部分上端面,所述调节杆中心部位经转轴转动安装与L形架,所述调节杆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矩形孔。
优选的,相互配合的第一触发板、第二触发板相向一侧且面向与之对应的触发杆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触发杆为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连杆且连杆底部面向与之对应的第一触发板、第二触发板一侧固定有三角形斜块。
优选的,所述插头包括固定连接与两第一触发板相背一侧且纵向间隔设置的插杆,所述插座包括设置与L形架上且与两插杆相配合的插孔,两所述插杆面向插孔一侧固定设置有互为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两所述插孔中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导电片,位于横向一端的两第二导电片与若干第一电磁铁串联于第一稳压回路中,位于横向另一端的两第二导电片与若干第二电磁铁串联于第二稳压回路中。
优选的,所述一级减震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板底壁上的若干滑杆且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与滑杆竖向滑动配合的滑筒,所述滑杆和与之对应的滑筒之间经一级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纵向两侧横向间隔固定连接有触发斜块,位于安装板下方且与之间隔设置有分别与触发斜块相配合的二级减震斜块,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与二级减震斜块相配合的滑腔且二级减震斜块纵向滑动连接在与之对应的滑腔,二级减震斜块和与之对应的滑腔之间连接有二级弹簧,位于横向两端且相配合的两二级减震斜块底部共同连接有二级减震装置。
优选的,所述二级减震装置包括:二级减震斜块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齿条且L形齿条啮合有转动安装与底座上的齿轮,位于纵向同侧的两齿轮同轴转动安装有横向间隔设置的圆板,所述圆板上固定连接有挂杆且位于横向同侧的两挂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间隔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连接于L形架且扭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杆上。
该机械式缓冲装置设置有一级减震装置和二级减震装置,可对机械设备产生的震动进行多级减震缓冲、防护,再者,该机械式缓冲装置还设置有电磁缓冲,当机械设备震动幅度较大时,触发电磁缓冲机构工作并且对机械设备进行电磁缓冲,以减少机械震动幅度较大时对弹簧减震结部件的损坏,尽可能的降低在极限位置时,机械设备对弹簧减震组件的挤压程度,可延长弹簧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处于平衡位置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横向一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处于最低端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处于最低端时横向一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筒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删去安装板后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腔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L形齿条、二级减震斜块、滑腔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转轴、扭簧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若干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电性回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安装板1,底座2,第一触发板3,第二触发板4,滑块5,调节杆6,第一电磁铁7,第二电磁铁8,L形架9,转轴10,矩形孔11,连杆12,三角形斜块13,插杆14,插孔15,滑杆16,滑筒17,一级弹簧18,触发斜块19,二级减震斜块20,滑腔21,L形齿条22,齿轮23,圆板24,挂杆25,压簧26,扭簧27,二级弹簧28,滑道29,触发杆30。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间隔设置的安装板1与底座2且安装板1竖向滑动连接于底座2,所述安装板1与底座2之间连接有一级减震装置,所述底座2横向两端竖向间隔设置有横向滑动连接于底座2的第一触发板3和第二触发板4,第一触发板3与第二触发板4纵向同侧转动安装有滑块5,所述底座2横向两端上方分别设置有与两滑块5纵向间隔设置的调节杆6且调节杆6中心部位转动安装于底座2上,两所述滑块5分别滑动连接于调节杆6的两端,两所述第一触发板3相背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头且底座2上设置有插头相配合的插座,所述安装板1横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触发板3、第二触发板4相配合的触发杆30,所述安装板1底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电磁铁7且底座2上相应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电磁铁8,若干第一电磁铁7和位于底座2横向一端的插头、插座以及若干第二电磁铁8和位于底座2横向另一端的插头、插座分别串联在电性回路中。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在进行具体安装的时候,我们将所要进行减震、缓冲的机械设备固定(可通过比较常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在安装板1上并且将底座2固定在地面或者其他工作台上,参照附图2所示,将机械设备固定放置于安装板1上且安装板1在竖向处于平衡状态时,安装板1处于如附图2中所示位置,当机械设备工作产生震动时,首先设置于安装板1与底座2之间的一级减震装置对机械设备产生的震动进行过滤、缓冲,作为对机械设备的第一道缓冲防护;
在设置的时候我们将第一触发板3间隔设置于触发杆正下方(即第一触发板3位于触发杆向下移动的路线上),将第二触发板4设置远离与之对应的触发杆一端(保证当安装板1在竖向在一定范围内因为机械设备产生的震动进行竖向移动时,触发杆不会触碰到第二触发板4),当机械设备的震动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安装板1在竖向的振幅也处于一定范围内(此时位于横向同侧且相互配合的第一触发板3和第二触发板4均不妨碍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的触发杆的竖向移动),我们设定当机械设备震动幅度进一步增大时,以至触发杆底部触碰到与之对应的第一触发板3时,此时机械设备的震动幅度较大并且安装板1在竖向因机械设备的震动幅度也达到较大的振幅,参照附图4所示(附图4为安装板1带动触发杆越过与之对应的第一触发板3过程中某一状态图),当安装板1带动触发杆向下移动并且触发杆开始与一触发板接触时,触发杆在安装板1的带动下将第二触发板4向远离安装板1一侧挤压,即,带动第一触发板3朝着与之对应的插座移动,我们设定当安装板1带动触发杆完全越过第一触发板3时,设置于第一触发板3上的插头则刚好插入至与之对应的插座内,此时与第一触发板3相配合的第二触发板4在调节杆6的作用下朝着靠近安装板1的方向移动并且第二触发板4此时位于触发杆向上移动的路线上(如附图4所示);
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位于底座2横向一端相互配合的插头与插座控制固定设置于底座2上的若干第二电磁铁8并且当该插头插入至插座内时,该电性回路接通,若干第二电磁铁8通电产生电磁力;
使得位于底座2横向另一端相互配合的插头与插座控制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底部的若干第一电磁铁7并且当该插头插入至插座内时,该电性回路接通,若干第一电磁铁7通电产生电磁力;
电磁铁是在铁的外部缠线圈,当线圈通电的时候,电磁铁就具有向磁铁一样的磁性,也有同极相斥,异级相吸,电磁铁的极性,可以通过控制电流而控制电磁铁的极性,电流的电子的流动方向(正负极的改变),从而改变电磁铁的极性,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若干第一电磁铁7、第二电磁铁8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为同极,这样当安装板1带动触发杆并且使得插头插入至与之对应的插座内时,若干第一电磁铁7产生的电磁场和若干第二电磁铁8产生的电磁场之间相互排斥,这样以来迫使安装板1减速(进一步消弱安装板1的动能),从而实现为安装板1(机械设备)进行缓冲的效果,同时相互排斥的电磁场也减轻了当机械设备震动幅度较大时对一级减震装置的损坏,当受到相互排斥的电磁场作用力时,安装板1的动能进一步减小,因此安装板1在竖向的振幅也会随之同步减小,在安装板1由最底部(如附图4所示)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的触发杆经过第二触发板4所处的水平位置(安装板1在此位置处于竖向平衡状态)并且将第二触发板4再次挤压带动其朝着远离安装板1的方向移动,此时位于下方的第一触发板3带动插头从插座内拔出(在调节杆6的作用下,第一触发板3与第二触发板4上转动安装有滑动连接于调节杆6内的滑块5且调节杆6中心部位转动安装于底座2上),电磁场消失,当安装板1移动到竖向最高位置是继续向下移动,依次经过竖向平衡位置(第二触发板4位置处)、第一触发板3位置并且再次挤压第一触发板3使得插头插入至插座内,产生相互排斥的电磁场对安装板1进行缓冲;
若经历第一次电磁缓冲后安装板1的动能不足以使其向下移动时,再次经过第一触发板3并且驱使第一触发板3使其朝着远离安装板1方向移动,则电磁缓冲不再启动工作,靠一级减震装置用来对安装板1进行缓冲、吸能;
若经历第一次电磁缓冲后安装板1的动能仍然较大并且足以使其下向下移动时,再次经过第一触发板3并且驱使第一触发板3使其朝着远离安装板1方向移动,则电磁缓冲再次启动工作,再次通过电磁缓冲实现对安装板1的减震、来辅助一级减震装置对安装板1进行缓冲、消能并且降低安装板1在竖向振幅较大时对一级减震装置的损坏;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基础上,所述底座2横向两端固定连接有L形架9且第一触发板3横向滑动连接于L形架9为水平部分下端面,第二触发板4横向滑动连接于L形架9为水平部分上端面,所述调节杆6中心部位经转轴10转动安装与L形架9,所述调节杆6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滑块5滑动配合的矩形孔11。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 参照附图1所示,第一触发板3与第二触发板4分别滑动连接于L形架9的下端面、上端面,在设置的时候我们使得L形架9不妨碍安装板1在竖向的移动,参照附图10所示,调节杆6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转轴10并且经转轴10转动安装于L形架9水平部分上,我们在调节杆6上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滑块5滑动配合的矩形孔11,当触发杆迫使第一触发板3朝着远离安装板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触发板3带动滑块5沿矩形框孔滑动并且带动调节杆6围绕转轴1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触发板4朝着靠近安装板1的方向移动(移动至触发杆在竖向移动的路线上,由福田2中所示状态变为附图4中所示状态)。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相互配合的第一触发板3、第二触发板4相向一侧且面向与之对应的触发杆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触发杆30为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的连杆12且连杆12底部面向与之对应的第一触发板3、第二触发板4一侧固定有三角形斜块13。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 关于触发杆是如何迫使第一触发板3和第二触发板4移动的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参照附图2所示,相互配合的第一触发板3和第二触发板4相向一侧且靠近安装板1一端设置为斜面并,并且与固定连接在连杆12底部的三角形斜块13相配合,当三角形斜块13随安装板1在竖向移动并且触碰到第一触发板3、第二触发板4时,通过斜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挤压第一触发板3使其朝着远离安装板1的方向沿L形架9滑动(参照附图4所示),使得第二触发板4朝着靠近安装板1的方向沿L形架9滑动(参照附图4所示);
由于安装板1在竖向处于平衡状态时,位于如附图2中所示位置,此时三角形斜块13的高度与两第二触发板4的高度相同,即当一级减震装置以及电磁缓冲装置对安装板1进行缓冲消能后,当安装板1再次恢复至在竖向为平衡状态时,两三角形斜块13在安装板1的带动下迫使两第二触发板4再次超朝着远离安装板1的方向沿L形架9滑动,以至如附图2中所示状态,并且在调节杆6的作用下,此时位于下方的两第一触发板3也随之带动插头从与之对应的插座内拔出,使得电磁缓冲装置停止工作。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插头包括固定连接与两第一触发板3相背一侧且纵向间隔设置的插杆14,所述插座包括设置与L形架9上且与两插杆14相配合的插孔15,两所述插杆14面向插孔15一侧固定设置有互为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两所述插孔15中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导电片,位于横向一端的两第二导电片与若干第一电磁铁7串联于第一稳压回路中,位于横向另一端的两第二导电片与若干第二电磁铁8串联于第二稳压回路中。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 参照附图1所示,插头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触发板3背离安装板1一侧的两插杆14且L形架9上设置有与插杆14相配合的插孔15,两插杆14上固定设置有互为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两插孔15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导电片,当安装板1在竖向进行移动并且通过三角形斜块13使得第一触发板3朝着远离安装板1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插杆14插入至与之对应的插孔15中,参照附图11所示,为若干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8电性回路连接示意图,使得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接触,此时位于底座2横向一端的两第二导电片与若干第一电磁铁7串联于第一稳压回路中,位于底座2横向另一端的两第二导电片与若干第二电磁铁8串联于第二稳压回路中,由于第二导电片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导电片接触并且两相互配合的第一导电片互为电性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稳压回路和第二稳压回路接通,使得若干第一电磁铁7和若干第二电磁铁8产生同极电磁场,进而对安装板1进行减震、缓冲,在本方案中第一稳压回路、第二稳压回路经导线连接有外接电源。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一级减震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底壁上的若干滑杆16且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与滑杆16竖向滑动配合的滑筒17,所述滑杆16和与之对应的滑筒17之间经一级弹簧18连接。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参照附图6所示,当机械设备工作产生震动时同步带动安装板1在竖向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幅,此时安装板1通过滑杆16竖向滑动连接于固定在底座2上的滑筒17内,并且滑杆16与滑筒17底壁之间连接有以及弹簧,通过相互配合的滑杆16、滑筒17、一级弹簧18实现对安装板1的第一道减震、缓冲效果。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板1纵向两侧横向间隔固定连接有触发斜块19,位于安装板1下方且与之间隔设置有分别与触发斜块19相配合的二级减震斜块20,所述底座2上固定连接有与二级减震斜块20相配合的滑腔21且二级减震斜块20纵向滑动连接在与之对应的滑腔21,二级减震斜块20和与之对应的滑腔21之间连接有二级弹簧28,位于横向两端且相配合的两二级减震斜块20底部共同连接有二级减震装置。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较好的,我们在底座2上设置有用来对安装板1减震缓冲二级减震装置,具体为,二级减震斜块20分别纵向滑动连接在与之对应且固定在底座2上的滑腔21内,并且安装板1纵向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二级减震斜块20相配合的触发斜块19,当安装板1在竖向处于平衡状态时,参照附图3所示,触发斜块19与二级减震斜块20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安装板1受到来自机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时,则在竖向做往复运动,首先一级减震装置对去安装板1进行减震、缓冲,然后安装板1继续向下移动,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纵向两侧的触发斜块19作用于与之对应的二级减震斜块20并且迫使二级减震斜块20沿滑腔21朝着远离安装板1的方向移动,以至触发斜块19随安装板1向下移动并且越过二级减震斜块20(如附图5所示),在安装板1带动触发斜块19越过二级减震斜块20过程中,二级减震斜块20压缩二级弹簧28(如附图8中所示)进一步对安装板1的动能进行消减,实现对安装板1的缓冲,我们在二级减震斜块20底部连接设置有二级减震装置,二级减震斜块20在触发斜块19的作用下沿滑腔21滑动并且带动二级减震装置实现对安装板1的二级减震缓冲。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二级减震装置包括:二级减震斜块20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齿条22且L形齿条22啮合有转动安装与底座2上的齿轮23,位于纵向同侧的两齿轮23同轴转动安装有横向间隔设置的圆板24,所述圆板24上固定连接有挂杆25且位于横向同侧的两挂杆25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26。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参照附图9所示,我们在滑腔21底部设置有滑道29并且二级减震斜块20底部固定连接的L形齿条22经滑道29向下穿出滑腔21,参照附图7所示,L形齿条22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底座2上的齿轮23,当触发斜块19迫使与之对应的二级减震斜块20沿滑腔21朝着远离安装板1的方向移动时通过L形齿条22带动位于底座2纵向两侧的齿轮23做相向转动,位于纵向两侧的齿轮23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同轴转动的圆板24转动,位于底座2纵向两侧的圆板24也同步做相向转动,此时圆板24上通过挂杆25固定连接有压簧26,位于底座2纵向两侧的圆板24做相向转动进而压缩压簧26,通过压缩压簧26进一步消弱安装板1的动能,实现对安装板1的二级减震、缓冲消能。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转轴10上间隔套设有扭簧27,所述扭簧27一端固定连接于L形架9且扭簧27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杆6上。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较好的,我们在转轴10上间隔套设有扭簧27,我们将扭簧27一端固定连接在L形架9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杆6上,当机械设备工作产生震动时带动安装板1在竖向进行一定幅度的晃动,为了防止在机械设备工作过程中,调节杆6因受到震动而围绕转轴10转动,从而导致插头插入至插座内,使得电磁减震过早启动,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我们在转轴10上套设扭簧27,初始状态,如附图2所示,此时安装板1处于竖向平衡状态且此时扭簧27也处于自然状态,此时扭簧27自身产生一定扭力可防止调节杆6因受转动而产生转动,在设置的时候我们选择相应弹性系数的扭簧27,使得当插头插进插座内时,扭簧27的扭力不足以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
该机械式缓冲装置设置有一级减震装置和二级减震装置,可对机械设备产生的震动进行多级减震缓冲、防护,再者,该机械式缓冲装置还设置有电磁缓冲,当机械设备震动幅度较大时,触发电磁缓冲机构工作并且对机械设备进行电磁缓冲,以减少机械震动幅度较大时对弹簧减震结部件的损坏,尽可能的降低在极限位置时,机械设备对弹簧减震组件的挤压程度,可延长弹簧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间隔设置的安装板(1)与底座(2)且安装板(1)竖向滑动连接于底座(2),所述安装板(1)与底座(2)之间连接有一级减震装置,所述底座(2)横向两端竖向间隔设置有横向滑动连接于底座(2)的第一触发板(3)和第二触发板(4),第一触发板(3)与第二触发板(4)纵向同侧转动安装有滑块(5),所述底座(2)横向两端上方分别设置有与两滑块(5)纵向间隔设置的调节杆(6)且调节杆(6)中心部位转动安装于底座(2)上,两所述滑块(5)分别滑动连接于调节杆(6)的两端,两所述第一触发板(3)相背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头且底座(2)上设置有插头相配合的插座,所述安装板(1)横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触发板(3)、第二触发板(4)相配合的触发杆(30),所述安装板(1)底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电磁铁(7)且底座(2)上相应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电磁铁(8),若干第一电磁铁(7)和位于底座(2)横向一端的插头、插座以及若干第二电磁铁(8)和位于底座(2)横向另一端的插头、插座分别串联在电性回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横向两端固定连接有L形架(9)且第一触发板(3)横向滑动连接于L形架(9)为水平部分下端面,第二触发板(4)横向滑动连接于L形架(9)为水平部分上端面,所述调节杆(6)中心部位经转轴(10)转动安装与L形架(9),所述调节杆(6)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滑块(5)滑动配合的矩形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配合的第一触发板(3)、第二触发板(4)相向一侧且面向与之对应的触发杆(30)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触发杆为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的连杆(12)且连杆(12)底部面向与之对应的第一触发板(3)、第二触发板(4)一侧固定有三角形斜块(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固定连接与两第一触发板(3)相背一侧且纵向间隔设置的插杆(14),所述插座包括设置与L形架(9)上且与两插杆(14)相配合的插孔(15),两所述插杆(14)面向插孔(15)一侧固定设置有互为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两所述插孔(15)中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导电片,位于横向一端的两第二导电片与若干第一电磁铁(7)串联于第一稳压回路中,位于横向另一端的两第二导电片与若干第二电磁铁(8)串联于第二稳压回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震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底壁上的若干滑杆(16)且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与滑杆(16)竖向滑动配合的滑筒(17),所述滑杆(16)和与之对应的滑筒(17)之间经一级弹簧(1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纵向两侧横向间隔固定连接有触发斜块(19),位于安装板(1)下方且与之间隔设置有分别与触发斜块(19)相配合的二级减震斜块(20),所述底座(2)上固定连接有与二级减震斜块(20)相配合的滑腔(21)且二级减震斜块(20)纵向滑动连接在与之对应的滑腔(21),二级减震斜块(20)和与之对应的滑腔(21)之间连接有二级弹簧(28),位于横向两端且相配合的两二级减震斜块(20)底部共同连接有二级减震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减震装置包括:二级减震斜块(20)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齿条(22)且L形齿条(22)啮合有转动安装与底座(2)上的齿轮(23),位于纵向同侧的两齿轮(23)同轴转动安装有横向间隔设置的圆板(24),所述圆板(24)上固定连接有挂杆(25)且位于横向同侧的两挂杆(25)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2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上间隔套设有扭簧(27),所述扭簧(27)一端固定连接于L形架(9)且扭簧(27)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杆(6)上。
CN201921259993.9U 2019-08-06 2019-08-06 机械式缓冲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97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9993.9U CN210397573U (zh) 2019-08-06 2019-08-06 机械式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9993.9U CN210397573U (zh) 2019-08-06 2019-08-06 机械式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7573U true CN210397573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999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97573U (zh) 2019-08-06 2019-08-06 机械式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75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892A (zh) * 2021-10-30 2022-03-15 江西行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数据反馈的物流运输设备用主动减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892A (zh) * 2021-10-30 2022-03-15 江西行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数据反馈的物流运输设备用主动减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9921B (zh) 一种半主动、准零刚度可调节式隔振器
CN210397573U (zh) 机械式缓冲装置
CN104034616A (zh) 一种电磁式斜拉索疲劳试验机
CN108987030A (zh) 电磁线圈磁力驱动运行方法、磁力驱动机构及冲击装置
CN111810583A (zh) 一种机电设备固定架及其安装方法
CN210817018U (zh) 一种u型弹簧片型冲压模具
CN112944788B (zh) 抽屉组件的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10153469A (zh) 一种汽车空调离合器生产用钻孔加工装置
CN215868891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抗震支撑装置
CN104421584A (zh) 磁性锁扣固定装置
CN215636379U (zh) 一种用于建筑机电安装支吊架
CN109361303B (zh) 全自动永磁伸缩装置
CN202628908U (zh) 一种双出杆磁流变弹性体矩形减振器
CN208907019U (zh) 缓冲结构、应用该缓冲结构的控制系统和叉车
CN112821697A (zh) 一种电机线圈浸漆装置
CN211914678U (zh) 一种光伏板清扫装置磁悬浮滑槽结构
CN210979045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基座
CN104775209B (zh) 一种电子提花机
CN106787584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8422282U (zh) 卷帘屏显示装置
CN108672742A (zh) 一种新型磁铁打孔机
CN213530349U (zh) 一种可调式四柱液压拉伸机
CN215416535U (zh) 一种免服务器安装的公共建筑能耗上传装置
CN109483929A (zh) 一种新型的双动压力机
CN218958769U (zh) 线性马达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