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7461U - 轴承组件及轴承 - Google Patents

轴承组件及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7461U
CN210397461U CN201920990680.4U CN201920990680U CN210397461U CN 210397461 U CN210397461 U CN 210397461U CN 201920990680 U CN201920990680 U CN 201920990680U CN 210397461 U CN210397461 U CN 210397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dust cover
axial
sidewall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06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相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to CN2019209906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7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7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74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轴承组件及轴承,轴承包括:防尘罩,整体呈环状结构,包括止挡部;轴承套圈,其轴向端面上开设有环形防尘罩容纳槽,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包括第一轴向止挡侧壁,第一轴向侧壁设置于轴承套圈的轴向端部,止挡部位于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内,且止挡于第一轴向止挡侧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通过在轴承套圈上开设防尘罩容纳槽,使收容于防尘罩容纳槽内的止挡部止挡于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可防止在较大振动的工况下防尘罩脱离轴承,提高了轴承和防尘罩的组装牢固性。进一步的,安装工具简单,降低了安装精度要求,从而降低了安装成本。

Description

轴承组件及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组件及轴承。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滚动体,在一些情况下,滚动轴承还包括保持架或密封件,滚动轴承能够支撑载荷并传递扭矩。滚动轴承广泛地用于存在相对旋转结构的应用中。滚动轴承都是分为密封和非密封两种防尘结构。其中,密封分为两种密封,一种是金属防尘盖密封,一种是带金属骨架橡胶密封圈密封。
请参考图1-图3,防尘罩密封轴承,属于非接触式密封类型。轴承内圈和防尘罩内径之间有间隙,防尘罩外径设置于轴承外圈的凹槽内。
当组装轴承时,将防尘罩从外面压入轴承外圈的凹槽内。防尘罩会产生变形,从而固定于轴承外圈的凹槽内。
然而,在轴承安装过程中,若将轴承安装在振动较大的装置上,比如,大型尺寸的电机上,那么强烈的振动将引起防尘罩从轴承外圈的凹槽内脱出,影响客户体验。再者,用于安装防尘罩的工具结构比较复杂,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若安装工具磨损严重且维护不及时,防尘罩的安装位置就会出现偏差。
因此,如何提高防尘罩和轴承的组装准确性和牢固性,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及轴承,以提高防尘罩和轴承的组装准确性和牢固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包括:
防尘罩,整体呈环状结构,包括止挡部;
轴承套圈,其轴向端面上开设有环形防尘罩容纳槽,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包括第一轴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一轴向侧壁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轴向端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内,且止挡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
可选地,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还包括:
第一径向止挡侧壁和第二轴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一径向止挡侧壁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相连接且二者之间圆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止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和所述第一径向侧壁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还包括第二径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二径向止挡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且所述第二径向止挡侧壁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之间圆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防尘罩还包括:
防尘部,与所述止挡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部的外端面不超出所述轴承的外端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靠近内环面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靠近外环面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轴承套圈为轴承外圈或轴承内圈。
可选地,所述防尘罩的材质为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包括上述的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包括:防尘罩,整体呈环状结构,包括止挡部;轴承套圈,其轴向端面上开设有环形防尘罩容纳槽,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包括第一轴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一轴向侧壁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轴向端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内,且止挡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安装防尘罩时,防尘罩的止挡部伸入防尘罩容纳槽内,借助于一个简单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安装板,将轴向力施加于防尘罩(防尘部)的轴向外端面上,使防尘罩的止挡部发生变形,并止挡于第一轴向止挡侧壁,收容于所述防尘罩容纳槽内,由于防尘罩容纳槽包括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则当将开放式轴承安装在设备上时,即使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较大,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均可阻挡防尘罩沿轴承的轴向脱出,提高了防尘罩和轴承的组装牢固性。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通过在轴承套圈上开设防尘罩容纳槽,使收容于防尘罩容纳槽内的止挡部止挡于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可防止在较大振动的工况下防尘罩脱离轴承,提高了轴承和防尘罩的组装牢固性;进一步的,安装过程简单,仅需要简单的安装工具,降低了安装精度要求,从而降低了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非接触式密封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用于安装防尘罩的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非接触式密封轴承的防尘罩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非接触式密封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虚框A的局部方法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保持架;4-滚动体;5-防尘罩;6-凸起部;7-安装工具;
10-轴承外圈;20-轴承内圈;50-防尘罩;500-防尘罩容纳槽;501-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2-第二轴向止挡侧壁;503-第一径向止挡侧壁;504-第二径向止挡侧壁;51-止挡部;52防尘部;70-安装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非接触式密封轴承的防尘罩与轴承的组装牢固性不佳。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一种非接触式密封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用于安装防尘罩的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一种非接触式密封轴承包括: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1,滚动体4,保持架3和防尘罩5,滚动体4组装于保持架3上,且分别与轴承内圈2 和轴承外圈1的滚道相接触。防尘罩5安装于轴承的轴向两端,起到防止灰尘和较大颗粒物进入轴承内部的作用。
如图1所示,轴承外圈1的内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防尘罩5通过嵌入该环形凹槽内固定于轴承的轴向两端。当将该开放式轴承安装到大型电机上时,大型电机在安装或者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很可能导致防尘罩5从轴承上脱落,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
另一方面,防尘罩5需借助特殊的安装工具7将其组装到轴承上。如图2 所示,安装工具7结构比较复杂,安装工具7的凸起部6将防尘罩5压入环形凹槽内。然而,若安装工具7磨损较严重且维护不及时,防尘罩5的安装位置可能安装错误,这就对安装工具7的安装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增加了安装成本。
为了提高防尘罩和轴承的组装牢固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包括:防尘罩,整体呈环状结构,包括止挡部;轴承套圈,其轴向端面上开设有环形防尘罩容纳槽,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包括第一轴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一轴向侧壁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轴向端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内,且止挡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安装防尘罩时,防尘罩的止挡部伸入防尘罩容纳槽内,借助于一个简单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安装板,将轴向力施加于防尘罩(防尘部)的轴向外端面上,使防尘罩的止挡部发生变形,并止挡于第一轴向止挡侧壁,收容于所述防尘罩容纳槽内,由于防尘罩容纳槽包括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则当将开放式轴承安装在设备上时,即使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较大,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均可阻挡防尘罩沿轴承的轴向脱出,提高了防尘罩和轴承的组装牢固性。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通过在轴承套圈上开设防尘罩容纳槽,使收容于防尘罩容纳槽内的止挡部止挡于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可防止在较大振动的工况下防尘罩脱离轴承,提高了轴承和防尘罩的组装牢固性;进一步的,安装过程简单,仅需要简单的安装工具,降低了安装精度要求,从而降低了安装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涉及到的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3-图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非接触式密封轴承的防尘罩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非接触式密封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虚框A的局部方法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包括:
防尘罩50,整体呈环状结构,包括止挡部51;
轴承套圈,其轴向端面上开设有环形防尘罩容纳槽500,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500包括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轴向端部,所述止挡部51位于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500内,且止挡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
待防尘罩50安装到轴承上后,防尘罩50的止挡部51收容于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500内,且止挡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指的是当防尘罩50与轴承在轴向上有相对运动时,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的设置可防止防尘罩50 脱离防尘罩收容槽500。
防尘罩50的止挡部51收容于防尘罩容纳槽500内,指的是防尘罩50的止挡部51嵌入防尘罩容纳槽500内,止挡部51的形状可以完全与防尘罩容纳槽 500相吻合,也可以不吻合,只要能够保证防尘罩50可通过第一轴向止挡侧壁 501止挡于防尘罩容纳槽500内,以止挡所述防尘罩50沿轴承套圈的轴向脱出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图4的最左侧和最右侧为轴承套圈的轴向端部,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轴向端部,指的是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的最外侧端面与轴承套圈的外端面为同一端面,也即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为轴承套圈的轴向端部的一部分。
轴承套圈可以是轴承内圈20,也可以是轴承外圈10。本实施例中,以轴承套圈为轴承外圈10为例进行说明。在将防尘罩50安装到轴承上之前,防尘罩 50的形状如图3所示,以图3中右侧为例,通过借助安装工具70将轴向力施加到防尘罩50的轴向外端面上,图3中箭头方向为轴向力的方向。由于安装前防尘罩50的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对安装工具70的要求较低,比如,安装工具 70可以是一块平板或者其他表面为平面的工具。
防尘罩50包括防尘部52和止挡部51,防尘部52和止挡部51固定连接,当通过安装工具70对防尘罩50的防尘部52施加轴向力时,防尘罩50的止挡部51受限于防尘罩容纳槽500的形状产生弯曲,最终收容于防尘罩容纳槽500 内。防尘罩50的弯曲程度取决于防尘罩50的止挡部51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因需要在轴承套圈上开设防尘罩容纳槽 500,尤其适用于大尺寸的轴承,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仅限于大尺寸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通过在轴承套圈上开设防尘罩容纳槽 500,使收容于防尘罩容纳槽500内的止挡部51止挡于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可防止在较大振动的工况下防尘罩50脱离轴承,提高了轴承和防尘罩50的组装牢固性。进一步的,安装过程简单,仅需要简单的安装工具,降低了安装精度要求,从而降低了安装成本。
结合图4和图5,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500还包括:
第一径向止挡侧壁503和第二轴向止挡侧壁502,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 502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的内侧,所述第一径向止挡侧壁503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502相连接且二者之间圆滑过渡。
因所述第一径向止挡侧壁503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502圆滑过渡,当安装防尘罩50时,防尘罩50的止挡部51伸入防尘罩容纳槽500内,借助于一个简单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安装板,将轴向力施加于防尘罩(防尘部)的轴向外端面上,使防尘罩的止挡部51发生变形,因所述第一径向止挡侧壁503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502圆滑过渡,止挡部51更易于弯曲,从而更易于收容于防尘罩容纳槽500内。
为了使防尘罩50更牢固地安装到轴承上,以防止防尘罩50在轴承的轴向和径向上产生晃动,提高防尘罩50的使用寿命,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51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502和所述第一径向侧壁相接触。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当防尘罩安装到轴承上后,即使在轴向上和径向上会产生晃动也不会影响防尘罩的密封作用,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保证防尘罩止挡于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即使在较大振动工况下也不会脱离轴承即可。
继续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500还包括第二径向止挡侧壁504,所述第二径向止挡侧壁50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502,且所述第二径向止挡侧壁504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502之间圆滑过渡。
如此,在安装防尘罩50的过程中,止挡部51更易于弯曲,从而更易于将防尘罩50安装到轴承上。
为了便于加工防尘罩容纳槽500,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第一径向止挡侧壁503和第二轴向止挡侧壁502,第二径向止挡侧壁504均加工成平面,各侧壁之间圆滑过渡。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尘罩容纳槽的侧壁也可以是曲面。
如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50还包括:
防尘部52,与所述止挡部51固定连接,所述防尘部52的外端面不超出所述轴承的外端面,以防止将轴承安装到轴承座上后,防尘罩50因凸出于轴承外端面导致轴承难以安装到轴承座上。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尘部52的外端面可以与所述轴承的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在另一实施例中,防尘罩的外端面还可以位于轴承外端面的内侧。
如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靠近内环面的一侧。图5的上方为轴承外圈的外环面,图5的下方为轴承外圈的内环面。与防尘罩容纳槽的开口相比较,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 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靠近内环面的一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还可以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靠近外环面的一侧。与防尘罩容纳槽的开口相比较,第一轴向止挡侧壁501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靠近外环面的一侧。
为了节约成本,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的材质为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尘罩还可以换成其他材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包括上述的轴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组件,在安装轴承时,通过在轴承套圈上开设防尘罩容纳槽,使收容于防尘罩容纳槽内的防尘罩端部止挡于轴向止挡侧壁,可防止在较大振动的工况下防尘罩脱离轴承,提高了轴承和防尘罩的组装牢固性。进一步的,安装工具简单,降低了安装精度要求,从而降低了安装成本。
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尘罩,整体呈环状结构,包括止挡部;
轴承套圈,其轴向端面上开设有环形防尘罩容纳槽,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包括第一轴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一轴向侧壁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轴向端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内,且止挡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还包括:第一径向止挡侧壁和第二轴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一径向止挡侧壁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相连接且二者之间圆滑过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和所述第一径向侧壁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防尘罩容纳槽还包括第二径向止挡侧壁,所述第二径向止挡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且所述第二径向止挡侧壁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和所述第二轴向止挡侧壁之间圆滑过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还包括:
防尘部,与所述止挡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部的外端面不超出所述轴承的外端面。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侧壁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靠近内环面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圈的靠近外环面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圈为轴承外圈或轴承内圈。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的材质为钢。
9.一种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轴承。
CN201920990680.4U 2019-06-27 2019-06-27 轴承组件及轴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97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0680.4U CN210397461U (zh) 2019-06-27 2019-06-27 轴承组件及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0680.4U CN210397461U (zh) 2019-06-27 2019-06-27 轴承组件及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7461U true CN210397461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1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068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97461U (zh) 2019-06-27 2019-06-27 轴承组件及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7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96092B2 (ja) 密封装置
EP1035342B2 (en) Clutch release bearing
CN210397461U (zh) 轴承组件及轴承
CN108350946B (zh) 合成树脂制滑动轴承
CN210661049U (zh) 一种球面滚子轴承
CN214404692U (zh) 一种机械密封
CN110566578A (zh) 一种球面滚子轴承
JP4748050B2 (ja) 密封型スラスト玉軸受
CN210290487U (zh) 一种关节轴承单元结构
CN103322036A (zh) 一种不锈钢角接触球轴承
CN216666251U (zh) 密封轴承以及轴承安装设备
CN217951052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拨叉安装结构
CN218118362U (zh) 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角接触球轴承
CN210178794U (zh) 具有防尘密封的自动调心拉式离合器分离轴承
CN220668155U (zh) 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及轴承
CN111322315A (zh) 轴承及密封装置
CN217440560U (zh) 一种减振型轴承
CN218844873U (zh) 高速轴承防尘盖
CN209856241U (zh) 一种用于圆柱滚子轴承的密封机构
CN209638270U (zh) 自调心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
CN215409791U (zh) 一种密封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球轴承
CN217559011U (zh) 一种旋转油封总成
CN215257432U (zh) 小空间用轮毂轴承
CN210397459U (zh) 轴承密封罩
CN210715597U (zh) 一种滚动轴承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