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1622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1622U
CN210381622U CN201921403611.5U CN201921403611U CN210381622U CN 210381622 U CN210381622 U CN 210381622U CN 201921403611 U CN201921403611 U CN 201921403611U CN 210381622 U CN210381622 U CN 210381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electronic device
frame body
cov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36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建宇
罗政军
马景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36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1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1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1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框体,框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框体开设至少一个穿孔,一个穿孔沿自身轴线方向与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在穿过穿孔的外部件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框体移动;盖体,盖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一一对应卡接;第一卡接部相对于框体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处于卡接状态;第一卡接部相对于框体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处于可分离状态。此时,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分离时,相互几乎没有力的作用,拆卸盖体时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不容易断裂,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个性化也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电子设备包括框体和盖体。盖体的可拆换能够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提高用户体验。为了实现盖体的可拆换,可以在框体和盖体上分别设置固定卡勾,同时在盖体的外观面的边缘开设缺口,用户通过该缺口对盖体施加作用力,从而强行分开框体的固定卡勾和盖体的固定卡勾,以此来拆换盖体。
然而,上述可拆换盖体是通过外力强行破坏框体的固定卡勾和盖体的固定卡勾之间的配合,在经过长时间高频次的拆卸过程后,可能会造成固定卡勾的断裂,导致框体与盖体配合失效,缩短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所述框体开设至少一个穿孔,一个所述穿孔沿自身轴线方向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在穿过所述穿孔的外部件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
盖体,所述盖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一对应卡接;
所述第一卡接部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处于卡接状态;所述第一卡接部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处于可分离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拆换盖体时,可以将外部件插入框体的穿孔,从而向第一卡接部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分离,之后便可以用手取下盖体。由于外部件已经使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配合失效,所以在取下盖体时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相互几乎没有力的作用,拆卸盖体时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不容易断裂,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拆卸盖体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框体、110-穿孔、120-直线型条状部、130-导向槽、200-第一卡接部、210-拆卸作用面、220-配合部、221-配合凹部、222-导向面、223-卡接面、224-第一斜面、230-导向部、300-盖体、310-支架、320-盖板、400-第二卡接部、410-第二斜面、500-弹性部、600-取卡针、700-显示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框体100和盖体300。
框体100是电子设备的组成主体,框体10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200,框体100的侧面开设至少一个穿孔110,一个该穿孔110沿自身轴线方向与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卡接部200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200在穿过穿孔110的外部件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框体100移动。由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以及功能模组的布置位置主要集中在框体100的中部,框体100的边缘会留有空间,所以第一卡接部200可以设置在框体100的边缘。具体地,可以将穿孔110设置在框体100的顶部或者底部。但是顶部的大部分空间用来设置摄像头、受话器等功能模组,没有足够的空间开设穿孔110,所以优选将穿孔110设置在框体100的底部。上述外部件可以是电子设备配备的专用的拆卸工具,也可以是其他细长杆状部件。
盖体30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400,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400与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200一一对应卡接。第一卡接部200相对于上述框体100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卡接部200与上述第二卡接部400处于卡接状态;上述第一卡接部200相对于上述框体100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该第一卡接部200与第二卡接部400处于可分离状态。具体地,盖体30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电池盖,也可以是显示模组700。外部件通过穿孔110,对第一卡接部200施加作用力,使第一卡接部200和第二卡接部400相对分离,取下盖体300时第一卡接部200和第二卡接部400相互几乎没有力的作用,第一卡接部200与第二卡接部400不容易断裂,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框体100开设有滑槽,该第一卡接部200与滑槽滑动配合。该方案中,滑槽能够限定第一卡接部200的移动路径,当第一卡接部200移动时,上述滑槽能够防止第一卡接部200的侧向移动,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卡接部200的移动精度。
进一步地,当穿孔110设置为至少两个时,框体100可以包括多个直线型条状部120,多个直线型条状部120首尾连接,至少两个穿孔110设于同一直线型条状部120上。将至少两个穿孔110设于同一直线型条状部120上,可以通过至少两个穿孔110使至少两对第一卡接部200和第二卡接部400相对分离,此时盖体300与框体100之间的作用力更小,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取下盖体300。
为了使框体100和盖体300卡接后,盖体300不容易从框体100上掉落,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00、第二卡接部400和穿孔11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接部200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卡接部400间隔设置,多个穿孔110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卡接部200与多个第二卡接部400一一对应卡接,多个穿孔110沿自身轴线方向与多个第一卡接部200一一对应设置。此时,框体100与盖体300的卡接位置较多,卡接力较大,从而使得盖体300不容易从框体100上掉落,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框体100的侧面可由四个直线型条状部120组成,此时框体100在电子设备厚度方向的投影形状大体为矩形。并且相邻的直线型条状部120连接的部位可用圆弧结构进行平滑连接,从而增加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外观质感。另外,第一卡接部200与第二卡接部400的数量可以灵活选择,只要能够满足盖体300卡接到框体100上以后不易掉落即可。具体地,可以在框体100的长边上设置四个间隔均匀排布的第一卡接部200,在框体100的短边上设置两个第一卡接部200。
穿孔110的数量过多会使拆卸盖体300的过程变得繁杂,同时也占据框体100较大的空间。但是数量过少又会使盖体300与框体100能够分离的位置过少,导致拆卸难度过大。所以优选在框体100的侧面的底部设置两个穿孔110。
上述第一卡接部200具有拆卸作用面210,外部件可以向拆卸作用面210施加作用力,以驱动第一卡接部200移动。该拆卸作用面210朝向至少一个穿孔110,且在穿孔110的轴线方向上,穿孔110的投影与上述拆卸作用面210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上述第二卡接部400可以位于拆卸作用面210与穿孔110之间,但是此种结构会增加第一卡接部200与穿孔110之间的距离,导致框体100内空间的利用率不高。为此,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00包括配合部220,该配合部220上开设有配合凹部221,第二卡接部400的一端位于该配合凹部221内,并与该配合凹部221卡接配合。此时,拆卸作用面210可以设置在配合部220靠近穿孔110的一侧,该拆卸作用面210与穿孔110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更小,甚至两者可以直接接触。因此该方案可以提升框体100内空间的利用率。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00在插入配合凹部221时会与配合凹部221内的表面发生干涉,要想把第二卡接部400插入配合凹部221就要施加一个较大的作用力,当作用力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第二卡接部400断裂。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配合凹部221上设置导向面222和卡接面223,导向面222朝向盖体300,该导向面222可以为斜面。第二卡接部400可相对于导向面222滑动从而滑入配合凹部221,并与卡接面223相卡接。因此导向面222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第二卡接部400更加流畅地插入配合凹部221并与第一卡接部200相卡接。
进一步地,卡接面223在垂直于盖体300的方向上具有第一投影,该第一投影在第一卡接部200的移动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一长度。当第一长度大于第一卡接部200的移动距离时,第一卡接部200与第二卡接部400尚未完全分离,第一卡接部200已经无法移动,此时只能强行分离第一卡接部200与第二卡接部400,从而达到拆卸盖体300的目的,这有可能会造成第一卡接部200或者第二卡接部400的断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卡接部200的移动距离。第一卡接部200移动到指定距离时,第一卡接部200与第二卡接部400所接触的部分已完全分离,从而不会影响盖体300的拆卸。
第一卡接部200在对盖体300进行拆卸和安装操作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要通过对第一卡接部200施加拉力或者推力,才能将第一卡接部200复位,操作不便。为了解决该问题,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00还包括弹性部500,该弹性部500的一端与配合部220相连接,弹性部500的另一端与框体100相连接。当外部件向第一卡接部200施加作用力时,弹性部500发生变形;当外部件撤去对第一卡接部200的作用力时,弹性部500恢复变形,从而带动第一卡接部200恢复到初始位置。这里的弹性部500可以是弹簧。
由于弹性部500伸缩时可能会发生侧向偏移,导致第一卡接部200移动时会发生歪斜,可能会使第一卡接部200卡死在框体100内。为了解决该问题,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00还包括导向部230,弹性部500套装于该导向部230上。框体100上开设有导向槽130。导向部230的一端与配合部220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伸入导向槽130内,使得导向部230与框体100滑动配合。优选地,导向部230可以和配合部220一体成型,导向部230可以设置成杆状结构,弹性部500套装在该杆状结构上。导向部230对弹性部500起导向和限位作用,弹性部500伸缩时不会发生侧向偏移,所以第一卡接部200移动时不会发生歪斜,能够使第一卡接部200的移动精度更高。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卡接部200上设置第一斜面224,同时在第二卡接部400上设置第二斜面410,第一斜面224和第二斜面410接触后,两者可相对滑动。在第一卡接部20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斜面224和第二斜面接触后,第一斜面224通过第二斜面410驱动盖体300的至少一部分沿远离框体100的方向移动,使得框体100和盖体300之间出现一条缝隙,用户可以通过该缝隙更加容易地取下盖体300。当第一卡接部200具有配合凹部221时,可以将第一斜面224设置在配合凹部221内。
为了优化电子设备的外观质感,盖体300还可以采用玻璃等质感和光泽度较好的材料制作。但在实际加工时,玻璃等材料的硬度较大,因此第二卡接部400的加工难度大。可选的实施例,盖体300包括相连接的盖板320和支架310,盖板320与支架310分体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400设置于支架310上。为了同时满足外观质感的要求以及便于加工第二卡接部400,支架310和盖板320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具体地,支架310可以采用塑料等塑性较好的材料制作,第二卡接部400与支架310一体成型,第二卡接部400设置在支架310边缘。盖板320可以为平板状结构,盖板320可以采用质感和光泽度较好的玻璃等材料制作。盖板320和支架310可以通过胶粘或者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起来。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外部件可以为取卡针600,该取卡针600可通过穿孔110驱动第一卡接部200移动,促使第一卡接部200与第二卡接部400相分离。具体地,取卡针60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的取卡针,也可以是内存卡的取卡针。取卡针600的横截面直径可以小于穿孔110的直径,使得取卡针600能够通过穿孔110插入框体100内。当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200可相对于框体100移动时,取卡针600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一卡接部200的移动距离,以确保推动第一卡接部200移动的距离可使第一卡接部200和第二卡接部400相对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或可穿戴设备。当然,该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100),所述框体(10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200),所述框体(100)开设至少一个穿孔(110),一个所述穿孔(110)沿自身轴线方向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接部(200)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接部(200)在穿过所述穿孔(110)的外部件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框体(100)移动;
盖体(300),所述盖体(300)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400),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接部(200)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卡接部(400)一一对应卡接;
所述第一卡接部(200)相对于所述框体(100)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接部(200)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00)处于卡接状态;所述第一卡接部(200)相对于所述框体(100)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接部(200)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00)处于可分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0)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卡接部(200)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00)包括配合部(220),所述配合部(220)开设有配合凹部(221),所述第二卡接部(400)的一端位于所述配合凹部(221)内,并与所述配合凹部(221)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凹部(221)设有导向面(222)和卡接面(223),所述导向面(222)朝向所述盖体(300),所述第二卡接部(400)可相对于所述导向面(222)滑动并与所述卡接面(223)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面(223)在垂直于所述盖体(300)的方向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在所述第一卡接部(200)的移动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00)的移动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00)还包括弹性部(500),所述弹性部(500)的一端与所述配合部(220)相连接,所述弹性部(500)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10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00)还包括导向部(230),所述导向部(230)与所述配合部(220)相连,所述导向部(230)与所述框体(100)滑动配合,所述弹性部(500)套装于所述导向部(2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00)设有第一斜面(224),所述第二卡接部(400)设有第二斜面(410),所述第一卡接部(20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斜面(224)通过所述第二斜面(410)驱动所述盖体(300)的至少一部分沿远离所述框体(100)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00)包括相连接的盖板(320)和支架(310),所述盖板(320)与所述支架(310)分体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卡接部(400)设置于所述支架(3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00)、所述第二卡接部(400)和所述穿孔(11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200)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400)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穿孔(110)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200)与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400)一一对应卡接,多个所述穿孔(110)沿自身轴线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200)一一对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件为取卡针(600),所述取卡针(600)可通过所述穿孔(110)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200)移动。
CN201921403611.5U 2019-08-27 2019-08-27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381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3611.5U CN210381622U (zh) 2019-08-27 2019-08-2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3611.5U CN210381622U (zh) 2019-08-27 2019-08-2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1622U true CN210381622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3611.5U Active CN210381622U (zh) 2019-08-27 2019-08-2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1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31871B1 (en)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US8605452B2 (en) Chip card holding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728921B2 (en) TF card connector which is capable of installing Nano-SIM card and mobile phone thereof
CN201562205U (zh) 主机、扩展坞及移动式便携设备
CN204425332U (zh) 一种防水的终端
CN106687374A (zh) 检测装置及无人机
CN102984307A (zh) 托盘模组、具有托盘模组的电子装置及弹出控制方法
CN111262601B (zh) 电子设备
CN102891028A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10571554B (zh) 电子设备
US8717296B2 (en) Mouse with detachable cover
CN210381622U (zh) 电子设备
CN206237392U (zh) 取卡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3028188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611203A (zh) 卡托、卡托控制结构以及卡座总成
JP7163501B2 (ja) 移動端末
CN109274389B (zh) 电子设备
KR101308506B1 (ko) 휴대용 정보 단말기를 위한 홀더
CN201318354Y (zh) 斜面卡扣
CN210666612U (zh) 一种m.2硬盘固定装置
CN210404143U (zh) 一种能够防尘的usb数据线
CN209343086U (zh) 一种防漏光的显示器边框
CN112467471A (zh)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用卡连接器
CN209357949U (zh) Sim卡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1008171Y (zh) Sim卡结构改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