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8822U - 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 - Google Patents

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8822U
CN210378822U CN201921389254.1U CN201921389254U CN210378822U CN 210378822 U CN210378822 U CN 210378822U CN 201921389254 U CN201921389254 U CN 201921389254U CN 210378822 U CN210378822 U CN 210378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base
chute
conveying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92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昌波
胡昌勇
刘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kingv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kingv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kingv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kingv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92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8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8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8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包括基座及间距切换组件。基座开设有第一切换滑槽、第二切换滑槽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对接通道,两个对接通道均与底座入料通道连通,第一切换滑槽及第二切换滑槽分别与两个对接通道连通,第一切换滑槽与第二切换滑槽之间设置有间隔。间距切换组件包括切换驱动件及两个搬送滑块,两个搬送滑块分别容置于第一切换滑槽及第二切换滑槽内,且两个搬送滑块均与切换驱动件连接,切换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搬送滑块向靠近或者远离基座中心位置的方向平移,基座设置对接通道用于输送底座,间距切换组件接收对接通道内的底座,并且调整各个底座之间的间距,提高按钮开关的组装品质,降低设备的维护难度。

Description

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
背景技术
按钮开关通常用于电路中发出启动或停止指令,以控制电磁起动器、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线圈电流的接通和断开。一般不直接操纵主电路,也可以用于互联电路中,并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即按钮开关的市场需求较大。
一般的,按钮开关包括外壳、簧片及胶帽,外壳、簧片及胶帽在其各自的加工设备处加工生产,并将外壳、簧片及胶帽转移到组装设备上,由组装设备将外壳、簧片及胶帽按顺序组装在一起。其中外壳包括上壳及底座,上壳及底座一般采用震盘进行传输,且为了提高组装效率,组装设备同时对两个按键开关进行组装操作,即单次入料动作时需要机械手拾取两个底座。
为了保证正常其他部件能够正常装入底座内,在底座入料时需要确保底座的入料方向无误,即需要在底座的入料装置内设置相关的导向部件引导底座入料。
然而,架设导向部件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即需要在同时入料的两个底座之间留出足够的间隔来设置导向部件,这样意味着组装设备上用于对底座进行定位的治具内容置底座的腔体之间的间距与入料装置上两个底座之间的间距相同,导致治具的体积变大,不但浪费材料,还使得组装设备变得臃肿。
因此,如何对底座的入料装置进行优化,在保证能够提供导向的同时,尽可能缩小同时入料的两个底座之间的间距,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在底座入料前调整底座之间的间距,提高组装设备上的空间利用率,节省设备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包括:基座及间距切换组件;
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一切换滑槽、第二切换滑槽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对接通道,两个所述对接通道均与底座的入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切换滑槽及所述第二切换滑槽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对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切换滑槽与所述第二切换滑槽之间设置有间隔;
所述间距切换组件包括切换驱动件及两个搬送滑块,两个搬送滑块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切换滑槽及所述第二切换滑槽内,且两个所述搬送滑块均与所述切换驱动件连接,所述切换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搬送滑块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基座中心位置的方向平移;
在其中一个所述搬送滑块中,所述搬送滑块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对接通道连通,所述收容槽用于容置一个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对接通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切换滑槽与所述第二切换滑槽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送滑块上开设有取出避位槽,所述取出避位槽与所述收容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的槽宽与所述对接通道的宽度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送滑块远离所述收容槽的一端上设置有限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送滑块的厚度与底座的宽度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接近式传感器,两个所述接近式传感器一一对应容置于两个所述对接通道内,且两个所述接近式传感器分别朝向两个所述收容槽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驱动件包括支架、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均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分别与两个所述搬送滑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正凸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入料导向组件,所述入料导向组件包括传导板及防偏盖,所述传导板开设有两个输送槽,两个所述输送槽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对接通道连通,所述防偏盖安装于所述传导板上,且所述防偏盖位于两个所述输送槽之间,所述防偏盖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斜面,两个所述定位斜面一一对应位于两个所述输送槽的开口位置处。
上述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通过设置基座及间距切换组件,基座设置对接通道用于输送底座,间距切换组件接收对接通道内的底座,并且调整各个底座之间的间距,降低设备的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入料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10包括:基座100及间距切换组件200。基座100临近底座20的入料通道设置,底座20经过入料通道进入到基座100内部,切换组件200设置于基座100内,间距切换组件20用于调整进入基座100内部的底座20之间的间距,使得底座20之间的间距与底座20的治具 30上的腔体之间的间距相匹配,如此,可以在底座20的入料装置上架设相关导向部件,在底座20入料时进行定位,避免底座20入料时朝向不对而导致的组装误差,降低了不良品的产生率。
请参阅图1,基座100开设有第一切换滑槽110、第二切换滑槽120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对接通道130,两个对接通道130均与底座的入料通道连通,第一切换滑槽110及第二切换滑槽120一一对应与两个对接通道130连通,第一切换滑槽110与第二切换滑槽120之间设置有间隔,第一切换滑槽110与第二切换滑槽120的中心距小于两个对接通道130的中心距,第一切换滑槽110与第二切换滑槽120相互平行,且第一切换滑槽110与第二切换滑槽120的中心距与底座20的治具30上的腔体的中心距相等。第一切换滑槽110的延伸方向与对接通道13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二切换滑槽120的延伸方向与对接通道130 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即底座20在对接通道130内时,其传输方向为水平纵向平移,当其到达第一切换滑槽110或者第二切换滑槽120时间距切换组件200驱动底座20水平横向平移,并且底座20在第一切换滑槽110内水平横移的方向与底座20在第二切换滑槽120内水平横移的方向相反且两者内的底座20的平移轨迹相互平行。
请参阅图1,在将底座20转移到转盘上前,需要一同入料的两个底座20分别进入两个对接通道130,此时两个底座20的间距即为两个对接通道130的中心距;入料时,由间距切换组件200将这两个底座20分别移入第一切换滑槽110 及第二切换滑槽120内,此时需要进行入料的两个底座20之间的间距为第一切换滑槽110与第二切换滑槽120的中心距,此时两个底座20之间的间距与治具 30上的腔体之间的间距相同,机械手取出底座20后壳直接将其放入治具30中,通过间距切换组件200与第一切换滑槽110及第二切换滑槽120相互配合对底座20进行间距调节操作,在无需替换转盘上治具30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正常入料。
一实施例中,两个对接通道13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切换滑槽110与第二切换滑槽120之间的距离。
请参阅图1,间距切换组件200包括切换驱动件210及两个搬送滑块220,两个搬送滑块220分别容置于第一切换滑槽110及第二切换滑槽120内,且两个搬送滑块220均与切换驱动件210连接,切换驱动件210用于驱动两个搬送滑块220向靠近或者远离基座100中心位置的方向平移。基座100的中心位置即为底座20间距调节的终点位置,即搬送滑块220将底座20移入基座100的中心位置后停止,等待机械手将调距完毕的底座20取走,两个搬送滑块220复位,将下一对底座20移动到基座的中心位置等待取出。
其中,切换驱动件210为动力源,用于分别带动两个搬送滑块220进行滑动,当两个搬送滑块220均滑动到基座100中心位置时,两个搬送滑块220上的两个底座20的中心距正好等于转盘上治具30用于定位底座20的腔体的中心距。
请参阅图1,具体的,需要一同进行调距的两个底座20分别在两个对接通道130内移动,当其中一个底座20移动到第一切换滑槽110所在位置时,该底座20移动到位于第一切换滑槽110内的一个搬送滑块220上,此时切换驱动件 210启动,使得该搬送滑块220开始向基座100的中心位置移动,同理当另一个底座20移动到第二切换滑槽120所在位置时,该底座20位于第二切换滑槽120 内的搬送滑块220上,此时切换启动件210开始推动该搬送滑块220向基座100 的中心位置移动,当两个底座20均移动到基座100的中心位置处时,调距完成。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搬送滑块220中,搬送滑块220上开设有收容槽221,收容槽221与对接通道130连通,收容槽221用于容置一个底座20,即当搬送滑块220在初始状态时,收容槽221位于对接通道130内,在对接通道130 内的底座20会被推入搬送滑块220的收容槽221内,且收容槽221仅可容置一个底座20,当搬送滑块220的收容槽221内存储有底座20时,切换驱动件210 启动将该搬送滑块220移入基座100的中心位置,完成调距操作。
为了提高底座20入料的精确度,在底座20新增入料装置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10,可完美地与现有按钮开关组装设备进行对接,即仅替换掉原有的底座20入料装置,不需要替换原有的入料机械手及转盘上的各个治具30,降低了设备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为了便于机械手取出收容槽221内的底座20,搬送滑块220上开设有取出避位槽222,取出避位槽222与收容槽221连通。收容槽221的槽宽与对接通道130的宽度相等。
请参阅图1,为了使搬送滑块220移动时更加平稳,搬送滑块220远离收容槽221的一端上设置有限位部223。搬送滑块220的厚度与底座20的宽度相等。
请参阅图1,为了提高调距操作的响应效率,还包括两个接近式传感器140,两个接近式传感器140一一对应容置于两个对接通道130内,且两个接近式传感器140分别朝向两个收容槽221设置。接近式传感器140的检测范围为 1mm~3mm,当底座20移动到收容槽221内时,底座20的外壁落入接近式传感器140的检测范围内,此时接近式传感器140被触发,说明此时底座20已经移动到位,可以进行调距。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切换驱动件210包括支架211、第一气缸212及第二气缸213,支架安装于基座100的外壁上,第一气缸212及第二气缸213均安装于支架211上,第一气缸212及第二气缸213分别与两个搬送滑块220连接。第一气缸212与第二气缸213各驱动一个搬送滑块220滑动,进一步提高调距操作的响应速度。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底座20调距时角度发生偏移,对接通道 130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正凸条131。导正凸条131与在对接通道130内部滑动的底座20的上表面贴合,防止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
请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10还包括入料导向组件 300,入料导向组件300包括传导板310及防偏盖320,传导板310开设有两个输送槽311,两个输送槽311一一对应与两个对接通道130连通,防偏盖320安装于传导板310上,且防偏盖320位于两个输送槽311之间,防偏盖320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斜面321,两个定位斜面321一一对应位于两个输送槽311的开口位置处。
上述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10通过设置基座100及间距切换组件200,基座100设置对接通道130用于输送底座,间距切换组件200接收对接通道130 内的底座,并且调整各个底座之间的间距,无需替换组装机上原有配件亦能实现底座的正常上料操作,降低设备的维护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一切换滑槽、第二切换滑槽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对接通道,两个所述对接通道均与底座的入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切换滑槽及所述第二切换滑槽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对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切换滑槽与所述第二切换滑槽之间设置有间隔;
间距切换组件,所述间距切换组件包括切换驱动件及两个搬送滑块,两个搬送滑块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切换滑槽及所述第二切换滑槽内,且两个所述搬送滑块均与所述切换驱动件连接,所述切换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搬送滑块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基座中心位置的方向平移;
在其中一个所述搬送滑块中,所述搬送滑块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对接通道连通,所述收容槽用于容置一个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对接通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切换滑槽与所述第二切换滑槽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搬送滑块上开设有取出避位槽,所述取出避位槽与所述收容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宽与所述对接通道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搬送滑块远离所述收容槽的一端上设置有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搬送滑块的厚度与底座的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接近式传感器,两个所述接近式传感器一一对应容置于两个所述对接通道内,且两个所述接近式传感器分别朝向两个所述收容槽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驱动件包括支架、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均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分别与两个所述搬送滑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正凸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料导向组件,所述入料导向组件包括传导板及防偏盖,所述传导板开设有两个输送槽,两个所述输送槽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对接通道连通,所述防偏盖安装于所述传导板上,且所述防偏盖位于两个所述输送槽之间,所述防偏盖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斜面,两个所述定位斜面一一对应位于两个所述输送槽的开口位置处。
CN201921389254.1U 2019-08-23 2019-08-23 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 Active CN210378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9254.1U CN210378822U (zh) 2019-08-23 2019-08-23 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9254.1U CN210378822U (zh) 2019-08-23 2019-08-23 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8822U true CN210378822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2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9254.1U Active CN210378822U (zh) 2019-08-23 2019-08-23 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8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7319A (zh) 电源开关组装生产线
CN103018608A (zh) 一种连接器产品测试装置
CN108942223B (zh) 一种微型触片的自动上料与锁螺丝装置
CN210378822U (zh) 开关底座入料切换机构
US10541394B2 (en) Battery mounting assembly and battery replacement system
CN115338616A (zh) 磁钢入铁芯装置
CN209922373U (zh) 用于多工位组装机的电芯上料装置
CN107533930A (zh) 具有灭弧装置的开关设备
CN111674914A (zh) 一种双工位弧形磁铁送料抓取装置
CN113690102B (zh) 端子自动插接设备
KR101951089B1 (ko) 무인운반차용 자동충전장치
CN205039090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断路器分合闸位置反馈机构和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KR20180124309A (ko) 카메라 모듈의 액추에이터 조립 장치
CN211277282U (zh) 灯珠罩自动压合装置
KR101766742B1 (ko) 카메라모듈 조립체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111048356A (zh) 继电器外壳组立装置
CN211768843U (zh) 一种上下料机构
CN212062304U (zh) 继电器自动进料机构
KR20210079743A (ko) 밧데리 조립 지그
CN22077424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自动化装配流水线
CN220029276U (zh) 一种内按座自动组装设备
CN217836529U (zh) 一种出料结构
CN210378821U (zh) 弹片入料装置
US6422055B1 (en) Positioning apparatus for bending machine
CN218677407U (zh) 电池仓组件以及搬运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