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8258U - 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8258U
CN210378258U CN201922072970.3U CN201922072970U CN210378258U CN 210378258 U CN210378258 U CN 210378258U CN 201922072970 U CN201922072970 U CN 201922072970U CN 210378258 U CN210378258 U CN 210378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mponent
supporting
display
skele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29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子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729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8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8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8258U/zh
Priority to US17/609,819 priority patent/US1169344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31042 priority patent/WO2021104237A1/zh
Priority to US18/317,181 priority patent/US20230280788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17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having securing means for mounting boards, plates or wiring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以减小OLED显示屏在弯曲时的边框缝隙,提高OLED显示屏在曲面显示中的可靠性。所述框架包括:骨架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曲面组件的支撑组件。该骨架组件包括两个一类骨架以及设在每个一类骨架边缘的翻边;两个一类骨架边缘的翻边BF用于对曲面组件的不同侧边进行限位;框架还包括用于调节两个一类骨架与支撑组件相对位置的固定件。当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支撑组件利用固定件固定在两个一类骨架上。所述显示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框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用于显示中。

Description

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缩写为OLED)显示器是一种利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柔性显示设备,其显示效果好,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实现自发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比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缩写为LCD),OLED显示器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这使得OLED显示器可以用于曲面显示。但是,由于不同特性的材料的形变能力不同,使得OLED显示屏在弯曲时,OLED显示屏与保护框体之间会出现一些缝隙(下文称为边框缝隙),导致OLED显示屏的可靠性下降,并降低OLED显示屏的视觉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以减小OLED显示屏在弯曲时的边框缝隙,提高OLED显示屏在曲面显示中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该框架包括:骨架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曲面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骨架组件包括两个一类骨架以及设在每个一类骨架边缘的翻边;两个所述一类骨架边缘的翻边用于对所述曲面组件的不同侧边进行限位;所述框架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两个一类骨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位置的固定件;
当所述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利用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两个一类骨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包括用于调节两个一类骨架与支撑组件相对位置的固定件,使得框架在组装过程中,可以将曲面组件设在支撑组件上,然后利用固定组件调节两个一类骨架与支撑组件相对位置,直到每个一类骨架边缘的翻边与曲面组件的侧边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宽度。此时,翻边可以代替曲面组件的部分边框,以控制曲面组件与边框之间的缝隙宽度,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应用于曲面显示时,OLED显示屏在弯曲时的边框缝隙宽度会有所减小,甚至消失,从而提高OLED显示屏在曲面显示中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曲面显示组件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框架;
当所述显示设备处于组装状态,所述曲面显示组件设在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利用固定组件固定在两个一类骨架上;每个所述一类骨架边缘的翻边与所述曲面显示组件的侧边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框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面显示组件没有弯曲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栅极COF芯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源极COF芯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面显示组件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类骨架的剖视图;
图9为图7中C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面组件和框架的对位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面组件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边框、显示面板和背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曲面显示组件1和框架2。该框架2可以降低曲面显示组件1的边框缝隙,提高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并提升显示设备的外观。
其中,如图2所示,上述曲面显示组件1包括显示屏11和背板12。背板12设在显示屏11的背面。即背板12设在显示屏11背离显示面的表面。背板12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设在显示屏11的背面。例如:背板12利用粘结材料粘结在显示屏11的背面。
如图2所示,当背板12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制作时,背板12临近显示屏11背面的一侧应当贴有绝缘膜层,以防止背板12导电,影响显示屏11上的柔性电路板正常工作。绝缘膜层可以为绝缘胶带或其他绝缘材料制作的膜层。当绝缘膜层为绝缘胶带时,可以直接利用绝缘膜层将背板12设在显示屏11的背面,可以减少背板12的粘结材料使用量。
如图3所示,上述显示屏11包括显示面板110、第一阵列化芯片11A和第二阵列化芯片11B。在一种情况下,第一阵列化芯片11A所包括的芯片为源极覆晶薄膜(Chip on film,缩写为COF)芯片,简称源极COF芯片。第二阵列化芯片11B所包括的芯片为栅极COF芯片。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一阵列化芯片11A所包括的芯片为栅极COF芯片,第二阵列化芯片11B所包括的芯片为源极COF芯片。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当第一阵列化芯片11A所包括的芯片为栅极COF芯片,第二阵列化芯片11B所包括的芯片为源极COF芯片时,如果显示面板110为长方形时,显示面板110具有四个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BY1、第二侧边BY2、第三侧边BX1和第四侧边BX2。第一侧边BY1和第二侧边BY2均为显示面板110的宽边,第三侧边BX1和第四侧边BX2均为显示面板110的长边。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阵列化芯片11A为一组,并设在第三侧边BX1;第二阵列化芯片11B为两组,分别设在第一侧边BY1和第二侧边BY2。
鉴于工艺成熟程度的不同,如图4所示,对于栅极COF芯片来说,栅极COF芯片直接贴附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对于源极COF芯片来说,如图5所示,源极COF芯片先伸出显示面板110外,然后反向折叠并贴附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
对比栅极COF芯片和源极COF芯片可以发现:如图4所示,栅极COF芯片包括第一可弯曲薄膜111A以及设在第一可弯曲薄膜111A的栅极芯片112A。此时,第一可弯曲薄膜111A和栅极芯片112A均隐藏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第一可弯曲薄膜111A没有从显示面板110的第二侧边BY2伸出,不会从显示面板110的正面漏出。
如图5所示,源极COF芯片包括第二可弯曲薄膜112B以及设在第二可弯曲薄膜112B的源极芯片112B。第二可弯曲薄膜112B的一端贴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然后引出显示面板110,然后再反折,使得源极芯片112B贴附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此时,第二可弯曲薄膜112B从显示面板110的第三侧边BX1漏出一部分,用户从显示面板110的正面很容易看到,影响用户使用体现。
如图2所示,上述显示屏11为OLED显示屏等可弯曲的显示屏,使得在显示设备处于组装状态时,显示屏11和背板12均可以实现弯曲。但是由于显示屏11和背板12在弯曲过程中的形变能力不同,使得弯曲后的显示屏11和背板12的同一侧边存在一定的错位。并且,随着显示屏11和背板12的弯曲程度增加,这种错位会越来越严重。
例如:图2所示的显示屏11按照第一双箭头x所示的方向弯曲。经过弯曲的显示屏11如图6所示。如图6所示,当显示屏11和背板12弯曲后,弯曲后的显示屏11和背板12的同一侧所存在的错位实质是沿着第一双箭头x所示的方向出现错位,将错位间隙的宽度定位为材料公差dx。同时,由于背板12的形变能力大于显示屏11的形变能力,使得显示屏11和背板12同时弯曲的情况下,背板与保护边框接触时,显示屏11仍然与保护边框具有一定的缝隙,这种缝隙不仅影响显示设备的外观,而且还影响显示设备的可靠性。
如图6所示,虽然在显示屏11和背板12制作过程中控制材料公差dx,使得显示屏11和背板在同时弯曲的情况下能够对齐。但是,在实际弯曲时,显示屏11按照预设曲率弯曲时,显示屏11无法达到预设曲率,导致材料公差dx难以稳定控制。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如图7所示,该框架2包括:骨架组件21、以及用于支撑曲面组件10的支撑组件22。如图8所示,图7所示的骨架组件21包括两个一类骨架B1以及设在每个一类骨架B1边缘的翻边BF。该框架2还包括用于调节两个一类骨架B1与支撑组件22相对位置的固定组件。
如图7~图9所示,当框架2处于组装状态时,曲面组件10设在支撑组件22上,支撑组件22利用固定组件固定在两个一类骨架B1上;每个一类骨架B1边缘的翻边BF与曲面组件10的侧边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宽度。预设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般将预设宽度控制在1mm以下。
为了方便下文描述,如图7和图8所示,将两个一类骨架B1定义为第一一类骨架B11和第二一类骨架B12。下面结合曲面显示组件1与框架2组装过程,描述框架的组装过程。
第一步,如图7所示,将支撑组件22预装在第一一类骨架B11和第二一类骨架B12上,使得支撑组件22位于第一一类骨架B11和第二一类骨架B12之间。
第二步,如图7~图9所示,将显示屏11和背板12设在支撑组件22上,调节显示屏11和背板12与第一一类骨架B11所设置的翻边BF的缝隙宽度,调节显示屏11和背板12与第二一类骨架B12所设置的翻边BF的缝隙宽度。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当显示屏11包括显示面板110和由多个栅极COF芯片构成的第一芯片阵列11A时,若显示面板110所具有的第一侧边BY1和第二侧边BY2均设有第一芯片阵列11A,则显示面板110的第一侧边BY1与第一一类骨架B11所设置的翻边BF靠近,显示面板110的第二侧边BY2与第一一类骨架B11所设置的翻边BF靠近,使得第一翻边可以作为显示面板110的第一侧边BY1边框使用,第一一类骨架B11所设置的翻边BF可以作为显示面板110的第二侧边BY2边框使用。
第四步,如图7~图9所示,利用固定组件将调节曲面组件10与第一一类骨架B11和第二一类骨架B12固定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图9所示,调节显示屏11和背板12与第一一类骨架B11所设置的翻边BF的缝隙宽度后,可以调节显示屏11和背板12与第二一类骨架B12所设置的翻边BF的缝隙宽度;也可以在调节显示屏11和背板12与第二一类骨架B12所设置的翻边BF的缝隙宽度后,调节显示屏11和背板12与第一一类骨架B11所设置的翻边BF的缝隙宽度。当然,在调节显示屏11和背板12与第二一类骨架B12所设置的翻边BF的缝隙宽度的同时,也可以调节显示屏11和背板12与第一一类骨架B11所设置的翻边BF的缝隙宽度。
由上可见,如图7~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包括用于调节两个一类骨架B1与支撑组件22相对位置的固定件,使得框架在组装过程中,可以将曲面组件10设在支撑组件22上,然后利用固定组件调节两个一类骨架B1与支撑组件22相对位置,直到每个一类骨架B1边缘的翻边BF与曲面组件10的侧边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宽度。此时,翻边BF可以代替曲面组件10的部分边框,以控制曲面组件10与边框之间的缝隙宽度,使得框架应用于曲面显示时,OLED显示屏在弯曲时的边框缝隙宽度会有所减小,甚至消失,从而提高OLED显示屏在曲面显示中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每个一类骨架B1具有用于承载图9所示的曲面组件10的第一支撑台T1,翻边BF位于第一支撑台T1的一侧。此时翻边BF可以作为曲面组件10的边框对曲面组件10的侧边进行保护。
在一些情况下,如图7和图10所示,上述支撑组件22为弧形支撑组件。支撑组件22所支撑的曲面组件10也为弧面曲面组件。当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第一支撑台T1的台面与弧形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曲面组件10的表面相切。例如:第一支撑台T1与弧形支撑组件的一端相接,并且第一支撑台T1为斜面结构,使得第一支撑台T1的台面作为弧形支撑组件的切面,保证弧形支撑组件和第一支撑台T1共同支撑弧面组件时,对弧面曲面组件的支撑力分布均匀,且不会划伤弧面曲面组件。
在一些情况下,如图7~图10所示,曲面组件10的棱边一般会加工有倒角,或者进行磨边处理,使得弧面组件的棱边圆润。基于此,每个一类骨架B1还具有用于连接第一支撑台T1与翻边BF的弧面结构BM。该弧面结构BM被配置为与曲面组件10的棱边接触,保证每个一类骨架B1对曲面组件10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在一些情况下,如图8和图9所示,每个一类骨架B1还具有第二支撑台T2。固定组件包括两个调节件23。第二支撑台T2设有过孔H0。当所述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支撑组件22的一端位于第二支撑台T2上,每个调节件23通过对应一类骨架B1具有的第二支撑台T2开设的过孔H0与支撑组件22固定在一起。
示例性的,如图7~图10所示,上述第二支撑台T2可以认为是开设在一类骨架B1上的缺口槽。缺口槽具有缺口面QM。支撑组件22通过缺口面QM伸入作为第二支撑台T2的缺口槽内。同时。调节件23的种类多种多样。例如:调节件23为螺钉或螺丝。此时,过孔H0的内壁具有内螺纹。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当显示面板110的第二侧边BY2与第二一类骨架B12所设置的翻边BF的缝隙宽度时,将螺丝伸入过孔H0内,然后将螺丝拧入支撑组件22内。并且,随着螺丝拧入支撑组件22的深度增加,支撑组件22位于缺口槽内的一端与缺口槽的槽壁距离越来越近,这样就能够调节第二一类骨架B12与支撑组件22相对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9和图10所示,当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支撑组件22远离曲面组件10的表面和两个一类骨架B1远离曲面组件10的表面处在同一平面。此时,支撑组件22接触曲面组件10的表面为曲面,两个一类骨架B1接触曲面组件10的表面为斜面,而支撑组件22和两个一类骨架B1远离曲面组件10的表面为平面,即整个框架呈现上曲下平的状态。当支撑组件22和两个一类骨架B1设在安装台BASE的时候,支撑组件22和两个一类骨架B1远离曲面组件10的表面能够与安装台BASE的台面接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用于固定曲面显示组件时,框架还能够作为支撑治具使用,减少显示设备组装过程中曲面治具的使用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7和图10所示,上述支撑组件22包括至少一个弧面支撑体H;至少一个弧面支撑体H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窗口20。这些窗口20可以降低弧面支撑体H的重量。并且,这些窗口2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在其他方面。例如:当支撑组件22包括两个或多个弧面支撑体H时,相邻两个弧面支撑体H之间具有空隙。如果在空隙内设置系统电路盒,可以将这些窗口20与系统电路盒的接口与外界连通的通道,从而使得系统电路盒可以集成在框架内。同时显示设备在工作时,系统电路盒和显示屏散热,所散发出的热量也可以通过这些窗口20排出。
如图7和图10所示,当上述支撑组件22可以使得框架实现上曲下平的状态时,上述弧面支撑体H用于支撑曲面组件10的表面为弧形,弧面支撑体H背离曲面组件10的表面为平面,可以在框架组装过程中接触安装台BASE。
为了保证框架的稳固性,如图7所示,上述骨架组件21还包括至少一个二类骨架;当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至少一个二类骨架设在至少一个弧面支撑体H上,从而提高框架的结构强度和稳固性。
具体的,如图7~图10所示,当曲面组件10的背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101时,至少一个一类骨架B1、至少一个二类骨架,至少一个弧面支撑体H中至少一个均开设有与至少一个定位凸起101配合的至少一个安装孔K。应理解,此处定位凸起101可以与安装孔K一一对应配合,即一个定位凸起101伸入一个安装孔K内。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凸起101伸入一个安装孔K内。
如图7~图10所示,当所有一类骨架B1、二类骨架和弧面支撑体H上均开设有安装孔K,且这些安装孔K均匀分布在对应的一类骨架B1、二类骨架和弧面支撑体H时,不进可以对曲面组件10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还能够降低曲面组件10因为弯曲所产生的曲面应力,降低曲面组件10的边缘翘曲问题。
当二类骨架为多个时,如图7所示,二类骨架应当均匀的固定在支撑组件22上。举例说明,当二类骨架包括设在支撑组件22上的第一二类骨架B21和第二二类骨架B22,第一二类骨架B21和第二二类骨架B22均位于第一一类骨架B11和第二一类骨架B12之间。第一二类骨架B21和第二二类骨架B22对称的设在支撑组件22上。
具体的,如图7所示,支撑组件22包括第一弧面支撑体H1和第二弧面支撑体H2。第一弧面支撑体H1的第一端和第二弧面支撑体H2的第一端均与第一一类骨架B11固定在一起,第一弧面支撑体H1的第二端和第二弧面支撑体H2的第二端均与第二一类骨架B12固定在一起。同时,第一一类骨架B11、第二一类骨架B12、第一二类骨架B21、第二二类骨架B22均开设有三个安装孔K;第一弧面支撑体H1和第二弧面支撑体H2上均开设有11个安装孔K,使得框架开设有呈现四纵量横排列的安装孔阵列。相应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曲面组件10的背面也包括由多个限位凸起101构成的四纵两横排列的凸起阵列。这些凸起阵列所包括的凸起101和安装孔阵列所包括的安装孔K一一对应配合,将曲面组件10固定在框架2上。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曲面显示组件1和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框架2。当显示设备处于组装状态,曲面显示组件1设在支撑组件22上;支撑组件22利用固定组件固定在两个一类骨架B1上;每个一类骨架B1边缘的翻边BF与曲面显示组件的侧边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框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设备处于组装状态,两个一类骨架B1沿着曲面显示组件的曲面延伸方向分布。当然,如图7和图8所示,上述骨架组件21还包括至少一个二类骨架时,两个一类骨架B1和至少一个二类骨架均沿着曲面显示组件10的曲面延伸方向分布。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和图12所示,上述曲面显示组件1包括背板12、显示屏11和至少一个弹性边框13。显示屏11包括显示面板110以及至少一个芯片阵列AX。该显示面板110具有两个第一方向侧边和至少一个第二方向侧边。至少一个芯片阵列AX设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临近第二方向侧边的区域。该弹性边框开设限位台T3。第一方向侧边所在方向和第二方向侧边所在方向的夹角根据显示面板的形状设定。例如:当显示面板为长方形面板时,第一方向侧边所在方向和第二方向侧边所在方向的夹角为90°或接近90°。
当显示设备处于组装状态,上述显示面板11的两个第一方向侧边一一对应与两个一类骨架B1所设置的翻边BF接触,背板设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至少一个弹性边框13的第一端与至少一个第二方向侧边(如前文第三侧边)接触;至少一个弹性边框13的第二端位于显示面板110的背面。并且芯片阵列AX位于显示面板110与至少一个弹性边框13之间。此时弹性边框13可以作为第二方向侧边的保护边框,并缓冲外力对芯片阵列。并且弹性边框13的第一端与至少一个第二方向侧边接触,保证用户在正面无法看到显示面板110与弹性边框13之间的缝隙dy,使得显示面板110与弹性边框13实现无间隙化外观。例如:当芯片阵列AX为源极COF芯片时,弹性边框13还能够避免源极COF芯片外漏。
同时,背板12的边缘卡在限位台T3上,使得背板12的边缘与限位台T3接触,以利用限位台T3对显示面板110进行限位,防止背板12相对显示面板110在第二双箭头B方向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由多个栅极COF芯片还是多个源极COF芯片组成的阵列化芯片,其相邻两个COF芯片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隙(空白区域)。尤其是当上述对于源极COF芯片来说,多个源极COF芯片构成上述芯片阵列时,在没有设置源极COF芯片的区域,背板直接与显示面板的背面粘结在一起。在设置有源极COF芯片的区域,背板与第一弹性边框的限位台粘结在一起。
示例性的,如图7和图12所示,当上述两个第一方向侧边包括前文第一侧边BY1和第二侧边BY2,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方向侧边包括前文第三侧边BX1和第四侧边BX2。相应的,上述至少一个弹性边框13包括第一弹性边框和第二弹性边框,那么此时第一一类骨架B11所设置的翻边BF可以作为显示面板110的第一侧边的保护边框,第二一类骨架B12所设置的翻边BF可以作为显示面板110的第二侧边的保护边框,第一弹性边框可以作为显示面板110的第三侧边的保护边框,第二弹性边框可以作为显示面板110的第四侧边的保护边框。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所具有的保护边框被分为两组,一组以弹性边框的形式集成在显示面板上,另一组以翻边的形式集成在框架上。
另外,如图7所示,上述第一一类骨架B11和第二一类骨架B12上设置的翻边BF可以沿着第一一类骨架B11和第二一类骨架B12的延伸方向伸出,以利用第一一类骨架B11和第二一类骨架B12的翻边BF对第一弹性边框和第二弹性边框进行限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曲面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骨架组件包括两个一类骨架以及设在每个一类骨架边缘的翻边;所述框架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两个一类骨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位置的固定组件;
当所述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利用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两个一类骨架上;每个所述一类骨架边缘的翻边与所述曲面组件的侧边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一类骨架具有用于承载所述曲面组件的第一支撑台,所述翻边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为弧形支撑组件;当所述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台面与所述弧形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曲面组件的表面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一类骨架还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翻边的弧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一类骨架还具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设有过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调节件;当所述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台上,每个所述调节件通过对应所述一类骨架具有的第二支撑台开设的过孔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远离曲面组件的表面和所述两个一类骨架远离曲面组件的表面处在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弧面支撑体;至少一个所述弧面支撑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二类骨架;当所述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二类骨架设在所述至少一个弧面支撑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曲面组件的背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至少一个所述一类骨架、至少一个所述二类骨架,至少一个所述弧面支撑体中至少一个均开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凸起对应配合的至少一个安装孔。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曲面显示组件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框架;
当所述显示设备处于组装状态,所述曲面显示组件设在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利用固定组件固定在两个一类骨架上;每个所述一类骨架边缘的翻边与所述曲面显示组件的侧边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设备处于组装状态,所述两个一类骨架沿着所述曲面显示组件的曲面延伸方向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组件包括背板、显示屏和至少一个弹性边框;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至少一个芯片阵列;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两个第一方向侧边和至少一个第二方向侧边,所述至少一个芯片阵列设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临近第二方向侧边的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边框开设限位台;
当所述显示设备处于组装状态,所述背板设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所述两个第一方向侧边一一对应与所述两个一类骨架所设置的翻边接触;所述背板设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方向侧边接触,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边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所述至少一个芯片阵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边框之间;所述背板的边缘卡在所述限位台上。
CN201922072970.3U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10378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2970.3U CN210378258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US17/609,819 US11693449B2 (en) 2019-11-25 2020-11-24 Fr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PCT/CN2020/131042 WO2021104237A1 (zh) 2019-11-25 2020-11-24 框架及显示设备
US18/317,181 US20230280788A1 (en) 2019-11-25 2023-05-15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2970.3U CN210378258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8258U true CN210378258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7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2970.3U Active CN210378258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693449B2 (zh)
CN (1) CN210378258U (zh)
WO (1) WO20211042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9208A (zh) * 2020-11-12 2021-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辅助机构及显示装置
WO2021104237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及显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9343B (zh) * 2022-07-25 2023-09-1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3998B1 (ko) 2002-06-19 2008-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7070156B2 (en) * 2003-10-30 2006-07-04 Jung Huang Liao Adjustable securing rack for plasma TV
USD530595S1 (en) * 2004-09-21 2006-10-24 Peerless Industries, Inc. Mounting system for a display unit
US20070023593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Dale Fedewa Flat panel display mount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USD563962S1 (en) * 2006-09-18 2008-03-11 Csav, Inc. Tilt mounting bracket for electronic display
US7891622B1 (en) * 2007-02-02 2011-02-22 Peerless Industries, Inc. Adjustable tilt mounting system
CN201063740Y (zh) * 2007-06-13 2008-05-2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电视支撑固定结构
CN201078876Y (zh) * 2007-08-31 2008-06-25 深圳市愿景光电子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后盖
ES2368783T3 (es) * 2008-04-02 2011-11-22 Peerless Industries, Inc. Sistema de montaje de pantalla.
TWM351297U (en) * 2008-08-07 2009-02-21 Aopen Inc Display hanging rack and assembly of display hanging ra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D703641S1 (en) * 2012-04-28 2014-04-29 Loctek Visual Technology Corp. TV wall mount
US10047902B2 (en) * 2015-04-13 2018-08-14 Huk TV Mounts L.L.C.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6704780A (zh) * 2015-07-20 2017-05-24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底座水平插拔式快拆机构的显示器支撑架
CN205016156U (zh) 2015-09-24 2016-0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中框和显示设备
CN105450956B (zh) 2015-11-26 2018-09-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显示器
CN205943345U (zh) 2016-06-24 2017-02-08 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卷轴及柔性卷轴壳体
CN206088739U (zh) * 2016-10-14 2017-04-1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靶材安装治具
WO2018160596A1 (en) * 2017-02-28 2018-09-07 Acculign Holdings, Inc. Concealed cladding fixation system
WO2018215726A1 (en) 2017-05-24 2018-11-29 Curb Media Limited Flexible video display
CN206789207U (zh) 2017-06-07 2017-12-22 奥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产品结构装置
CN107121840A (zh) * 2017-06-19 2017-09-01 合肥市惠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立体感更强的减震tft‑lcd显示装置
WO2019004505A1 (ko) * 2017-06-30 2019-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9267700U (zh) * 2019-03-12 2019-08-16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主板支架的固定结构及显示装置
USD904361S1 (en) * 2019-09-12 2020-12-08 Xubo Pei TV mount bracket
USD912023S1 (en) * 2019-10-18 2021-03-02 Yaqi Lyu Monitor wall mount apparatus
CN210378258U (zh) * 2019-11-25 2020-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CN210722258U (zh) * 2019-12-05 2020-06-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
USD919630S1 (en) * 2020-04-09 2021-05-18 Yaqi Lyu Monitor stand
USD918189S1 (en) * 2020-09-08 2021-05-04 Shenzhen Prime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unt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4237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及显示设备
US11693449B2 (en) 2019-11-25 2023-07-0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349208A (zh) * 2020-11-12 2021-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辅助机构及显示装置
CN112349208B (zh) * 2020-11-12 2022-10-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辅助机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21904A1 (en) 2022-07-14
WO2021104237A9 (zh) 2021-08-05
US11693449B2 (en) 2023-07-04
WO2021104237A1 (zh) 2021-06-03
US20230280788A1 (en) 2023-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78258U (zh) 一种框架及显示设备
US1095235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0511339C (zh)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和平板显示装置
US796091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econd bezel
JP2020504844A (ja) 可撓性表示パネル及び可撓性表示装置
US10564457B2 (en) Back cov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009971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090055684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1719969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40580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8000194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9002399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574400A (zh) 光源模块及具有该光源模块的背光组件
CN102313206A (zh) Led背光模块
CN101964160A (zh) 显示装置
US1143562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ner plate and bottom cover
US20210405843A1 (en) Chip on flex, touch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CN206224923U (zh) Led箱体及led显示屏
KR10237797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540403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flexible circuit board
US20060186310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11390030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70192453A1 (en) Wearable device with a chip on film package structure
US932639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5508940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