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7051U -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7051U
CN210377051U CN201921447613.4U CN201921447613U CN210377051U CN 210377051 U CN210377051 U CN 210377051U CN 201921447613 U CN201921447613 U CN 201921447613U CN 210377051 U CN210377051 U CN 210377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automatic
assembly
hammer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76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静
周文霞
穆杰
范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eagull Wat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eagull Wat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eagull Watc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eagull Wat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76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7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7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7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5/00Automatic winding up
    • G04B5/002Automatic winding up by moving of parts of the clockwork which are not primarily for winding up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5/00Automatic winding up
    • G04B5/02Automatic winding up by self-winding caus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watch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27/00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 G04B27/08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by using parts of the case
    • G04B27/083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by using parts of the case which may be used for winding when changed form the normal 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包括自动上夹板、主夹板、自动锤组件、锤轮组件、传动组件和上条棘轮,所述自动锤组件与锤轮组件铆合为一体,所述自动锤组件和锤轮组件通过轴承架固定在主夹板上,所述锤轮组件与传动组件啮合,所述传动组件与上条棘轮啮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机械手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手表通过轴承架连接自动锤轴承,取消原与自动锤连接的上夹板上的凸起结构,为传动结构直接安装在主夹板上留出空间,同时使自动锤部分下沉,进而整个自动部分能够下沉,达到减薄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表,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背景技术
自动机械表在佩戴过程中,通过自动锤的旋转实现条盒的上条功能。而设计中需要使得自动锤获得足够大的静力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静力矩越大,制动角越小,上弦效率越高。
传统的自动上弦机构如图1所示,主要自动部分传动轮系固定于单独的两个夹板之间,另外如图2所示,传统的自动锤部分固定于自动上夹板上,自动上夹板既要固定传动轮系又要固定自动锤,而固定自动锤的位置又要凸起,即第一凸起部11,这样就增加的自动上夹板的厚度,从而影响了整个机芯的厚度。那么,设计一种在不改变自动锤的情况下利用有限轴向空间减薄自动部分的厚度,实现上弦的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包括自动上夹板、主夹板、自动锤组件、锤轮组件、传动组件和上条棘轮,所述自动锤组件与锤轮组件铆合为一体,所述自动锤组件和锤轮组件通过轴承架固定在主夹板上,所述锤轮组件与传动组件啮合,所述传动组件与上条棘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架包括中部的第二凸起部和设置在第二凸起部侧部的长臂,第二凸起部套设在自动锤组件上,通过螺钉将长臂固定在主夹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侧部固定设置长臂,固定座的形状为扇形、半圆形、圆形、多边形,长臂的数量为2-4个。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转动的设置在主夹板和自动上夹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换向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锤轮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和换向组件啮合,换向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啮合,通过传动部件将自动锤组件的扭转力传递至上条棘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轮部件和第二轮部件,第一轮部件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一轮片和第一齿轴,第二轮部件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二轮片和第二齿轴,第一轮片与锤轮组件啮合,第一齿轴与第二轮片啮合,第二齿轴与换向组件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组件包括铆合在一起的换向轮片和换向齿轴,换向轮片与第一传动组件啮合,换向齿轴与第二传动组件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轮部件、第四轮部件和第五轮部件,第三轮部件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三轮片和第三齿轴,第四轮部件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四轮片和第四齿轴,第五轮部件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五轮片和第五齿轴,第三轮片与换向齿轴啮合,第三齿轴与第四轮片啮合,第四齿轴与第五轮片啮合,第五齿轴与上条棘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上弦机构还包括条轴和发条,上条棘轮、发条和条轴通过棘轮螺钉固定在一起,上条棘轮通过条轴为发条上弦。
一种机械手表,包括表壳,所述表壳内设置上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手表通过轴承架连接自动锤轴承,取消原与自动锤连接的上夹板上的凸起结构,为传动结构直接安装在主夹板上留出空间,同时使自动锤部分下沉,进而整个自动部分能够下沉,达到减薄的目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手表的传动部分直接安装在主夹板与自动上夹板之间,可以有效减薄自动结构的厚度,从而进一步减薄手表机心厚度;由于中间少了一级连接结构,减少了一个误差因素,提高了传动部分的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夹板平面轴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的轴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表自动上夹板和轴承架平面轴向平铺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自动上夹板;11、第一凸起部;2、主夹板;3、自动锤组件;4、锤轮组件;5、轴承架;51、第二凸起部;6、第一传动组件;61、第一轮部件;611、第一轮片;612、第一齿轴;62、第二轮部件;621、第二轮片;622、第二齿轴;7、换向组件;71、换向轮片;72、换向齿轴;8、第二传动组件;81、第三轮部件;811、第三轮片;812、第三齿轴;82、第四轮部件;821、第四轮片;822、第四齿轴;83、第五轮部件;831、第五轮片;832、第五齿轴;9、发条;10、上条棘轮;11、条轴;12、自动下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传统自动上弦机构的传动轮一部分固定在自动上夹板1和自动下夹板12之间,一部分固定在主夹板2和自动上夹板1之间,这样不仅增加整个自动上弦部分的厚度,而且由于传动轮分别固定,影响传动的一致性,进一步影响自动上弦部分的传动精度。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包括自动上夹板1、主夹板2、自动锤组件3、锤轮组件4、传动组件和上条棘轮10,自动锤组件与锤轮组件4铆合为一体,自动锤组件3和锤轮组件4通过轴承架5固定在主夹板2上,锤轮组件4与传动组件啮合,传动组件转动的设置在自动上夹板1和主夹板2之间,传动组件与上条棘轮10啮合,上条棘轮10通过条轴11为发条9上弦。自动上弦机构通过轴承架5将自动锤组件3固定在主夹板2和自动上夹板1之间,减少了整个自动上弦部分的厚度,而且提高了自动上弦机构的传动精度,且通过将传动组件直接固定在主夹板2上,大大减小了自动上弦机构的厚度,及自动上弦机构的传动精度。
自动锤组件3与锤轮组件4铆合在一起,所述锤轮组件4由锤轮和轴承铆合组成。自动锤组件3和锤轮组件4通过轴承架5固定在主夹板2上。轴承架5的中心处与自动锤组件3转动连接,轴承架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主夹板2上。
如图3和图5所示,自动上夹板1与轴承架5平铺在主夹板2上。轴承架5包括中部的第二凸起部51和设置在第二凸起部51侧部的长臂,第二凸起部51套设在自动锤组件3上,通过螺钉将长臂固定在主夹板2上。
在平面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长臂的数量可以为2-4个。在图3中,长臂的数量为两个,轴承架5的两个长臂用两个螺钉固定在主夹板2上。另外,第二凸起部51设置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侧部固定设置长臂,固定座的形状为能实现本发明功能的各种形状,如扇形、半圆形、圆形、多边形等。该结构不同于图2所示传统的自动锤组件3和锤轮组件4也固定在自动上夹板1中的第一凸起部11,这样传动轮系和自动锤组件3、锤轮组件4同时固定在自动上夹板1上,就增加了自动上夹板1的厚度,同时也影响了整个轴向的厚度。本实施例将自动上夹板1和轴承架5平铺于主夹板2上,不仅减少了自动上夹板1的厚度,也减小了自动上夹板1的加工难度,同时便于自动锤组件3的拆装。
传动组件一端转动的固定在主夹板2上,传动组件的另一端转动的固定在自动上夹板1上,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6、换向组件7和第二传动组件8,锤轮组件4、第一传动组件6和换向组件7啮合,换向组件7与第二传动组件8啮合,通过传动部件能够将自动锤组件3的扭转力传递至上条棘轮10,从而为发条9上弦。
第一传动组件6的数量根据手表的大小及精度而定,第一传动组件6的数量越多,占用的空间越大,手表的精度小,通常,第一传动组件6的数量在1-3组,在图2和图3中,第一传动组件6的数量为2组,分别为第一轮部件61和第二轮部件62,第一轮部件61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一轮片611和第一齿轴612,第二轮部件62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二轮片621和第二齿轴622,第一轮片611与锤轮组件4啮合,第一齿轴612与第二轮片621啮合,第二齿轴622与换向组件7啮合。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组件61底端转动的固定在主夹板2上,第二传动组件61的顶端为自由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自动上夹板1上设置固定第二传动组件61的凸台,第二传动组件61的顶端转动的固定在该凸台上。
换向组件7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在图3中,换向组件7的数量为一个,换向组件7包括铆合在一起的换向轮片71和换向齿轴72,换向轮片71与第二齿轴622啮合,换向齿轴72与第二传动组件8啮合。
第二传动组件8的数量为1-4组,在图3中,第二传动组件8的数量为3组,分别为第三轮部件81、第四轮部件82和第五轮部件83,第三轮部件81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三轮片811和第三齿轴812,第四轮部件82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四轮片821和第四齿轴822,第五轮部件83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五轮片831和第五齿轴832,第三轮片811与换向齿轴72啮合,第三齿轴812与第四轮片821啮合,第四齿轴822与第五轮片831啮合,第五轮部件83的第五齿轴832与上条棘轮10啮合。
上条棘轮10、发条9和条轴11通过棘轮螺钉固定在一起。
下面以实施例的结构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3-图4所示,当自动锤组件3转动时,锤轮组件4带动第一轮片611旋转,第一轮片611和第一齿轴612固定在一起,从而第一齿轴612也旋转;第一齿轴612与第二轮片621啮合,第一齿轴612带动第二轮片621旋转,第二轮片621与第二齿轴622固定在一起,第二齿轴622也旋转;第二齿轴622与换向轮片71啮合,第二齿轴622带动换向轮片71旋转,换向轮片71和换向齿轴72是固定在一起的,换向齿轴72也旋转;换向齿轴72与第三轮片811啮合,换向齿轴72带动第三轮片811旋转,第三轮片811与第三齿轴812是固定在一起的,第三齿轴812也旋转;第三齿轴812与第四轮片821啮合,第三齿轴812带动第四轮片821转动,第四轮片821与第四齿轴822固定在一起,第四齿轴822也旋转;第四齿轴822带动第五轮片831旋转,第五轮片831带动上条棘轮10旋转,上条棘轮10和发条9通过条轴11和上条棘轮10螺钉固定在一起,条轴11旋转为发条9上弦。其中自动锤组件3和锤轮组件4通过轴承架5固定在主夹板2上,如图3和图5所示,自动上夹板1与轴承架5平铺在主夹板2上。轴承架5包括中部的第二凸起部51和设置在第二凸起部51侧部的长臂,第二凸起部51套设在自动锤组件3上,通过螺钉将长臂固定在主夹板2上。
在平面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长臂的数量可以为2-4个。在图3中,长臂的数量为两个,轴承架5的两个长臂用两个螺钉固定在主夹板2上。图2所示的传统的自动锤组件3和锤轮组件4固定在自动上夹板1中的第一凸起部11,这样传动轮系和自动锤组件3、锤轮组件4同时固定在自动上夹板1上,就增加了自动上夹板2的厚度,同时也影响了整个轴向的厚度。本实施例将自动上夹板1和轴承架5平铺于主夹板2上,不仅减少了自动上夹板1的厚度,也减小了自动上夹板1的加工难度,同时便于自动锤组件3的拆装。第一轮部件61、第二轮部件62、换向组件7、第三轮部件81、第四轮部件82、第五轮部件83固定于机芯的主夹板2和自动上夹板1之间,不同于传统的自动部分轮系固定于自动上夹板1和自动下夹板12之间,这样大大的减少了整个自动结构的厚度,从而减薄的机芯的整个厚度,同时也减少一级的尺寸配合,提高了自动部分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械手表,包括表壳,所述表壳内设置上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通过轴承架5将自动锤结构固定在主夹板2上,有效减薄自动上弦机构的厚度,从而大大减薄机械手表的厚度。
该机械手表通过轴承架5连接自动锤轴承,取消原与自动锤连接的自动上夹板1上的凸起结构,自动上夹板1和轴承架5分别平铺在主夹板2上,减少了自动上夹板1的厚度,为传动结构直接安装在主夹板2上留出空间,同时使自动锤部分下沉,进而整个自动传动结构能够下沉,达到减薄的目的。机械手表的传动部分直接安装在主夹板2与自动上夹板1之间,可以有效减薄自动结构的厚度,从而进一步减薄手表机心厚度;由于中间少了一级连接结构,减少了一个误差因素,提高了传动部分的安装精度。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上夹板(1)、主夹板(2)、自动锤组件(3)、锤轮组件(4)、传动组件和上条棘轮(10),所述自动锤组件(3)与锤轮组件(4)铆合为一体,所述自动锤组件(3)和锤轮组件(4)通过轴承架(5)固定在主夹板(2)上,所述锤轮组件(4)与传动组件啮合,所述传动组件与上条棘轮(10)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架(5)包括中部的第二凸起部(51)和设置在第二凸起部(51)侧部的长臂,第二凸起部(51)套设在自动锤组件(3)上,通过螺钉将长臂固定在主夹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51)设置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侧部固定设置长臂,固定座的形状为扇形、半圆形、圆形、多边形,长臂的数量为2-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转动的设置在主夹板(2)和自动上夹板(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6)、换向组件(7)和第二传动组件(8),锤轮组件(4)、第一传动组件(6)和换向组件(7)啮合,换向组件(7)与第二传动组件(8)啮合,通过传动部件将自动锤组件(3)的扭转力传递至上条棘轮(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包括第一轮部件(61)和第二轮部件(62),第一轮部件(61)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一轮片(611)和第一齿轴(612),第二轮部件(62)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二轮片(621)和第二齿轴(622),第一轮片(611)与锤轮组件(4)啮合,第一齿轴(612)与第二轮片(621)啮合,第二齿轴(622)与换向组件(7)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7)包括铆合在一起的换向轮片(71)和换向齿轴(72),换向轮片(71)与第一传动组件(6)啮合,换向齿轴(72)与第二传动组件(8)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包括第三轮部件(81)、第四轮部件(82)和第五轮部件(83),第三轮部件(81)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三轮片(811)和第三齿轴(812),第四轮部件(82)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四轮片(821)和第四齿轴(822),第五轮部件(83)包括铆合在一起的第五轮片(831)和第五齿轴(832),第三轮片(811)与换向齿轴(72)啮合,第三齿轴(812)与第四轮片(821)啮合,第四齿轴(822)与第五轮片(831)啮合,第五齿轴(832)与上条棘轮(10)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弦机构还包括条轴(11)和发条(9),上条棘轮(10)、发条(9)和条轴(11)通过棘轮螺钉固定在一起,上条棘轮(10)通过条轴(11)为发条(9)上弦。
10.一种机械手表,包括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内设置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
CN201921447613.4U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Active CN210377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7613.4U CN210377051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7613.4U CN210377051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7051U true CN210377051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3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7613.4U Active CN210377051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7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34111B2 (ja) 時計機構の連結レバーおよび連結装置
CN101281386B (zh) 包括动力储备指示器装置的计时器
US9268308B2 (en) Timepiece
CN100422878C (zh) 具有细长形表壳的手表
US8737176B2 (en) Going train for a timepiece
JP4312849B2 (ja) 腕時計
CN201116973Y (zh) 手表同轴式旋转擒纵调速机构
JP4631839B2 (ja) 時計
EP1041458B1 (en) Self-winding watch
US7684285B2 (en) Power reserve indicator mechanism
JP2017161327A (ja) パワーリザーブ機構、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CN102955417B (zh) 高度减小并具有大动力储备的钟表机芯
CN112445115A (zh)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CN210377051U (zh) 一种机械手表的自动上弦机构及机械手表
US20010024405A1 (en) Power reserve indicator mechanism and watch fitted with such a mechanism
CN205375002U (zh) 手表的太阳方位及日出日落显示机构
CN101598926B (zh) 一种双陀飞轮机械手表的行星轮系
GB2037024A (en) Winding mechanism for an automatic watch
US3857235A (en) Electrical clock movement
JP2014044071A (ja) 時計
JPS6037434B2 (ja) 瞬間カレンダ装置
CN201662691U (zh) 手表的指示机构
CN202306152U (zh) 浮动旋转陀飞轮机械手表
JP5681266B2 (ja) 時計表示機構の修正デバイス
CN2149643Y (zh) 超薄型机械自动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