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1174U - 空气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1174U
CN210371174U CN201921496352.5U CN201921496352U CN210371174U CN 210371174 U CN210371174 U CN 210371174U CN 201921496352 U CN201921496352 U CN 201921496352U CN 210371174 U CN210371174 U CN 210371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limiting
abutting
air compressor
abut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63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燕超
胡泽平
李斌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Teweit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Teweit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Teweit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Teweit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63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1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1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1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涉及空气压缩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底盘和限位组件,压缩组件上设置有支脚,支脚安装在底盘上。限位组件固定在底盘上,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沿底盘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支脚抵接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沿底盘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支脚抵接在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压缩机中的螺杆主机和发动机易在底盘上产生位移而导致管道和接头等零件破损,进而导致混合气体易泄漏,空气压缩机易产生故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空气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它是将原动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
现有的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螺杆主机、发动机、底盘和减震垫。螺杆主机和发动机连接,且螺杆主机上和发动机上均连接有支脚,底盘上固定有螺母,支脚、减振垫和螺母通过螺栓依次连接。
由于螺杆主机和发动机启动和运行时均易产生震动,且螺杆主机和发动机的重量均较重,因而支脚与底盘之间的连接处易松动。而松动的螺杆主机和发动机易在底盘上产生位移,该位移易导致与螺杆主机或发动机连接的管道和接头等零件破损,进而导致混合气体泄漏,空气压缩机产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压缩机中的螺杆主机和发动机易在底盘上产生位移而导致与螺杆主机或发动机连接的管道和接头等零件破损,进而导致混合气体易泄漏,空气压缩机易产生故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底盘和限位组件;
压缩组件上设置有支脚,支脚安装在底盘上;
限位组件固定在底盘上,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
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沿底盘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支脚抵接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用于限制支脚在底盘的长度方向上产生位移;
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沿底盘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支脚抵接在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之间,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用于限制支脚在底盘的宽度方向上产生位移。
进一步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三抵接部连接以形成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为L形板;第二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连接以形成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为L形板。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还包括多个调节件,调节件包括抵接端和连接端;
第一限位件的两个侧壁上均安装有调节件,且第一限位件的侧壁与调节件的连接端连接;第二限位件上的两个侧壁上均安装有调节件,且第二限位件的侧壁与调节件的连接端连接;
抵接端与支脚的侧壁抵接,且抵接端相对于连接端的位置能够改变,调节件用于调节支脚的位置。
进一步的,调节件为调节螺栓,第一限位件上和第二限位件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调节件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调节件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后能够与支脚的侧壁抵接。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还包括多个固定螺母,每个调节件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固定螺母;
第一限位件上的螺纹孔的旋向和第二限位件上的螺纹孔的旋向相同,且固定螺母上的螺纹的旋向与螺纹孔的旋向相反;
固定螺母能够与第一限位件的侧壁抵接,或者能够与第二限位件的侧壁抵接。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还包括加强件,第二限位件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有加强件。
进一步的,空气压缩机还包括减震垫,减震垫安装在支脚和底盘之间。
进一步的,底盘上固定有多个承托件,支脚安装在承托件上;
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位于承托件上方且固定在底盘上。
进一步的,支脚上设置有第一腰形孔,承托件上设置有第二腰形孔;
空气压缩机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并能够固定在承托件上。
进一步的,第一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和第二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底盘和限位组件。压缩组件上设置有支脚,支脚安装在底盘上。限位组件固定在底盘上,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沿底盘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沿底盘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压缩组件可以为现有的空气压缩机中的螺杆主机和发动机,将带有支脚的压缩组件安装在底盘上时,压缩组件上的支脚会被抵接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此时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可以固定支脚,防止支脚在底盘的长度方向上产生位移。同时,压缩组件上的支脚还会被支脚抵接在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之间,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也可以固定支脚,防止支脚在底盘的宽度方向上产生位移。
当压缩组件启动或运行过程中产生震动时,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相互配合可以将压缩组件稳定的抵接在底盘上,提升压缩组件与底盘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不仅可以防止压缩组件因震动而产生较大的松动,还可以防止压缩组件在底盘上产生位移,进而可以防止与压缩组件连接的管道或者接头等零件被损坏,防止气体泄漏和降低空气压缩机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空气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压缩组件;10-支脚;100-第一腰形孔;11-螺杆主机;12-发动机;2-底盘;3-限位组件;30-第一限位件;300-第一抵接部;301-第三抵接部;31-第二限位件;310-第二抵接部;311-第四抵接部;32-调节件;33-固定螺母;34-加强件;4-减震垫;5-承托件;50-第二腰形孔;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1、底盘2和限位组件3。如图1所示,压缩组件1上设置有支脚10,支脚10安装在底盘2上。限位组件3固定在底盘2上,限位组件3包括第一抵接部300、第二抵接部310、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第一抵接部300和第二抵接部310沿底盘2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支脚10抵接在第一抵接部300和第二抵接部310之间,第一抵接部300和第二抵接部310用于限制支脚10在底盘2的长度方向上产生位移。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沿底盘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支脚10抵接在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之间,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用于限制支脚10在底盘2的宽度方向上产生位移。
其中,压缩组件1可以为现有的空气压缩机中连接在一起的螺杆主机11和发动机12。将带有支脚10的压缩组件1安装在底盘2上时,压缩组件1上的支脚10会被抵接在第一抵接部300和第二抵接部310之间,此时第一抵接部300和第二抵接部310可以固定支脚10,防止支脚10在底盘2的长度方向上产生位移。同时,压缩组件1上的支脚10还会被支脚10抵接在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之间,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也可以固定支脚10,防止支脚10在底盘2的宽度方向上产生位移。
当压缩组件1启动或运行过程中产生震动时,第一抵接部300、第二抵接部310、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相互配合可以将压缩组件1稳定的抵接在底盘2上,提升压缩组件1与底盘2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不仅可以防止压缩组件1因震动而产生较大的松动,还可以防止压缩组件1在底盘2上产生位移,进而可以防止与压缩组件1连接的管道或者接头等零件被损坏,防止气体泄漏和降低空气压缩机的故障率。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压缩机中的螺杆主机11和发动机12易在底盘2上产生位移而导致与螺杆主机11或发动机12连接的管道和接头等零件破损,进而导致混合气体易泄漏,空气压缩机易产生故障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现有的装配空气压缩机的过程中,将压缩组件1放置在底盘2而未将压缩组件1上的支脚10和底盘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时,压缩组件1易在外力作用下在底盘2上移动而偏位,为了将支脚10准确的安装在底盘2上的预设安装位置处,经常需要在底盘2上调整压缩组件1的位置,不利于装配作业的进行,进而会降低生产效率。
而在装配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的过程中,将压缩组件1放置在底盘2上时,可以使压缩组件1的支脚10对准底盘2上的预设安装位置处,且使支脚10位于第一抵接部300和第二抵接部310之间,以及位于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之间。此时第一抵接部300、第二抵接部310、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配合使用可以将压缩组件1限定在底盘2上的特定位置处,即使压缩组件1受到外力也不易于在底盘2上移动而偏位。因而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在装配空气压缩机的过程中,不需经常在底盘2上调整压缩组件1的位置,第一抵接部300、第二抵接部310、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配合使用可以提升空气压缩机的装配作业效率,进而提升空气压缩机的生产效率。
其中,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可以为环形的四边形条框的内侧壁上的四个位置处,环形的四边形条框固定在底盘上,且其内侧壁可以与支脚抵接,进而可以将压缩组件1下方的支脚10限定在底盘2上的特定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以下以压缩组件1为连接在一起的螺杆主机11和发动机12,且螺杆主机11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支脚10,发动机12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支脚10为例,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中的限位组件3和支脚10的安装位置和连接结构。
如图1所示,由于螺杆主机11和发动机12在一起后,螺杆主机11的底部和发动机12的底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螺杆主机11的底部高于发动机12的底部,因而连接在螺杆主机11底部的两个支脚10的高度可以高于连接在发动机12底部的两个支脚10的高度,以弥补螺杆主机11的底部和发动机12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
如图1所示,连接在螺杆主机11底部的两个支脚10均可以由角铁制成,角铁两端均焊接有一个端板。角铁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孔洞,孔洞中穿过有螺丝,该螺丝用于与螺杆主机11靠近底部的侧壁连接。角铁的另一个侧壁用于与底盘2连接。
如图1所示,连接在发动机12底部的两个支脚10均可以为条形金属板,条形金属板上也设置有孔洞,孔洞中穿过螺丝,该螺丝用于与发动机12的底部连接。条形金属板还可以与底盘2连接。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抵接部300和第三抵接部301连接以形成第一限位件30,第一限位件30为L形板;第二抵接部310和第四抵接部311连接以形成第二限位件31,第二限位件31为L形板。
如图1所示,压缩组件1上连接的四个支脚10可以呈长方形的形状分布在压缩组件1底部,支脚10位于上述长方形的角部位置处。第一限位件30和第二限位件31均位于支脚10的一侧,以便于与支脚10的侧壁抵接。
其中,第一限位件30和第二限位件31焊接在底盘上,且第一限位件30和第二限位件31的数量均没有限制。对应四个支脚10,一个第一限位件30和一个第二限位件31即可限定压缩组件1在底盘2上的位置。此时第一限位件30位于其中一个支脚10的一侧,而第二限位件31位于与上述其中一个支脚10在同一对角线上的支脚10的一侧。
为提升对压缩组件1的限定效果,本实施例优选第一限位件30的数量和第二限位件31的数量均为两个。与四个支脚10的分布相对应,两个第一限位件30和两个第二限位件31也可以呈长方形形状分布在底盘2上,且两个第一限位件30和两个第二限位件31分别位于该长方形的角部位置处。此时其中一个第一限位件30和其中一个第二限位件31分别位于该长方形的其中一个对角线的两端,另一个第一限位件30和另一个第二限位件31分别位于该长方形的另一个对角线的两端。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限位组件3还可以包括多个调节件32,调节件32包括抵接端和连接端。第一限位件30的两个侧壁上均安装有调节件32,且第一限位件30的侧壁与调节件32的连接端连接。第二限位件31上的两个侧壁上均安装有调节件32,且第二限位件31的侧壁与调节件32的连接端连接。抵接端与支脚10的侧壁抵接,且抵接端相对于连接端的位置能够改变,调节件32用于调节支脚10的位置。
如图1所示,第一抵接部300、第二抵接部310、第三抵接部301和第四抵接部311上均安装有一个调节件32。在改变调节件32的抵接端的位置时,调节件32的抵接端可以推动支脚10的侧壁移动,进而可以改变支脚10的位置。
调节件32能够调节支脚10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压缩组件1的位置。在装配过程中,利用调节件32可以使压缩组件1上连接的支脚10更易于对准底盘2上的预设安装位置,进而便于装配作业的进行,提升装配效率。
此外,当需要改变压缩组件1的安装位,如对于不同型号的压缩组件1需要不同的安装位时,调节件32便于调节压缩组件1的位置,可以满足上述改变安装位的需求。且调节件32不仅可以便于将压缩组件1调节至预设的安装位上,还能够与支脚10抵接以限定压缩组件1的位置。
可以看出,调节件32不仅便于调整支脚10的位置以提升装配作业效率,还能满足压缩组件1的更换安装位的需求,因而本实施例优选限位组件3包括多个调节件32。
其中,调节件32可以为垫铁,垫铁的用于与第一限位件30(或者第二限位件31)的侧壁抵接的一侧即为调节件32的连接端,垫铁的另一侧即为调节件32的抵接端,垫铁的另一侧用于与支脚10的侧壁抵接。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优选调节件32为调节螺栓。第一限位件30上和第二限位件31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调节件32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调节件32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后能够与支脚10的侧壁抵接。
其中,调节螺栓的螺杆与第一限位件30(或者第二限位件31)的侧壁连接的位置处即为调节件32的连接端,该连接端可以随着拧动调节螺栓的动作而改变。调节螺栓的非螺栓头的一端即为调节件32的抵接端。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限位组件3还包括多个固定螺母33,每个调节件32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固定螺母33。第一限位件30上的螺纹孔的旋向和第二限位件31上的螺纹孔的旋向相同,且固定螺母33上的螺纹的旋向与螺纹孔的旋向相反。固定螺母33能够与第一限位件30的侧壁抵接,或者能够与第二限位件31的侧壁抵接。
当调节件32为调节螺栓时,利用调节件32将支脚10的位置调节好,并将调节件32固定在上述螺纹孔中后,可以在调节件32上拧动固定螺母33,并使固定螺母33抵接在第一限位件30的侧壁上,或者抵接在第二限位件31的侧壁上。由于固定螺母33上的螺纹的旋向与螺纹孔的旋向相反,因而调节件32不易于在螺纹孔中反向转动而从螺纹孔中退出,固定螺母33用于固定调节件32,可以防止调节件32从上述螺纹孔中松动。
为便于拧动固定螺母33,本实施例优选固定螺母33位于调节螺栓的螺栓头和上述螺纹孔之间的位置处,即本实施例优选固定螺母33螺纹连接在调节件32上,并能够与第一限位件30背离支脚10的侧壁抵接,或者能够与第二限位件31背离支脚10的侧壁抵接。
如图1所示,限位组件3还包括加强件34,第二限位件31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有加强件34。
其中,加强件34可以为三角形的加强板,加强板固定在L形的第二限位件31的弯折处的内侧壁处。
在将发动机12底部的支脚10安装在底盘2上时,可以使发动机12底部的支脚10位于加强件34的上方,且支脚10与底盘2的连接位置处与加强板的位置不重合,因而加强件34不会影响支脚10的安装过程,支脚10可以安装在底盘2上。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空气压缩机还包括减震垫4,减震垫4安装在支脚10和底盘2之间。
空气压缩机包括减震垫4时,支脚10、减震垫4和底盘2可以通过螺栓依次连接。
减震垫4可以吸收震动能量,进而减弱空气压缩机内部结构受到的震动。
如图1所示,底盘2上可以固定有多个承托件5,支脚10安装在承托件5上,第一限位件30和第二限位件31分别位于承托件5上方且固定在底盘2上。
与四个支脚10对应,承托件5也可以为四个。其中,用于与螺杆主机11上的支脚10连接的承托件5的高度,可以比用于与发动机12上的支脚10连接的承托件5的高度高,以用于弥补螺杆主机11的底部和发动机12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
如图1所示,底盘2为槽状,用于与螺杆主机11上的支脚10连接的承托件5的形状可以为倒立的U形,且用于与螺杆主机11上的支脚10连接的承托件5固定在底盘2的内侧壁上。如图5所示,用于与发动机12上的支脚10连接的承托件5的形状也可以为倒立的U形,且用于与发动机12上的支脚10连接的承托件5固定在底盘2的底部的内侧面上。
在实际应用中,倒立的U形的承托件5可以为利用螺栓连接支脚10、减震垫4和承托件5提供作业空间,便于在承托件5上拧紧与上述螺栓相匹配的螺母。
如图1所示,支脚10上设置有第一腰形孔100,承托件5上设置有第二腰形孔50。空气压缩机还包括连接件6,连接件6依次穿过第一腰形孔100和第二腰形孔50,并能够固定在承托件5上。
其中,连接件6可以为螺栓或者销钉。
利用调节件32改变支脚10位置时,支脚10会带动与支脚10连接的连接件6一起移动,此时第一腰形孔100可以为连接件6在支脚10上移动而提供空间,第二腰形孔50可以为连接件6在承托件5上移动而提供空间,第一腰形孔100和第二腰形孔50结合使用便于调节件32调节支脚10位置的过程的进行。
进一步的,第一腰形孔100的长度方向和第二腰形孔50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
此时第一腰形孔100可以与第一抵接部300上连接的调节件32配合使用,或者与第二抵接部310上连接的调节件32配合使用。第二腰形孔50与第三抵接部301上连接的调节件32配合使用,或者与第四抵接部311上连接的调节件32配合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底盘和限位组件;
所述压缩组件上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安装在所述底盘上;
所述限位组件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
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沿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支脚抵接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限制所述支脚在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上产生位移;
所述第三抵接部和所述第四抵接部沿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支脚抵接在所述第三抵接部和所述第四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三抵接部和所述第四抵接部用于限制所述支脚在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上产生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三抵接部连接以形成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为L形板;所述第二抵接部和所述第四抵接部连接以形成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为L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多个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抵接端和连接端;
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个侧壁上均安装有所述调节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侧壁与所述调节件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上的两个侧壁上均安装有所述调节件,且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侧壁与所述调节件的连接端连接;
所述抵接端与所述支脚的侧壁抵接,且所述抵接端相对于所述连接端的位置能够改变,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支脚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栓,所述第一限位件上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调节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后能够与所述支脚的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多个固定螺母,每个所述调节件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所述固定螺母;
所述第一限位件上的螺纹孔的旋向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上的螺纹孔的旋向相同,且所述固定螺母上的螺纹的旋向与所述螺纹孔的旋向相反;
所述固定螺母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侧壁抵接,或者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侧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加强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有所述加强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安装在所述支脚和所述底盘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固定有多个承托件,所述支脚安装在所述承托件上;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承托件上方且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上设置有第一腰形孔,所述承托件上设置有第二腰形孔;
所述空气压缩机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腰形孔和所述第二腰形孔,并能够固定在所述承托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
CN201921496352.5U 2019-09-09 2019-09-09 空气压缩机 Active CN210371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6352.5U CN210371174U (zh) 2019-09-09 2019-09-09 空气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6352.5U CN210371174U (zh) 2019-09-09 2019-09-09 空气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1174U true CN210371174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6352.5U Active CN210371174U (zh) 2019-09-09 2019-09-09 空气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1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9972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钩安装组件
CN210371174U (zh) 空气压缩机
CN204213118U (zh) 一种导轨防松减振连接装置
CN112944044A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泵管固定结构
CN210890633U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减震装置
KR20110004252U (ko) 경량구조의 변위제한형 방진스프링마운트
CN215862369U (zh) 适于多尺寸安装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底座
CN214535443U (zh) 一种装配式盾构机托架
CN213053580U (zh) 一种带自动矫正同轴度功能的压装螺母装置
CN212407423U (zh) 一种阻尼器连接装置
CN203230766U (zh) 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空调设备
CN215291735U (zh)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KR20200040216A (ko) 실린더 벨로즈 서포트
CN218378900U (zh) 支撑组件和泵送设备
CN215569200U (zh) 一种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用定位结构
CN215000273U (zh) 一种设备底座限位器
CN213361548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用底座
CN105626769A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减震装置
CN215980263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抗震支架连接件
CN204942096U (zh) 防震水泵底座
CN220036915U (zh) 一种水泵固定台座
CN215444363U (zh) 一种水泵减震台结构及其限位装置
CN109250648B (zh) 一种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
CN220184714U (zh) 角钢塔的抵压式塔柱加固装置
CN204590486U (zh) 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外墙板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