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0673U - 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0673U
CN210370673U CN201920893040.1U CN201920893040U CN210370673U CN 210370673 U CN210370673 U CN 210370673U CN 201920893040 U CN201920893040 U CN 201920893040U CN 210370673 U CN210370673 U CN 210370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arc
rib
support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30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年
步友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8930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0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0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06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包括支护层、侧壁、顶板、支座、底板、竖向连接架、侧壁纵向预留孔洞、侧壁竖向预留孔洞、顶板预留孔洞、支座预留孔洞、顶板空槽、支座空槽,所述侧壁包括矩形板和弧形肋,顶板内部弧形筋两端设置顶板外伸筋,下部两侧分别设置顶板空槽,纵向设置顶板预留孔洞,支座设有支座空槽和支座外伸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可靠、整体性好、防止侧移、降低资源损耗、简化施工、大量缩短工期;节约模板,安装方便,构件可反复拆卸,循环利用,推动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地下产业化发展进程。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的需求巨大。
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对标国际大都市,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城市看海、绿化不足、房地产财政转型、老城区活力下降等招招致命的城市病进行综合整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育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多以大型地下交通枢纽结合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容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体类型呈现。在国际上,日本和欧美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总体看,包含有多种交通方式或多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许多国家时有出现,但目前仍有地下连接单一的问题,尚未形成成熟的地下连接体系,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连接方式促进地下空间发展,促进地下交通网的形成,适应国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地下盾构法的装配式施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包括支护层、侧壁、顶板、支座、底板、竖向连接架、弧形筋、顶板外伸筋、支座外伸筋、螺母、连接筋、侧壁纵向预留孔洞、侧壁竖向预留孔洞、顶板预留孔洞、支座预留孔洞、顶板空槽、支座空槽,所述支护层沿隧道的开挖四周均匀布置,支护层的内部设置有侧壁、顶板、支座、底板,侧壁的上部与顶板连接,侧壁的下部与支座连接,在支座之间铺设底板;所述侧壁包括矩形板和弧形肋,在弧形肋上下两端分别布置一个侧壁纵向预留孔洞,在两个弧形肋之间的矩形板中间位置设置有竖向连接架,竖向连接架上下两端的矩形板上分别设置侧壁竖向预留孔洞,弧形肋外侧紧贴支护层设置;所述顶板下部设置若干个与弧形肋上端连接的顶板空槽,设置顶板预留孔洞贯穿顶板的下部,两个顶板空槽之间设有弧形筋,弧形筋两端部各连接一个竖向的顶板外伸筋,顶板外伸筋通过侧壁竖向预留孔洞插入侧壁内部竖向连接架的上部端板,并采用螺母安装紧固;所述支座上部设置若干个与弧形肋下端连接的支座空槽,设置支座预留孔洞贯穿支座的上部,两个支座空槽之间设有支座外伸筋,支座外伸筋通过侧壁竖向预留孔洞插入侧壁内部竖向连接架的下部端板,并采用螺母安装紧固;连接筋穿过弧形肋上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和顶板下部的顶板预留孔洞连接侧壁和顶板,连接筋穿过弧形肋下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和支座上部的支座预留孔洞连接侧壁和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肋在矩形板上每隔2~3m均匀布置,二者统一浇筑。
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肋上下两端均为弧形,弧形肋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空槽和支座空槽尺寸一致,一个弧形肋分别对应一个顶板空槽和一个支座空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肋上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和顶板预留孔洞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弧形肋下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和支座预留孔洞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下部每隔2~3m设置一个顶板空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座上部每隔2~3m设置一个支座空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矩形板上下两端设置的两个侧壁竖向预留孔洞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洞口尺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外伸筋和支座外伸筋采用同一规格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连接架包括侧连接端板、水平受力连接筋、水平连接孔,水平受力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连接端板焊接,平受力连接筋位于侧连接端板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上,侧连接端板的中间设有水平连接孔,水平连接孔与平受力连接筋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可靠、整体性好、防止侧移、降低资源损耗、简化施工、大量缩短工期;节约模板,安装方便,构件可反复拆卸,循环利用,推动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地下产业化发展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壁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板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座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竖向连接架立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连接端板立面图。
图中,1为支护层、2为侧壁、3为顶板、4为支座、5为底板、6为交通层、7为竖向连接架、8为弧形筋、9为顶板外伸筋、10为支座外伸筋、11为螺母、12为连接筋、13为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4为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5为顶板预留孔洞、16为支座预留孔洞、17为顶板空槽、18为支座空槽、7-1为侧连接端板、7-2为水平受力连接筋、7-3为水平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包括支护层1、侧壁2、顶板3、支座4、底板5、交通层6、竖向连接架7、弧形筋8、顶板外伸筋9、支座外伸筋10、螺母11、连接筋12、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顶板预留孔洞15、支座预留孔洞16、顶板空槽17、支座空槽18,所述支护层1沿开挖四周均匀布置,侧壁2包括矩形板2-1和弧形肋2-2,弧形肋2-2在矩形板2-1上每隔2~3m均匀布置,二者统一浇筑,在弧形肋2-2上下两端分别布置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在两个弧形肋2-2之间的矩形板2-1中间位置上下两端各布置一个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顶板3下端每隔2~3m设置一个顶板空槽17,并且在顶板3下端设置顶板预留孔洞15,顶板3内部设有弧形筋8,弧形筋8两端部各连接一个竖向的顶板外伸筋9,支座4上每隔2~3m设置一个支座空槽18,在两个支座空槽18之间设置支座外伸筋10,支座4上部设置支座预留孔洞16。
连接时,侧壁2的弧形肋2-2外侧紧贴支护层1,弧形肋2-2下端插入支座空槽18中,弧形肋2-2上端插入顶板空槽17中,支座外伸筋10通过弧形肋2-2下部的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插入侧壁2内部竖向连接架7的下部端板,顶板外伸筋9通过弧形肋2-2上部的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插入侧壁2内部竖向连接架7的上部端板,并采用螺母11安装紧固,连接筋12穿过弧形肋2-2上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和顶板预留孔洞15连接侧壁2和顶板3,连接筋12穿过弧形肋2-2下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和支座预留孔洞16连接侧壁2和支座4,安装完毕后,在两支座4之间铺设底板5,完工后做形成的空间为综合体的交通层6。
弧形肋2-2上下两端均为弧形,与顶板空槽17和支座空槽18尺寸一致,并且三者间隔一致,一个弧形肋2-2分别对应一个顶板空槽17和支座空槽18。
弧形肋2-2上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和顶板预留孔洞15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弧形肋2-2下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和支座预留孔洞16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
矩形板2-1上下设置的两个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洞口尺寸一致,顶板外伸筋9和支座外伸筋10采用同一规格钢筋。
竖向连接架7包括侧连接端板7-1、水平受力连接筋7-2、水平连接孔7-3,两根水平受力连接筋7-2的一端分别与侧连接端板7-1焊接,水平受力连接筋7-2优先均匀分布,水平受力连接筋7-2位于侧连接端板7-1的中线上,在两个相邻的水平受力连接筋7-2与侧连接端板7-1焊点的中间有水平连接孔7-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层(1)、侧壁(2)、顶板(3)、支座(4)、底板(5)、竖向连接架(7)、弧形筋(8)、顶板外伸筋(9)、支座外伸筋(10)、螺母(11)、连接筋(12)、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顶板预留孔洞(15)、支座预留孔洞(16)、顶板空槽(17)、支座空槽(18),
所述支护层(1)沿隧道的开挖四周均匀布置,支护层(1)的内部设置有侧壁(2)、顶板(3)、支座(4)、底板(5),侧壁(2)的上部与顶板(3)连接,侧壁(2)的下部与支座(4)连接,在支座(4)之间铺设底板(5);
所述侧壁(2)包括矩形板(2-1)和弧形肋(2-2),在弧形肋(2-2)上下两端分别布置一个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在两个弧形肋(2-2)之间的矩形板(2-1)中间位置设置有竖向连接架(7),竖向连接架(7)上下两端的矩形板(2-1)上分别设置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弧形肋(2-2)外侧紧贴支护层(1)设置;
所述顶板(3)下部设置若干个与弧形肋(2-2)上端连接的顶板空槽(17),设置顶板预留孔洞(15)贯穿顶板(3)的下部,两个顶板空槽(17)之间设有弧形筋(8),弧形筋(8)两端部各连接一个竖向的顶板外伸筋(9),顶板外伸筋(9)通过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插入侧壁(2)内部竖向连接架(7)的上部端板,并采用螺母(11)安装紧固,
所述支座(4)上部设置若干个与弧形肋(2-2)下端连接的支座空槽(18),设置支座预留孔洞(16)贯穿支座(4)的上部,两个支座空槽(18)之间设有支座外伸筋(10),支座外伸筋(10)通过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插入侧壁(2)内部竖向连接架(7)的下部端板,并采用螺母(11)安装紧固;
连接筋(12)穿过弧形肋(2-2)上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和顶板(3)下部的顶板预留孔洞(15)连接侧壁(2)和顶板(3),连接筋(12)穿过弧形肋(2-2)下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和支座(4)上部的支座预留孔洞(16)连接侧壁(2)和支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肋(2-2)在矩形板(2-1)上每隔2~3m均匀布置,二者统一浇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肋(2-2)上下两端均为弧形,弧形肋(2-2)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空槽(17)和支座空槽(18)尺寸一致,一个弧形肋(2-2)分别对应一个顶板空槽(17)和一个支座空槽(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肋(2-2)上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和顶板预留孔洞(15)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弧形肋(2-2)下部的侧壁纵向预留孔洞(13)和支座预留孔洞(16)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3)下部每隔2~3m设置一个顶板空槽(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4)上部每隔2~3m设置一个支座空槽(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板(2-1)上下两端设置的两个侧壁竖向预留孔洞(14)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洞口尺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外伸筋(9)和支座外伸筋(10)采用同一规格钢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连接架(7)包括侧连接端板(7-1)、水平受力连接筋(7-2)、水平连接孔(7-3),水平受力连接筋(7-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连接端板(7-1)焊接,平受力连接筋(7-2)位于侧连接端板(7-1)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上,侧连接端板(7-1)的中间设有水平连接孔(7-3),水平连接孔(7-3)与平受力连接筋(7-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CN201920893040.1U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70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3040.1U CN210370673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3040.1U CN210370673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0673U true CN210370673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4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304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70673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0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3606B (zh) 高空大悬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2831296U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拼装连接结构及建造的结构物
CN107012887B (zh) 弧顶综合管廊分块预制拼装式节点
CN103075016B (zh) 可扩展网壳结构的安装方法
CN104631674A (zh)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0370673U (zh) 一种带有壁板加劲肋的地下隧道结构
CN207453225U (zh) 一种楼盖单元及装配式混凝土集成楼盖
CN211286028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与梁的连接节点
CN210712925U (zh) 一种企口连接的地下隧道结构
CN210712927U (zh) 一种装配式明挖施工隧道壳壁结构
CN209975567U (zh) 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
CN210658438U (zh) 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弧形连接结构
CN211474128U (zh) 一种地下隧道顶板连接节点
CN114352326A (zh)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37594U (zh) 一种装配式隧道侧壁连接节点
CN210737599U (zh) 一种地下综合空间单元结构
CN210529755U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
CN210066816U (zh) 一种装配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CN210737586U (zh) 一种加强连接的挡土墙
CN210946354U (zh) 一种原位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临时道路
CN210597380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结构
CN210737588U (zh) 一种榫卯式斜挡土墙
CN210066818U (zh) 一种装配式平顶有柱地下结构
CN209509014U (zh) 一种预制组合地下连续墙导墙结构
CN20997556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多键槽拱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