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1674A -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31674A CN104631674A CN201510046806.9A CN201510046806A CN104631674A CN 104631674 A CN104631674 A CN 104631674A CN 201510046806 A CN201510046806 A CN 201510046806A CN 104631674 A CN104631674 A CN 1046316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plate
- slab
- rib
- reinforcing bar
- lacing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4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0412 per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楼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组纵向贯穿的预制板肋,并沿底板的横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板肋上间隔布设有穿设钢筋的预留孔和预留拉筋,或者所述底板上沿纵横方向分别贯通设有多组板肋,并分别沿底板的纵、横方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板肋上间隔布设预留拉筋,两种方式的底板上布设有底板钢筋,所述板肋上布设有板肋钢筋,所述预留拉筋上固连有与底板方向平行布置的顶部钢筋,所述底板上方灌注混凝土,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本发明只需对预制带肋底板进行运输,运输和安装方便、快捷,该叠合楼板无需支模,抗裂性、整体性较好,并且施工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楼板通常是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预制楼板、装配整体式楼板几种结构形式。其中,现浇混凝土楼板存在模板用量大、施工效率低、易开裂等缺陷,预制楼板存在结构整体性、抗震性能差等缺陷,装配整体式楼板存在施工麻烦、整体性较差、可靠性难保证等缺陷。同时,叠合板也是一种可以应用的楼板结构,但因为在后浇混凝土中钢筋布设较少或不设钢筋,后浇混凝土与预制底板缺少拉筋连接,从而造成整体性较差,因此叠合板不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所以研发一种结构更加坚固、抗裂性及整体性都比较高的新型叠合楼板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叠合楼板,该叠合楼板无需支模、抗裂性、整体性好,能够实现现场的高效铺设和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楼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组纵向贯通的预制板肋,并沿所述底板的横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板肋上间隔布设有穿设钢筋的预留孔和预留拉筋,所述底板上布设有底板钢筋,所述板肋上布设有板肋钢筋,所述预留拉筋上固连有与所述底板平行布置的顶部钢筋,所述底板上灌注混凝土,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底板钢筋采用预应力钢筋。
优选的,所述底板钢筋采用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间隔排布方式。
优选的,所述预留孔采用矩形截面,且平行排布在预制板肋上,所述多组板肋上的预留孔的位置上下对应。
优选的,所述预留拉筋的两端部采用勾体结构,下勾体插入底板内,上勾体延伸到板肋的上平面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板肋上的预留孔中插设钢筋,所述插设钢筋与底板平行布置。
优选的,所述底板钢筋和板肋钢筋分别与预留拉筋呈垂直角度设置。
一种所述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在底板上间隔布设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并定位板肋钢筋、预留拉筋;
⑵安装模板,张拉底板的预应力钢筋后,浇筑混凝土成型,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⑶拆除模板,养护钢筋混凝土至设计强度的85%后,切断端部多余的预应力钢筋,将预制带肋底板吊运至存放场所;
⑷将预制带肋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后,在肋部预留孔中穿设钢筋,并在预留拉筋上绑扎顶部钢筋;
⑸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楼板。
一种叠合楼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沿纵横方向分别贯通设有多组板肋,并分别沿所述底板的纵、横方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板肋上间隔布设预留拉筋,所述底板上布设有底板钢筋,所述板肋上布设有板肋钢筋,所述预留拉筋上固连有与所述底板平行布置的顶部钢筋,所述底板上灌注混凝土,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底板钢筋采用预应力钢筋。
优选的,所述底板钢筋采用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间隔排布方式。
优选的,所述预留拉筋的两端部采用勾体结构,下勾体插入底板内,上勾体延伸到板肋的上平面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底板钢筋和板肋钢筋分别与预留拉筋呈垂直角度设置。
一种所述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在底板上间隔布设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并定位板肋钢筋、预留拉筋;
⑵安装模板,张拉底板的预应力钢筋后,浇筑混凝土成型,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⑶拆除模板,养护钢筋混凝土至设计强度的85%后,切断端部多余的预应力钢筋,将预制带肋底板吊运至存放场所;
⑷将预制带肋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后,在预留拉筋上绑扎顶部钢筋;
⑸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楼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预制带肋底板作为叠合楼板的底模,无需安装模板和支模。
2.整个叠合楼板结构简单,仅仅对预制底板进行运输和安装,运输和安装都比较方便、快捷,极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
3.预制带肋底板直接在工厂内加工成型,避免了采用传统的现场浇注工艺产生裂纹,同时通过在底板内加设预应力钢筋,提高了整个叠合楼板的牢固性和抗裂性能。
4.通过在板肋上设置预留孔,并穿插钢筋,预留拉筋与顶部钢筋、下穿预留孔的钢筋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框架及多个小的支撑单元体,提高了叠合楼板的整体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预制带肋底板平面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的C-C剖面图;
图5为图1中的D-D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实际使用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三维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的预制带肋底板平面图;
图10为图9中的E-E剖面图;
图11为图9中的F-F剖面图;
图12为图9中的G-G剖面图;
图13为图9中的H-H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剖面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实际使用剖面图;
其中1-底板,2-板肋,3-预留孔,4-预留拉筋,5-底板钢筋,6-板肋钢筋,7-插入钢筋,8—顶部钢筋,9-后浇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叠合楼板,包括底板1、预留拉筋4、顶部钢筋8和后浇混凝土层9,底板1上预制设有多组纵向贯穿的板肋2,并沿底板1的横向等距间隔布置,板肋2上间隔布设有穿设钢筋的预留孔3和预留拉筋4,底板1上布设有底板钢筋5,板肋2上布设有板肋钢筋6,预留拉筋4上绑扎顶部钢筋8,底板1上设有后浇钢筋混凝土层9,后浇钢筋混凝土层9充填在底板与顶部钢筋8围成的后浇部内。
板肋钢筋6采用非预应力钢筋,底板钢筋5采用间隔布设的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预留孔3采用长方条形,且平行排布在预制板肋2上,所述多组板肋2上的预留孔3的位置上下对应。预留拉筋4采用双勾形,下勾体插入底板1内部,上勾体延伸到板肋2的上方。底板1上表面插入钢筋7,用来加固底板。底板1和板肋2上的钢筋分别与预留拉筋4呈垂直角度设置。
一种所述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在底板上间隔布设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并定位板肋钢筋、预留拉筋;
⑵安装模板,张拉底板的预应力钢筋后,浇筑混凝土成型,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⑶拆除模板,养护钢筋混凝土至设计强度的85%后,切断端部多余的预应力钢筋,将预制带肋底板吊运至存放场所;
⑷将预制带肋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后,在肋部预留孔中穿设钢筋,并在预留拉筋上绑扎顶部钢筋;
⑸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楼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底板钢筋5全部采用预应力钢筋。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如图7所示,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两个实施例中,叠合板板厚为120mm,预制带肋底板1的板厚为30mm,板肋2肋宽40mm,肋高40mm,肋间距200mm,肋部预留孔尺寸为宽30mm×高20mm,预留孔的叠合板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
图8为上述两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实施例3
如图9-14所示,一种叠合楼板,包括底板1、预留拉筋4、顶部钢筋8和后浇混凝土层9,底板1上在纵横方向分别设有多组板肋2,并沿底板1的两个方向等距间隔布置,板肋2上间隔布设预留拉筋4,底板1上布设有底板钢筋5,板肋2上布设有板肋钢筋6,预留拉筋4上绑扎顶部钢筋8,底板1上设有后浇钢筋混凝土层9。底板钢筋5全部采用预应力钢筋。
板肋钢筋6采用非预应力钢筋,底板钢筋5采用间隔布设的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预留拉筋4采用双勾形,下勾体插入底板1内部,上勾体延伸到板肋2的上方。底板1的预应力钢筋与预留拉筋4呈垂直角度设置。
一种所述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在底板上间隔布设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并定位板肋钢筋、预留拉筋;
⑵安装模板,张拉底板的预应力钢筋后,浇筑混凝土成型,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⑶拆除模板,养护钢筋混凝土至设计强度的85%后,切断端部多余的预应力钢筋,将预制带肋底板吊运至存放场所;
⑷将预制带肋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后,在预留拉筋上绑扎顶部钢筋;
⑸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楼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底板钢筋5全部采用预应力钢筋。其他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如图15所示,上述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两个实施例中的叠合板板厚为120mm,预制带肋底板1的板厚为30mm,板肋2肋宽40mm,肋高20mm,肋间距200mm。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组纵向贯穿的预制板肋,并沿所述底板的横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板肋上间隔布设有穿设钢筋的预留孔和预留拉筋,所述底板上布设有底板钢筋,所述板肋上布设有板肋钢筋,所述预留拉筋上固连有与所述底板平行布置的顶部钢筋,所述底板上灌注混凝土,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钢筋采用预应力钢筋或者采用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间隔排布方式,所述底板钢筋与预留拉筋呈垂直角度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是,所述预留孔采用矩形截面,且平行排布在预制板肋上,所述多组板肋上的预留孔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预留孔中插设钢筋,插设钢筋与底板平行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是,所述预留拉筋的两端部采用勾体结构,下勾体插入底板内,上勾体延伸到板肋的上平面的上方。
5.采用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项的一种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在底板上间隔布设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并定位板肋钢筋、预留拉筋;
⑵安装模板,张拉底板的预应力钢筋后,浇筑混凝土成型,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⑶拆除模板,养护钢筋混凝土至设计强度的85%后,切断端部多余的预应力钢筋,将预制带肋底板吊运至存放场所;
⑷将预制带肋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后,在肋部预留孔中穿设钢筋,并在预留拉筋上绑扎顶部钢筋;
⑸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楼板。
6.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沿纵横方向分别贯通设有多组板肋,并分别沿所述底板的纵、横方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板肋上间隔布设预留拉筋,所述底板上布设有底板钢筋,所述板肋上布设有板肋钢筋,所述预留拉筋上固连有与所述底板平行布置的顶部钢筋,所述底板上灌注混凝土,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钢筋采用预应力钢筋或者采用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间隔排布方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是,所述预留拉筋的两端部采用勾体结构,下勾体插入底板内,上勾体延伸到板肋的上平面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钢筋与预留拉筋呈垂直角度设置。
10.采用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任一项的一种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在底板上间隔布设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并定位板肋钢筋、预留拉筋;
⑵安装模板,张拉底板的预应力钢筋后,浇筑混凝土成型,形成后浇钢筋混凝土层;
⑶拆除模板,养护钢筋混凝土至设计强度的85%后,切断端部多余的预应力钢筋,将预制带肋底板吊运至存放场所;
⑷将预制带肋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后,在预留拉筋上绑扎顶部钢筋;
⑸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楼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46806.9A CN104631674B (zh) | 2015-01-29 | 2015-01-29 |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46806.9A CN104631674B (zh) | 2015-01-29 | 2015-01-29 |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31674A true CN104631674A (zh) | 2015-05-20 |
CN104631674B CN104631674B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3210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46806.9A Active CN104631674B (zh) | 2015-01-29 | 2015-01-29 |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31674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27063A (zh) * | 2017-08-28 | 2017-11-07 | 马鞍山华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 |
CN107476477A (zh) * | 2017-09-13 | 2017-12-15 | 深圳市道同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542282A (zh) * | 2017-10-11 | 2018-01-05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 |
CN109680852A (zh) * | 2019-01-17 | 2019-04-26 | 南通华荣建设集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和拼接方法 |
CN109760178A (zh) * | 2019-01-31 | 2019-05-17 | 河南聚誉帆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装配整体式楼板的制作方法 |
CN110469023A (zh) * | 2019-08-21 | 2019-11-19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叠合板 |
CN112832441A (zh) * | 2021-02-24 | 2021-05-25 |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预应力叠合楼板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33992Y (zh) * | 2003-09-09 | 2004-08-18 | 吴方伯 | 一种用于叠合梁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
CN101200934A (zh) * | 2006-12-08 | 2008-06-18 | 邱则有 | 一种叠合板 |
CN101327613A (zh) * | 2007-06-22 | 2008-12-24 | 邱则有 | 一种钢筋砼带肋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
KR101152270B1 (ko) * | 2012-02-02 | 2012-06-19 | 정원이엔씨(주) | 장경간 고하중 건물에 적합한 피씨 슬래브 및 그 시공방법 |
CN103031952A (zh) * | 2012-12-27 | 2013-04-10 | 沈阳易筑建材经销有限公司 | 装配式免支撑预制带肋轻质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
CN104074293A (zh) * | 2014-07-16 | 2014-10-01 | 赵春樵 | 钢筋混凝土预制密肋薄板与施工方法 |
CN204491947U (zh) * | 2015-01-29 | 2015-07-22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楼板 |
-
2015
- 2015-01-29 CN CN201510046806.9A patent/CN1046316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33992Y (zh) * | 2003-09-09 | 2004-08-18 | 吴方伯 | 一种用于叠合梁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
CN101200934A (zh) * | 2006-12-08 | 2008-06-18 | 邱则有 | 一种叠合板 |
CN101327613A (zh) * | 2007-06-22 | 2008-12-24 | 邱则有 | 一种钢筋砼带肋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
KR101152270B1 (ko) * | 2012-02-02 | 2012-06-19 | 정원이엔씨(주) | 장경간 고하중 건물에 적합한 피씨 슬래브 및 그 시공방법 |
CN103031952A (zh) * | 2012-12-27 | 2013-04-10 | 沈阳易筑建材经销有限公司 | 装配式免支撑预制带肋轻质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
CN104074293A (zh) * | 2014-07-16 | 2014-10-01 | 赵春樵 | 钢筋混凝土预制密肋薄板与施工方法 |
CN204491947U (zh) * | 2015-01-29 | 2015-07-22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楼板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27063A (zh) * | 2017-08-28 | 2017-11-07 | 马鞍山华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 |
CN107476477A (zh) * | 2017-09-13 | 2017-12-15 | 深圳市道同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542282A (zh) * | 2017-10-11 | 2018-01-05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 |
CN109680852A (zh) * | 2019-01-17 | 2019-04-26 | 南通华荣建设集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和拼接方法 |
CN109680852B (zh) * | 2019-01-17 | 2021-05-04 | 南通华荣建设集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和拼接方法 |
CN109760178A (zh) * | 2019-01-31 | 2019-05-17 | 河南聚誉帆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装配整体式楼板的制作方法 |
CN110469023A (zh) * | 2019-08-21 | 2019-11-19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叠合板 |
CN112832441A (zh) * | 2021-02-24 | 2021-05-25 |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预应力叠合楼板 |
CN112832441B (zh) * | 2021-02-24 | 2025-02-07 |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预应力叠合楼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31674B (zh) | 2017-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31674A (zh) | 一种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2577704U (zh) | 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 | |
CN102535711B (zh) | 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 | |
CN204435638U (zh) | 一种空心叠合楼板 | |
CN103031917A (zh) | 一种带桁架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叠合板 | |
CN104612300A (zh) | 一种空心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981987A (zh) | 空心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947846B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填充轻质内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4225277U (zh) | 钢结构建筑装配式预制楼板连接件 | |
CN204401844U (zh) | 易于安装的叠合楼板 | |
CN110644662A (zh) |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 |
CN204491947U (zh) | 一种叠合楼板 | |
CN204626438U (zh) | 一种上顶平梁板式空腔筏板基础构件 | |
CN105275013A (zh) | 一种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676695U (zh) | 预制阳台栏板安装施工结构 | |
CN203905241U (zh) | 空心叠合楼板 | |
CN110821021A (zh) | 一种可以快速安装楼板 | |
CN203129604U (zh) | 一种控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结构 | |
CN104631675B (zh) | 一种双面预制叠合板 | |
CN214423395U (zh) | 一种装配式防水导墙 | |
CN101245642A (zh) | 一种条状分块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 |
CN203546945U (zh) | 墙板及其构成的楼层位置设后浇带的剪力墙 | |
CN211286939U (zh) | 一种装配式围护结构 | |
CN204126081U (zh) | 一种基于竖向连接构造的剪力墙结构体系 | |
CN209163163U (zh) |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