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5821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5821U
CN210345821U CN201921286798.5U CN201921286798U CN210345821U CN 210345821 U CN210345821 U CN 210345821U CN 201921286798 U CN201921286798 U CN 201921286798U CN 210345821 U CN210345821 U CN 210345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deflector
cavit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67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杰
刘奇伟
翟富兴
姬安生
王少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67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5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5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5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空调本体上设有空调出风口;导风板组件,与空调本体连接,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子导风板,多个子导风板拼合限定出位于空调出风口的外侧并与空调出风口连通的腔体,且腔体具有至少一个排风口;散风组件,与空调本体相连,并能相对于空调本体运动以遮挡或打开至少一个排风口,其中,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贴近自然风,在保证出风量、制冷量的同时提高了房间温度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常见的空调器的出风范围固定,因此会产生空调冷风“直吹感”,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空调本体上设有空调出风口;导风板组件,与空调本体连接,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子导风板,多个子导风板拼合限定出位于空调出风口的外侧并与空调出风口连通的腔体,且腔体具有至少一个排风口;散风组件,与空调本体相连,并能相对于空调本体运动以遮挡或打开至少一个排风口,其中,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组件和散风组件,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子导风板,通过多个子导风板之间的拼合运动限定出一个“半围绕”空调出风口的腔体,且该腔体具有至少一个排风口。散风组件可在遮挡腔体具有的排风口、以及打开对应排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当散风组件没有遮挡排风口,即散风组件处于打开排风口状态时,空调出风口出吹的风在腔体内经过多个子导风板的多次反射、折射后,形成不同风向的多股气流,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当散风组件遮挡排风口时,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首先在腔体内经过多个子导风板的多次反射、折射后,形成不同风向的多股气流,且气流在排出腔体时经由散风组件上设置的散风结构,散风结构能够将穿过其的气流打散扩散,形成“乱序”的、“随机风向”的出风,一方面避免空调器出风正面朝向人体,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贴近自然风,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立体化,在保证出风量、制冷量的同时提高了房间温度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子导风板中的一个为第一导风板,另一个为第二导风板,其中,第一导风板与空调本体转动连接,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拼合出夹角造型的腔体,夹角造型的开口形成为排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子导风板可选设置为两个,其中的一个为第一导风板,另一个为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与空调本体相连接,且第一导风板可相对空调本体转动,第二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相连接,使得第二导风板和第一导风板拼合出一个夹角造型的腔体,夹角的开口处即形成为排风口,通过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对空调出风口吹出的空气进行反射和折射,使得具有夹角造型的腔体的排风口吹出的空气形成不同风向的多股气流,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在拼合处形成拼合线,其中,夹角造型的腔体沿拼合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侧开口,侧开口与腔体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拼合成一个夹角造型的腔体,该夹角造型的腔体两端(即空调器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侧开口,侧开口用于实现“侧向”出风。由于空调器在安装时,其“正面”往往朝向室内人员的活动区域,因此通过“侧向”可有效地避免空调器的出风直吹人体,提高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转动连接,第二导风板相对于第一导风板转动以调节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之间的夹角的大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导风板和第一导风板转动相接,第二导风板可相对第一导风板转动。在通过导风板组件形成腔体时,第一导风板转动,使得其自由端远离空调本体,第一导风板与空调之间呈一个夹角,然后第二导风板相对第一导风板转动,使得第二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进而通过调整第一导风板与空调本体之间的夹角,以及调整第二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腔体的“导风”效果,同时调整腔体的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散风组件与第二导风板搭靠。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散风组件遮挡于腔体的出风口时,散风组件与第二导风板相搭靠,使得散风组件完全覆盖夹角开口形成的排风口,以使本经排风口吹出的气流经散风结构打散扩散,形成“乱序”的、“随机风向”的出风,一方面避免空调器出风正面朝向人体,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贴近自然风,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立体化,在保证出风量、制冷量的同时提高了房间温度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散风组件与空调本体之间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散风组件与空调本体之间转动连接。在导风板组件形成夹角型的腔体后,散风组件相对空调器本体转动,其自由端搭靠于第二导风板,以使散风组件遮挡腔体的排风口。可选地,散风组件与空调本体之间滑动连接。在导风板组件形成夹角型的腔体后,散风组件相对空调本体滑动伸出,其远离空调本体的一端搭靠于第二导风板,以使散风组件遮挡腔体的排风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子导风板中的一者或多者上设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子导风板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通孔,空调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可以通过该通孔,并在该通孔的作用下形成多股不同的气流,以使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被打散分散,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散风结构包括:多个风轮,多个风轮之间通过齿轮结构啮合传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风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风轮,多个风轮通过齿轮结构啮合传动,以实现多个风轮之间的联动。散风组件上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如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齿轮,通过齿轮带动多个风轮联动转动,即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同时驱动多个散风部件旋转运动,较现有的每个风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的方案而言,显著减少了驱动装置的数量,使得产品结构更简单,减少了产品零部件,且组装更方便,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装置,设置于空调器本体,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导风板组件和散风组件运动,以改变腔体的形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导风板组件和散风组件运动,其中,控制指令可以接受自用户通过遥控器、手机、线控器等控制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导风板组件中第一导风板相对空调本体的角度、第二导风板相对第一导风板的角度,以调整腔体的“导风”效果,同时调整腔体的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同时,控制器控制散风组件搭靠与第二导风板,以使散风组件遮挡腔体的排风口,或控制散风组件离开第二导风板,以使散风组件打开腔体的排风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驱动指令以控制驱动件;驱动件,与控制器相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导风板组件和/或散风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驱动件,控制器控制驱动件驱动导风板组件和/或散风组件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导风板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导风板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导风板;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散风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散风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件具体包括第一驱动电、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上述驱动电机可选为变频电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空调本体,22空调出风口,4导风板组件,42第一导风板,44第二导风板,6散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2,空调本体2上设有空调出风口22;导风板组件4,与空调本体2连接,导风板组件4包括多个子导风板,多个子导风板拼合限定出位于空调出风口22的外侧并与空调出风口22连通的腔体,且腔体具有至少一个排风口;散风组件6,与空调本体2相连,并能相对于空调本体2运动以遮挡或打开至少一个排风口,其中,散风组件6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组件4和散风组件6,导风板组件4包括多个子导风板,通过多个子导风板之间的拼合运动限定出一个“半围绕”空调出风口22的腔体,且该腔体具有至少一个排风口。散风组件6可在遮挡腔体具有的排风口、以及打开对应排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当散风组件6没有遮挡排风口,即散风组件6处于打开排风口状态时,空调出风口22出吹的风在腔体内经过多个子导风板的多次反射、折射后,形成不同风向的多股气流,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当散风组件6遮挡排风口时,空调出风口22吹出的风首先在腔体内经过多个子导风板的多次反射、折射后,形成不同风向的多股气流,且气流在排出腔体时经由散风组件6上设置的散风结构,散风结构能够将穿过其的气流打散扩散,形成“乱序”的、“随机风向”的出风,一方面避免空调器出风正面朝向人体,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贴近自然风,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立体化,在保证出风量、制冷量的同时提高了房间温度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子导风板中的一个为第一导风板42,另一个为第二导风板44,其中,第一导风板42与空调本体2转动连接,第一导风板42与第二导风板44拼合出夹角造型的腔体,夹角造型的开口形成为排风口。
在该实施例中,子导风板可选设置为两个,其中的一个为第一导风板42,另一个为第二导风板44。第一导风板42与空调本体2相连接,且第一导风板42可相对空调本体2转动,第二导风板44与第一导风板42相连接,使得第二导风板44和第一导风板42拼合出一个夹角造型的腔体,夹角的开口处即形成为排风口,通过第一导风板42和第二导风板44对空调出风口22吹出的空气进行反射和折射,使得具有夹角造型的腔体的排风口吹出的空气形成不同风向的多股气流,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地,子导风板不限于设置为两个,可通过设置更多的子导风板,以使限定出的腔体形状为多边形形状。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42与第二导风板44在拼合处形成拼合线,其中,夹角造型的腔体沿拼合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侧开口,侧开口与腔体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2和第二导风板44拼合成一个夹角造型的腔体,该夹角造型的腔体两端(即空调器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侧开口,侧开口用于实现“侧向”出风。由于空调器在安装时,其“正面”往往朝向室内人员的活动区域,因此通过“侧向”可有效地避免空调器的出风直吹人体,提高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侧开口处可以增设用于遮挡侧开口的第二散风组件6,用于将经由侧开口吹出的冷风进一步“打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44与第一导风板42转动连接,第二导风板44相对于第一导风板42转动以调节第一导风板42与第二导风板44之间的夹角的大小。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44和第一导风板42转动相接,第二导风板44可相对第一导风板42转动。在通过导风板组件4形成腔体时,第一导风板42转动,使得其自由端远离空调本体2,第一导风板42与空调之间呈一个夹角,然后第二导风板44相对第一导风板42转动,使得第二导风板44与第一导风板42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进而通过调整第一导风板42与空调本体2之间的夹角,以及调整第二导风板44与第一导风板42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腔体的“导风”效果,同时调整腔体的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
其中,可选地,第二导风板44与第一导风板42通过合页结构转动相连。
可选地,第二导风板44与第一导风板42通过转轴结构转动相连。
可选地,第二导风板44与第一导风板42通过球关节轴承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转动相连。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散风组件6与第二导风板44搭靠。
在该实施例中,当散风组件6遮挡于腔体的出风口时,散风组件6与第二导风板44相搭靠,使得散风组件6完全覆盖夹角开口形成的排风口,以使本经排风口吹出的气流经散风结构打散扩散,形成“乱序”的、“随机风向”的出风,一方面避免空调器出风正面朝向人体,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贴近自然风,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立体化,在保证出风量、制冷量的同时提高了房间温度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第二导风板44与散风组件6相搭靠的位置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密封结构,用于防止空调出风口22吹出的风经由第二导风板44和散风组件6之间的接缝露出。
可选地,第二导风板44与散风组件6的形状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散风组件6与空调本体2之间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散风组件6与空调本体2之间转动连接。在导风板组件4形成夹角型的腔体后,散风组件6相对空调器本体转动,其自由端搭靠于第二导风板44,以使散风组件6遮挡腔体的排风口。
可选地,散风组件6的形状与空调器的外壳相匹配,空调器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散风组件6相匹配的收纳腔,当散风组件6没有遮挡排风口时,散风组件6转回收纳腔内,此时空调器的外壳具有“完整”外观。
可选地,散风组件6与空调本体2之间滑动连接。在导风板组件4形成夹角型的腔体后,散风组件6相对空调本体2滑动伸出,其远离空调本体2的一端搭靠于第二导风板44,以使散风组件6遮挡腔体的排风口。
可选地,散风组件6通过滑轨与空调本体2滑动连接。
可选地,散风组件6上设置有齿条,空调本体2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通过齿轮驱动散风组件6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子导风板中的一者或多者上设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子导风板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通孔,空调出风口22吹出的空气可以通过该通孔,并在该通孔的作用下形成多股不同的气流,以使空调出风口22吹出的风被打散分散,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散风结构包括:多个风轮,多个风轮之间通过齿轮结构啮合传动。
在该实施例中,散风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风轮,多个风轮通过齿轮结构啮合传动,以实现多个风轮之间的联动。散风组件6上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如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齿轮,通过齿轮带动多个风轮联动转动,即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同时驱动多个散风部件旋转运动,较现有的每个风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的方案而言,显著减少了驱动装置的数量,使得产品结构更简单,减少了产品零部件,且组装更方便,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
可选地,多个风轮中的至少两个风轮沿风轮的轴向方向排布,即散风结构中步骤有多层风轮。
可选地,多个风轮中的至少两个风轮沿风轮的径向方向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设置于空调器本体,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导风板组件4和散风组件6运动,以改变腔体的形态。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导风板组件4和散风组件6运动,其中,控制指令可以接受自用户通过遥控器、手机、线控器等控制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导风板组件4中第一导风板42相对空调本体2的角度、第二导风板44相对第一导风板42的角度,以调整腔体的“导风”效果,同时调整腔体的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同时,控制器控制散风组件6搭靠与第二导风板44,以使散风组件6遮挡腔体的排风口,或控制散风组件6离开第二导风板44,以使散风组件6打开腔体的排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基于控制指令为第一无风感指令,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导风板42和第二导风板44转动以拼合出夹角为第一角度的腔体,并控制散风组件6打开排风口。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接收到第一无风感指令时,控制第一导风板42和第二导风板44转动以拼合出夹角为第一角度的腔体,并控制散风组件6打开排风口,此时空调器通过排风口直接出风。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接收到第一无风感指令后,控制器控制与第一导风板42相连接的电机转动,进而驱动第一导风板42相对空调本体2转动至60°的位置,然后控制与第二导风板44相联的电机驱动第二导风板44相对第一导风板42转动至100°的位置,此时第一导风板42与空调本体2之间的角度为60°,夹角造型的腔体的开口角度为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基于控制指令为第二无风感指令,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导风板42和第二导风板44转动以拼合出夹角为第二角度的腔体,并控制散风组件6遮挡至少一个排风口;其中,第二角度的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的角度值。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接收到第二无风感指令时,控制第一导风板42和第二导风板44转动以拼合出夹角为第二角度的腔体,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在拼合出夹角为第二角度的腔体后,控制散风组件6遮挡夹角处的排风口,此时空调出风口22吹出的风经散风结构打散后排出。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接收到第二无风感指令后,控制器控制与第一导风板42相连接的电机转动,进而驱动第一导风板42相对空调本体2转动至90°的位置,然后控制与第二导风板44相联的电机驱动第二导风板44相对第一导风板42转动至120°的位置,同时控制散风组件6朝向夹角造型的腔体的开口处转动,当散风组件6转动150°时,散风组件6与第二导风板44相搭靠。此时第一导风板42与空调本体2之间的角度为90°,夹角造型的腔体的开口角度为120°,散风组件6完全遮挡夹角造型开口处的排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以实现无风感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以使导风板组件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拼合出具有至少一个排风口的夹角造型的腔体,并控制空调器的散风组件遮挡或打开至少一个排风口。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导风板组件和散风组件运动,其中,控制指令可以接受自用户通过遥控器、手机、线控器等控制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导风板组件中第一导风板相对空调本体的角度、第二导风板相对第一导风板的角度,以调整腔体的“导风”效果,同时调整腔体的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同时,控制器控制散风组件搭靠与第二导风板,以使散风组件遮挡腔体的排风口,或控制散风组件离开第二导风板,以使散风组件打开腔体的排风口。
其中,当散风组件遮挡排风口时,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首先在腔体内经过多个子导风板的多次反射、折射后,形成不同风向的多股气流,且气流在排出腔体时经由散风组件上设置的散风结构,散风结构能够将穿过其的气流打散扩散,形成“乱序”的、“随机风向”的出风,一方面避免空调器出风正面朝向人体,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贴近自然风,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立体化,在保证出风量、制冷量的同时提高了房间温度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基于控制指令为第一无风感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以使导风板组件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拼合出具有至少一个排风口的夹角造型的腔体,并控制空调器的散风组件遮挡或打开至少一个排风口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转动以拼合出夹角为第一角度的腔体,并控制散风组件打开排风口。
当空调器接收到第一无风感指令时,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转动以拼合出夹角为第一角度的腔体,并控制散风组件打开排风口,此时空调器通过排风口直接出风,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首先在腔体内经过多个子导风板的多次反射、折射后,形成不同风向的多股气流,可以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出风量和制冷量。
进一步地,基于控制指令为第二无风感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以使导风板组件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拼合出具有至少一个排风口的夹角造型的腔体,并控制空调器的散风组件遮挡或打开至少一个排风口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转动以拼合出夹角为第二角度的腔体,并控制散风组件遮挡至少一个排风口;其中,第二角度的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的角度值。
当空调器接收到第二无风感指令时,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转动以拼合出夹角为第二角度的腔体,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在拼合出夹角为第二角度的腔体后,控制散风组件遮挡夹角处的排风口,此时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经散风结构打散后排出,散风结构能够将穿过其的气流打散扩散,形成“乱序”的、“随机风向”的出风,一方面避免空调器出风正面朝向人体,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另一方面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贴近自然风,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立体化,在保证出风量、制冷量的同时提高了房间温度的均匀性,提升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上设有空调出风口;
导风板组件,与所述空调本体连接,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子导风板,多个所述子导风板拼合限定出位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外侧并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的腔体,且所述腔体具有至少一个排风口;
散风组件,与所述空调本体相连,并能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运动以遮挡或打开至少一个所述排风口,其中,所述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子导风板中的一个为第一导风板,另一个为第二导风板,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空调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拼合出夹角造型的所述腔体,所述夹角造型的开口形成为所述排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在拼合处形成拼合线,其中,所述夹角造型的所述腔体沿所述拼合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与所述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的夹角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第二导风板搭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空调本体之间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子导风板中的一者或多者上设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调器本体,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导风板组件和所述散风组件运动,以改变所述腔体的形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驱动指令以控制驱动件;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组件和/或所述散风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
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散风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散风组件。
CN201921286798.5U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 Active CN210345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6798.5U CN210345821U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6798.5U CN210345821U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5821U true CN210345821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6798.5U Active CN210345821U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58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9566A (zh) * 2019-08-09 2019-10-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9566A (zh) * 2019-08-09 2019-10-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19566B (zh) * 2019-08-09 2023-05-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1772A (zh) 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701770A (zh) 导风组件、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以及空调器
CN110440432B (zh) 空调器
CN113310198B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345821U (zh) 空调器
CN110319566B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9114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10201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341622A1 (en)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210345818U (zh) 空调器
CN111380106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012136U (zh) 风机挡板、风机辅助组件及油烟机
CN210345659U (zh) 空调器
CN20462976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9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357707A (zh) 立式空调
CN2106019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861621U (zh) 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6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827243B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390330B (zh) 通风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111189117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016561A (zh) 一种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5951723U (zh)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CN216557386U (zh) 出风机构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