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5659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5659U
CN210345659U CN201921286110.3U CN201921286110U CN210345659U CN 210345659 U CN210345659 U CN 210345659U CN 201921286110 U CN201921286110 U CN 201921286110U CN 210345659 U CN210345659 U CN 210345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flector
air deflector
air conditioner
disp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61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绍胜
何健
翟富兴
易正清
刘奇伟
姬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61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5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5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5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空调本体上设置有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设在出风口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相对设置并合围限定出引流风道;散风组件,设于引流风道的远离出风口的一端,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散风组件拼合形成位于出风口的外侧并与出风口连通的腔体,腔体的两侧形成有分别形成有侧开口;其中,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经散风组件吹出的气流会形成扩散流动的气流,一方面提高了气流的覆盖面积,使得室内温度更加均匀,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常见的空调器的出风范围固定,因此会产生空调冷风“直吹感”,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空调本体上设置有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设在出风口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相对设置并合围限定出引流风道;散风组件,设于引流风道的远离出风口的一端,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散风组件拼合形成位于出风口的外侧并与出风口连通的腔体,腔体的两侧形成有分别形成有侧开口;其中,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本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围合限定出一个引流风道,引流风道远离空调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散风组件,散风组件与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之间拼合出一个腔体,腔体两侧形成可用于出风的侧开口,且散风组件上设置有散风结构。
在空调器制冷运行中,空调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进入腔体内,一部分经由腔体两侧的侧开口吹出,另一部分经散风组件上设置的散风结构吹出。其中,经侧开口吹出的风不会“直吹”空调正面区域活动的人员,同时侧向出风可以增加空调器的出风范围,提高气流的覆盖面积,使得室内温度更加均匀。经散风组件吹出的气流会被散风组件上设置的散风结构打散,形成扩散流动的气流,提高了气流的覆盖面积,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与散风组件连接,并分别与空调本体转动或滑动连接,其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对于空调本体转动或滑动,联动散风组件使得散风组件相对于空调本体摆动,或散风组件相对于空调本体摆动,联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使得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对于空调本体转动或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与空调本体运动相连,具体为转动相连或滑动相连,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散风组件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导风板的一端同与空调本体运动相连,具体为转动相连或滑动相连,第二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散风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籍此,第一导风板,散风组件和第三导风板依次相连,并可运动地设于空调出风口处。
其中,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相联动,第一导风板或第二导风板相对空调本体转动或滑动时,联动散风组件改变朝向和位置,进而调整腔体的形态和出风风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与散风组件转动或滑动连接,第一导风板或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散风组件转动或滑动,使得散风组件的朝向和位置以及侧开口的面积中的至少一者改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与散风组件转动相连,或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与散风组件滑动相连。在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或散风组件中的任一者运动时,散风组件的朝向位置随之变化,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构成腔体的侧开口面积也可以随着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或散风组件的运动而变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中的一者与散风组件转动连接,另一者与散风组件滑动连接,第一导风板或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散风组件运动,使得散风组件的朝向和位置以及侧开口的面积中的至少一者改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板与散风组件滑动相连,第二导风板与散风组件转动相连;或第一导风板与散风组件转动相连,第二导风板与散风组件滑动相连。在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或散风组件中的任一者运动时,散风组件的朝向位置随之变化,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构成腔体的侧开口面积也可以随着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或散风组件的运动而变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设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第一导风板相对于空调本体运动;第二导风板设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第二导风板相对于空调本体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可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相对空调本体运动。同时,第二导风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可用于驱动第二导风板相对空调本体驱动。通过分别设置对应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以更加精确地调整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角度及位置,进而更加精确地调整散风组件的朝向和腔体的形态,腔体侧开口的面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传动机构,与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相连;第三驱动装置,与传动机构连接,并驱动传动机构,使得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传动机构和第三驱动装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与传动机构相连接。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机构,进而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对空调本体运动。通过单一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一同驱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成本,并相对提高系统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散风组件设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散风组件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风组件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可用于驱动散风组件独立运动,以更加精确地调整散风组件的朝向,以及在不改变腔体侧开口面积的情况下,独立调节散风组件的朝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与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电连接,并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以调节散风组件的位置和朝向以及侧开口的面积中的至少一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中的至少一者运动,进而使得在第一导风板和/或第二导风板的联动下改变散风组件的位置和朝向,并可以调整由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散风组件组成的腔体的形态,进而改变侧开口的面积,以调整侧开口的侧出风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配置为检测检测目标对象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目标对象的位置反馈给控制器,以触发控制器控制散风组件朝向目标对象的位置或控制散风组件以使散风组件的朝向避开目标对象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可以用于检测目标对象。其中,目标对象可以为人体、热源、特定家电设备等,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目标对象的位置,以及预设的或用户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以调整散风组件的朝向,使得散风组件朝向目标对象位置,实现定向送风,或使得散风组件的朝向避开目标对象位置,实现防直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中的一者设于出风口的上侧边缘,另一者设于第二导风板的下侧边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设置于出风口的上、下两侧边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散风组件包括基体部,散风结构包括导风圈和旋叶,导风圈形成在基体部上,旋叶与基体部转动连接并与导风圈相对设置,导风圈与空调出风口连通并适于供气流穿过,旋叶配置为对穿过的气流切割以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风组件包括基体部,其中基体部进一步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对合连接限定出基体部。散风结构包括导风圈和旋叶,导风圈与出风口相连通,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经导风圈进入散风结构,并在散风结构内被旋转的旋叶切割成扩散流动的多股气流,提高了气流的覆盖面积,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空调本体,4第一导风板,6第二导风板,8散风组件,10侧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2,空调本体2上设置有出风口;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设在出风口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导风板4与第二导风板6相对设置并合围限定出引流风道;散风组件8,设于引流风道的远离出风口的一端,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及散风组件8拼合形成位于出风口的外侧并与出风口连通的腔体,腔体的两侧形成有分别形成有侧开口10;其中,散风组件8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本体2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之间围合限定出一个引流风道,引流风道远离空调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散风组件8,散风组件8与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之间拼合出一个腔体,腔体两侧形成可用于出风的侧开口10,且散风组件8上设置有散风结构。
在空调器制冷运行中,空调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进入腔体内,一部分经由腔体两侧的侧开口10吹出,另一部分经散风组件8上设置的散风结构吹出。其中,经侧开口10吹出的风不会“直吹”空调正面区域活动的人员,同时侧向出风可以增加空调器的出风范围,提高气流的覆盖面积,使得室内温度更加均匀。经散风组件8吹出的气流会被散风组件8上设置的散风结构打散,形成扩散流动的气流,提高了气流的覆盖面积,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其中,图3和图5中标注了侧开口10,其中的复数个多边形用于表示侧开口10的面积范围,并不代表一定设置有挡板等实体结构。
可以理解地,在侧开口10处设置挡板、散风板等结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
可选地,散风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风轮,多个风轮通过齿轮结构啮合传动,以实现多个风轮之间的联动。散风组件8上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如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齿轮,通过齿轮带动多个风轮联动转动,即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同时驱动多个散风部件旋转运动,较现有的每个风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的方案而言,显著减少了驱动装置的数量,使得产品结构更简单,减少了产品零部件,且组装更方便,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
可选地,多个风轮中的至少两个风轮沿风轮的轴向方向排布,即散风结构中步骤有多层风轮。
可选地,多个风轮中的至少两个风轮沿风轮的径向方向排布。
可选地,导风板上设置有通孔,空调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部分可以通过该通孔,并在该通孔的作用下形成多股方向不同的气流,以使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被打散分散,减轻了空调器的“直吹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分别与散风组件8连接,并分别与空调本体2转动或滑动连接,其中,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相对于空调本体2转动或滑动,联动散风组件8使得散风组件8相对于空调本体2摆动,或散风组件8相对于空调本体2摆动,联动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使得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相对于空调本体2转动或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的一端与空调本体2运动相连,具体为转动相连或滑动相连,第一导风板4的另一端与散风组件8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导风板6的一端同与空调本体2运动相连,具体为转动相连或滑动相连,第二导风板6的另一端与散风组件8的另一端相连接。籍此,第一导风板4,散风组件8和第三导风板依次相连,并可运动地设于空调出风口处。
其中,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和散风组件8之间相联动,第一导风板4或第二导风板6相对空调本体2转动或滑动时,联动散风组件8改变朝向和位置,进而调整腔体的形态和出风风向。
举例来说,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与空调本体2滑动相连,空调器本体上设置有引导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滑动方向的滑槽,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上设置有对应的滑动部,滑动部嵌入滑槽后实现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与空调本体2滑动相连。
举例来说,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与空调本体2转动相连。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与空调本体2之间分别设置有对应的转动部,通过转动部与空调本体2相连接。其中,转动部可选为合页式转动部,或转轴式转动部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分别与散风组件8转动或滑动连接,第一导风板4或第二导风板6相对于散风组件8转动或滑动,使得散风组件8的朝向和位置以及侧开口10的面积中的至少一者改变。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均与散风组件8转动相连,或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均与散风组件8滑动相连。在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或散风组件8中的任一者运动时,散风组件8的朝向位置随之变化,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和散风组件8构成腔体的侧开口10面积也可以随着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或散风组件8的运动而变化。
如图2所示,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相离运动至贴合空调本体2,此时散风组件8覆盖于空调出风口,空调出风口关闭,此时空调器具有完整的一体式外观。
如图3所示,根据小风量侧出风及针对位置A的定向送风指令,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分别运动至一预设位置,此时散风组件8朝向位置A,空调器向位置A定向送风。同时,腔体的侧开口10具有较小的面积,空调器以小风量侧出风。
如图4所示,根据无侧出风及针对位置B的定向送风指令,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分别运动至另一预设位置,此时散风组件8朝向位置B,空调器避开位置A,向位置B定向送风。同时,腔体的侧开口10完全关闭,空调器停止侧出风。
如图5所示,根据广角送风指令,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运动至完全开启状态,此时第二导风板6打开空调器出风口上侧的出风通道,且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和散风组件8构成的腔体侧开口10面积达到最大,此时空调出风面积最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中的一者与散风组件8转动连接,另一者与散风组件8滑动连接,第一导风板4或第二导风板6相对于散风组件8运动,使得散风组件8的朝向和位置以及侧开口10的面积中的至少一者改变。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与散风组件8滑动相连,第二导风板6与散风组件8转动相连;或第一导风板4与散风组件8转动相连,第二导风板6与散风组件8滑动相连。在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或散风组件8中的任一者运动时,散风组件8的朝向位置随之变化,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和散风组件8构成腔体的侧开口10面积也可以随着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或散风组件8的运动而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4设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第一导风板4相对于空调本体2运动;第二导风板6设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第二导风板6相对于空调本体2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可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4相对空调本体2运动。同时,第二导风板6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可用于驱动第二导风板6相对空调本体2驱动。通过分别设置对应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可以更加精确地调整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的角度及位置,进而更加精确地调整散风组件8的朝向和腔体的形态,腔体侧开口10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传动机构,与第一导风板4及第二导风板6相连;第三驱动装置,与传动机构连接,并驱动传动机构,使得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导风板4及第二导风板6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传动机构和第三驱动装置,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均与传动机构相连接。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机构,进而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相对空调本体2运动。通过单一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一同驱动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可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成本,并相对提高系统可靠性。
可选地,传动机构可以设置为齿条,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通过齿条传动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运动。
可选地,传动机构为螺杆,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上设置有与螺杆匹配的螺纹,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螺杆转动,进而传动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运动。
可选地,传动机构为皮带,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与皮带相联动的传动轮,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带动皮带,进而传动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散风组件8设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散风组件8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散风组件8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可用于驱动散风组件8独立运动,以更加精确地调整散风组件8的朝向,以及在不改变腔体侧开口10面积的情况下,独立调节散风组件8的朝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与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电连接,并控制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以调节散风组件8的位置和朝向以及侧开口10的面积中的至少一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中的至少一者运动,进而使得在第一导风板4和/或第二导风板6的联动下改变散风组件8的位置和朝向,并可以调整由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和散风组件8组成的腔体的形态,进而改变侧开口10的面积,以调整侧开口10的侧出风量。
具体地,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控制器根据接收到不同的送风指令驱动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和散风板运动,进而改变散风板的朝向,实现定向送风,或者改变腔体的形态,侧开口10的大小,进而改变出风范围和侧出风的风量。
其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中箭头指示空调器的送风风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配置为检测检测目标对象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目标对象的位置反馈给控制器,以触发控制器控制散风组件8朝向目标对象的位置或控制散风组件8以使散风组件8的朝向避开目标对象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可以用于检测目标对象。其中,目标对象可以为人体、热源、特定家电设备等,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目标对象的位置,以及预设的或用户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6和散风组件8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以调整散风组件8的朝向,使得散风组件8朝向目标对象位置,实现定向送风,或使得散风组件8的朝向避开目标对象位置,实现防直吹。
可选地,目标对象为人体,空调器包括“定向送风”和“防直吹送风”模式。当空调器接收到用户指令指示启动朝向目标人体的“定向送风”模式时,空调器通过位置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目标人体的位置,并控制散风组件8朝向目标人体,使用户随时保持凉爽。
当空调器接收到用户指令指示启动“防直吹送风”模式时,空调器通过位置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目标人体的位置,并控制散风组件8的朝向避开目标人体,防止冷风直吹造成用户不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中的一者设于出风口的上侧边缘,另一者设于第二导风板6的下侧边缘。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分别设置于出风口的上、下两侧边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散风组件8包括基体部,散风结构包括导风圈和旋叶,导风圈形成在基体部上,旋叶与基体部转动连接并与导风圈相对设置,导风圈与空调出风口连通并适于供气流穿过,旋叶配置为对穿过的气流切割以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风组件8包括基体部,其中基体部进一步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对合连接限定出基体部。散风结构包括导风圈和旋叶,导风圈与出风口相连通,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经导风圈进入散风结构,并在散风结构内被旋转的旋叶切割成扩散流动的多股气流,提高了气流的覆盖面积,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上设置有出风口;
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设在所述出风口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设置并合围限定出引流风道;
散风组件,设于所述引流风道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及所述散风组件拼合形成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两侧形成有分别形成有侧开口;
其中,所述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分别与所述散风组件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空调本体转动或滑动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转动或滑动,联动所述散风组件使得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摆动,或
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摆动,联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使得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转动或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分别与所述散风组件转动或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或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所述散风组件转动或滑动,使得所述散风组件的朝向和位置以及所述侧开口的面积中的至少一者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中的一者与所述散风组件转动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散风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或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所述散风组件运动,使得所述散风组件的朝向和位置以及所述侧开口的面积中的至少一者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板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运动;
所述第二导风板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相连;
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使得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散风组件设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散风组件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电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以调节所述散风组件的位置和朝向以及所述侧开口的面积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配置为检测检测目标对象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反馈给所述控制器,以触发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散风组件朝向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或控制所述散风组件以使所述散风组件的朝向避开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中的一者设于所述出风口的上侧边缘,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下侧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基体部,所述散风结构包括导风圈和旋叶,所述导风圈形成在所述基体部上,所述旋叶与所述基体部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导风圈相对设置,所述导风圈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并适于供气流穿过,所述旋叶配置为对穿过的气流切割以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CN201921286110.3U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 Active CN210345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6110.3U CN210345659U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6110.3U CN210345659U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5659U true CN210345659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4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6110.3U Active CN210345659U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56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8984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54106A (zh) * 2021-07-30 2021-1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8984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54106A (zh) * 2021-07-30 2021-1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1772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73110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0345659U (zh) 空调器
KR20180050695A (ko) 플로어-스탠딩 에어 컨디셔너
JP2020517890A (ja) エアコン及びエアコンの制御方法
CN110701770A (zh) 导风组件、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以及空调器
CN113310201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GB2575064A (en) A nozzle for a fan assembly
CN111140922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2569423B1 (ko) 에어컨 실내기
CN110762627A (zh) 空调器
CN106225070B (zh) 风管机
CN111189117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380106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9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89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7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319904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020517896A (ja) エアコン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240939B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76093U (zh) 空调器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08131818B (zh) 空调器的外壳组件、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2083321B1 (ko) 차량용 에어 벤트
CN113803793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