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2960U -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2960U
CN210342960U CN201920317419.8U CN201920317419U CN210342960U CN 210342960 U CN210342960 U CN 210342960U CN 201920317419 U CN201920317419 U CN 201920317419U CN 210342960 U CN210342960 U CN 210342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spring
lock bolt
bolt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74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174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2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2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2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该电子锁包括锁体、机械开锁部件、电驱动开锁部件、锁栓组件以及锁梁。锁梁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锁杆。锁体上设置有两个锁孔;锁梁的两条锁杆上设置有至少一对锁槽;一对锁槽与锁栓组件相适配。在锁梁的两条锁杆插在两个锁孔内的状态下,锁栓组件的两端一一插在一对锁槽内,实现闭锁。在闭锁状态下,通过电驱动开锁部件或者机械开锁部件带动锁栓组件的两端运动,使得锁栓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锁槽相分离,实现解锁。通过电驱动开锁部件或者机械开锁部件控制锁栓组件的运动,使得锁栓组件与锁梁相分离,电子锁具有两种解锁方式,以免电子锁因电路故障而无法解锁。

Description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锁是一种通过解锁指令来控制锁体内的电路或者芯片工作,从而控制机械开关,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
现有的电子锁只具备一种开锁方式,开锁不方便,并且当电路发生故障后,容易导致无法开锁,对用户造成很大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该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安装有锁栓组件,通过锁栓组件实现电子解锁和机械解锁,能够解决现有的电子锁因开锁方式单一,当出现电路故障时无法开锁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包括锁体、机械开锁部件、电驱动开锁部件、锁栓组件以及锁梁。机械开锁部件、电驱动开锁部件和锁栓组件设置在锁体内。锁梁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锁杆。锁体上设置有两个锁孔;锁梁的两条锁杆与两个锁孔相适配;锁梁的两条锁杆上设置有至少一对锁槽;一对锁槽与锁栓组件相适配。在锁梁的两条锁杆插在两个锁孔内的状态下,锁栓组件的两端一一插在一对锁槽内,实现闭锁。在闭锁状态下,能够通过电驱动开锁部件或者机械开锁部件带动锁栓组件的两端运动,使得锁栓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锁槽相分离,实现解锁。
可选地,锁栓组件的两端能够同时伸缩。在闭锁状态下,锁栓组件的两端同时收缩后与一对锁槽相分离。
可选地,锁栓组件包括第一锁栓、第二锁栓、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相扣合,形成圆柱体。第一锁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二锁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三缺口相互错位形成第一收缩驱动槽,第二缺口与第四缺口相互错位形成第二收缩驱动槽。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位和第二弹簧位。第一弹簧装设在第一弹簧位上;第二弹簧装设在第二弹簧位上。第一弹簧的一端抵在第一锁栓上,另一端抵在第二锁栓上;第二弹簧的一端抵在第一锁栓上,另一端抵在第二锁栓上。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用于产生阻碍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相互收缩的力。
可选地,电驱动开锁部件包括电机。电机上设置有第一拨块。机械开锁部件包括锁芯。锁芯上设置有第二拨块。电机用于带动第一拨块转动,以对第一缺口和第三缺口产生扭力,或者锁芯带动第二拨块转动,对第二缺口和第四缺口产生扭力,使得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相互收缩。
可选地,电驱动部还包括电池以及控制板。控制板与电机电气连接。控制板用于接受解锁指令,以及根据解锁指令控制电机的转轴转动。电池用于为控制板以及电机供电。
可选地,锁梁是U型锁梁。
可选地,锁栓组件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
可选地,控制板与指纹识别模块或蓝牙模块电气连接。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指纹信息,以及根据指纹信息向控制板发送解锁指令;蓝牙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密钥并将无线秘钥传送给控制板,控制板根据无线密钥生成解锁指令。
可选地,两个锁孔之间设置有锁栓孔。两个锁孔分别与锁栓孔相连通。锁栓组件安装在锁栓孔内。锁体的一侧设置有锁栓入口。锁栓入口与锁栓孔相通。锁栓组件从锁栓入口安装至锁栓孔内。
一种锁栓组件,包括第一锁栓、第二锁栓、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相扣合。第一锁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二锁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三缺口相互错位形成第一收缩驱动槽,第二缺口与第四缺口相互错位形成第二收缩驱动槽。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位和第二弹簧位。第一弹簧装设在第一弹簧位上;第二弹簧装设在第二弹簧位上。第一弹簧的一端抵在第一锁栓上,另一端抵在第二锁栓上;第二弹簧的一端抵在第一锁栓上,另一端抵在第二锁栓上。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用于产生阻碍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相互收缩的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电驱动开锁部件或者机械开锁部件控制锁栓组件的运动,使得锁栓组件与锁梁相分离,实现解锁,电子锁具有两种解锁方式,以免电子锁因电路故障而无法解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锁栓组件4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锁栓组件4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机械开锁部件2、电驱动开锁部件3以及锁栓组件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的附图标记为:锁体1、机械开锁部件2、电驱动开锁部件3、锁栓组件4、锁梁5;密封圈10;锁孔11、锁栓孔12;锁芯21;电机31;第一锁栓41、第二锁栓42、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4、第一弹簧位45、第二弹簧位46;锁杆51;第一拨块311、第二拨块211;第一缺口411、第二缺口412、第三缺口421、第四缺口422;锁槽5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所示,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包括锁体1、机械开锁部件2、电驱动开锁部件3、锁栓组件4以及锁梁5。
机械开锁部件2、电驱动开锁部件3和锁栓组件4设置在锁体1内。锁梁5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且相连接的锁杆51。锁体1上设置有两个锁孔11;锁梁5的两条锁杆51与两个锁孔11相适配;锁梁5的两条锁杆51上设置有至少一对锁槽511;一对锁槽511与锁栓组件4相适配。在锁梁5的两条锁杆51插在两个锁孔11内的状态下,锁栓组件4的两端一一插在一对锁槽511内,实现闭锁。在闭锁状态下,能够通过电驱动开锁部件3或者机械开锁部件2带动锁栓组件4的两端运动,使得锁栓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一对锁槽511相分离,实现解锁。
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栓组件4的两端能够同时伸缩。在闭锁状态下,锁栓组件4的两端同时收缩后与一对锁槽511相分离。
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锁孔11之间设置有锁栓孔12。两个锁孔11分别与锁栓孔12相连通。锁栓组件4安装在锁栓孔12内。锁体1的一侧设置有锁栓入口。锁栓入口与锁栓孔12相通。锁栓组件4从锁栓入口安装至锁栓孔内。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解锁过程中,可由电驱动开锁部件3根据接收到的解锁指令控制锁栓组件4的两端伸缩,或者由机械开锁部件2在钥匙的带动下,控制锁栓组件4的两端伸缩;锁栓组件4的两端伸缩后,与锁梁5上的锁槽511分离,实现解锁。通过电驱动开锁部件3或者机械开锁部件2对锁栓组件4进行伸缩控制,使得电子锁具有两种解锁方式,以免电子锁因电路故障而无法解锁。
如图2和图3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栓组件4包括第一锁栓41、第二锁栓42、第一弹簧43以及第二弹簧44。
第一锁栓41与第二锁栓42相扣合,形成圆柱体。第一锁栓4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411和第二缺口412。第二锁栓4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缺口421和第四缺口422。第一缺口411与第三缺口421相互错位形成第一收缩驱动槽,第二缺口412与第四缺口422相互错位形成第二收缩驱动槽。第一锁栓41与第二锁栓4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位45(参见图4)和第二弹簧位46(参见图3)。第一弹簧43装设在第一弹簧位45上;第二弹簧44装设在第二弹簧位46上。第一弹簧43的一端抵在第一锁栓41上,另一端抵在第二锁栓42上。第二弹簧44的一端抵在第一锁栓41上,另一端抵在第二锁栓42上。第一弹簧43和第二弹簧44用于产生阻碍第一锁栓41与第二锁栓42相互收缩的力。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弹簧43以及第二弹簧44的作用力使得第一锁栓41、第二锁栓42相互伸展,第一锁栓41以及第二锁栓42上错位的缺口形成第一收缩驱动槽、第二收缩驱动槽;这样,在该电子锁处于闭锁状态下,第一收缩驱动槽或者第二收缩驱动槽的侧壁受到外部的扭力后,使得第一锁栓41与第二锁栓42相互收缩,第一锁栓41和第二锁栓42的端部与锁梁5上的锁槽511分离,实现解锁。
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电驱动开锁部件3包括电机31。电机31上设置有第一拨块311。机械开锁部件2包括锁芯21;锁芯21上设置有第二拨块211。电机31用于带动第一拨块311转动,以对第一缺口411和第三缺口421产生扭力,锁芯21用于带动第二拨块211转动,对第二缺口412和第四缺口422产生扭力,使得第一锁栓41与第二锁栓42相互收缩。
一些实施方式中,电驱动部还包括电池以及控制板。控制板与电机31电气连接。控制板用于接受解锁指令,以及根据解锁指令控制电机31的转轴转动。电池用于为控制板以及电机31供电。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拨块311和第二拨块211能够分别在第一收缩驱动槽和第二收缩驱动槽内转动,对第一锁栓41与第二锁栓42上的缺口产生扭力,从而控制第一锁栓41与第二锁栓42收缩。第一拨块311和第二拨块211分别由电机31和锁芯21控制,以实现该电子锁的电子解锁以及机械解锁。
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板与指纹识别模块或蓝牙模块电气连接。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指纹信息,以及根据指纹信息向控制板发送解锁指令;蓝牙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密钥并将无线秘钥传送给控制板,控制板根据无线密钥生成解锁指令。根据无线密钥生成解锁指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梁5是U型锁梁,即锁梁5呈U字型。
如图2至图4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栓组件4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10。
具体地,第一锁栓41以及第二锁栓4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与锁栓孔12的内侧壁相贴合,使得锁栓孔12形成密闭空间,以免雨水或灰尘从锁栓孔12的开口处进入锁体1内,对锁体1内部的部件造成腐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包括锁体(1)、机械开锁部件(2)、电驱动开锁部件(3)、锁栓组件(4)以及锁梁(5);
所述机械开锁部件(2)、所述电驱动开锁部件(3)和所述锁栓组件(4)设置在所述锁体(1)内;
所述锁梁(5)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锁杆(51);
所述锁体(1)上设置有两个锁孔(11);所述锁梁(5)的两条锁杆(51)与所述两个锁孔(11)相适配;所述锁梁(5)的两条锁杆(51)上设置有至少一对锁槽(511);所述一对锁槽(511)与所述锁栓组件(4)相适配;
在所述锁梁(5)的两条锁杆(51)插在所述两个锁孔(11)内的状态下,所述锁栓组件(4)的两端一一插在所述一对锁槽(511)内,实现闭锁;
在闭锁状态下,通过所述电驱动开锁部件(3)或者所述机械开锁部件(2)带动所述锁栓组件(4)的两端运动,使得所述锁栓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锁槽(511)相分离,实现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栓组件(4)的两端能够同时伸缩;
在闭锁状态下,所述锁栓组件(4)的两端同时收缩后与所述一对锁槽(511)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栓组件(4)包括第一锁栓(41)、第二锁栓(42)、第一弹簧(43)以及第二弹簧(44);
所述第一锁栓(41)与所述第二锁栓(42)相扣合,形成圆柱体;
所述第一锁栓(4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411)和第二缺口(412);
所述第二锁栓(4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缺口(421)和第四缺口(422);
所述第一缺口(411)与所述第三缺口(421)相互错位形成第一收缩驱动槽,所述第二缺口(412)与所述第四缺口(422)相互错位形成第二收缩驱动槽;
所述第一锁栓(41)与所述第二锁栓(4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位(45)和第二弹簧位(46);
所述第一弹簧(43)装设在所述第一弹簧位(45)上;所述第二弹簧(44)装设在所述第二弹簧位(46)上;
所述第一弹簧(43)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锁栓(41)上,另一端抵在所述第二锁栓(42)上;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锁栓(41)上,另一端抵在所述第二锁栓(42)上;
所述第一弹簧(43)和所述第二弹簧(44)用于产生阻碍所述第一锁栓(41)与所述第二锁栓(42)相互收缩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驱动开锁部件(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上设置有第一拨块(311);
所述机械开锁部件(2)包括锁芯(21);所述锁芯(21)上设置有第二拨块(211);
所述电机(3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拨块(311)转动,以对所述第一缺口(411)和所述第三缺口(421)产生扭力,或者所述锁芯(21)带动所述第二拨块(211)转动,对所述第二缺口(412)和所述第四缺口(422)产生扭力,使得所述第一锁栓(41)与所述第二锁栓(42)相互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驱动部还包括电池以及控制板;
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机(31)电气连接;
所述控制板用于接受解锁指令,以及根据所述解锁指令控制所述电机(31)的转轴转动;
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控制板以及所述电机(31)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梁(5)是U型锁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栓组件(4)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板与指纹识别模块或蓝牙模块电气连接;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指纹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向所述控制板发送所述解锁指令;所述蓝牙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密钥并将所述无线密钥传送给所述控制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锁孔(11)之间设置有锁栓孔(12);
所述两个锁孔(11)分别与所述锁栓孔(12)相连通;
所述锁栓组件(4)安装在所述锁栓孔(12)内;
所述锁体(1)的一侧设置有锁栓入口;
所述锁栓入口与所述锁栓孔相通;
所述锁栓组件(4)从所述锁栓入口安装至所述锁栓孔(12)内。
10.一种锁栓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锁栓(41)、第二锁栓(42)、第一弹簧(43)以及第二弹簧(44);
所述第一锁栓(41)与所述第二锁栓(42)相扣合;
所述第一锁栓(4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411)和第二缺口(412);
所述第二锁栓(4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缺口(421)和第四缺口(422);
所述第一缺口(411)与所述第三缺口(421)相互错位形成第一收缩驱动槽,所述第二缺口(412)与所述第四缺口(422)相互错位形成第二收缩驱动槽;
所述第一锁栓(41)与所述第二锁栓(4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位(45)和第二弹簧位(46);
所述第一弹簧(43)装设在所述第一弹簧位(45)上;所述第二弹簧(44)装设在所述第二弹簧位(46)上;
所述第一弹簧(43)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锁栓(41)上,另一端抵在所述第二锁栓(42)上;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锁栓(41)上,另一端抵在所述第二锁栓(42)上;
所述第一弹簧(43)和所述第二弹簧(44)用于产生阻碍所述第一锁栓(41)与所述第二锁栓(42)相互收缩的力。
CN201920317419.8U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Active CN210342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7419.8U CN210342960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7419.8U CN210342960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2960U true CN210342960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7419.8U Active CN210342960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2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0858B2 (en) Lock subassembly
DE19724085C1 (de)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CN204941076U (zh) 防盗电子锁及闭锁装置
US6658905B1 (en) Remote-controlled door lock
CN101646585B (zh) 转向锁定装置
CN101012716A (zh) 一种采用齿传动锁芯的电子门锁
CN111188537B (zh) 锁芯、锁具及钥匙
CN210342960U (zh)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SE517942C2 (sv) Elektromekanisk nyckel/cylinderlåskombination
CN111691753A (zh) 一种两锁孔双开式电子锁以及锁栓组件
CN209891876U (zh) 一种具有两个锁定机构的锁
US5441317A (en) Superlock feature for an automotive door locking actuator
CN211851345U (zh) 电子锁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CN210768245U (zh) 一种车门电控锁
CN108979326B (zh) 一种二级锁具以及装有二级锁具的保险箱或保管箱
CN205531773U (zh) 指纹控制锁及自助终端设备
CN213683576U (zh) 电子锁
KR200334250Y1 (ko) 디지털 도어록
CN220562884U (zh) 一种限位锁、基座和电池盒
CN112572304B (zh) 锁止结构、滑板车及车辆
CN217080045U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锁装置、机动车的电动门系统及机动车
CN213807076U (zh) 一种防外部强磁作用的电子锁具
CN215255309U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门锁的锁栓驱动装置
CN213573439U (zh) 电子锁芯、指纹锁和带钥匙锁芯的指纹锁
CN209855452U (zh) 一种双系统的自行车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