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6754U - 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36754U CN210336754U CN201920980774.3U CN201920980774U CN210336754U CN 210336754 U CN210336754 U CN 210336754U CN 201920980774 U CN201920980774 U CN 201920980774U CN 210336754 U CN210336754 U CN 2103367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equal
- positioning
- area
- di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定位区和上注塑区,上定位区上设有n个上定位通孔,上注塑区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上模腔;下模包括在x方向相邻设置的下定位区和下注塑区,下定位区中设有n个下定位通孔,下定位区中还设有若干主顶针孔,下注塑区中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下模腔,下注塑区中还设有n个辅助顶针孔,辅助顶针孔与下定位通孔之间的最小圆心距为D,5mm≤D≤10mm。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定位针与引线框架定位孔之间发生倾斜偏移,从而降低引线框架定位孔与定位针之间的阻力,能够有效确保脱模动作稳定可靠,提高二极管出产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具体公开了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的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制作二极管时,在设置好各通路结构的引脚框架中焊接好芯片,再将框架连通芯片放入注塑模具中,再通过注塑机向模具中注入流体状的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冷却成型后脱模取出,经裁切获得独立的二极管产品。
现有技术中,引线框架上设有定位孔,模具座上设有定位针,定位针穿过引线框架定位孔实现引线框架与模具之间的定位,脱模时,顶针直接对引线框架的边缘进行顶出,定位针与引线框架定位孔之间会形成较大的阻力,定位针与引线框架定位孔之间的拉扯力会拉裂产品,导致二极管存在缺陷,影响二极管性能,甚至会导致二极管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能够有效确保脱模动作稳定可靠,提高二极管出产的良品率。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定位区和上注塑区,上定位区上设有n个沿y轴方向排列的上定位通孔,n为大于 1的整数,上注塑区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上模腔;
下模包括在x方向相邻设置的下定位区和下注塑区,下定位区中设有n个沿y轴方向排列的下定位通孔,下定位区中还设有若干主顶针孔,下注塑区中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下模腔,下注塑区中还设有n个沿y轴方向排列的辅助顶针孔,辅助顶针孔与下定位通孔均为圆形孔,辅助顶针孔与下定位通孔之间的最小圆心距为D,5mm≤D≤10mm。
进一步的,下定位通孔的半径为R,1.5mm≤R≤2mm,辅助顶针孔的半径为r, 0.5mm≤r≤1mm。
进一步的,R=1.8mm,r=0.6mm,D=8mm。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下模腔的间距为d,1.2mm≤d≤2.2mm。
进一步的,辅助顶针孔位于四个下模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在下定位通孔周围设置对应的辅助顶针孔结构,辅助顶针能够穿过该孔配合引线框架的顶出,能够有效避免定位针与引线框架定位孔之间发生倾斜偏移,从而降低引线框架定位孔与定位针之间的阻力,能够有效确保脱模动作稳定可靠,避免二极管被拉裂,提高二极管出产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上模10、上定位区11、上定位通孔111、上注塑区12、上模腔121、下模20、下定位区21、下定位通孔211、主顶针孔212、下注塑区22、下模腔221、辅助顶针孔 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上模10和下模20,上模10包括上定位区11和上注塑区12,上定位区11上设有n个沿y轴方向排列的上定位通孔111,n 为大于1的整数,上注塑区12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上模腔121;
下模20包括在x方向相邻设置的下定位区21和下注塑区22,下定位区21中设有n个沿 y轴方向排列的下定位通孔211,下定位通孔211的形状、尺寸、位置均与上定位通孔111匹配相同,下定位区21中还设有若干主顶针孔212,下注塑区22中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下模腔221,下模腔221的形状、尺寸、位置均与上模腔121匹配相同,下注塑区22中还设有n 个沿y轴方向排列的辅助顶针孔222,辅助顶针孔222与下定位通孔211均为圆形孔,辅助顶针孔222与下定位通孔211之间的最小圆心距为D,5mm≤D≤10mm,各个辅助顶针孔222在 x方向正对各个下定位通孔211,即各个辅助顶针孔222与各个下定位通孔211的位置对应,辅助顶针孔222靠近下定位通孔211设置,辅助顶针穿过辅助顶针孔222配合顶出动作,对下定位通孔211周围的引线框架进行顶出,能够有效降低脱模时定位针与引线框架定位孔之间的拉扯,从而避免引线框架在脱模过程中被撕裂。
注塑时,将上模10和下模20分别安装入上模10座和下模20座中,将引线框架放置于上模10和下模20之间,模座中的定位针依次穿过下定位通孔211、引线框架定位孔和上定位通孔111,各个上模腔121和各个下模腔221对准形成注塑型腔,注塑机对注塑型腔进行注塑,冷却后获得二极管产品,脱模时,主顶针经过主顶针孔212对引线框架进行顶出,与此同时,辅助顶针经过辅助顶针孔222对引线框架定位孔周围的筋进行顶出,整体脱模顶出动作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下定位通孔211周围设置对应的辅助顶针孔222结构,辅助顶针能够穿过该孔配合引线框架的顶出,能够有效避免定位针与引线框架定位孔之间发生倾斜偏移,从而降低引线框架定位孔与定位针之间的阻力,能够有效确保脱模动作稳定可靠,避免二极管被拉裂,提高二极管出产的良品率。
在本实施例中,下定位通孔211的半径为R,1.5mm≤R≤2mm,辅助顶针孔222的半径为 r,0.5mm≤r≤1mm,优选地,下模腔221的长宽分别为a、b,3mm≤a≤4.5mm,2mm≤b≤3mm,设置定位通孔的尺寸足够大,能够有效确保定位效果准确,设置辅助顶针孔222的尺寸相对较小能够有效避免形成不良外形。
基于上述实施例,R=1.8mm,r=0.6mm,D=8mm,一般情况下,设置下模腔221的长宽分别为a=4.3mm、b=2.2mm。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下模腔221的间距为d,1.2mm≤d≤2.2mm,设置合理的模腔间距,能够有效确保辅助顶针孔222位于引线框架的筋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辅助顶针孔222位于四个下模腔221之间,能够进一步提高顶出动作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上模(10)和下模(20),所述上模(10)包括上定位区(11)和上注塑区(12),所述上定位区(11)上设有n个沿y轴方向排列的上定位通孔(111),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上注塑区(12)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上模腔(12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20)包括在x方向相邻设置的下定位区(21)和下注塑区(22),所述下定位区(21)中设有n个沿y轴方向排列的下定位通孔(211),所述下定位区(21)中还设有若干主顶针孔(212),所述下注塑区(22)中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下模腔(221),所述下注塑区(22)中还设有n个沿y轴方向排列的辅助顶针孔(222),所述辅助顶针孔(222)与所述下定位通孔(211)均为圆形孔,所述辅助顶针孔(222)与所述下定位通孔(211)之间的最小圆心距为D,5mm≤D≤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通孔(211)的半径为R,1.5mm≤R≤2mm,所述辅助顶针孔(222)的半径为r,0.5mm≤r≤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R=1.8mm,r=0.6mm,D=8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下模腔(221)的间距为d,1.2mm≤d≤2.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顶针孔(222)位于四个所述下模腔(221)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80774.3U CN210336754U (zh) | 2019-06-25 | 2019-06-25 | 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80774.3U CN210336754U (zh) | 2019-06-25 | 2019-06-25 | 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36754U true CN210336754U (zh) | 2020-04-17 |
Family
ID=7019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80774.3U Active CN210336754U (zh) | 2019-06-25 | 2019-06-25 | 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36754U (zh) |
-
2019
- 2019-06-25 CN CN201920980774.3U patent/CN2103367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36754U (zh) | 一种二极管的注塑模具结构 | |
CN211074560U (zh) | 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 |
CN213440848U (zh) | 一种板材顶出式注塑模具 | |
CN217834597U (zh) | 一种高透pp注塑杯成型模具 | |
CN220075454U (zh) | 一种双模腔注塑模具嵌件脱模结构 | |
CN220095363U (zh) | 景观工程用塑料隔离围栏注塑模具 | |
CN221677908U (zh) | 一种无空间下进胶的产品斜顶进胶结构 | |
CN214645477U (zh) | 手机后壳的上盖模具 | |
CN218196378U (zh) | 一种大长径比的橡胶塞脱模治具 | |
CN216732766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模具 | |
CN217670793U (zh) | 一种应用于注塑网孔板的模仁总成 | |
CN214982783U (zh) | 一种塑料电器配件加工用模具 | |
CN218053807U (zh) | 一种细长形多通槽精密注塑产品用模具顶出结构 | |
CN219076356U (zh) | 一种车载音响前壳注塑模具 | |
CN214645410U (zh) | 顶针模具 | |
CN215095256U (zh) | 一种水膛冷却式注塑模具 | |
CN219903203U (zh) | 一种注塑模用承托式顶出机构 | |
CN213533631U (zh) | 一种注塑模自动顶出装置 | |
CN219466837U (zh) | 一种按键成型模具 | |
CN212219105U (zh) | 一种能双色注塑成型的模具设备 | |
CN212764599U (zh) | 一种用于模具的模内切顶出装置 | |
CN218700995U (zh) |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 |
CN211968243U (zh) | 一种汽车后视镜片安装座注塑模具 | |
CN214239283U (zh) | 一种车载音响面板注塑模具 | |
CN211891751U (zh) | 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