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0759U -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0759U
CN210320759U CN201921206999.XU CN201921206999U CN210320759U CN 210320759 U CN210320759 U CN 210320759U CN 201921206999 U CN201921206999 U CN 201921206999U CN 210320759 U CN210320759 U CN 210320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artition
fin heat
bracke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69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苑宗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69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0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0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0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所述防结冰结构安装于翅片换热器的下方,包括隔板和固定于所述隔板上的加热带,所述加热带沿所述翅片换热器的走向铺设,并在发热状态下融化所述隔板上形成的冰层。本实用新型的防结冰结构通过在隔板上沿翅片换热器的走向铺设加热带,对结冰的冷凝水进行融化,防止隔板上堆积冰层,从而提高低温模块机的制热性能,保证低温模块机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制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趋严,北方地区冬季采用低温模块机替代锅炉进行集中供暖越来越普及。
目前,低温模块机机组在低环境温度下,制热产生的冷凝水会在换热器底部很快冻结,随着机组长时间运行,冰层堆积越来越厚,最终影响机组制热性能。
由此可见,研发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防结冰结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低温模块机在制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容易在换热器底部快速冻结,形成冰层堆积,影响机组制热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结冰结构,安装于翅片换热器的下方,包括隔板和固定于所述隔板上的加热带,所述加热带沿所述翅片换热器的走向铺设,并在发热状态下融化所述隔板上形成的冰层。
这样,通过在隔板上沿翅片换热器的走向铺设加热带,对结冰的冷凝水进行融化,防止隔板上堆积冰层,从而提高低温模块机的制热性能,保证低温模块机正常运行。
可选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隔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在装配状态下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翅片换热器之间,对所述翅片换热器进行支撑。
这样,通过设置支架来支撑翅片换热器,使得翅片换热器与隔板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不仅有利于隔板排除冷凝水,也给加热带预留出了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冷凝水较多时,翅片换热器的下端沉浸在冷凝水中而影响低温模块机的制热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低温模块机的制热性能。
可选的,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架沿所述翅片换热器的走向分布。
这样,可以保障多个支架均与翅片换热器形成抵接,从而能够让多个支架均匀分摊翅片换热器的重量,防止部分支架未起到支撑作用而造成浪费,或者占用低温模块机内的其他零部件的安装空间。
可选的,位于所述隔板同一边沿处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的距离B介于250mm-350mm之间。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支架能够对翅片换热器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还能够避免翅片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大分部直接滴落到支架上,影响冷凝水的排除。
可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过线空腔,适于所述加热带在铺设时从所述过线空腔穿过。
这样,支架能够对加热带形成保护,避免翅片换热器压到加热带,而造成加热带损坏,延长了加热带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翅片换热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厚度。
这样,可以提高支架对翅片换热器的支撑能力,保证翅片换热器在厚度方向上能够得到完全支撑,避免翅片换热器的局部因得不到支撑而发生变形,造成使用隐患。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加热带周向上的最大尺寸值。
这样,加热带穿过过线空腔时,加热带与支撑部之间还具有一定的间距,可以防止支架对加热带造成压迫,使得加热带变形,影响加热带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配合,适于在安装所述支架时对所述支架进行限位。
这样,可以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对支架的安装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支架两侧的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与所述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孔,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插在所述第二限位部内。
这样,利用限位板与限位孔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对支架的限位作用,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上设有限位面,所述隔板具有内底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内底面在装配状态下相互贴合。
这样,支架与隔板之间在限位面与内底面处形成面面接触,使得隔板能够对支架提供支撑作用,进而支撑安装在支架上的翅片换热器。
可选的,所述隔板上沿所述翅片换热器的走向设置有多个排水孔,适于排除滴落到所述隔板上的冷凝水。
这样,翅片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可以直接滴落到排水孔附近,从而能够快速排除冷凝水,提高了隔板的排水性能和效果,防止冷凝水在隔板上聚集或滞留,腐蚀隔板。
可选的,所述排水孔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延伸方向与位于所述排水孔处的所述翅片换热器的走向相同。
这样,可以较大程度的增大排水孔的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快冷凝水的排出,提高隔板的排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隔板上还设有过管孔,适于所述加热带穿过。
这样,通过设置过管孔,来实现加热带以及加热带上连接的各种连接线能够穿过隔板,连接至位于隔板外的其他构件上
可选的,所述过管孔位于所述隔板的四角处。
这样,在铺设加热带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从隔板的任意一个拐角处的过管孔穿过,使得隔板能够适应不同的走线形式,提高了隔板的通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低温模块机,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防结冰结构。
所述低温模块机与上述防结冰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结冰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板与支架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结冰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温模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温模块机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热带,2-隔板,21-排水孔,22-第二限位部,23-过管孔,24-内底面,3-支架,31-支撑部,32-第一限位部,321-限位面,4-管夹,5-过线空腔,6-翅片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高”、“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结冰结构,安装于翅片换热器6的下方,包括隔板2和固定于隔板2上的加热带1,加热带1沿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铺设,并在发热状态下融化隔板2上形成的冰层。
低温模块机在使用状态下,翅片换热器6安装在防结冰结构的上方,即加热带1位于翅片换热器6的下方,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说的上方是指低温模块机放置在地面上时,垂直于地面并背离地面的方向,反之,朝向地面的方向为下方,如图7和图8所示。由于工作介质是从翅片换热器6的一端流入,并沿翅片换热器6的轮廓形状流向另一端,并在翅片换热器6的流入端和流出端之间往复,直至从流出端流出,在不考虑工作介质往复流动情况下,工作介质由翅片换热器6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的流向就是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也相当于是翅片换热器6的轮廓形状。而低温模块机中翅片换热器6呈U形,故加热带1在隔板2上沿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呈U形铺设,并通过管夹4固定在隔板2上。当低温模块机进行制热工作时,翅片换热器6表面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并滴落到隔板2上,而由于低温模块机通常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滴落到隔板2上的冷凝水会很快冻结,这时,铺设在隔板2上的加热带1发热,将结冰的冷凝水融化掉,形成液态冷凝水,并排出到隔板2外。
这样,通过在隔板2上沿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铺设加热带1,对结冰的冷凝水进行融化,防止隔板2上堆积冰层,从而提高低温模块机的制热性能,保证低温模块机正常运行。
可选的,加热带1为电加热带或制冷剂加热带,本实施例优选加热带1为电加热带。与制冷剂加热带相比,电加热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都比较简单,也方便走线。
低温模块机中通常装配有两个翅片换热器6,在装配状态下,两个翅片换热器6的U形开口相对设置,围成一个矩形框架结构。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每一个翅片换热器6下方均设有一个长方形隔板2,此时,长方形隔板2的两个长边和一个宽边具有围边,且两个隔板2在没有设置围边的一侧边处拼接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加热带1在拼接后的隔板2上沿两个翅片换热器6所围成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下底面呈矩形铺设;也可以是在两个翅片换热器6所围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下方设置一个长方形隔板2,此时长方形隔板2的两个长边和两个宽边均具有围边,且隔板2的面积大于两个翅片换热器6所围成的矩形面积,加热带1在隔板2上也是沿两个翅片换热器6所围成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下底面呈矩形铺设。而本实施例优选在每一个翅片换热器6下方设置一个隔板2。
可选的,结合图1至图3所示,还包括安装在隔板2上的支架3,支架3在装配状态下位于隔板2与翅片换热器6之间,对翅片换热器6进行支撑。
也就是说,在装配状态下,支架3的上端与翅片换热器6抵接,下端与隔板2连接。即翅片换热器6的下端面与支架3形成抵接,而不是与隔板2抵接,由支架3来直接给翅片换热器6提供支撑。
这样,通过设置支架3来支撑翅片换热器6,使得翅片换热器6与隔板2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不仅有利于隔板2排除冷凝水,也给加热带1预留出了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冷凝水较多时,翅片换热器6的下端沉浸在冷凝水中而影响低温模块机的制热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低温模块机的制热性能。
可选的,支架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架3沿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分布。
同加热带1的铺设一样,多个支架3在两个隔板2上也沿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分布,围成一矩形。
这样,可以保障多个支架3均与翅片换热器6形成抵接,从而能够让多个支架3均匀分摊翅片换热器6的重量,防止部分支架3未起到支撑作用而造成浪费,或者占用低温模块机内的其他零部件的安装空间。
可选的,如图1所示,位于隔板2同一边沿处的相邻的两个支架3之间的距离B介于250mm-350mm之间。
隔板2的边沿也是隔板2的长边或宽边,每一个长边或宽边处都安装有多个支架3,而位于隔板2同一边沿处的相邻的两个支架3之间的距离B指的是,安装在隔板2的同一长边或同一宽边处的多个支架3中的相邻两个支架3之间的距离B。当B设置得过小时,会导致支撑翅片换热器6底部的支架3过多,导致支架3与翅片换热器6之间的接触面过多,不利于翅片换热器6上的冷凝水排除;当B设置得过大时,会导致支撑翅片换热器6底部的支架3过少,支架3提供的支撑面较少,容易引起翅片换热器6的变形,影响翅片换热器6换热。
本实施例将位于隔板2同一边沿处的相邻的两个支架3之间的距离B值设置在250mm-350mm之间,不仅可以保证支架3能够对翅片换热器6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还能够避免翅片换热器6上的冷凝水大分部直接滴落到支架3上,影响冷凝水的排除。
可选的,结合图3和图5所示,支架3上设有支撑部31,支撑部31与隔板2之间形成过线空腔5,适于加热带1在铺设时从过线空腔5穿过。
支撑部31位于支架3的上端,并与隔板2平行,在装配状态下,翅片换热器6与支架3的支撑部31抵接,每一个支架3的支撑部31与隔板2之间形成过线空腔5,多个支架3与隔板2之间形成的多个过线空腔5构成一个走线通道,而加热带1铺设在走线通道内,即加热带1安装在隔板2与支架3之间。
这样,支架3能够对加热带1形成保护,避免翅片换热器6压到加热带1,而造成加热带1损坏,延长了加热带1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支撑部31在翅片换热器6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翅片换热器6的厚度。
这样,可以提高支架3对翅片换热器6的支撑能力,保证翅片换热器6在厚度方向上能够得到完全支撑,避免翅片换热器6的局部因得不到支撑而发生变形,造成使用隐患。
可选的,支撑部31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加热带1周向上的最大尺寸值。
以垂直于加热带1长度方向的平面为参考面,加热带1在该参考面上的投影所围成的形状即为加热带1的截面轮廓,而加热带1的周向指的是加热带1的截面轮廓的走向。加热带1周向上的尺寸为加热带1的截面轮廓上任意两点之间的尺寸,故加热带1具有多个周向尺寸值,而这些周向尺寸中有一个最大尺寸值,即为加热带1周向上的最大尺寸值。由于加热带1上通常包裹有保护管,而保护管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常见几何形状。当保护管为圆形管时,加热带1周向上的最大尺寸值实际上也是指包裹在加热带1上的保护管的外径;当保护管为椭圆形管或多边形管时,加热带1周向上的最大尺寸值就是椭圆形或多边形上距离最大的两点之间的尺寸。而支撑部31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也相当于是过线空腔5的高度。
这样,加热带1穿过过线空腔5时,加热带1与支撑部31之间还具有一定的间距,可以防止支架3对加热带1造成压迫,使得加热带1变形,影响加热带1的使用寿命。
因加热带1的管径最大通常为8mm,故支撑部31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需大于或等于8mm,如此,以保证加热带1不受到支架3的压迫。
可选的,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支架3上设有第一限位部32,隔板2上设有第二限位部22,第一限位部32与第二限位部22相配合,适于在安装支架3时对支架3进行限位。
第一限位部32设置在支架3的两侧,第二限位部22设置在隔板2上与第一限位部32相对应的位置处。在安装支架3时,将第一限位部32与第二限位部22连接,支架3即被限位在隔板2上的第二限位部22处。
这样,可以通过第一限位部32与第二限位部22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对支架3的安装进行限位。
可选的,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限位部32为设置在支架3两侧的限位板,第二限位部22为与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孔,在装配状态下,第一限位部32插在所述第二限位部22内。
本实施例中,支架3呈折弯板状结构,第一限位部32为设置在支撑部31两侧的限位板,且朝支架3下方延伸,第一限位部32可以是支架3经过两次折弯所形成,也可以是与支架3一体成型。而第二限位部22为方形限位孔。安装支架3时,将支架3的第一限位部32插入隔板2上的第二限位部22内,以完成支架3的安装和限位。
这样,利用限位板与限位孔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对支架3的限位作用,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可选的,结合图1至图5所示,第一限位部32上设有限位面321,隔板2具有内底面24,限位面321与所述内底面24在装配状态下相互贴合。
第一限位部32呈T形,具有相互垂直的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且垂直部分位于水平部分的下方,而限位面321设置在垂直部分两侧的水平部分上,并与隔板2的内底面24平行。第一限位部32插在第二限位部22内时,限位面321与内底面24相贴合,形成面面接触,其中,隔板2朝向翅片换热器6的一侧为隔板2的内侧,也是隔板2的围边所围成的空间所在的一侧,相反,隔板2背离翅片换热器6的一侧为隔板2的外侧,而位于隔板2内侧的底面就是隔板2的内底面24。
这样,支架3与隔板2之间在限位面321与内底面24处形成面面接触,使得隔板2能够对支架3提供支撑作用,进而支撑安装在支架3上的翅片换热器6。
可选的,结合图1和图4所示,隔板2上沿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设置有多个排水孔21,适于排除滴落到隔板2上的冷凝水。
翅片换热器6在制热时产生的冷凝水沿翅片换热器6的表面滴落到隔板2上,并从排水孔21处排出隔板2外。
这样,翅片换热器6产生的冷凝水可以直接滴落到排水孔21附近,从而能够快速排除冷凝水,提高了隔板2的排水性能和效果,防止冷凝水在隔板2上聚集或滞留,腐蚀隔板2。
可选的,结合图1和图4所示,排水孔21为腰型孔,腰型孔的延伸方向与位于排水孔21处的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相同。
由于隔板2呈矩形,具有两条长边和两条宽边,而每一条长边或宽边都具有两端,又由于翅片换热器6呈U形,这使得翅片换热器6上位于隔板2不同边沿处的部分,其走向也不相同。比如说,翅片换热器6上位于隔板2长边处的部分的走向就是由隔板2的长边的一端指向另一端,同理,位于隔板2宽边处的部分的走向就是由隔板2的宽边的一端指向另一端。
这样,可以较大程度的增大排水孔21的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快冷凝水的排出,提高隔板2的排水效果。
可选的,结合图1和图4所示,隔板2上还设有过管孔23,适于加热带1穿过。
过管孔23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常见几何形状,本实施例优选过管孔23为圆形孔,且过管孔23也位于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上。加热带1铺设完毕后,加热带1的两端从过管孔23穿过,连接至低温模块机的其他构件上。
这样,通过设置过管孔23,来实现加热带1以及加热带1上连接的各种连接线能够穿过隔板2,连接至位于隔板2外的其他构件上。
可选的,结合图4所示,过管孔23位于隔板2的四角处。
这样,在铺设加热带1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从隔板2的任意一个拐角处的过管孔23穿过,使得隔板2能够适应不同的走线形式,提高了隔板2的通用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低温模块机,以解决现有的低温模块机在制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容易在换热器底部快速冻结,形成冰层堆积,影响机组制热性能的问题,该空调器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防结冰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低温模块机通过在隔板2上沿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铺设加热带1,对结冰的冷凝水进行融化,防止隔板2上堆积冰层,从而提高低温模块机的制热性能,保证低温模块机正常运行。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防结冰结构,安装于翅片换热器(6)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2)和固定于所述隔板(2)上的加热带(1),所述加热带(1)沿所述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铺设,并在发热状态下融化所述隔板(2)上形成的冰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隔板(2)上的支架(3),所述支架(3)在装配状态下位于所述隔板(2)与所述翅片换热器(6)之间,对所述翅片换热器(6)进行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架(3)沿所述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隔板(2)同一边沿处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3)之间的距离B介于250mm-350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上设有支撑部(31),所述支撑部(31)与所述隔板(2)之间形成过线空腔(5),适于所述加热带(1)在铺设时从所述过线空腔(5)穿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在所述翅片换热器(6)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翅片换热器(6)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与所述隔板(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加热带(1)周向上的最大尺寸值。
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上设有第一限位部(32),所述隔板(2)上设有第二限位部(22),所述第一限位部(3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相配合,适于在安装所述支架(3)时对所述支架(3)进行限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2)为设置在所述支架(3)两侧的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部(22)为与所述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孔,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32)插在所述第二限位部(22)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2)上设有限位面(321),所述隔板(2)具有内底面(24),所述限位面(321)与所述内底面(24)在装配状态下相互贴合。
11.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上沿所述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设置有多个排水孔(21),适于排除滴落到所述隔板(2)上的冷凝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1)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延伸方向与位于所述排水孔(21)处的所述翅片换热器(6)的走向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上还设有过管孔(23),适于所述加热带(1)穿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管孔(23)位于所述隔板(2)的四角处。
15.一种低温模块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防结冰结构。
CN201921206999.XU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Active CN210320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999.XU CN210320759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999.XU CN210320759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0759U true CN210320759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6999.XU Active CN210320759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07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9629A (zh) * 2019-07-29 2019-10-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9629A (zh) * 2019-07-29 2019-10-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33435B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3791659A (zh) 换热器
KR20140116432A (ko) 냉동 장치의 실외 유닛
JP2012242026A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0320759U (zh) 一种防结冰结构及低温模块机
EP3321598B1 (en) Heat exchanger
JP5398283B2 (ja) 空調室外機
KR101656163B1 (ko) 냉동 장치의 실외 유닛
JP201514093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21177118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
CN110645694A (zh) 接水盘以及空调
CN113825961A (zh) 用于热泵的室外单元
WO201915072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210772708U (zh) 接水盘以及空调
CN111051782B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JP6028462B2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機
CN216591995U (zh) 空调机底盘及空调机
EP3450860B1 (en) Outdoor unit for an air source heat pump
CN215676020U (zh) 一种集中排水结构及热泵
CN216522079U (zh)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216448282U (zh) 一种网罩支架和空调外机
CN220038735U (zh) 一种防止低温制热冰堵的空调底盘
JP7353483B2 (ja) 熱交換器及び該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218821219U (zh) 冰箱用冷凝器组件、冰箱制冷系统及冰箱
CN216011856U (zh) 一种双系统独立风道直u型换热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