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8268U - 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8268U
CN210318268U CN201920924648.6U CN201920924648U CN210318268U CN 210318268 U CN210318268 U CN 210318268U CN 201920924648 U CN201920924648 U CN 201920924648U CN 210318268 U CN210318268 U CN 210318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rake
cover
electromagnetic brake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46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晓东
胡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ike Electr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unh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unh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Junh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46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8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8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8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属于电磁制动器技术领域,包括电磁制动器和箱体,电磁制动器设置于箱体的内部,箱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轴承和锁紧套,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箱体外部,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与第一通孔内的轴承内圈固定连接,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与锁紧套一端固定连接,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为空心轴。一方面避免了电磁制动器装配使用时,由于气隙把握不好,对制动器的使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减少了使用时的装配零件,实现了装配工艺的简化和安装难度,同时还提高了电磁制动器与电机安装时的通配性。

Description

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电磁制动器是现代工业中一种理想的自动化执行元件,在机械传动系统中主要起传递力和控制运动等作用。它是一种将主动侧扭力传达给被动侧的连接器,可以据需要自由的结合,切离或制动,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响应灵敏,寿命长久,使用可靠,易于实现远距离控制等优点。主要与系列电机配套。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化工、食品、机床、舞台、电梯、轮船、包装等机械中,及在断电时(防险)制动等场合。
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为当有电流通过电磁制动器磁性线圈时,电磁力吸合刹车片,使刹车片释放制动盘,这时传动轴带着制动盘正常运转或者启动。当切断电磁制动器的电流时,那么刹车片脱离制动盘,制动盘与刹车片及法兰盘之间产生摩擦力矩,使传动轴快速停止。
市面上已推广的电磁制动器有很多种,如:干式单片电磁制动器、干式多片电磁制动器等等。通过制动方式又可分为通电制动器和断电制动器。由于干式单片电磁制动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装简单、高频动作、安全可靠、耐用、维护方便以及易于实现远距离操作等特点,干式单片电磁制动器已被电机上最广泛应用于电机上。但是目前的干式单片电磁制动器一般都是安装在电机的尾部,简称为后置刹车。但是后置安装的干式单片电磁制动器存在以下问题:
(1)干式单片电磁制动器在装配时,零部件安装要求高,如卡簧、平垫等零件精密配合,且装配过程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安装,且装配时间长,如使用中出现故障,还需专业人士维修;
(2)装配时需要保证制动盘组件可以轴向滑动顺畅,并且需要调整气隙,若气隙调整不均匀,会造成制动器单边机械卡死,以及摩擦片损耗等;
(3)普通的电磁制动器的尺寸都是固定的,很难根据客户的要求灵活更改,所以在与电机装配使用时,电机的后出轴和后端盖需要根据制动器的安装尺寸特殊定制,这就增加了电机的生产周期以及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该装置将电磁制动器精确安装于箱体内的合适位置,一方面避免了该电磁制动器装配使用时,由于气隙把握不好,对制动器的使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减少了使用时的装配零件,实现了装配工艺的简化和安装难度,同时还提高了电磁制动器与电机安装时的通配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包括电磁制动器和箱体,所述电磁制动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向中心线重合,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轴承和锁紧套,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箱体外部,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与第一通孔内的轴承内圈固定连接,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与所述锁紧套一端固定连接,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为空心轴。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磁制动器安装于箱体的内部,其中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箱体外部,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与第一通孔内的轴承内圈固定连接,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与锁紧套一端固定连接,即电磁制动器的气隙已预先调节好,保证了该电磁制动器的使用效果,避免了后期使用装配时调节电磁制动器的气隙;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为空心轴,使用时该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与驱动电机出轴固定连接,即实现了与电机出轴的前端固定连接,且通过锁紧套即可实现驱动电机出轴与该电磁制动器转轴的固定连接,简化了安装方式,提高了安装效率。
为了便于该电磁制动器生产时的组合安装,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包括机壳、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机壳的两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对应设置于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中心位置,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为标准法兰结构。前端盖和后端盖均为标准法兰结构,提高了该装置的装配普适性。
为了该电磁制动器的顺利生产实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对应设有环槽,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的环槽分别与机壳的两端口相适配,机壳两端分别嵌入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环槽内。机壳与前后端盖通过嵌入式安装,安装方式简单,同时保证了前后端盖与机壳之间的通配适应性,保证了该电磁制动器的生产效率;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还分别设有安装通孔,便于该电磁制动器使用时与机器或驱动电机之间的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对该电磁制动器内转轴气隙的精确控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电磁制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动器基座、摩擦片和挡板,且摩擦片的外径小于制动器基座和挡板的外径,在所述制动器基座、摩擦片和挡板的中心位置对应设有转轴安装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分别贯穿所述制动器基座、摩擦片和挡板上的转轴安装孔,在所述制动器基座内设有线圈,在在所述摩擦片和挡板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限位块,在所述前端盖、制动器基座和挡板上还对应设有若干固定通孔,在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与挡板上固定通孔相对应的螺纹盲孔,所述前端盖、制动器基座、挡板和后端盖之间依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制动器基座和挡板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限位块,使摩擦片位于合适尺寸的空间内,保证了该电磁制动器的工作效率。
为了进一步保证该制动器基座和挡板之间空间位置的一致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限位块至少为三个,且均匀间隔设置于与电磁制动器转轴轴向中心线同心的同一圆环上。
为了便于该电磁制动器的组装和拆卸方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制动器基座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线圈安装槽,线圈安装槽的端口朝向挡板一侧,还包括与线圈安装槽的端口相适配的盖体,所述限位块上还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前端盖、制动器基座、限位块、挡板和后端盖之间依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前端盖、制动器基座、限位块、挡板和后端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提高了该电磁制动器组装和拆卸的灵活性,同时也便于该电磁制动器后期维修时更换部件,提高了各部件的利用率。
为了便于该电磁制动器组装时的准确预定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盖体和挡板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对应设有若干限位块定位槽,所述盖体和挡板上的固定通孔分别设置于限位块定位槽内,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分别位于盖体和挡板上的限位块定位槽内。
在该电磁制动器使用时,为了提高电磁制动器转轴后端与驱动电机出轴安装便捷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大于所述锁紧套的外半径,所述锁紧套的自由端内陷于后端盖的第二通孔内部,在所述第二通孔的自由端设有沉头平台。
为了确保摩擦片与电磁制动器转轴的匹配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为多边形结构,与摩擦片相接处的电磁制动器的转轴横截面为与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相适配的多边形结构。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和电磁制动器的转轴相接处互为相适配的多边形结构,提高了摩擦片与电磁制动器转轴的匹配性,保证了该电磁制动器的工作效率。
为了便于该电磁制动器的顺利制备实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为四角形、五角形或六角形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磁制动器安装于箱体的内部,其中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箱体外部,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与第一通孔内的轴承内圈固定连接,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与锁紧套一端固定连接,即电磁制动器的气隙已预先调节好,保证了该电磁制动器的使用效果,避免了后期使用装配时调节电磁制动器的气隙;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为空心轴,使用时该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与驱动电机出轴固定连接,即实现了与电机出轴的前端固定连接,且通过锁紧套即可实现驱动电机出轴与该电磁制动器转轴的固定连接,简化了安装方式,提高了安装效率。
2、所述箱体包括机壳、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机壳的两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对应设置于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中心位置,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为标准法兰结构。提高了该电磁制动器生产时的组合安装便捷性;前端盖和后端盖均为标准法兰结构,提高了该装置的装配普适性。
3、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对应设有环槽,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的环槽分别与机壳的两端口相适配,机壳两端分别嵌入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环槽内。机壳与前后端盖通过嵌入式安装,安装方式简单,同时保证了前后端盖与机壳之间的通配适应性,保证了该电磁制动器的生产效率;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还分别设有安装通孔,便于该电磁制动器使用时与机器或驱动电机之间的固定连接。
4、所述电磁制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动器基座、摩擦片和挡板,且摩擦片的外径小于制动器基座和挡板的外径,在所述制动器基座、摩擦片和挡板的中心位置对应设有转轴安装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分别贯穿所述制动器基座、摩擦片和挡板上的转轴安装孔,在所述制动器基座内设有线圈,在所述摩擦片和挡板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限位块,在所述前端盖、制动器基座和挡板上还对应设有若干固定通孔,在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与挡板上固定通孔相对应的螺纹盲孔,所述前端盖、制动器基座、挡板和后端盖之间依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制动器基座和挡板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限位块,使摩擦片位于合适尺寸的空间内,保证了该电磁制动器的工作效率。
5、所述制动器基座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线圈安装槽,线圈安装槽的端口朝向挡板一侧,还包括与线圈安装槽的端口相适配的盖体,所述限位块上还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前端盖、制动器基座、限位块、挡板和后端盖之间依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前端盖、制动器基座、限位块、挡板和后端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提高了该电磁制动器组装和拆卸的灵活性,同时也便于该电磁制动器后期维修时更换部件,提高了各部件的利用率。
6、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大于所述锁紧套的外半径,所述锁紧套的自由端内陷于后端盖的第二通孔内部,在所述第二通孔的自由端设有沉头平台。在该电磁制动器使用时,提高了电磁制动器转轴后端与驱动电机出轴安装便捷性。
7、所述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为多边形结构,与摩擦片相接处的电磁制动器的转轴横截面为与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相适配的多边形结构。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和电磁制动器的转轴互为相适配的多边形结构,提高了摩擦片与电磁制动器转轴的匹配性,保证了该电磁制动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的右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轴承;4、锁紧套;5、转轴前端;6、机壳;7、前端盖;8、后端盖;9、安装通孔;10、摩擦片;11、挡板;12、限位块;13、螺栓;14、底座;15、线圈安装槽;16、盖体;17、固定通孔;18、沉头平台;19、卡簧;20、转轴后端;21、安装螺纹孔;22、侧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包括电磁制动器和箱体,所述电磁制动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的轴向中心线重合,在所述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内分别设有轴承3和锁紧套4,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5贯穿第一通孔1并延伸至箱体外部,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5通过卡簧19与第一通孔1内的轴承3内圈固定卡接,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20与所述锁紧套4一端固定连接,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20为空心轴。所述箱体包括机壳6、前端盖7和后端盖8,所述前端盖7和后端盖8分别与机壳6的两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分别对应设置于前端盖7和后端盖8的中心位置,所述前端盖7和后端盖8均为标准法兰结构。在所述前端盖7和后端盖8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对应设有环槽,所述前端盖7和后端盖8上的环槽分别与机壳6的两端口相适配,机壳6两端嵌入前端盖7和后端盖8的环槽内,在所述前端盖7和后端盖8上还分别设有若干安装通孔9和安装螺纹孔21。所述电磁制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动器基座、摩擦片10和挡板11,且摩擦片10的外径小于制动器基座和挡板11的外径,在所述制动器基座、摩擦片10和挡板11的中心位置对应设有转轴安装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分别贯穿所述制动器基座、摩擦片10和挡板11上的转轴安装孔,在所述制动器基座内设有线圈,在所述摩擦片10和挡板11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限位块12,在所述前端盖7、制动器基座和挡板11还对应设有若干固定通孔17,在所述后端盖8上设有与挡板11上固定通孔17相对应的螺纹盲孔,所述前端盖7、制动器基座、挡板11和后端盖8之间依次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2至少为三个,且均匀间隔设置于与电磁制动器转轴轴向中心线同心的同一圆环上。所述制动器基座包括底座14,底座14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线圈安装槽15,线圈安装槽15的端口朝向挡板11一侧,还包括与线圈安装槽15的端口相适配的盖体16,所述限位块12上还设有固定通孔17,所述前端盖7、制动器基座、限位块12、挡板11和后端盖8之间依次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2的半径大于所述锁紧套4的外半径,所述锁紧套4的自由端内陷于后端盖8的第二通孔2内部,在所述第二通孔2的自由端设有沉头平台18。在所述后端盖8上还设有与第二通孔2相连通的侧通孔22,且侧通孔22与锁紧4套位置相对应。
为了便于该电磁制动器组装时的准确预定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盖体和挡板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对应设有若干限位块定位槽,所述盖体和挡板上的固定通孔分别设置于限位块定位槽内,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分别位于盖体和挡板上的限位块定位槽内。
为了确保摩擦片与电磁制动器转轴匹配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为多边形结构,与摩擦片相接处的电磁制动器的转轴横截面为与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相适配的多边形结构。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和电磁制动器的转轴互为相适配的多边形结构,提高了摩擦片与电磁制动器转轴的匹配性,保证了该电磁制动器的工作效率。
为了便于该电磁制动器的顺利制备实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为四角形、五角形或六角形中的一种。
为了保证该电磁制动器装配时的普适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前端盖的型号为EMA17、NEMA23和NEMA34三种标准法兰结构中的一种,所述后端盖的型号为EMA17、NEMA23和NEMA34三种标准法兰结构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的组装原理:
(一)制动器的组装:将线圈压入底座14的线圈安装槽15内,然后依次安装盖体16、摩擦片10、限位块12和挡板11,并通过螺栓将底座14、盖体16、摩擦片10、限位块12和挡板11固定连接,调试制动器的扭矩和性能至合格;
(二)机壳与制动器的组装:将机壳6的一端压装在后端盖8上的环槽内,将轴承3压装在前端盖7上的第一通孔3内,将步骤(一)中的制动器放置于机壳6内,并使挡板11的外端面与后端盖8相抵,并将前端盖7压装在机壳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将前端盖7、底座14、盖体16、摩擦片10、限位块12、挡板11和后端盖8固定连接,将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5从后端盖8上的第二通孔4依次贯穿挡板11、限位块12、摩擦片10、盖体16、底座14上的转轴安装孔和前端盖7上的第二通孔4内轴承3并延伸至外部,并通过卡簧19将转轴前端5与轴承3的内圈固定卡接,将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20与锁紧套4的一端过盈配合连接,并使锁紧套4上的锁紧螺栓与侧通孔22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的使用原理:
将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5与机器装配;将驱动电机的出轴置于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转轴后端20内部,并将扳手穿过侧通孔22将锁紧套4上的锁紧螺栓拧紧,使将驱动电机的出轴和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转轴后端20固定连接;并通过螺栓分别将前端盖7、后端盖8与机器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制动器和箱体,所述电磁制动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向中心线重合,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轴承和锁紧套,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箱体外部,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前端与第一通孔内的轴承内圈固定连接,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与所述锁紧套一端固定连接,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后端为空心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机壳、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机壳的两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对应设置于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中心位置,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为标准法兰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对应设有环槽,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的环槽分别与机壳的两端口相适配,机壳两端分别嵌入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环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制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动器基座、摩擦片和挡板,且摩擦片的外径小于制动器基座和挡板的外径,在所述制动器基座、摩擦片和挡板的中心位置对应设有转轴安装孔,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分别贯穿所述制动器基座、摩擦片和挡板上的转轴安装孔,在所述制动器基座内设有线圈,在所述摩擦片和挡板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限位块,在所述前端盖、制动器基座和挡板上还对应设有若干固定通孔,在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与挡板上固定通孔相对应的螺纹盲孔,所述前端盖、制动器基座、挡板和后端盖之间依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至少为三个,且均匀间隔设置于与电磁制动器转轴轴向中心线同心的同一圆环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基座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线圈安装槽,线圈安装槽的端口朝向挡板一侧,还包括与线圈安装槽的端口相适配的盖体,所述限位块上还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前端盖、制动器基座、限位块、挡板和后端盖之间依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和挡板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对应设有若干限位块定位槽,所述盖体和挡板上的固定通孔分别设置于限位块定位槽内,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分别位于盖体和挡板上的限位块定位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大于所述锁紧套的外半径,所述锁紧套的自由端内陷于后端盖的第二通孔内部,在所述第二通孔的自由端设有沉头平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为多边形结构,与摩擦片相接处的电磁制动器的转轴横截面为与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相适配的多边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上的转轴安装孔为四角形、五角形或六角形中的一种。
CN201920924648.6U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Active CN210318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4648.6U CN210318268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4648.6U CN210318268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8268U true CN210318268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4648.6U Active CN210318268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82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1098A (zh) * 2020-11-12 2021-03-09 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械臂转动关节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1098A (zh) * 2020-11-12 2021-03-09 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械臂转动关节
CN112451098B (zh) * 2020-11-12 2022-10-25 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械臂转动关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0219B2 (en) Rectangular, electromagnetically releasing dual-circuit spring-pressure brake
US4460079A (en) Modular unit for use with a fluid engaged spring released and a spring engaged fluid released fan clutch
US20090218182A1 (en) Segment brake
US7073641B2 (en) Braking system with safe torque take-up
CN210366787U (zh) 电动葫芦卷筒安全制动器
CN108087461B (zh) 制动器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0318268U (zh) 一种前置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JPH039120A (ja) 電磁クラッチおよび/またはブレーキ装置のエアギャップの自動調整装置
CN213202002U (zh) 一种曳引机的盘式制动器
EP1374368B1 (en) Coupling and brake combination
CN109083946B (zh) 一种双制动保险型制动器
CN211183696U (zh) 电机刹车装置
CN1210509C (zh) 离心式磁流变液离合器
CN216812597U (zh) 带手动释放结构的制动器
CN211820466U (zh) 一种双磁轭电磁离合器
CN216922967U (zh) 一种单晶炉变速箱失电制动器
CN217784070U (zh) 一种双面摩擦得电制动式电磁制动器
CN201437830U (zh) 间隙自动跟踪电磁制动器
CN201568476U (zh) 皮带轮式离合器
CN219549432U (zh) 一种方便检修的制动器
CN210484464U (zh) 衔铁及具有该衔铁的电磁制动器
CN218031148U (zh) 一种电控离心式制动器
CN219510047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制动器
CN220869930U (zh) 一种工程车辆制动钳用电磁制动器
CN211761547U (zh) 一种机械手的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30

Address after: 214000 5th floor, building A1, No.10, Lianhe Road, North District, inter belt industrial park,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Shike Micro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8-94, Huibei Road, photoelectric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Liangxi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WUXI JUNH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uilding A1, 5th Floor, No. 10 Lianhe Road, North District, Hudai Industrial Park,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Wuxi Shike Micro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5th floor, building A1, No.10, Lianhe Road, North District, inter belt industrial park,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Shike Micro Moto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A1, 5th Floor, No. 10 Lianhe Road, North District, Hudai Industrial Park,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Shike Electric Mo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A1, 5th Floor, No. 10 Lianhe Road, North District, Hudai Industrial Park,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Wuxi Shike Micro Mo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