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8240U -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8240U
CN210318240U CN201920330300.4U CN201920330300U CN210318240U CN 210318240 U CN210318240 U CN 210318240U CN 201920330300 U CN201920330300 U CN 201920330300U CN 210318240 U CN210318240 U CN 210318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sleeve
oblique
adaptive
oblique w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03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强
华少杰
邵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Benm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Benm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Benm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Benm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03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8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8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8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包括压盘,中心套,传动齿轮组合结构,压盘内侧设置有若干根套轴,中心套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和套轴相适配的轴孔;套轴的顶端设置有升板,套轴外套设有锁紧弹簧,锁紧弹簧的底部和中心套内侧底面相抵,锁紧弹簧的顶部和升板相抵;升板上设置有旋进套轴的锁紧螺栓;压盘内侧还设置有一组斜契,中心套底部设置有一组和斜契一一适配的斜契孔,斜契和中心套上的斜契孔配合构成斜契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摩托车离合器在离合器结合过程中,分离压盘迅速回位,使结合时摩擦片承受较大冲击,从而形成冲击振动和噪声,大大降低摩擦材料和离合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摩托车常闭式离合器在离合分离与结合时均采用驾驶人员操作离合器分离与结合操纵机构,在离合器结合过程中分离压盘迅速回位,使结合时摩擦片承受较大冲击,从而形成冲击振动和噪声,大大降低摩擦材料和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解决现有摩托车离合器在离合器结合过程中,分离压盘迅速回位,使结合时摩擦片承受较大冲击,从而形成冲击振动和噪声,大大降低摩擦材料和离合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包括压盘,装置在压盘内侧的中心套,装置在压盘外侧的传动齿轮组合结构,中心套的外周面上套设有一组摩擦片和一组钢片,摩擦片和钢片沿中心套的轴向交替设置;压盘内侧设置有若干根套轴,中心套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和套轴相适配的轴孔;套轴的顶端设置有升板,套轴外套设有锁紧弹簧,锁紧弹簧的底部和中心套内侧底面相抵,锁紧弹簧的顶部和升板相抵;升板上设置有旋进套轴的锁紧螺栓;压盘内侧还设置有一组斜契,斜契的左右两侧面均倾斜设置有第一斜契面,中心套底部设置有一组和斜契一一适配的斜契孔,斜契孔对应两个第一斜契面均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第二斜契面,斜契和中心套上的斜契孔配合构成斜契机构;离合器顺、逆时针旋转时,两个第一斜契面中的一个和两个第二斜契面中相应的一个贴合。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根套轴之间均设置有斜契。
为了便于成型及减少占用空间,套轴成型在斜契的上端面上,轴孔和斜契孔为同一通孔。
为了节省占用空间,套抽和斜契同轴心设置。
进一步的,斜契的两个第一斜契面同向或相向倾斜设置,相应的两个第二斜契面也为同向或相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当发动机的排量为≤250CC时,斜楔机构的斜楔角度为≤10 度;当发动机的排量为>250CC时,斜楔结构的斜楔角度为≤15度。
进一步的,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为直面或曲面。
进一步的,锁紧弹簧为圆柱形弹簧、圆锥形弹簧、碟形弹簧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斜契整体呈弧形,其和轴套位于同一圆周上,各斜契相对压盘中心等间隔角度设置。
为了简化结构,套轴一体成型在斜契的上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离合器在分离机构作用下,压开或顶开离合器压盘时,斜契和斜契孔配合,一个第一斜契面和与其相应的一个第二斜契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因两斜楔面的摩擦力产生缓冲作用从而达到离合器分离时匀速分离,而不发生分离冲击;而当压盘迅速回位时,一个第一斜契面和与其相应的一个第二斜契面之间贴合产生摩擦阻力,从而使压盘匀速回位压紧摩擦片钢片使离合器匀速结合,从而不形成对摩擦片、钢片、中心套组件的冲击。自适应自动调节结合过程;从而形成对对偶零件无冲击,而不产生振动和噪音,从而大幅度提高摩擦材料和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彻底解决了现有摩托车离合器在离合器结合过程中,分离压盘迅速回位,使结合时摩擦片承受较大冲击,从而形成冲击振动和噪声,大大降低摩擦材料和离合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套轴、斜契一体结构,且轴孔和斜契孔为同一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轴、斜契一体机构时和中心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示意了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的第一种配合方式。
图3为套轴、斜契一体机构时和中心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示意了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的第二种配合方式。
图4为套轴、斜契一体机构时和中心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示意了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的第三种配合方式。
图5为套轴、斜契一体机构时和中心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示意了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的第四种配合方式
图6为为套轴、斜契分别独立设置时和中心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并示意了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的第一种配合方式。
图7为为套轴、斜契分别独立设置时和中心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并示意了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的第二种配合方式。
图8为为套轴、斜契分别独立设置时和中心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并示意了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的第三种配合方式。
图9为为套轴、斜契分别独立设置时和中心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并示意了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的第四种配合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包括压盘1,装置在压盘1内侧的中心套2,装置在压盘1外侧的传动齿轮组合结构 3,中心套2的外周面上套设有一组摩擦片4和一组钢片5,摩擦片4和钢片 5沿中心套2的轴向交替设置;压盘1内侧设置有若干根套轴6,中心套2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和套轴6相适配的轴孔7;套轴6的顶端设置有升板8,套轴 6外套设有锁紧弹簧9,锁紧弹簧9的底部和中心套2内侧底面相抵,锁紧弹簧9的顶部和升板8相抵;升板8上设置有旋进套轴6的锁紧螺栓10;压盘 1内侧还设置有一组斜契11,斜契11的左右两侧面均倾斜设置有第一斜契面 21,中心套2底部设置有一组和斜契11一一适配的斜契孔22,斜契孔22对应两个第一斜契面21均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第二斜契面23,斜契11和中心套 2上的斜契孔22配合构成斜契11机构;离合器顺、逆时针旋转时,两个第一斜契面21中的一个和两个第二斜契面23中相应的一个贴合。
相邻的两根套轴6之间均设置有斜契11,斜契11的数量可以是一块也可以是多块。通常在相邻的两根套轴6之间设置一块斜契11,并套压盘1中心等间隔角度设置,各斜契11位于同一圆周上。
除了套轴6和斜契11均直接独立成型在压盘1上以外,套轴6还可以成型在斜契11的上端面上,此时轴孔7和斜契孔22为同一通孔。
套抽和斜契11同轴心设置亦可非同轴心设置,当离合器结构空间允许时,可设置为非同轴心,当离合器空间不允许时,设置为同轴心,便于减少空间的占用。
斜契11的两个第一斜契面21同向或相向倾斜设置,相应的两个第二斜契面23也为同向或相向倾斜设置。
当发动机的排量为≤250CC时,斜楔机构的斜楔角度为≤10度;当发动机的排量为>250CC时,斜楔结构的斜楔角度为≤15度。第一斜契面21、第二斜契面23为直面或曲面。
锁紧弹簧9为圆柱形弹簧、圆锥形弹簧、碟形弹簧中的一种。斜契11整体可呈弧形,其和轴套位于同一圆周上,各斜契11相对压盘1中心等间隔角度设置。
当压盘1与中心套2轴向分离开始时,中心套2上的斜契孔22与压盘1 上的斜契11紧贴旋转。中心套2上面向压盘1因为斜契孔22和斜契11之间构成的斜契11机构而有一正压力,斜契11和斜契孔22贴合的第一斜契11 和第二斜契面23之间产生摩擦阻力,从而达到分离时的缓冲而不产生瞬时冲击。结合时当压盘1迅速向中心套2组件压紧时,由于一个第一斜契面21和与其相适配的一个第二斜契面23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作用,从而自动调节自动适应压紧的缓冲过程,根据发动机功率和发动机使用的摩托车型号不同,采用不同斜楔α角度,来达到不同条件下摩托车发动机所需的离合器缓冲力,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摩托车离合器在结合回位这一瞬间摩擦副对偶仲间不产生冲击和振动,因此而大幅度提高摩擦材料和离合器使用寿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包括压盘,装置在压盘内侧的中心套,装置在压盘外侧的传动齿轮组合结构,中心套的外周面上套设有一组摩擦片和一组钢片,摩擦片和钢片沿中心套的轴向交替设置;压盘内侧设置有若干根套轴,中心套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和套轴相适配的轴孔;套轴的顶端设置有升板,套轴外套设有锁紧弹簧,锁紧弹簧的底部和中心套内侧底面相抵,锁紧弹簧的顶部和升板相抵;升板上设置有旋进套轴的锁紧螺栓;其特征在于:压盘内侧还设置有一组斜契,斜契的左右两侧面均倾斜设置有第一斜契面,中心套底部设置有一组和斜契一一适配的斜契孔,斜契孔对应两个第一斜契面均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第二斜契面,斜契和中心套上的斜契孔配合构成斜契机构;离合器顺、逆时针旋转时,两个第一斜契面中的一个和两个第二斜契面中相应的一个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套轴之间均设置有斜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套轴成型在斜契的上端面上,轴孔和斜契孔为同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套抽和斜契同轴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斜契的两个第一斜契面同向或相向倾斜设置,相应的两个第二斜契面也为同向或相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发动机的排量为≤250CC时,斜楔机构的斜楔角度为≤10度;当发动机的排量为>250CC时,斜楔结构的斜楔角度为≤15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斜契面、第二斜契面为直面或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锁紧弹簧为圆柱形弹簧、圆锥形弹簧、碟形弹簧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斜契整体呈弧形,其和轴套位于同一圆周上,各斜契相对压盘中心等间隔角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套轴一体成型在斜契的上端面上。
CN201920330300.4U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Active CN210318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0300.4U CN210318240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0300.4U CN210318240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8240U true CN210318240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0300.4U Active CN210318240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82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8471A (zh) * 2019-03-15 2019-06-04 黄山奔马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CN109838471B (zh) * 2019-03-15 2024-05-14 黄山奔马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8471A (zh) * 2019-03-15 2019-06-04 黄山奔马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CN109838471B (zh) * 2019-03-15 2024-05-14 黄山奔马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91499A (en) Clutch
US20080029332A1 (en) Multiplate clutch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JP4805092B2 (ja) 多板式クラッチ装置
JP4990254B2 (ja) 多板式クラッチ
GB2078906A (en) Clutch driven plate assembly with a floating hub
US4418812A (en) Clutch driven plate assembly with a floating hub
WO2015106746A2 (de)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CN104819219A (zh) 湿式离合器总成
EP0151338B1 (en) Clutch plate assembly
CN106969062B (zh) 离合器装置
KR101191528B1 (ko) 건식 더블 클러치
JP2008082397A (ja) 駆動力伝達装置
CN210318240U (zh)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US8857592B2 (en) Clutch assembly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1281091Y (zh) 摩托车离合器
CN109838471B (zh) 一种自适应常闭式摩托车离合器
CN204677638U (zh) 湿式离合器总成
DE102019129814A1 (de) Kupplungsaggregat, insbesondere für ein Hybridmodul, zum gedämpften Ankuppel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an einem 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s
US2016305A (en) Torque transmitting mechanism
CN210265574U (zh) 一种高稳定性碟簧扭力器
CN214248067U (zh)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和摩托车
CN109505954B (zh) 驱动轴动力传动装置及发动机
DE102019129848A1 (de) Kupplungsaggregat, insbesondere für ein Hybridmodul, zum gedämpften Ankuppel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an einem 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s
JPS6117738A (ja) ハブ分割型ダンパ−装置
CN212055575U (zh) 超重型耐磨离合器从动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